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袋

搜索文档
Keep奖牌闪耀BW,跨次元引领运动潮流
新浪证券· 2025-07-11 15:13
公司参展策略 - 公司首次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参加Bilibili World展会 打造"Keep运动谷"主题展区 结合高热度IP联名奖牌及限定礼包引爆现场 [1] - 集结柯南系列 芙莉莲系列 排球少年系列等9款热门IP打造展会专属限定组合礼包 吸引粉丝打卡收藏 [3] - 通过coser同框互动及还原IP名场面设计 引发粉丝强烈共鸣 提升展区热度 [3] 产品营销创新 - 突破线上奖牌赛事模式 支持展会现场报名及实物领取 实现"精准种草"到"高效转化"的营销闭环 [5] - 推出与BW官方合作的联名奖牌限定盲袋 包含Bilibili官方IP设计 每日限量发放 精准捕捉二次元用户收藏心理 [6] - 官方虚拟代言人"元气Big"首次线下亮相 化身"二次元健身教练"提升互动体验 [8] 行业趋势洞察 - "谷子经济"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 显示文化衍生品消费强劲增长 [8] - 公司2024年举办线上赛事800多场 累计奖牌用户超1000万 其中柯南系列单项赛事报名人数突破60万 印证IP联名策略有效性 [8] - 将运动激励与二次元周边文化融合 开创"运动勋章+潮流标签"的新型消费形态 [6][8] 品牌年轻化运营 - 提出"运动谷"概念 强化产品兼具运动属性与二次元文化的双重定位 [6] - 通过IP联名奖牌满足用户自我激励与社交分享需求 形成独特的潮流文化符号 [6][8] - 持续深耕IP合作与场景化营销 瞄准二次元垂直人群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 [3][6][8]
小小潮玩撬动IP大市场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证券日报· 2025-06-26 00:40
行业趋势 - 潮玩行业从无人问津到资本争相入局,2025年上半年多家企业扎堆IPO,包括卡游、52TOYS、铜师傅等[2] - 潮玩赛道市盈率从2024年的8倍涨至15倍,投资热度显著提升[3]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400亿港元,股价较年初涨幅超200%,证明赛道商业价值[3] 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引发全球抢购,中国潮玩实现从代工到原创IP的溢价转型[1] - 量子之歌以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其IP"WAKUKU"包揽天猫盲盒热销榜前三[4] - 潮玩海外市场增长显著,Soap Studio东南亚和美国销售增长40%-80%,海外销售占比从35%升至70%[10] 企业动态 - 蜜雪冰城开设潮玩周边店,积木盲袋等产品月销超5000件[4] - 万达电影联合中国儒意向52TOYS投资1.44亿元,布局IP开发合作[5] - 名创优品评估分拆潮玩品牌"TOP TOY"上市可能性[12] 消费与渠道 - 潮玩展会规模扩大,玩心展参展商达200家,吸引奔驰、美团等跨界参与[5] - 线下商场如上海百联ZX创趣场转型二次元主题后,18个月销售额超5亿元[6] - 下沉市场小店通过销售布鲁可积木、卡游等产品实现收入增长[7] 产业链影响 - 潮玩带动传统玩具厂复苏,代工厂订单需求激增[8] - 中国潮玩海外定价普遍高于国内,如"LABUBU"国内99元,美国27.99美元(溢价106%)[10] - 设计能力与供应链优势推动中国潮玩全球化,原创IP满足全球情绪消费需求[11] 政策与生态 - 国家政策支持"国货潮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推动IP消费[7] - 地方政府如上海黄浦区发布合规指引,河南鼓励潮玩品牌首发新品[7] - IP产业链上下游机会显现,上游如哔哩哔哩、阅文,渠道如52TOYS、名创优品等[11] 企业战略 - 泡泡玛特通过主题乐园、动画等延长IP生命周期[12] - 具备"造血能力"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能持续创造爆款IP[12]
直播间“对对碰”,是真福利还是新套路?江苏省消保委消费调查报告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17 23:0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对对碰"直播模式将盲盒与直播结合 消费者购买盲袋后主播现场拆开并参与互动游戏 触发"碰中"奖励可获得额外商品[2] - 线上问卷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该模式存在问题 包括产品质量安全 标识缺失 规则不透明和诱导消费等问题[1] - 51.33%受访者认为主播人为控制"爆率" 48.74%认为商品概率不透明 部分直播间商品数量统计不准确且规则未明确公示[8] - 75.55%有过购物经验的受访者表示商品质量存在问题 43.16%遇到售后问题时商家不予退换[10] 产品质量与安全 - 分装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体验人员收到的去骨凤爪 风干牛肉等产品无生产厂家 日期等标识信息 违反国家标准要求[2] - 微型食物玩具直径约3cm 做工逼真但无包装和生产标识 缺少适用年龄和安全警示信息 存在儿童误食风险[5] - 潮玩直播间涉嫌"傍名牌" 宣传为迪士尼正品但实际为普通毛绒玩具 无生产厂家信息[9] 运营模式与消费者权益 - 部分直播间商品按颜色预先分装 助理可调换颜色 每单"碰中"数量可被控制[8] - 直播间常标注"不退不换" 主播表示退款将拉黑消费者[10] - 30.7%受访者认为对未成年人保护不足 部分直播间未明显提示"未成年人禁止下单"[11][14] 行业规范建议 - 需建立统一规则规范 打破信息壁垒 加强行业监管 优化售后服务[14] - 消费者应警惕情绪化消费 注意商品实际价格可能高于其他平台 主播话术易刺激冲动消费[14] - 家长需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消费者应仔细查看商品关键信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