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滴出行App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早报丨亚马逊与OpenAI签署380亿美元协议;苹果AI入华计划再延期
观察者网· 2025-11-04 10:54
亚马逊与OpenAI合作 - 亚马逊AWS与OpenAI建立多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价值380亿美元,将在未来七年内持续增长[1] - OpenAI将接入AWS包含数十万英伟达GPU的计算资源,并可扩展至数千万个CPU,以支持生成式AI模型的快速迭代[1] - AWS集群芯片超过500K,其在安全、可靠和大规模运行AI基础设施方面的经验将与OpenAI的创新结合,推动AI技术普及并直接促进ChatGPT等应用的用户体验提升[1] 苹果AI业务动态 - 苹果原计划于2025年中在中国市场推出的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发布时间再次延期[1] - 延期原因包括整体研发过程面临技术难题,如工程问题与模型性能不佳,而在中国的部署则更为复杂[1] - 公司曾计划通过本地化合作推进项目,但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 小米人事变动 - 小米前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竞业限制和个人兴趣原因,正式告别手机行业[2] - 王腾从11月起将尝试新赛道,大方向为科技+健康领域,具体项目仍在筹备中[2] 滴滴出行服务升级 - 滴滴出行官宣升级会员权益,新增免费等待、免费远程调度、快速应答+分享权益,并更新免费升舱权益[2] - 此次升级旨在解决用户出行时想更快上车或请司机多等一会儿等需求[2] OpenAI政策调整 - OpenAI更新使用政策,ChatGPT不再协助提供需要持牌人士才能给出的专业建议,包括医疗、法律和财务等高风险领域[3] - 政策收紧源于法律风险上升、全球合规压力增大以及ChatGPT使用日益商业化[3] - 此次调整被描述为AI角色从“顾问”回到“助手”,为未来进入关键行业铺设制度护栏,并非模型能力下降[3]
国庆打车攻略来了:预计9月30日晚高峰将提前至15时30分 当天预约出行需求翻倍
扬子晚报网· 2025-09-25 17:02
出行需求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需求呈现节前(9月30日)与中秋(10月6日)“双峰”特征 [1][3] - 假期异地打车需求预计环比上涨51% [1][5] - 9月30日预约用车需求预计相比平日翻倍 [3] 高峰时段与需求预测 - 9月30日将出现出行最高峰,晚高峰需求预计相比节前上涨110% [3] - 9月30日晚高峰提前至15时30分,17时至19时需求最旺 [3] - 中秋节(10月6日)为第二高峰,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50%,17时至21时需求最高 [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假期滴滴包车订单预计同比增长187% [5] - 十一黄金周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148%,其中70%为异地租车订单 [6] - 滴滴站点巴士预计需求同比节前上涨103% [5] 热门城市与出行场景 - 福州、昆明、西安成为滴滴快车预约出行涨幅前三城市 [3] - 兰州、开封、昭通等地出行需求同比去年上涨均超40% [5] - 往返机场、火车站是假期最主要预约场景,徐州站、南宁站、昆明站为热门场站 [3] - 旅游、场站、酒店为包车出行重点场景 [5] 新兴出行模式与偏好 - “大交通+落地租”成为主流出游模式,3天以上中长租预订单占比达58% [6] - 中秋节高品质出行需求增长,打专车、豪华车需求预计较前一日分别上涨83%和47% [3] - 快送需求在9月30日相比平日提升约30%,大闸蟹、月饼配送及旅行送行李场景需求增长 [4]
滴滴试点返程费自主议价
第一财经· 2025-09-13 11:12
