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级PET

搜索文档
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21%报139.827元/张,成交额1.39亿元,转股溢价率7.29%
金融界· 2025-08-06 14:29
万凯转债市场表现 - 8月6日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 21%报139 827元/张 成交额1 39亿元 转股溢价率7 29% [1] - 债券信用级别为"AA" 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 3%至第六年2 0%) [1] - 对应正股为万凯新材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2月24日 转股价11 3元 [1] 可转债基本特征 - 可转债是一种可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 [1] - 持有人可按约定价格转股或选择持有至到期获取本息 亦可在二级市场出售 [1] 万凯新材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8年 是国内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龙头企业 总部位于浙江海宁 [2] - 具备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产能 规模居全球前列 产品覆盖上百个国家 [2] - 拥有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2] 最新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 19亿元 同比下滑7 74% [2] - 归属净利润4796 45万元 同比增长5 92% 扣非净利润1072万元 同比下滑48 22%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股东人数3 154万户 人均流通股9030股 人均持股金额13 34万元 [2] - 公司筹码集中度较分散 [2]
万凯新材: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47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万凯转债信用等级同样为AA [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02亿元,销售毛利率大幅下降至0.86%,EBITDA利润率仅0.37% [4][25] - 2025年3月末总债务增至84.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9.22%,偿债指标显著弱化 [4][26] 行业竞争与经营策略 - 2024年国内瓶级PET行业产能同比增长23%至2043万吨,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6%,行业平均加工费同比下降超30% [6][12] - 公司通过海外仓储基地拓展东南亚、非洲等市场,2024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11.61%,占比提升至36.21% [5][21] - 面临印度等国家反倾销政策风险,2024年8月印度对公司反倾销税率提升 [7][21] 产能与投资项目 - 公司PET设计产能300万吨/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保持92.44%高位 [16][17] - 在建项目包括年产120万吨MEG联产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60亿元,已投资51.92亿元 [18] - 新增尼日利亚30万吨(投资4500万美元)和印尼75万吨(投资20.2亿元)聚酯瓶片项目,需关注产能消化风险 [7][17] 财务数据与同业比较 - 2024年营业收入172.32亿元,同比略降,瓶级PET销售收入占比96.48% [15][19] - 同业比较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0.86%高于三房巷(-0.08%)和华润材料(-0.75%),但净利润(-3.02亿元)优于同业 [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6亿元,较2023年12.65亿元大幅下降 [26][28] 原材料与成本结构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93.18%,以PTA和MEG为主,价格波动显著影响利润 [22]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实现MEG自给,降低原材料进口依赖(2024年进口MEG占比23.3%) [22]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97亿元,反映行业价格下行压力 [24]
华润材料(301090) - 301090华润材料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09:20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80.55 亿元,同比上升 4.82% [1][2] - 2024 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70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 -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较去年一季度有明显改善 [1] 市场与业务应对 - 2024 年瓶级 PET 市场价格整体下行,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环境和行业情况优化业务策略 [1] - 2024 年瓶级 PET 处于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增长大于市场需求增长,加工差大幅压缩,行业效益阶段性下滑,公司毛利率同步下滑 [2] - 公司以“全面极限降本”为核心,严控成本并保障 EHS 与产品质量,推动扭亏为盈 [2] - 加速研发绿色高端产品,抢占技术高地;重构组织体系,通过全链条精益管理强化核心竞争力 [2] - 聚焦新材料赛道,加快战新产业布局与创新转型,培育可持续增长动能 [2] 新材料业务进展 - 公司特种聚酯 PETG 重点定位日化包材市场,在 3D 打印、医疗、家电、薄膜等新应用市场实现批量销售 [2] - 公司成功开发国际品牌客户,成为国产 PETG 日化包材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2]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预计本年 PET 产能依旧会阶段性过剩,公司将坚定降本提质增效,推进转型创新 [2] - 全面回顾总结“十四五”发展情况,深入分析行业未来趋势,科学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 [2] - 聚焦“双核一力”,加大力度研发高比例 rPET、高性能 PETG、耐温 PET 等产品 [2] - 打造“总部做专做强、基地做精做优”的敏捷高效组织,提升研产供销投一体化能力,加快转向内涵式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