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澳洲淡水龙虾
icon
搜索文档
沙漠里养出龙虾
新华网· 2025-10-24 15:24
项目背景与起源 - 项目始于2020年,由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师生团队提出“在沙漠里养殖海鲜”的设想[1] - 项目选址新疆麦盖提县,该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虽拥有优质水源但养殖领域开发利用不足[1] - 团队结合当地水质、气候等条件,决定试养50亩澳洲淡水龙虾和罗氏沼虾[1] 技术路径与品种选择 - 选择澳洲淡水龙虾和罗氏沼虾进行试养,因其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仅在夏秋季约100天的时间就可养成[1] - 罗氏沼虾试养最终未能成功,但澳洲淡水龙虾迎来了大丰收[3] - 团队约20人将工作室搬到当地,以进一步调控水质、改良技术,提高龙虾成活率[3] 商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澳洲淡水龙虾一上市就成为市场“新宠”,最高时卖出近300元一公斤,亩产利润约1万元[3] - 项目带动麦盖提县和周边县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约400亩[3] - 在各级部门支持下,团队先后在新疆多地建成共100亩水产养殖基地[3] 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 - 最初将体长约5厘米的龙虾苗空运至新疆,损耗率高、运输成本高,导致养殖户不敢进一步投资扩产[3] - 通过建设保苗大棚,实现龙虾苗在新疆自培自用,现在只需空运体长约1厘米的龙虾苗,大大节约了成本[3] 产业扩张与品类拓展 - 龙虾养殖项目已从最初的技术试验发展为成熟的产业推广模式[4] - 养殖水产品类持续扩充,去年试养了3000尾花鲈,今年试养了2万只牛蛙,效果喜人[4] - 有几名教师同步开展了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的研究[4] 人才发展与团队建设 - 项目吸引毕业生扎根新疆,例如2022届毕业生张中民和几名同学选择回到新疆投资建厂养殖龙虾[4] - 每年有5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以老带新、新老互促的方式扎根大漠[4] - “沙漠海鲜”的名气逐步“出圈”,预计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4]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援疆路上绽繁花
央视网· 2025-09-18 20:43
援疆产业投资与发展 - 19个援疆省市累计投入资金超2000亿元,其中80%投向民生领域,80%用于县及以下基层[10] - 北京援建和田大数据等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超1.1万人[6] - 山东援疆项目“东虾西移”在麦盖提县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养殖规模扩大至160亩,吸引100多名当地百姓加入[3][5] 特色产业与技术引进 - 湖南专家在吐鲁番推广种植新技术,使千亩枣林实现大丰收[6] - 山东援疆干部通过两年多摸索,将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并将复杂养殖流程编成通俗手册推广[3][5] - 吉林援建阿勒泰冰雪运动基地,使喀纳斯成为冬季网红打卡地[6] 民生与公共服务改善 - “组团式”医疗援疆培训近40万人次,教育援疆项目达2000多个,培训教师超20万人次[10] - 河南在哈密开创“全能班主任培训课程”培育优秀教师,江苏在克州推出“润心计划”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兜底保障,成功救治数千名患者[8] - 安徽援疆医疗队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利用新建导管室,为急症患者仅用68分钟完成手术,相比过去需奔波几百公里救治效率显著提升[8]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沙漠里养虾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3 20:50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在新疆麦盖提县成功于沙漠戈壁(90%土地为荒滩)实现澳洲淡水龙虾的商业化养殖,虾苗存活率从最初的10%大幅提升,产品上市后被抢购一空 [1][5][7] - 养殖规模已扩大至160亩,吸纳超过100名当地百姓参与,员工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夫妻双方月收入合计达5500元 [7][9][11] - 援疆产业模式在新疆多地复制,包括和田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超1.1万人,吐鲁番的千亩枣林迎大丰收,以及阿勒泰的冰雪运动基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11] 技术突破与运营模式 - 山东援疆团队通过“东虾西移”项目克服沙漠养殖难题,针对高盐碱水质进行上百次测试以调整水质,解决龙虾蜕壳存活问题 [3][7] - 采用“组团式”援疆模式,为当地提供基础设施(如修水池)、编写通俗技术手册,并派驻专业团队长期驻点指导,形成可复制的技术和管理体系 [3][7] - 教育领域引入远程“云端牵手”联合授课等创新教学模式,使当地师生能接触到顶级教学资源 [18][20] 基础设施与民生投入 - 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安徽援疆医疗队在皮山县新建投入上千万元的导管室,将急症手术时间缩短至68分钟,低于“黄金90分钟”标准 [12][14] - 江苏在克州推出的“润心计划”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兜底保障,已成功救治数千名患者 [16] - 党的十八大以来,19个援疆省市累计投入资金超2000亿元,其中80%投向民生领域,80%用于县级以下基层,通过2000多个教育项目培训教师超20万人次,“组团式”医疗培训近40万人次 [20]
