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

搜索文档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优势凸显
经济日报· 2025-09-25 06:49
贸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额达29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7% 占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值20.1% [1] - 东盟连续8年保持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8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近7万亿元 增幅达7倍 连续9年保持增长 [1] - 2024年中国进口榴莲总量156万吨 价值69.9亿美元 其中泰国榴莲占比近60% [2] 资源与产业互补 - 东盟热带农产品优势显著 橡胶/咖啡/可可/热带水果产量居高 泰国越南榴莲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2] - 中国在温带及亚热带农产品领域优势突出 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及家禽畜产品产量可观 [2] - 中国农业技术成熟 向东盟出口农业机械设备与饲料 东盟向中国提供橡胶/棕榈油等制造业关键原材料 [2] 市场需求与品类 - 中国消费市场对热带水果/特色海鲜需求持续攀升 电商平台拓展东盟农产品销售渠道 [3] - 东盟对中国加工农产品及饲料需求稳步增长 高附加值农产品满足当地多样化需求 [3] - 东盟向中国出口水果/木薯/棕榈油 中国向东盟出口羽绒/动物饲料 形成品类互补 [3] 政策与基础设施 - RCEP全面实施后超90%区域内贸易实现零关税 原产地规则简化贸易手续 [4] - 中老铁路开通后货物列车开行突破6万列 货运量超6760万吨 跨境运输达1500万吨 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加密 冷链仓储配套设施完善 [4] 合作平台与机制 - 中国—东盟博览会吸引大量企业参展 第22届展会促成农产品贸易合同与投资项目 [5] - 专业农产品展会与线上贸易平台构建多层次合作桥梁 [5] 未来发展趋势 - 电商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将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溯源系统与智能物流提升效率 [6] - 绿色农业与有机种植技术合作潜力巨大 可共同开展绿色认证与标准制定 [7] - RCEP与自贸区3.0版推动区域农业供应链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生产成本 [7]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预测——我国农业生产将持续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23
农业产业发展 - 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亩产提升5.1公斤 [1] - 2025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426万亿斤 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增效 棉糖果生产稳中向好 [1] - 生猪产能调控成效显现 猪肉进口下降 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 [1] 农产品进口与贸易 - 中国农产品进口规模持续扩大 价差驱动型进口特征突出 玉米、牛肉和大豆受国际价格下行影响显著 [2] - 应对进口冲击需采取差异化策略 玉米坚持进口配额管理 深化与巴西、阿根廷农业合作 [2] - 牛肉产业需降本增效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2]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 全球气候变化深度影响中国粮食产业链安全 产后环节粮食损失增加 [2] - 需实施全链条增产计划 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粮食治理 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 [2] 农业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 中国单位农业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水平低于美国、西欧、巴西及全球平均水平 [3] - 减缓农业碳排放需生产消费两端协同 生产端推动低碳技术研发 消费端引导低碳膳食结构调整 [3] 农业科技与竞争力 - 需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提升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3] - 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