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均质一体机

搜索文档
三大锂电前段设备商集中上市“背后”
高工锂电· 2025-08-10 18:24
行业复苏信号 - 锂电池行业经历低谷后迎来资本市场集中检阅,宏工科技成功上市,理奇智能与尚水智能递交上市申请,预示行业扩产周期重启 [3] - 头部电池厂商资本开支发出复苏信号,宁德时代单季资本开支重返百亿人民币规模,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转正 [4] - 六家头部电池企业锂电总资本开支自2024年第二季度快速回升,储能电池市场表现亮眼 [5] 设备市场前景 - 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60亿元回升至2027年850亿元 [5] - 全球制浆上料设备市场2025-2027年CAGR约26%,2027年规模达90亿元 [5] - 制浆上料设备领域集中度提升,前三大企业市场份额从不到60%升至超70% [5] 竞争格局演变 - 理奇智能2024年锂电制浆上料系统市占率43%居首,技术源自美国罗斯公司 [5] - 宏工科技市占率约15%排名第二,尚水智能以13%份额进入前三 [6] - 下游电池厂商更倾向选择技术实力雄厚的头部供应商 [6] 企业差异化战略 - 理奇智能聚焦搅拌合浆环节,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新能源 [7] - 宏工科技向上游整合,覆盖正负极材料生产环节 [7] - 尚水智能向下游延伸,提供涂布、辊压等前段一体化解决方案 [7]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创新加速,干法电极工艺将颠覆前段设备需求 [7] - 宏工科技推出粉末混合纤维化"混合均质一体机" [8] - 尚水智能布局双螺杆挤出机,理奇智能规划覆盖干湿法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8] 行业活动预告 - 2025年高工锂电年会暨金球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18-20日在深圳举办 [2] - 活动由海目星激光总冠名,欣旺达、逸飞激光等企业参与专场冠名 [3]
宏工科技(301662):固态、非新能源拓展打开成长空间
天风证券· 2025-07-23 1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5][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工科技是聚焦锂电、布局多行业的物料自动化系统服务商,锂电主业稳健拓展且前瞻布局下一代电池工艺,非锂电领域也在积极拓展,有望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公司在固态电池和干法电极技术领域积极布局,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趋势。预计25 - 27年公司业绩将逐步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74/2.42/4.30亿元,YOY - 16%/+39%/+78% [1][4][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锂电、布局多行业的物料自动化系统服务商 - 公司发展历程:早期聚焦精细化工、食品行业,后切入橡胶塑料领域,2015年进入新能源领域,2019年拓展优质锂电客户,现向非新能源流程行业延伸 [13] - 主营业务:立足锂电,持续向非新能源领域拓展。锂电主业方面,客户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且多为龙头厂商,2024年新签海外及客户出海相关订单2.2亿元;技术上围绕下一代电池技术布局,如开发混合均质一体机等。非锂电领域,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食药化塑产线及设备营收3.91亿元,同比增长57.2%,目标到2030年将非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提至40% [14][19][20] - 财务数据分析:股权结构方面,管理层经验丰富、背景互补,核心团队稳定。财务表现上,收入端受锂电行业影响承压,2024年营收20.90亿元,同比降34.64%,2025Q1进一步下滑;利润下滑幅度更大;研发投入保持高位,2024年研发支出12,937.09万元,占营收6.19%,2025Q1单季研发费用2,175.81万元,占单季营收8.39% [24][25] 主营业务:国内锂电行业主要的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供应商 - 行业端:全球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亚太地区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国内行业起步晚,市场分散,未出现大型龙头企业。宏工科技处于国内企业第一梯队,2022年在国内锂电匀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24.67%、17.99%和10.34%。行业发展受人力成本上升、智能制造推进和下游行业发展驱动 [26][30][33] - 公司主营:锂电池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主要用于正负极材料生产和匀浆阶段,处于产业链上游,未来受下游锂电池需求驱动。产品包括锂电匀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各有特点和优势,且产品参数满足行业内知名客户要求 [38][52][53] 全固态电池 + 干法电极,潜在业绩增长蓄势待发 - 全固态量产元年逐步靠近,固态电池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有安全性、能量密度等多方面优势。全球主要企业加速商业化进程,2027年有望成为关键元年 [57][58] - 干法电极技术是固态电池制造主流路线,与传统湿法工艺相比,具有无溶剂、能耗低、环保、成本低等优势,且与固态电池体系协同性好。该技术拉动气流粉碎机、螺杆挤出机、辊压机等设备需求 [61][64][67] - 公司积极布局固态技术,在固态电池工艺设备技术领域战略布局,完成锂电池干法电极系统研发项目,与多家下游客户签订固态电池产线及设备订单。