改变接力上演 产业援疆让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13 13:27
项目背景与地理特征 - 新疆麦盖提县90%土地为荒滩戈壁[1][7] - 山东援疆团队实施"东虾西移"项目在沙漠成功试养澳洲淡水龙虾[7] 技术突破与养殖挑战 - 初始虾苗成活率仅10%[8] - 新疆高盐碱水质导致龙虾无法蜕壳 需进行上百次水质测试调整[10] - 专业养殖团队驻场攻关 编写通俗养殖手册指导当地村民[7] 产能与经济效益 - 2024年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 产品上市即售罄[13] - 养殖规模扩展至160亩[13] - 带动100余名当地居民参与养殖产业[13] 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 和田地区通过北京援建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 创造超1.1万个就业岗位[16] - 湖南农业技术帮扶使吐鲁番千亩枣林实现丰收[16] - 吉林援建阿勒泰冰雪运动基地 促进喀纳斯旅游经济发展[16]
常熟:蓝龙养殖带动龙虾经济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行业趋势 - 蓝色澳洲淡水龙虾成为餐饮市场新宠 其外壳呈青蓝色 虾钳巨大 尺寸比普通小龙虾大两到三倍[1] - 澳洲淡水龙虾肉质更甜更饱满 出肉率比普通小龙虾高三到五倍 尽管价格是普通小龙虾的两倍[1] - 龙虾经济蓬勃发展 创新菜品和消费场景不断涌现[1][3] 公司动态 - 江南集团旗下王四酒家 常熟国际饭店 阅山轩推出十种蓝龙菜品 包含熟醉 低温慢煮等做法 其中桂花冰醉龙虾最受欢迎[1] - 苏州恒洋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繁育本土化澳洲淡水龙虾 年销售鲜活成虾3000余吨 销售额超亿元[2] - 恒洋澳龙自主研发恒温恒湿孵化技术 攻克苗种养殖繁育难关 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全国建立7个苗种基地[2] 产品与技术 - 澳洲淡水龙虾对生长水域环境和温度要求高 因此虾黄足 味道甜 肉质紧 无虾线 市场认可度高[2] - 恒洋澳龙通过离体孵化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延伸 不断优化龙虾品质 2023年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2][3] - 餐饮企业根据市场反馈持续创新菜品 并将信息反馈给养殖方以优化养殖方法 形成产业闭环[3] 市场合作 - 常熟国际饭店主动对接本地农产品 曾推广王庄西瓜 董浜黄金小玉米等 此次与恒洋澳龙合作开发特色龙虾菜肴[2] - 江南集团与恒洋澳龙的合作旨在深度开发常熟特色农产品价值 提升本地餐饮体验[2]
云南耿马稻田养出澳洲龙虾 消费市场迎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6-02 19:24
行业概况 - 沪滇协作项目在推动云南省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是其中重要内容 [1] - 耿马县凭借丰富淡水资源和气候优势,成功探索出澳洲淡水龙虾生态养殖模式 [3] -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以肉质嫩滑、鲜美可口、营养价值高著称 [3] 养殖模式与技术 - 示范基地养殖面积达20亩,经过3年规范养殖和科学管理,成功解决养殖难题 [3] - 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注重水体培育并定期补充胡萝卜、南瓜等营养,确保龙虾肉质饱满、口感上佳 [3] - 创新稻虾混养模式,实现规模化养殖且不与粮食争地,带来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3]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通过"公司+养殖户"模式带动多户农户参与,形成完整产业链 [4] - 2024年销售澳洲淡水龙虾1.6吨,产值40余万元,服务带动稻虾混养面积150余亩 [6] - 开发龙虾酱、龙虾干等相关产品,拓展消费场景 [6] 市场与品牌发展 - 消费市场迎来新机遇,当地积极打通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6] - 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品牌化,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6] - 未来计划深化生态种养模式,拓展消费市场,打造有影响力的龙虾品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