返程费试点方案核心机制 - 平台推出App内议价方式解决返程费问题,将路线高速费展示给乘客作为返程费参考[1] - 平台向乘客展示三档金额供其自主选择添加,该费用将全部给予司机以弥补返程成本[1] - 司机可自行选择是否接单,拥有订单的最终决策权[1] 试点实施与推广计划 - 该试点方案近期将上线江门、肇庆、开封、泉州、济南五个城市[1] - 平台将根据试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方案并逐步推广至全国[1] 方案设计背景与目标 - 方案旨在解决司机面临的返程空驶和高速费成本问题,同时保障乘客费用透明合理[1] - 平台参考司机和乘客的反馈意见进行试点改进[1]
滴滴试点返程费自主议价
第一财经· 2025-09-13 11:01
平台运营策略 - 滴滴试点推出返程费App内议价方式 允许乘客自主选择三档金额作为返程费补偿司机[1] - 平台将路线高速费展示给乘客作为返程费参考标准 费用全额归司机所有[1] - 司机拥有接单自主选择权 可自行决定是否接受包含返程费的订单[1] 试点实施计划 - 返程费试点方案近期上线江门 肇庆 开封 泉州 济南五个城市[1] - 平台将根据试点城市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方案 后续逐步推广至全国范围[1] - 方案设计基于司机和乘客双方反馈意见 旨在平衡成本补偿与费用透明度[1]
滴滴与投资者达成和解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00:07
和解协议 - 公司同意支付7.4亿美元解决投资者集体诉讼 被告将获得全部免责[2][3] - 和解旨在避免诉讼成本及业务干扰 公司不承认任何不当行为或法律依据[2][4] - 相关拨备已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中确认[3] 诉讼背景 - 诉讼源于2021年部分投资者指控公司发布严重误导性商业信息[4] - 2021年7月公司因网络安全审查暂停新用户注册 App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下架[3] - 公司于2021年12月启动纽交所退市工作[4] 业务发展 - 最新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增速超过国内市场[5] - 国际业务覆盖14个国家 以出行为支点拓展外卖及金融等本地服务[6] - 巴西市场表现突出 出行平台99用户达5500万 外卖业务45天完成100万单[6]
滴滴与投资者达成和解
第一财经· 2025-08-28 23:55
诉讼和解 - 公司同意支付7.4亿美元解决投资者集体诉讼 旨在避免诉讼成本及业务干扰[3][5][6] - 和解不构成承认任何不当行为或法律依据 被告将获得全部免责[3][6][7] - 公司已在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7.4亿美元拨备用于和解支出[6] 诉讼背景 - 集体诉讼源于2021年7月 投资者指控公司发布严重误导性商业信息[7] - 诉讼与2021年网络安全审查及App下架事件相关 公司于同年12月启动纽交所退市[7] - 诉讼历时数年达成和解 需满足法院批准等条件[7] 业务发展 - 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增速在最新季度超过国内市场增速[8][9] - 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及非洲14个国家 以出行为支点拓展外卖及金融等本地服务[10] - 拉美市场表现突出 巴西出行平台99用户突破5500万 外卖业务45天完成100万单[10]
滴滴与投资者达成和解,海外市场增速超过国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8 23:23
和解协议 - 公司同意支付7.4亿美元解决投资者集体诉讼 [1][3] - 和解旨在避免诉讼成本及业务干扰 不承认任何不当行为 [1][5] - 公司已在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7.4亿美元拨备 [3] 诉讼背景 - 诉讼源于2021年7月网络安全审查及App下架事件 [4] - 投资者指控公司发布严重误导性商业信息 [4] - 公司于2021年12月启动纽交所退市程序 [4] 业务发展 - 海外市场收入增速超过国内市场 [6] - 国际业务覆盖14个国家 包括拉美、亚太和非洲 [6] - 巴西市场用户突破5500万 外卖业务45天完成100万单 [6]
