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珍十
icon
搜索文档
珍酒李渡(06979.HK):立足长远 前瞻布局
格隆汇· 2025-06-24 18:38
行业格局与竞争策略 - 酱酒赛道分化加剧,中小产能加速出清,头部企业迎来份额集中机遇[1] - 公司依托"高端化+酱酒红利+ESG"战略巩固竞争优势,有望在周期底部实现份额提升与结构升级[1] - 酱酒长周期陈酿特性形成天然壁垒,公司优质基酒储备超10万吨,产能规模稳居贵州白酒企业第三[1] - 通过布局"珍十"宴席场景及50元高端啤酒拓展消费场景,新媒体触达新经济客群提升品牌差异化[1] - 传统渠道聚焦流通市场,新兴渠道侧重高端光瓶酒推广,24年新兴渠道销售收入双位数增长[1]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4年经营净现金流同比+116%至7.8亿元,自由现金流释放能力增强[2] - 每股派息0.21港元、分红率提升至39%,股东回报显著改善[2] - 核心单品珍十五、珍三十批价保持平稳,整体毛利率同比+0.6pct至58.6%[2] - 珍酒收入44.8亿元(-2%),李渡收入13.1亿元(+18%),量增25%驱动增长[2] - 销售费用率同比-0.3pct至22.8%,单经销商销售额+15%,人效与费用效率优化[2] 估值与市场定位 - 当前TTM市盈率14.8倍,显著低于A股酱酒龙头(20.2倍)及港股必需性消费板块均值(21倍)[3] - 作为港股唯一纯白酒标的,深港通扩容等机制催化下稀缺性价值凸显[3] - 2025年组织架构优化、产品矩阵拓展及渠道精细化管理有望驱动业绩改善与估值修复[3] 业绩预测与战略展望 - 24H2营收29.3亿元(同降16.5%),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降22.9%)[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6.6/19.2亿元,对应EPS 0.44/0.49/0.57元[4] - 酱酒产能稀缺性、ESG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民营机制活力支撑长期市场份额提升[4]
珍酒李渡(06979):跟踪报告:立足长远,前瞻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3 16: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8.8港元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酱酒赛道分化加剧,龙头企业集中度红利凸显,公司践行“高端化+酱酒红利+ESG”战略,依托三重核心壁垒巩固竞争优势,有望在周期底部实现份额提升与结构升级,长期受益于酱酒赛道红利 [3] - 现金流改善盈利质量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显韧性,核心单品批价平稳,整体毛利率提升,各品牌表现有差异,销售费用率下降,单经销商销售额增长 [4] -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逻辑下,公司作为港股唯一纯白酒标的,估值修复空间显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外资配置需求升温,2025年业绩改善有望驱动估值修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70.67亿、72.17亿、78.70亿、87.86亿元,增速分别为1%、2%、9%、12%;净利润分别为13.24亿、14.97亿、16.59亿、19.22亿元,增速分别为 - 43%、13%、11%、16% [2] - 2024 - 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58.6%、58.8%、59.0%、59.6%;ROE分别为9.5%、10.1%、10.6%、11.3%;P/E分别为16、14、13、11 [2] 核心壁垒 - 产能护城河:作为“贵州三大酱香”之一,优质基酒储备超10万吨,产能规模居贵州白酒企业第三,酱酒长周期陈酿特性形成天然壁垒,保障高端产品供给 [3] - 品牌差异化:布局“珍十”宴席场景及50元高端啤酒拓展消费场景,通过新媒体触达新经济客群,李渡“考古+酿造+文旅”IP提升品牌调性 [3] - 渠道双轨协同:传统渠道聚焦流通市场,新兴渠道侧重高端光瓶酒推广,2024年新兴渠道销售收入双位数增长 [3] 品牌表现 - 珍酒收入44.8亿元( - 2%),核心单品保持正增长 [4] - 李渡收入13.1亿元(+18%),量增25%驱动收入增长,省外市场扩张成效显著 [4] - 湘窖、开口笑收入下滑但均价分别提升10%/24%,结构优化导向明确 [4]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16.6亿、1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49、0.57元 [6]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8.8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
珍酒连续四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蝉联榜单酱酒前三
格隆汇· 2025-06-19 12:28
世界品牌实验室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倡议创建,是全球三大品牌价值 评估机构之一。已连续22年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 为分析,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测评,是业内最具权威性的品牌价值测评依据之一。 自2022年以来,贵州珍酒已连续4年入选该榜单,排名由2022年的第375名上升至2025年的第354名,品 牌价值已增长67.8%,并连续蝉联榜单酱酒品牌第三名,仅次于茅台、郎酒。 6月18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 了2025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贵州珍酒连续四年入选,蝉联榜单酱酒品牌第三名,彰显出 强劲品牌势能。 创建于1975年的贵州珍酒,植根于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贵州遵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收 入计,2024年,珍酒稳居中国第四大酱酒企业,是贵州最大民营酒企。 近年来,凭借极致产品品质,珍酒旗下珍十五、珍三十成为酱酒市场主力,真实年份系列高端光瓶酒成 为行业爆款,已实现从渠道驱动到品牌驱动的发展蜕变。近日推出的战略级大单 ...
