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搜索文档
常州聪儿慧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3 07:52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常州聪儿慧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文泽,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食品进出口;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 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不含酒);家用电器销售;货物进出 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苏州清体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3 07:52
公司基本信息 - 苏州清体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黄利群 [1] - 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食品销售、食品生产、饮料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 [1] - 一般项目包括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等 [1] - 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 [1]
福建织密特殊食品全链条安全防护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6:18
近年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四个最严"要求,聚焦特殊食品安全监管重点领域多角度持续发 力,着力构建科学、高效、智慧的特殊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筑牢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社会共治是提升特殊食品安全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目前,福建省市场销售的特殊食品均已纳入福建省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实行"一品一码"全程可追溯管理。今年,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还积极推进"产品 追溯码、企业诚信码、社会监督码"三码合一试点,推动产品信息透明化、企业承诺可视化、社会监督 便捷化,全面提升行业公信力与消费者信任度。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岗位大练兵等活动,重点聚焦"一 老一少一病患"等特殊人群,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我们正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与公共数据平台对接,建设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特殊食品监 管数据库,力争明年实现全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远程监管系统100%接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 人表示。(陈永江岱) 在监管模式创新上,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智慧+信用+风险管控"三位一体的闭环式监管体系。 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智慧监管,实现"监管不扰企"。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 ...
湖南东方康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4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南东方康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雪梅,注册资本200万 人民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饮料生产;食品生产;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依法须经批 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 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食品进出口;化妆品零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除依法 须经批准的项目外,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未限制的经营活动)。 ...
甘肃原浆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36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9 18:1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甘肃原浆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景爱华,注册资本136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食品生产;食品小作坊经营;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保健食 品生产;预制菜加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食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 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餐饮管理;食品进出口;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除 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玛士撒拉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加速医学营养产品研发与商业化
IPO早知道· 2025-08-04 16:45
融资与资金用途 - 玛士撒拉完成1.08亿元B+轮融资,由百联商投和百联挚高联合领投,老股东弘晖基金、弘盛资本继续追加投资,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加强核心产品的持续研发投入、临床试验推进,巩固公司在"临床+消费"双场景中的领先优势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医学营养,建立了涵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控能减重营养食品与DGI食品三大产品体系的全矩阵布局 [1] - 已形成百余款医学营养SKUs,拥有6张特医批件及FDA注册资质 [1] - 特医产品应用于医院临床,为不同病种患者提供精准的医学级营养支持 [1] - 控能系列面向超重、肥胖及健康管理人群,实现全场景代餐干预 [1] - DGI系列聚焦糖尿病、妊娠期高血糖等特殊群体,满足低升糖饮食管理需求 [1] - DGI坚果脆是国内首款低GI坚果类产品,已成为山姆超市相关类目单品销量冠军 [2] 研发与商业化 - 公司在上海与泰州设有特医食品专业研发中心,持续推进全链条创新 [2] - 围绕糖尿病、肿瘤、手术创伤等重点领域推进多个特定疾病全营养项目研发 [2] - 构建"院内深耕+院外拓展"的协同模式 [2] - 院内已与全国30余家核心医院建立合作,围绕重点病种共建营养学科体系 [2] - 院外进入百联、山姆、开市客等大型连锁商超及健康零售渠道 [2] 发展战略与愿景 - 公司立足中国人群特点,研发出符合临床需求的医学营养产品 [3] - 已成功开发并上市超百款产品,实现从临床到日常的全场景医学营养干预 [3] - 未来将继续深化产品创新,推动医学营养更广泛地惠及患者与大众 [3] - 百联商投表示将充分发挥双方在产品端、渠道端的资源优势,实现协同互补 [3] - 百联挚高认可公司突破外资特医垄断的研发能力,将赋能加速线下渠道布局 [4] - 弘晖基金将持续加码投资,助力研发更适应中国人群的创新特医产品 [4] - 弘盛资本表示公司2025年进一步扩大了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优势 [4] - 凯乘资本认为公司将持续引领国内医学营养市场,迈向国际一流 [4]
