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眼科基因治疗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牛市没拉动一级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22:32
经济观察报 见习记者 刘晓诺 神曦生物的创始人陈功注意到,2025年以来,有更多合伙人级别的投资人来看创新药项目、参加行业会 议了。而去年,参加圆桌论坛的很多是投资经理。 多位创新药企创始人表示,投资人看过之后就没有回信了。而对投资人来说,上一批基金的退出依然承 压,新一轮募资变得更难,出手要加倍谨慎。 长晶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喻晶打了个比方:"台风过后,无论大树还是小草,都不会一蹴而就地长出 来,对于新的生态环境需要有个逐步成长和适应的过程。" A轮要融20个多月 为了完成2024年初开始的A轮融资,陈功至今还在跑动。他平均每周见两名投资人,"有些投资人说没 时间来,我说那我去拜访你吧"。9月,他马不停蹄地出现在香港、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参加路演和 各种会议。 不过,投资人虽然开始走动,但当前融资依然艰难。陈功为A轮融资已经跑了20多个月,资金尚未落 地。 另一位创业者花了大半年时间,与二三十家机构交流后仍未完成天使轮,投资人告诉他,"你聊得还算 少的,至少要聊100家机构,才会有人投资。" 2025年开年以来,创新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集体走出低谷,接连不断的BD(主要指药物对外授权) 交易催动股市热,超6 ...
“创新药一级市场不能再冷下去了”
虎嗅· 2025-09-20 16:1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刘晓诺,原文标题:《"创新药一级市 场不能再冷下去了"——我们和37位投资人、创业者聊了聊》,题图来自:AI生成 神曦生物的创始人陈功注意到,2025年以来,有更多合伙人级别的投资人来看创新药项目、参加行业会 议了。而去年,参加圆桌论坛的很多是投资经理。 不过,投资人虽然开始走动,但当前融资依然艰难。陈功为A轮融资已经跑了20多个月,资金尚未落 地。 另一位创业者花了大半年时间,与二三十家机构交流后仍未完成天使轮,投资人告诉他,"你聊得还算 少的,至少要聊100家机构,才会有人投资。" 2025年开年以来,创新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集体走出低谷,接连不断的BD(主要指药物对外授权) 交易催动股市热,超6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上涨。多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创新药企掀起了新股申购热潮, 最高的申购倍数已超5000倍。 陈功属于典型的教授创业。2013年,陈功在顶级学术刊物《Cell Stem Cell》发表论文,在阿尔茨海默症 小鼠上证明了大脑的原位神经元是可再生的,开创了用原位神经再生技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领 域。2016年,陈功在美国创办神曦生物 ...
“创新药一级市场不能再冷下去了”——我们和37位投资人、创业者聊了聊
经济观察报· 2025-09-20 15:19
经济观察报面向27位Biotech负责人和10位一级市场投资人 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受访者中,60%的人认为,创新药 一级市场已经走出谷底,但仍然不够理想;33%的人认为没有 太大变化,一级市场仍处在资本寒冬之中。 作者: 刘晓诺 封图:图虫创意 导读 壹 || 有67%的Biotech受访者认为,融资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专业壁垒高,投资人不理解创 新药的逻辑",52%的Biotech受访者认为主要困难是"融资条件苛刻,如对赌协议等"。 贰 || 2025年,投资人最关注的就是药物能否出海,包括在国外开临床、做BD、在海外上市 等,这往往意味着药物即将带来明确的回报。 叁 || 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有募、投、管、退几个环节。通过退出实现收益,无疑是一次投资 活动的终点与目标。 肆 || 在10位受访的投资人中,有9位表示目前投资环境有一定好转,但他们仍保持谨慎。受访 者普遍认为,创新药在二级市场的热度,还需要时间传递到一级市场。 神曦生物的创始人陈功注意到,2025年以来,有更多合伙人级别的投资人来看创新药项目、参加 行业会议了。而去年,参加圆桌论坛的很多是投资经理。 不过,投资人虽然开始走动,但当前融资依 ...
经观头条|创新药牛市没拉动一级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3:38
经济观察报 见习记者 刘晓诺 神曦生物的创始人陈功注意到,2025年以来,有更多合伙人级别的投资人来看创新药项目、参加行业会议了。而去年,参加圆桌论坛的很多是投资经理。 不过,投资人虽然开始走动,但当前融资依然艰难。陈功为A轮融资已经跑了20多个月,资金尚未落地。 另一位创业者花了大半年时间,与二三十家机构交流后仍未完成天使轮,投资人告诉他,"你聊得还算少的,至少要聊100家机构,才会有人投资。" 2025年开年以来,创新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集体走出低谷,接连不断的BD(主要指药物对外授权)交易催动股市热,超6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上涨。 多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创新药企掀起了新股申购热潮,最高的申购倍数已超5000倍。 然而,创新药行业的上市企业只是少数。一家未上市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他感受到了IPO极度火热与一级市场无动于衷 之间的强大反差。 2025年8月末,经济观察报面向27位Biotech负责人和10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受访者中,60%的人认为,创新药一级市场已经走出 谷底,但仍然不够理想;33%的人认为没有太大变化,一级市场仍处在资本寒冬之中。 据医 ...
武汉成为医药新技术首发地 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陆续诞生
长江日报· 2025-06-28 08:41
武汉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 - 全球首创可视介入机器人、全球首款帕金森自体细胞治疗药物、全球首个子宫内膜癌早筛试剂盒等世界级创新成果陆续诞生 [1] - AI诊断系统"内镜精灵"覆盖44个国家,为1000余家医院提供服务 [1] - 经颅磁刺激仪获得国内首张精神领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拥有国内外专利400余项,产品进入10余个国家 [1] - 共聚焦显微内镜、全数字PET/CT装备、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磁控胶囊内镜等高端医疗器械"出海" [1] - 武汉企业已有超1400个二、三类医疗器械获注册证,综合竞争力全国前列 [1] 生物医药领域突破 - "稻米造血"产业化基地预计2026年建成,年产1200万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 [2] - 帕金森新药NouvNeu001实现中美临床"双报双批",有望2028年上市 [2] - 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进入审评阶段 [2] - 全国首款眼科基因治疗药物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2] - 光谷近400个一类新药在研,去年4个一类新药冲刺上市流程 [2] 医疗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 - 全球首款心肌旋切系统研发成功,团队受邀赴美国梅奥诊所作专题演讲 [2] - 日本医院教授专程学习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 [2] - 多模态影像融合穿刺系统吸引牛津大学副教授前来学习培训 [2] 产业规模与发展 - 武汉汇集大健康企业超4500家 [2] - 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 [2] - 逐步成为全球生命健康产业重要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