合资企业清研宏工在干法电极前段工序技术上取得突破,混合均质一体机性能达国际一流水平 [73][75][78] 宏工科技拓展非锂电业务并推动设备国产替代 - 精细化工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国产设备替代进口空间大。宏工科技产品覆盖生产全流程,拥有独特输送技术,采取差异化策略与外资品牌错位竞争,有望率先在该市场取得份额突破 [86][89][96] - 食品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大且增长平稳,自动化率有提升空间。宏工科技将锂电技术复制应用,赢得多家知名企业订单,发挥散料处理自动化专长 [100][101][105] - 橡塑行业:自动化改造升级空间广阔,国产设备占主导地位。宏工科技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已成为多家上市公司设备供应商,有望通过技术迁移实现差异化竞争 [106][108][1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分别实现收入17.13/23.26/31.64亿元,YOY - 18%/+36%/+36%,实现归母净利润1.74/2.42/4.30亿元,YOY - 16%/+39%/+78% [112] - 估值:考虑公司是宁德、比亚迪等前道设备主要供应商,在固态电池干法设备中占领先优势,与清研电子深度合作,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13]
宏工科技(301662) - 2025061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3 16:20
业务进展与技术储备 - 公司在"干法电极"前端工序环节有全方位技术储备,与清研公司联合开发的混合均质一体机核心指标接近设定参数目标,已交付客户使用 [1] - "干法电极"相关工艺主要有气流粉碎、混合均质、双螺杆挤出三种,公司对这三种工艺都有所关注并进行对比 [2] - 混合均质一体机效果获得客户满意,公司将根据市场量产后的客户反馈积极应对 [2] 订单与市场预期 - 2025年1-5月新签订单量同比增长,绝大多数为电池端订单,材料端相对较少 [2] - 预期2025年下半年电池头部厂商扩产将带动二三线电池厂商及材料端头部企业的扩产 [2] 竞争格局与优势 - 物料自动化领域呈现行业集中趋势,马太效应明显 [2] - 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 - 经验优势:多年从事精细化工业务积累的粉体工程学、流体力学经验 [2] - 成本优势:供应链原材料(阀门、减速机、仪器仪表等)与锂电后续工序不同,具有规模优势 [3][4] 未来发展规划 - 锂电板块:提高市场占有率,配合客户性能达成,开发解决客户痛点的设备 [4] - 非能源板块:通过进口替代和开发市场缺少的设备扩大份额,目标2030年非能源业务收入占比达40% [4]
宏工科技(301662) - 2025052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09:40
公司背景与活动信息 - 证券代码 301662,证券简称宏工科技,2025 年 5 月 21 日在公司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与现场参观活动,参与单位众多,包括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机构,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会兼总经理罗才华等 [1] 2024 年经营策略调整及成果 战略调整 - 新能源行业增速放缓时,巩固新能源业务市场地位,加大非新能源领域资源投入,转向食药化塑等传统行业,2024 年“其他产线及设备”收入同比增加 58.58%,占比提升至 20.15% [2] 降本增效 - 重组业务流程,整合资源优化成本,以 LMT 经理为核心拉通各部门,钻研产品细节与工艺,2024 年综合毛利率提升 4.91 个百分点,新能源产线及设备毛利率提升 5.60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同比减少 15.87% [3] 海外市场开拓 - 依托大客户国际化布局拓展海外业务,2024 年新签国内客户出海及海外客户订单 2.2 亿元 [3] 2025 年发展规划 市场开拓 - 优化客户与产品结构,加大非新能源行业物料自动化系统市场开拓,提升业务占比 - 布局海外市场,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业务模式,构建方案设计与项目管理能力 - 落实下游大客户战略,紧抓核心客户重点项目需求 [5] 研发与技术 - 秉承特定研发理念,围绕产线自动化核心设备及控制技术、物料自动化处理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投入,保持技术优势,拓展行业应用 [6] 应收账款回收 - 继续加强与客户沟通,关注经营情况,按制度跟进项目与回款,落实催收责任人 [7][8] 投资者问答 国内企业与国际龙头差距及应对 - 国际龙头如德国 GEA 集团年收入达 50 亿欧元,有 100 多年历史,业务广泛;国内行业发展仅两三年,未形成稳定格局。公司聚焦物料处理自动化,找准客户痛点研发,提升技术与供应链壁垒,扩大规模时提升管理能力 [9] 固态电池和干法领域业务及优势 - 从事物料自动化相关业务,包括固态电池产线、干法电极、高镍和硅基材料等方面。公司有相应研发成果,与头部企业合作,靠经验、创造价值和提高效率保持竞争优势 [10][11][12] 技术提升方向 - 关注前驱体湿法掺杂、回收、三元相关方案,富锂锰基等正极技术,硫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池领域,专注核心工艺,使设备安全高效模块化 [13] 应收账款情况 - 去年下半年加大回款力度,2024 年、2025 年 1 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 407.16%、685.89%,2025 年继续加强催收 [14] 非能源板块业务预测 - 力争到 2030 年非能源板块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40%左右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