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五篇大文章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五篇大文章”答卷更新,市场投下“信心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8:17
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推进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细化重点领域和着力点 [1] - 公司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构建生态圈 [1] 科技赋能与AI应用 - 公司构建"953"AI科技底座:9大数据库日均处理超10亿条数据覆盖2.4亿金融客户 [3] - AI坐席服务量达4.5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智能审核引擎实现93%理赔案件60秒内完成 [2] - 医疗AI产品"平安芯医"提供健康咨询、MDT会诊等14款产品入选行业创新案例 [3] 养老金融生态布局 - 公司搭建养老三大支柱体系:管理5000亿元企业年金受托资产覆盖513万个人客户 [4][5]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75个城市19万客户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拟于2025年下半年开业 [5] - 推出个人养老金产品"平安盛世优享"丰富第三支柱供给 [5] 科技金融服务与耐心资本 - 平安银行提供全生命周期科创贷服务平安证券2024年承销206.67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6] - 险资投入760亿元支持基建150亿元扶持半导体产业累计1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 [6] - 集团专利申请数达52185项拥有超2万名科技开发人员 [7]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支持 - 平安产险开发6500款产品为240万小微企业提供220万亿元风险保障 [8] - 平安银行2024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63.31亿元 [8] - 平安租赁服务8万家小微企业金融壹账通助城商行业务增速提升12% [8] 绿色金融实践 - 森林碳汇保险覆盖440万亩林地古树名木保险推动"事前预防"模式 [9] - 开发碳捕集、光照损失等新能源保险产品服务国电投等头部企业 [10] - 2024年绿色保险保费收入586.08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577.62亿元 [10]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扩内需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货币政策基调与效果 - 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2024年5月出台全面降准降息一揽子政策,2011年6月至今累计降准超20次 [1] - 6月末广义货币M_2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_1同比增长4.6%,剪刀差收窄至3.7个百分点显示货币活跃度提升 [2] - 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降45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降60基点,GDP同比增长5.3%加速0.3个百分点 [2] 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央行通过信贷政策和结构性工具(如定向降准)实现总量与结构双重调控,重点支持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2] - 5月末五大领域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14%,细分领域科技(+12%)、绿色(+27.4%)、普惠(+11.2%)、养老(+38%)、数字(+9.5%)增速均超7.1%的贷款平均增速 [3] - 上半年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完善五大领域考核评估机制 [3] 物价与利率调控挑战 - 一季度GDP平减指数-0.8%,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实际利率达4.2%抑制消费投资需求 [4] - 物价低位运行削弱降息效果,需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物价合理回升 [4]
山东政商要情(7.14—7.20)
经济观察报· 2025-07-20 21:15
山东外贸进出口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出口1.05万亿元增长6%,进口6764.1亿元增长8.1% [1] - 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贸省市中居第一位,贡献全国近20%增量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31万亿元增长7.7%,其中出口8216.4亿元增长6.6%,进口4933.2亿元增长9.6% [1] - 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进口需求保持旺盛 [2]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 - 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吸引360家参展商、3000名采购商,签约项目包括"新能源+算力"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园、高铁物流枢纽等 [3] - 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青岛枢纽揭牌,首批企业签约入驻 [3] - 提出《青岛倡议》呼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贸易投资升级 [3] - 中亚各国寻求中国产业投资,中国能源、机械、食品企业瞄准中亚市场 [3] 链博会与山东产业链 - 山东作为主宾省携78家企业、2600平方米展区参展,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业装备、港口物流等领域 [4] - 山东拥有全国唯一的41个工业大类全部门类,以及197个中类、526个小类 [5] - 山东推行"链长制"5年,正酝酿优化升级该产业培育机制 [4]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 - 方案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6] - 目标2027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0%,每年新增普惠"首贷户"不少于10万户 [6] - 养老产业、数字经济贷款增速高于平均水平,直接融资比重提升 [6] 民营建筑业支持政策 - 推出21项措施包括优化市场环境、金融支持、减轻负担等,政府采购超400万元项目预留45%预算给中小企业 [8] - 民营企业在评优评奖中入围比例不低于50%,国家级平台升级可获1000万元支持 [8] - 2025年上半年山东建筑业总产值8334.7亿元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9]
顶层设计领航!证券业年度答卷、阅评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7-14 07:25
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定位 - 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 - 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证券行业从传统通道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2]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有效协同 [2] 证券行业落实举措 - 证券公司将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发展战略,建立"一把手"牵头、部门协同推进机制 [4] - 华安证券将服务实体经济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泰证券制定《公司2024年度服务重大战略工作要点》 [4] - 申万宏源形成3级管理架构,中信建投成立由总经理牵头的专班 [5] - 银河证券优化"3+3+1"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全流程闭环机制 [6] - 中国证券业协会研究制订证券公司服务"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进行试评价工作 [7] 行业初步成效 - 2024年证券行业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5.6万亿元 [8] - 2024年证券公司服务76家企业通过IPO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实现融资424.2亿元 [10] - 2024年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539只,合计承销规模达6136.9亿元,同比增速超过60% [10] - 2024年承销民营企业公司债430只,融资金额4619.2亿元,同比增长33.1% [10] - 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1674.1亿元,低碳转型债券267.9亿元 [12] - 截至2024年末,173只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 [12] - 近90%的证券公司已将数字化转型列为战略任务 [13] 行业现存问题 - 部分券商对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意义理解不够,落实主动性不足 [15] - 部分券商组织体系建设存在短板,协同机制不足 [16] - 能力建设有待提高,如财富管理依赖"运动销售"模式,科技金融服务深度不足 [16] - 养老金融业务布局、产品供给及配套服务相比银行、保险明显不足 [17]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证券业协会将强化自律管理协同与补位,完善相关制度规则 [18] - 引导券商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长期战略,探索科学激励约束机制 [19] - 加强调研和行业沟通交流,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9]
顶层设计领航 证券业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35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着力点。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为证券行业带来业务增量,更推动其从传统通道业务向综合金融 服务转型,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日前,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五篇大文 章"的有效协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为落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证券行业迅速响应,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 国家发展大局中,由"一把手"亲自牵头,从组织层面保障"五篇大文章"真抓实干。 当前,尽管证券业已在积极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但在战略认知深度、组织架构适配性、能 力建设完备度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业内期盼监管部门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配套 设施建设,加大制度供给和创新工具创设,以提升证券行业体系整体效能。 纳入顶层设计释放功能价值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并开创性提 ...
证券行业以身为炬 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47
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体系 - 中国证券业协会将试评价得分作为正式评价主要依据 [1] - 《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定量评价指标分值从85分上调至90分 [1] - 科技金融在定量评价中分值高达50分 [4] 五大主题债券承销 - 券商承销的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及数字五大主题债券总额从2020年760亿元增至2024年1.29万亿元,增幅16倍 [2] - 2025年上半年五大主题债券承销总额达9500亿元 [2] - 券商承销五大主题债券金额占比持续超60%,2024年达65% [2] 科技金融 - 2024年券商承销科技主题债券超6900亿元,同比增80% [4] - 科创债主承销金额2024年达6136.86亿元,同比增65% [4] - 中信证券2024年科创债主承销金额1281.91亿元,同比翻倍 [4] - 2024年科创板股权融资承销金额前三为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及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占比近20% [5][6] 绿色金融 - 2024年国内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4.16万亿元 [7] - 券商主承销绿色债券规模2024年达1674.05亿元,占发行总规模24.57% [7] - 2024年11家券商绿色主题债券承销金额超百亿元,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均超550亿元 [8] 普惠金融 - 2024年券商承销普惠主题债券超3100亿元创历史新高 [9] - 2024年券商主承销民营企业债券超4600亿元,中信证券以663.82亿元居首 [9][10] - 招商证券2024年主承销民营企业债券575.24亿元,同比增近4倍 [10] 养老金融 - 中国银河2024年末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超10万户 [13] - 广发证券累计发行养老目标基金产品24只,规模69亿元 [13] - 兴业证券养老FOF基金Y份额保有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13] 数字金融 - 上市券商2022-2024年信息技术投入占营收比重持续超5.5% [14] - 华泰证券2024年信息技术投入24.48亿元,占营收5.9% [14] - 2024年太平洋等5家券商信息技术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 [14] - 浙商证券2024年信息技术投入4.17亿元,同比增18.13% [15]
券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试评价排名揭晓 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展现硬实力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11
评价指标优化调整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加强行业机构服务能力,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和资源投入[2] - 中证协制定《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评价指标体系由定量评价指标(85分)和定性评价指标(15分)组成[2] - 最新评价指标优化调整为定量评价指标(90分)、定性评价指标(10分)、附加项(5分)三大部分,涵盖14项具体评价指标[2] 定量评价指标构成 - 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券商对科技金融(50分)、绿色金融(10分)、普惠金融(10分)、养老金融(10分)、数字金融(10分)等重点领域贡献度[3] - 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机制建设(5分)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5分)两部分[3] - 附加项为发挥投行业务功能、落实年度重点政策、创新示范等情况[3] 头部券商业务表现 - 中信证券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金额1281.91亿元排名第一,中信建投(898.63亿元)、国泰海通(636.84亿元)、中金公司(587.97亿元)、华泰证券(342.2亿元)紧随其后[4]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排名前五为中信证券(270.44亿元)、中信建投(209.3亿元)、中金公司(202.16亿元)、国泰海通(151.58亿元)、华泰证券(122.29亿元)[4] - 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排名前五为中信证券(320.74亿元)、中信建投(153.9亿元)、中国银河(115亿元)、中金公司(76.17亿元)、华泰证券(73.07亿元)[5] 其他业务领域表现 - 主承销民营企业债券金额排名中,招商证券(381.5亿元)、广发证券(318.86亿元)领先,平安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东吴证券均超100亿元[5] - 主承销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金额排名前三为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国泰海通(111.4亿元)[5] - 券商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指标中,中金公司以2482.76万元位列行业首位,中国银河、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均超1000万元[6]
从金融服务到财商培养,数禾科技读懂金融普惠
财富在线· 2025-07-04 17:38