杜甫酒业借壳上市,港股是“价值洼地”还是“价值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5-21 14:38
5月13日,随着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环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杜甫酒 业终于完成了从区域酒企到"诗酒第一股&川酒港股第一股"的跨越。 杜甫酒业成为第二家白酒港股,让酒业再次看到港股的潜力:IPO门槛低、政策红利多、资本国际化程 度高。 但港股带来的挑战也需要酒业警惕:资本流动性低、公司估值低、企业容易被做空机构狙击。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港股能够成为酒企IPO的第二战场吗?有观点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成功的 案例太少,还未经过时间的检验,酒业先别急着开香槟庆祝。 杜甫酒业为酒业探索出新的IPO方式。 其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绵竹县曲酒二厂,主打"诗酒文化"IP,拥有杜甫、李白与欧阳醉翁等上千个文化 商标,构建了"酒业+文旅+文创"的产业生态。 据悉,目前杜甫酒业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年产5000吨原酒、1万吨商品酒。 很长时间,杜甫酒业有着极强的"上市执念",自2021年起,多次尝试港股IPO。此次,杜甫酒业通过与 中国环保能源代理协议绑定上市公司,借更名释放"借壳上市"信号,规避了直接IPO的难度,可以作为 后续酒企上市的蓝本。 更名当日,杜甫酒业股价涨幅高达79.75%。截至5月1 ...
珍酒李渡增长含金量十足,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
长江商报· 2025-05-13 12: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0.7亿元,连续两年突破70亿元,在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九位[1] - 2021年至2024年毛利率持续提升,分别为53.5%、55.3%、58%、58.6%,按A股会计准则计算为75.5%,在上市白酒企业中位列第七[6] - 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23.7%,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在上市白酒企业中排名第十[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7.8亿元,同比增长116.3%,财务状况稳健[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行业呈现"强者愈强"的结构性分化[6] - 21家上市白酒企业中,6家营业收入下滑(占比29%),5家净利润下滑(占比24%)[6] - 前10大酒企中有9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上涨[6] 战略转型与核心举措 - 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围绕产品、渠道、品牌三大方面筑牢发展基石[3][11] - 2025年珍酒成立50周年,公司将调整期视为机遇期,目标实现"弯道超车"[3] 产品策略 - 优质基酒储存达10万吨,产能4.4万吨,规模居贵州酒企前三[13] - 将推出售价500-600元的战略新品,对标2000元价位段,与珍十五、珍三十形成协同效应[13] - 李渡品牌拓宽次高端和中端价格带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矩阵[13] 渠道策略 - 珍酒在贵州、河南、山东、广东、湖南五大核心市场深化双渠道增长战略,重点突破新能源、AI等新质生产力消费人群[15] - 珍酒高档酒事业部异业客户拓展取得高双位数增长[15] - 李渡从"小而美"转向"大而精",深耕江西市场同时加快全国化布局[16] - 湘窖实施大网点战略和体验式营销,提升经销商质量[16] 品牌建设 - 珍酒打造珍酒庄园,定位中国商学院沉浸式体验营销示范基地[18] - 李渡构建"考古+酿造+文旅"沉浸式体验场景,利用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和唐代洪州窑遗址[18] - 湘窖通过春、秋、冬三季封坛活动形成鲜明品牌特色[18] - 针对80后、90后消费主力开展年轻化营销活动,提升消费者粘性[18] 管理层观点 - 白酒行业周期波动是常态,公司坚持"做难但正确的事",通过差异化策略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10] - 强调长远发展,用有温度的体验赢得消费者信任[10]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统一Q1盈利亮眼,把握结构性α
