海洋碳汇指数保险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绿色保险上半年提供保障超8.6万亿,助“两山”理念落地
环球网· 2025-09-01 19:27
公司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持续拓展绿色金融产品谱系 [1] - 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100亿元 在全国落地50余个碳减排项目 [1] - 财险公司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约8.64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 [2] 绿色信贷业务 - 广发银行为安吉县竹产业项目提供银团贷款授信额度2亿元 [1] - 广发银行汽车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6%(2025年上半年) [3] 绿色保险创新 - 财险公司创新落地海洋碳汇指数保险 聚焦海洋环境变化造成的碳汇减弱 [1] - 实现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保险全覆盖 [2] - 创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和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保险等试点项目 [2] - 寿险公司绿色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60%(截至2025年6月末) [3] - 财险青海分公司推出"绿色车险"组合方案 将车险定价与低碳维修承诺挂钩 [3] 综合金融服务 - 集团发挥综合金融优势 银行与保险板块联动开展林业保险保障合作 [1] - 通过股权投资计划向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增资50亿元 助力清洁能源投资建设 [2] - 寿险公司为绿色产业链企业提供意外、医疗、寿险等一揽子人身险保障方案 [3] 业务模式创新 - 试点森林保险+气象+科技服务模式 [2] - 广发银行推出全生命周期汽车金融服务方案和"广发车e贷"产品 [3] - 信用卡绿色积分权益鼓励低碳行为 [3] 战略规划 - 公司全力推动实施"333战略"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3]
太平财险: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引领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16:35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上半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57.8亿元,同比增长4.3% [1] - 新准则下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5个百分点 [1] - 截至7月,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2万亿元 [3] 组织架构与战略推进机制 - 设立科技保险部,并在首批27家分公司设立推动专岗,推进科技营业部建设 [2] - 强化服务国家战略业务的预算管理、监测追踪和绩效考核 [2] - 成立小微企业发展服务项目组,召开小微业务专题会议 [2] 科技保险业务发展 - 重点推进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生命科学等六大板块科技保险产品创新 [3] - 成立项目组重点推进辅助驾驶、低空经济、机器人产品服务创新,并组建政企客户“低空经济军团” [3] - 编发科技保险展业手册,开展科技企业大拜访 [3] 绿色保险业务发展 - 截至7月,新能源车险原保费同比增长27.3%,提供风险保障1.5万亿元 [4] - 绿色保险原保费同比增长19.5%,提供风险保障2.4万亿元 [4] - 为海风、风场、抽水蓄能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以及绿色交通、巨灾风险提供保险保障 [4] - 在农险领域开展生态林业保险、农业气象巨灾指数保险等创新业务 [4] 普惠保险业务发展 - 大病保险、惠民保覆盖保障人数近5000万人,提供风险保障32万亿元 [5] - 三大主粮作物风险保障金额同比增长31.1%,农险原保费同比增长27.9%,提供风险保障205亿元 [5] - 小微企业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0.5% [5] - 新市民保险专属产品提供风险保障10万亿元,普惠型家财险提供风险保障1028亿元 [5] - 实现成都大病互助、长期护理、惠民保三大板块服务全覆盖,并积极打造长护险“太平模式” [5]
绿色金融发展年度报告(2025):融合化、转型化、市场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5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在政策体系、市场运行、产品服务、机构发展、区域建设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或呈现六大特征,包括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融合,转型金融发展,被动产品发展,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价格信号强化,加强国际合作等[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 - 转型金融成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发力点:顶层设计完善,国家级文件加速出台,标准体系更新突出转型金融,监管制定相关标准,地方机制落地实施[9][10] - 全国碳市场扩容预期推动价格提升: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扩容预期带动价格提升、交易量略微下降,交易额上涨,地方碳市场量跌价升,试点间量价差异明显[13][14][21] - 传统绿色金融产品呈多元化、国际化发展:产品种类丰富,ESG体系完善,国际化进程加快,绿色信贷和债券多元化、精细化发展,国际化服务跨境项目[25][26] - 金融机构积极推动“首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落地:银行业“首创”服务方案助力多行业转型,保险行业开展绿色保险实操创新[28][29] - 绿色信息披露标准不断完善,披露要求不断提升:中国迈入ESG信息强制披露阶段,金融机构以身作则,披露主体范围扩大[30][32][33] - 部分地区加速探索转型金融,形成宝贵的“地方经验”:多地出台地方性转型金融目录,实践应用涵盖多方面,区域协同效应显现[35][37][38] - 不断提升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中的领导力:国际话语权与领导力提升,合作成果推进,金融机构发挥主体作用支持跨境合作[41][42][43] 2025:绿色金融六大趋势展望 - 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将加速融合发展:实体经济转型推动三者融合,科技金融提升精准性,数字金融优化服务模式,绿色金融推动二者发展[46][47][49] - 转型金融仍将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完善,加速工具创新,产品将扩容[50][51] - 以ESG指数ETF为代表的被动产品将迎来大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带来机遇,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完善,衍生品或有发展机遇[54][55] - 绿色金融交易市场将呈现多层次化发展:完善两大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平台,加速绿色金融信息化平台建设[59][60][61] - 价格信号作用将得到强化,推动形成绿色溢价: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解决碳核算问题,推动企业成本内部化,培养支付意愿[63][64][67] - 面对全球气候治理多重挑战,将主动加强国际合作:美国“退群”、欧盟强化壁垒带来挑战,我国将制定NDC,应对壁垒,加强合作[68][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