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是全球金融科技产业最发达的市场,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正在持续变革传统金融体系 [1] - 零售金融和消费金融成为当前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式,涌现出数禾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1] - 金融科技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金融黑灰产问题,如恶意催收、代理维权等不法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1] 金融黑灰产问题与应对 - 金融黑灰产是金融服务长期发展中的负面衍生品,根除需监管立法和用户风险识别能力提升 [2] - 数禾科技通过"还呗反诈有画说"等漫画形式进行金融反诈知识宣导,提升用户风险辨识能力 [2][3] - 中国居民金融素养与行业发展速度不匹配,是黑灰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4] 数禾科技的金融普惠实践 - 公司推出两大漫画系列:"还呗反诈有画说"聚焦金融反诈,"用户关心的那些事"解答借贷疑难问题 [3] - 通过寓教于乐方式提升用户金融素养,从源头遏制黑灰产发展 [3] - 为1.5亿激活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累计服务2000多万用户 [5] 技术创新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为金融机构提供AI驱动的智能化技术服务 [5] - 开发智能机器人"还小呗",通过多轮对话提升用户体验 [6] - 业务覆盖购物、旅游、教育等消费场景,累计为150万小微企业主提供900亿贷款撮合服务 [6] 国家政策与行业方向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7]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 - 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砥柱力量,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针 [7]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新规重塑行业定位 突出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震慑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19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修订 -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是监管基础性制度,反映公司综合实力,影响创新业务开展、风险资本指标及监管检查频率 [1] - 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机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强调"打大打恶"维护投资者权益 [1] - 评价办法将重塑行业定位,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推动聚焦高盈利业务 [1] 监管导向与行业定位重塑 - 监管部门设置投行业务质量、并购重组能力、新股发行定价3项专项评价,对排名靠前公司加分,强化直接融资服务商功能 [2]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明确功能发挥主要指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2] - 推动券商从通道业务转向产业资本中介、创新融资服务等长效价值领域 [2][3] 业务发展指标优化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从1分提至2分),引导集约化发展 [4] - 扩大净资产收益率和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收入加分范围(前20名扩至前30名),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竞争 [4]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产品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推动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6] 功能发挥专项评价 - 证券业协会组织"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考核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效,结果应用于分类评价 [3] - 行业未来将强化科创板、北交所IPO及并购重组服务,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创新股债结合工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3] - 财富管理领域推动代销模式向资产配置转型,提升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量,发展基金投顾业务 [3] "打大打恶"监管强化 - 补充明确对重大违法违规公司可直接下调评价结果,突出实质研判原则 [7]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强化自律措施惩戒力度,使扣分梯度更均衡 [7][8] - 涉及欺诈、内幕交易等恶性行为的券商将面临业务受限、客户流失、融资成本上升等后果 [7]
刚刚,证监会最新发布!事关券业“大考”
证券时报· 2025-06-20 20:49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修订核心要点 制度修订背景与总体导向 - 时隔5年再次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将规则标题由《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1][2] - 修订突出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能力,优化业务发展加分指标,引导经营机构聚焦高质量发展[2] - 支持中小机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突出"打大打恶"导向,强化综合惩戒,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2] - 分类评价结果是差异化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影响风险控制指标标准、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等[2] 功能发挥与专业能力提升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4] - 新增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4] - 通过投行执业质量评价结果与分类评价加分挂钩等方式,引导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5] - 强化证券公司在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5] 业务发展指标优化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加分由1分提高至2分[8] - 将净资产收益率和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由前20名提升到前30名[8]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9] - 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在细分业务领域加分项中能够"跳一跳、够得着"[8] 合规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完善下调评价结果手段,将下调评级范围扩展至"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11]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强化自律管理手段的制度震慑[11] - 明确证券公司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的扣分优惠[12] - 补充对证券公司股东行为监管的扣分标准,优化债券交易风险管控等项目扣分标准[13] 制度修订意义与影响 - 分类评级结果被视为引导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此次修订将对券商发展格局形成重要影响[15] - 修订对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国九条"等政策要求,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15] -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扶优限劣,注重整体平衡、立足适度优化,更好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