国盛证券· 2025-05-11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大众品结构性α显著,建议关注白酒和大众品不同主线的相关标的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 - 白酒板块进入动销淡季,酒企聚焦内功发力,压力与风险逐步释放,后续需求端有望修复 [2] - 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相关标的,如贵州茅台、迎驾贡酒、泸州老窖等 [1] 啤酒饮料 - 啤酒板块 25Q1 即饮渠道承压,流通渠道稳健,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多元化发展或为中长期扩张道路,旺季关注量价超预期机会 [3] - 饮料板块 2025 年竞争激烈,但在假期延长、出行场景修复背景下有望保持高景气,建议优选相关企业 [3] - 建议关注政策受益或复苏改善、高景气度或成长逻辑两条主线相关标的,如青岛啤酒、东鹏饮料等 [1] 食品 - 食品行业联名成为创新方向,产品、品类、营销思变是稳立龙头的重要因素 [4] - 建议关注政策受益或复苏改善、高景气度或成长逻辑两条主线相关标的,如海天味业、盐津铺子等 [1]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统一Q1盈利亮眼,把握结构性α-20250511
国盛证券· 2025-05-11 14: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从业绩窗口期进入动销淡季,酒企聚焦内功持续发力,压力与风险逐步释放,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大众品结构性α显著,啤酒饮料和食品板块各有亮点,如青啤收购即墨黄酒、统一25Q1业绩亮眼、端午食品联名创新等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白酒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涉及贵州茅台、五粮液、迎驾贡酒、泸州老窖等多家酒企 [1] - 大众品建议寻找强复苏与高成长两条主线,涉及青岛啤酒、海天味业、盐津铺子、东鹏饮料等多家企业 [1] 白酒 - 白酒板块进入动销淡季,行业环比降速、逐步释压,酒企聚焦品牌底蕴、产品结构等内功发力 [2] - 今世缘在产品体系和渠道拓展上表现良好,珍酒李渡将优化与丰富产品结构,未来珍酒将推出新品 [2] - 当下白酒行业压力与风险逐步释放,供给端强化经营实力,需求端有望逐级修复,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2] 啤酒饮料 - 啤酒板块,百威亚太中国区25Q1销量/吨价同比-9.2%/-3.9%,即饮渠道承压,流通渠道稳健;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多元化发展或为啤酒企业中长期扩张道路,旺季关注量、价超预期机会 [3] - 饮料板块,统一企业中国25Q1收入低双位数增长,税后利润同比+32%;预计2025年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但在假期延长、出行场景修复背景下仍有望保持高景气 [3] 食品 - 卫龙与五芳斋、盐津与三养火鸡面联名推出新品,联名成为食品边界创新新方向,产品、品类、营销思变是稳立龙头重要因素 [4]
珍酒李渡(06979.HK)举行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暨投资者交流会
格隆汇· 2025-05-10 15:1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主要经营指标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6] - 股东周年大会审议了2024年财务报告、股息分派方案等重要议案[3]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白酒行业具有周期性波动特点,公司目标长远发展,坚持差异化产品策略和团队建设[5] - 80后、90后逐渐成为白酒消费主力,公司将开展更贴近年轻群体的营销活动[9] - KKR长期看好中国白酒赛道和公司管理团队的运营能力,对长期价值充满信心[9] 产品与产能布局 - 珍酒将推出一款品质对标2000元价位段的战略新品,售价500元至600元,与珍十五、珍三十形成协同效应[8] - 李渡将拓宽次高端和中端价格带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矩阵[8] - 近年持续增产扩能,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高端产品扩量奠定基础[8] 渠道与品牌发展 - 珍酒深化双渠道增长战略,重点突破新能源、AI、数字化等新质生产力消费人群,高档酒事业部异业客户拓展取得高双位数增长[8] - 李渡加快全国化布局,从"小而美"转向"大而精"[8] - 湘窖实施大网点战略和体验式营销,提升经销商质量[8] - 珍酒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酒旅融合,建设珍酒庄园作为商学院沉浸式体验营销示范基地[8] - 李渡通过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和唐代洪州窑遗址构建"考古+酿造+文旅"沉浸式体验场景[8] 投资者关系与活动 - 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暨投资者交流会吸引120余名股东代表、投资机构代表和证券分析师参加[1] - 公司邀请投资者参观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展示"美食+美酒"创新理念[11]
稳居中国白酒上市公司TOP9,珍酒李渡迎来上市两周年!