上交所重点监控!600113,靠营收3万子公司从“卖菜”成“脑机接口”翻倍股
第一财经· 2025-07-14 19:34
概念炒作与股价异动 - 浙江东日因参股子公司培安美发布脑机接口合作消息,股价自6月16日至7月11日累计涨幅超120% [1][2] - 公司被上交所列入重点监控名单,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动态市盈率达88倍,远超行业平均28倍 [1][6] - 市场炒作源于培安美6月16日微信公众号宣布与首都医科大学推进脑机接口研发,恰逢美股脑再生科技同日暴涨283% [2] 资金博弈与交易数据 - 中小投资者累计买卖金额超25亿元,净买入6611万元,成为推动股价主力 [3] - 机构资金异动净买入2.18亿元,其他自然人净卖出3.1亿元 [3] - 融资余额从6月16日5.65亿元飙升至7月11日9.45亿元,占流通市值7.41% [3]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关联 - 浙江东日主营业务为农副产品交易,2024年营收7.23亿元同比下滑18.44%,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滑34.94% [5] - 培安美为2024年9月成立子公司,原主营特医食品,2025年3月变更经营范围至智能机器人研发,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持股40%) [5] - 培安美2025年前5月营收仅2.87万元,净利润亏损66.14万元 [5] 市场反应与信息披露 - 公司6月24日公告澄清培安美未与首都医科大学签订书面协议,此前股价已累计上涨79.4% [3] - 6月17日至24日期间公司录得5个涨停板,但未及时回应市场炒作 [2][3] - 澄清公告后股价仍维持高位,7月14日报29.5元/股较启动前涨111.3% [3]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成效交流座谈会召开
快讯· 2025-07-03 21:44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联合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及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召开座谈会 重点讨论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两个责任"落实工作 [1] - 会议参与者包括市场监管部门 行业协会 技术机构专家等 共同研讨经验分享 旨在推动特殊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1] - 会议强调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集思广益 创新工作方式 突出特殊食品安全特色亮点 [1] 责任落实机制 - 会议要求进一步落实全链条各环节主体责任 包括属地管理责任 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 [1] - 目标是通过协同贯通各方责任 促进特殊食品产业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1] 行业发展方向 - 会议聚焦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两大细分领域的安全责任落实 [1] - 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落细见实效成为行业监管重点方向 [1]
港交所,已成青岛企业上市首要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59
青岛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2024年青岛已有5家企业赴港提交上市申请,包括国恩科技、歌尔微、文达通、圣桐特医、酷特智能 [1] - 近两年青岛新增上市公司中港交所占比达80% [4] - 青岛在港上市公司总数达19家,累计IPO募资115.86亿元,覆盖家电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 [14] 企业硬科技属性 - 赴港企业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 [5][6] - 歌尔微为全球第八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商,传感器累计出货超40亿颗 [6] - 文达通专注智慧城市AI大数据技术,圣桐特医研发罕见病特医食品 [8] - 港交所申请企业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五大领域 [9] 全球化战略驱动 - A+H双重上市有助于国际化融资及海外业务拓展 [11] - 国恩科技通过香港子公司投资1560万美元收购香港石化99.99%股权,形成年产25万吨聚苯乙烯产能 [13] - 酷特智能明确赴港上市为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3] 地方政府推动 - 青岛开展"助航行动"挖掘上市资源,2024年5月组织8家企业赴港路演 [16] - 路演企业包括极视角(AI视觉算法)、华芯晶电(半导体衬底晶片)等硬科技公司 [16] - 富景中国(盆栽蔬菜)、众淼控股(保险中介)等特色企业已成功登陆港交所 [14]
2025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品牌推荐:科学配方与安全营养的完美结合,守护特殊健康需求!
头豹研究院· 2025-06-17 20: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特医食品是满足特定人群营养需求的配方食品,在治疗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表现卓越,虽当前市场认知不足、体量小,但随着产品、政策、诊疗和渠道等因素改善,市场将快速扩容,成为营养健康领域新兴分支,未来行业在成分研究、精准营养和工艺质量控制上有良好发展趋势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特医食品是为特定人群营养需求配制,须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食用,随着政策规范、获批产品增加、国产化优势显现和入局企业多样,未来市场将快速增长 [4] - 特医食品用于满足特定人群营养素或膳食特殊需要,能提升患者治疗和康复水平,适用范围覆盖各年龄段 [5] - 特医食品行业国际上从药品向食品转型,中国从初步应用到规范化管理,应用始于婴儿,21世纪后全球产业高速增长 [6] 市场现状 - 2019 - 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44.3亿元增至185.8亿元,年复合增速43.1%,预计到2028年达470.3亿元,年复合增速20.4%,此前以药品流通,2015 - 2016年政策规范后市场规模增长,虽当前认知和标准不足致渗透率低、体量小,但未来产品、诊疗、销售等因素将驱动市场扩容 [7][8] - 氨基酸是特膳食品关键原料,国际应用历史久且规范完善,2023年国内相关公告解决企业配方产品注册瓶颈,打破进口依赖 [9] - 特医食品用户分院外慢性病患者和住院患者,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高,老龄化使老年群体对特医食品需求攀升 [10][11]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品牌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获批产品数量与市场布局、临床验证与证据支持、研发投资与持续创新能力、全球布局与国际合作 [12] - 国产企业和产品数量多,但境内企业产品单一,雀巢获批产品最多,企业差异化布局有望提升竞争力 [16] - 推荐人福医药、辰欣药业、贝因美、冬泽特医、君悦营养、麦孚营养、圣元营养、若尧特医、恒瑞健康、爱优诺十大品牌,各品牌在研发、质量、市场等方面有各自优势 [17][18][19] 发展趋势 - 基于成分全谱系研究和技术突破,特医食品关键成分解析加深,新型功能组分被挖掘,推动核心功能基料自主创新和产品科学性有效性提升 [31] - 特医食品设计理念向多营养素协同转变,结合基因检测和代谢组学可实现个性化产品设计,助力患者康复 [32] - 技术创新解决功能组分活性保持问题,干湿复合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和质量控制保障营养素精确配比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