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e贷

搜索文档
信用卡“缩量”背后:加速出清不良谋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3:16
行业趋势 - 信用卡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构的转型 深层次变革推动行业告别粗放增长模式 转向精细化高价值发展阶段 [1]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量连续11个季度下滑 二季度末总量7.15亿张 较上季度减少600万张 较2022年最高位8.07亿张下降超11% [4] - 多家银行陆续关停信用卡分中心 2025年获批终止营业的分中心已超40家 涉及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机构 [6] 业务规模变化 - 中信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4584.55亿元 较2024年末减少294.27亿元 交易量10854.12亿元同比下降12.54% 业务收入244.86亿元同比下降14.61% [2] - 平安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规模3948.66亿元 较上年末减少9.2% 流通户数4539.08万户 较2024年同期减少6265万户 消费金额9897.71亿元减少2012.19亿元 [3] - 浦发银行信用卡及透支余额3778.8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07% 但较2023年末仍低77.36亿元 是少数实现正增长的银行 [2] - 江苏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348.08亿元 较上年末减少28.26亿元降幅7.51% 重庆银行信用卡透支规模197.1亿元减少22.46亿元降幅10.23% 贵阳银行信用卡透支规模65.18亿元减少2.94亿元降幅4.32% [3] - 常熟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24.52亿元减少4.25亿元降幅14.76% 江阴银行规模4.16亿元减少1.17亿元降幅21.95% [4] 战略转型方向 - 银行从追求发卡量转向挖掘存量客户价值 重点提升优质客户占比 中信银行新发卡客户中优质客户占比达82%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存量客户中低风险优质客群正常贷款占比76.2% 提升6.5个百分点 [5] - 部分银行通过消费贷产品承接信用卡业务 重庆银行以消费e贷产品承接信用卡新增资产业务 邮储银行将消费贷与信用卡业务结合开展 [6] - 未来转型将聚焦高端客户价值挖掘和基础客户刚性需求满足 高端客户注重消费领域外的体验需求 基础客户主要需要支付和信贷便利 [7] 竞争环境变化 - 信用卡业务受到网络信贷平台明显冲击 年轻一代消费习惯从信用卡转向花呗、借呗等平台 [8] - 互联网平台通过优惠活动和推荐引导将业务转向自营金融产品 部分平台不支持信用卡支付 形成不对等竞争局面 [9]
从“智能秒批”到“暖心纾困”,徽商银行金融“活水”润消费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6:18
核心观点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列为2025年首要经济任务 公司通过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构建消费金融赋能体系 成为区域经济复苏的金融引擎 [2] 数智化运营 - 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分析客户需求 实现线上3分钟授信签约和线下最快当日放款的高效服务 [3] - 构建全流程智能化金融服务体系 包括主动授信模式 优化审批流程 整合多维数据 [3] - 依托手机银行和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 优化贷款申请查询还款全流程服务 [3] - 截至2025年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达2383亿元 较年初新增196.58亿元 服务客户300万 [4] 产品创新 - 围绕消费者行为特征和个性化需求 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 [5] - 推出徽银e贷 消费e贷 装修e贷 徽享薪易贷 信用卡分期等系列产品 [5] - 创新焕新e贷支持消费升级和以旧换新 [5] 场景生态 - 打造消费+场景+支付+信贷四位一体服务模式 [5] - 针对家装家电教育旅游等领域与知名品牌商超联动 [5] - 与支付宝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合作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高频消费场景 [5] 绿色金融 - 构建绿色消费+金融支持融合发展模式 [6] - 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期业务 最低支持0首付 [6] - 手机银行上传资料后系统自动初审 客户经理上门完成后续流程 [6] 养老金融 - 定制养老客群专属服务包 推出专属借记卡和代销财富产品 [6] - 搭建养老金融服务场景 建设老年人服务特色网点 [6] - 提供适老化及银发爱心服务 [6] 普惠服务 - 对个体工商户实施零附加费用政策 除利息外不收取任何费用 [7] - 柜台单笔10万元以下对公跨行转账给予不低于9折优惠 商户借记卡手续费最高7.8折 [7] - 开展冬日暖阳专项行动 建立一户一策纾困机制 为超2000户客户提供宽限本息偿还借新还旧等解决方案 [7] 战略方向 - 未来将深化金融为民理念 开发绿色消费养老消费等特色金融产品 [7] - 加快构建网点+场景+线上立体化服务网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