智能识别车辆接单 司乘碰面“车到即走”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7:09
深圳湾智慧口岸升级项目 - 滴滴出行在深圳市相关部门指导下建设深圳湾智慧口岸 通过设立专属上车点 候车区及车道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提升出行体验 [2] - 项目针对跨境出行需求 支持同一App自动换算汇率支付 并提供口岸专属打车优惠 [2] - 候车区位于口岸网约车停靠点 出关后步行约3分钟(150米)可达 采用"人找车"模式解决传统找车难问题 [2] 基础设施优化措施 - 每车道两侧安装座椅 分流中间人行道拥堵 同时为旅客提供休息服务 [4] - 升级接驳入场识别系统 智能识别进站车辆接单状态和停靠位置 联动车道屏显示车位信息 [3] - 优化司机行驶路线 确保快速会面 通过产品及派单能力精准推送上车点至具体车道 [3] 跨境服务与优惠活动 - 候车区设置中英双语打车使用指南 方便外籍游客使用 [5] - 用户可领取深圳湾口岸专属打车优惠 包括"打一单得两张券"活动 完成订单可得两张5折券(每张最高省15元车费) [5] - 香港用户首次在港使用滴滴打车可立减100港币(活动截至9月7日) 每日最多享3次5折优惠(每单最高减50港币) [5] 平台技术与管理体系 - 滴滴通过优化导航系统 引导司机至指定车道接客 提升司乘匹配效率 [3] - 公司在全国137个城市的255座机场 火车站实施体验优化措施 完善指引标识和服务设施 [5] - 暑期发放多重司机奖励及高温补贴 共担夏日出车成本以满足高涨出行需求 [5]
深圳湾口岸设网约车专属候车区,司乘碰面更方便“车到即走”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6:45
深圳湾智慧口岸升级项目 - 滴滴出行在深圳市相关部门指导下建设深圳湾智慧口岸 通过设立专属上车点、候车区及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提升出行体验 [1] - 跨境旅客可使用同一滴滴App自动换算汇率支付 并可领取口岸专属打车优惠 [1] 基础设施与流程优化 - 专属候车区位于口岸网约车停靠点 出关后步行约3分钟(约150米)可达 采用"人找车"模式解决传统找车难题 [2] - 定制化改造网约车候车区、上车点及车站布局 设置通道休息座椅和接驳车位 精细化调整司机行驶路线以实现快速会面 [2] - 升级智能车牌识别系统 识别车辆接单状态和停靠位置 联动车道屏显示车位信息 避免非接单车辆造成拥堵 [3] - 在每车道两侧安装座椅分流人流 缓解中间升降车挡处拥堵问题 提升上车效率 [3] 跨境服务与促销活动 - 候车区设置中英双语打车使用指南 方便外籍游客使用 [4] - 用户可通过扫码领取深圳湾口岸专属打车优惠 参与"打一单得两张券"活动 完成指定订单可获得两张5折券(每张最高省15元) [4] - 滴滴发放多重司机奖励及高温补贴 鼓励暑期出车以满足高涨需求 [4] - 香港地区推出新用户立减100港元优惠 及每日最多3次5折专享(每单最高减50港元) 活动持续至9月7日 [4] 全国枢纽站点优化成果 - 滴滴已在全国137个城市的255座机场、火车站升级体验优化措施 通过技术提升和设施完善改善司乘体验 [4]
加钱都打不到车,为什么没人在这开滴滴?
36氪· 2025-07-30 16:38
网约车行业区域市场特性 - 大长山岛和小长山岛组成的岛屿群总长度仅20公里 但设有机场[1] - 滴滴出行App可正常使用 但快车、专车、出租车、豪华车等所有服务均无司机接单 即使加价也无响应[3] - 当地出行市场采用传统电话约车模式 港口至酒店行程价格为20元 与滴滴平台定价基本持平[3] 平台经济商业模式限制因素 - 滴滴平台对20元订单抽取服务费 司机实际收入仅十余元 而线下交易可获取全额收入[6] - 岛屿市场呈现供给过剩特征 出租车运力远超出行需求 乘客可随时招手打车[7] - 司机通过放置名片提供微信二维码及电话的直接联系方式 支持空驶接客且接受一口价议价模式[9][10][11][12] 供需匹配对商业模式的决定性影响 - 地理范围限制使平台调度价值减弱 岛屿面积小导致空驶成本低于等待成本[13][14] - 大城市网约车模式依赖分散需求与集中调度提升效率 而封闭市场供需关系使平台经济模型失效[7][8][15] - 商业产品成功需满足供给需求平衡与各方利益均衡 而非单纯存在需求或供给[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