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资产(RWA)

搜索文档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显著扩张 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
搜狐财经· 2025-08-04 01:28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 数字金融的核心命题是构建具备价值支撑、高效互通且安全可信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并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1] - 稳定币是观察数字资产发展的关键窗口,但其价值依赖于更广阔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成熟 [1] - 政策设计应集中于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国际竞争力 [1][2] 数字资产市场表现 - 加密资产总市值达3.92万亿美元,较2025年一季度末上涨42%,比特币占比59.85%,以太币占比10.91% [3] - 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7月19日收盘价为11.79万美元,较一季度末上涨42.89% [3] - 稳定币总市值达2677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14%,美元稳定币占比98.4%,USDT和USDC分别占比60.4%和24.1% [4] - RWA总市值达255.62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26.85%,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RWA占比最高,分别为59.21%和27.35% [5] 数字资产监管框架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三项数字资产法案,包括《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和《反CBDC法案》,形成加密资产监管"双支柱" [6][7] - 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对稳定币的监管取向趋同,均要求全额链下资产储备、独立托管和优先受偿权 [7] - 《CLARITY法案》将加密资产分为数字资产、许可支付稳定币、数字商品和成熟的区块链系统,以宽松监管鼓励技术创新 [9][10][11] 加密资产风险特性 - 比特币与美股高度相关,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的正相关性保持在40%~60%,呈现典型风险资产属性 [13] - 比特币与美元指数和美债以负相关为主,与传统避险资产关联度不高 [13] - ETH/BTC与原油/黄金对数收益率序列的180日滚动相关系数从2024年下半年起超过20%,显示加密资产与传统周期共振 [15][16] - 比特币波动率中枢显著下行,反映加密资产市场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投资者主导 [16]
二季度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显著扩张,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全球数字资产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8-03 20:25
数字资产市场发展 - 加密资产总市值达3.92万亿美元,较2025年一季度末增长42%,比特币占比59.85%,以太币占比10.91% [3] - 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7月19日收盘价11.79万美元,较一季度末上涨42.89% [3] - 稳定币总市值2677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14%,美元稳定币占比98.4%,法币支持型稳定币占比95% [6] - RWA总市值255.62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26.85%,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RWA占比分别为59.21%和27.35% [7] 数字资产监管框架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三项数字资产法案,《GENIUS法案》已生效,明确稳定币监管框架,《CLARITY法案》区分证券与商品加密资产 [11] - 美国《GENIUS法案》以强化美元霸权为目标,欧盟和中国香港侧重货币主权保护和金融风险防范 [13]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要求发行人最低实缴股本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需1:1支持且隔离托管 [15] - 《CLARITY法案》将加密资产分为许可支付稳定币、数字商品和证券三类,分别由CFTC和SEC监管 [19] 加密资产市场特性 - 比特币与美股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相关性达40%-60%,呈现典型风险资产属性 [23] - 比特币与美元指数、美债负相关,与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关联度低 [23] - ETH/BTC与原油/黄金对数收益率相关性从2022年后攀升至20%,显示加密资产与传统市场周期共振 [26] - 比特币波动率中枢显著下行,反映市场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投资者主导 [28]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政策设计应聚焦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2] - 可考虑以香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和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港试点推进数字资产发展框架 [2] - 稳定币是数字资产生态入口,需构建价值支撑、高效互通且安全可信的基础设施 [2]
上市四年累计募资73亿元,商汤科技获中东资本加持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4 18:39
募资情况 - 公司以每股1 5港元配发约16 67亿股B类股份 募资总额约25亿港元 净额约24 98亿港元 [1] - 募资由无极资本全额认购 该机构近期还全额认购了第四范式13亿港元定向增发股份 [1] - 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三次募资 前两次分别在2024年6月募资20亿港元 同年12月以每股1 5港元配售18 65亿股募资28亿港元 [2] 资金用途 - 募资主要用于发展核心业务 包括建设AI云 扩大商汤大装置规模 研发生成式AI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 [1] - 探索AI在垂直领域应用 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 真实世界资产(RWA) 数字资产及数字金融领域 [1] 业务布局 - 公司计划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核心团队已初步组建完成 [3] - 正在进行"1+X"架构调整 推动智能汽车"绝影" 家庭机器人"元萝卜"等板块拆分独立融资 [3] - AI芯片 AI零售等生态企业已在今年披露融资进展 [3] 市场反应 - 募资消息公布后股价一度涨超9% 收盘涨8 12%至1 73港元 市值达640 2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 09亿元 34 06亿元 37 72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从-60 45亿元收窄至-42 78亿元 [3] 行业特征 - 人工智能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特性 需持续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