金融界· 2025-05-07 13: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0.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 [1] - 毛利率提升至58.6%,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23.7%,同比均提升0.6个百分点 [1] - 经营现金流7.8亿元,同比增长116.3%,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1] - 2023年上市当年营收70.30亿元,同比增长20.1%,经调整净利润16.23亿元,同比增长35.5% [8] 行业地位 - 连续两年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反超舍得酒业 [1][10] - 以2023年收入计算成为中国第三大民营酒企,珍酒品牌位列中国第四大酱酒企业 [8] - 2024年进入中国白酒上市公司营收Top15,盈利能力排名第九 [9] - 在酱酒赛道站稳贵州白酒前三位置,被媒体称为"茅习珍"时代 [10] 战略转型 - 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聚焦产品、产能、市场三大方向 [3] - 实施大单品战略,削减低毛利产品线,次高端及以上产品营收占比达67% [5] - 旗舰品牌珍酒2024年营收44.8亿元,占总营收63.4%,李渡品牌营收13.13亿元,占比18.6% [5] 产品布局 - 珍酒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核心单品,推出高端光瓶酒系列 [5] - 李渡升级1955、1975大单品,推出1308申遗献礼产品 [5] - 湘窖推出铁盖龍匠新品,获得市场认可 [5] 产能建设 - 2024年优质基酒储存达10万吨,产能4.4万吨,规模居贵州酒企前三 [5] 渠道拓展 - 国内实施双渠道战略,高档酒事业部营收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6] - 打造贵州、河南、山东、广东和湖南五大核心市场 [6] - 国际市场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与中免集团合作拓展 [6] 品牌价值 - 入选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位列酱酒品牌第三名 [12] - 珍酒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成为推动公司增长的三级引擎之一 [3][12]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逆势增长重构行业新坐标
经济观察网· 2025-04-30 13:3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 [2] - 2020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从5.2亿元跃升至16.8亿元四年间增长223% [3] - 2024年毛利率达58.6%(按A股会计准则计算为75.5%)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23.7%两项指标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3] 产品与产能 - 公司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核心单品并推出高端光瓶酒系列 [5] - 2024年珍酒优质基酒储存达10万吨产能达4.4万吨规模稳居贵州酒企前三 [7] - 产品开发团队达252人与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保持长期合作两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7] 市场策略 - 打造贵州河南山东广东和湖南五大核心市场实施双渠道增长战略 [12] - 2024年经销商从2938家增至3204家零售商从3143家增至3334家经销商收入同比增长2.1% [12] - 产品已进入港澳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市场并与中免集团合作拓展全球渠道 [10] 品牌与ESG - 公司获标普CSA ESG评级60分CDP气候变化和水安全双"A-"评级 [13] - 2024年员工志愿服务超7800小时捐资金额超1790万元带动5万余户农村家庭增收 [15] - 连续七年开展公益助学活动累计捐款超3840万元帮助7500余位学子 [15] 行业定位 - 作为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采用"资本+品质"双轮驱动模式 [3] - 是近九年来唯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港股白酒第一股 [2] - 国际配售获足额认购多家长线基金入局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白酒的认可 [8] 发展战略 - 坚持长期主义战略在品质提升渠道优化品牌塑造等方面持续投入 [16] - 采用"三大企业四大品牌"策略发挥多品牌多品类多地域优势 [7] - 通过数字化管理和资源赋能构建良性渠道秩序实现与经销商互利共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