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截至6月末,深圳辖内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5 17:21
科技保险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辖内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1] - 辖内保险机构已备案399款科技保险产品 2025年以来新增备案科技保险产品86款 [2] - 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清单汇集81款特色保险产品 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清单包含103项产品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低空经济保险、机器人保险等创新产品 市级统筹与各区特色政策结合的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初步成型 [2] - 指导行业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深圳地区)示范性条款》 报备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2] - 落地全国首单政府投保的低空经济领域三者责任保险 制订全国首个无人机保险服务标准 [2] 跨境保险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备案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 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风险保障超30.2亿元 [2] - 深入实施跨境车险"三地保单、一地购买" 优化跨境车险承保理赔服务 [2] - 持续升级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推进"等效先认"在深落地 [2]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 - 优化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机制 联合印发深圳市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和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两张清单" [1] - 推动成立国内首个海外知识产权联共体 破解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不敢保"难题 [2]
广东省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力度 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6-09 15:39
政策发布与产品清单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金融监管局、深圳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的通知》,汇总发布103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金融产品 [1] - 清单明确产品名称、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特色及申请流程等要素,为广东首次全省范围梳理和公开发布 [1] - 政策旨在为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满足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融资需求,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1] 政策实施与推广 - 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通过清单自主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强风险防范 [1] - 要求各级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政策宣讲、银企对接等活动,推广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 试点工作已征集近百家企业需求,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2] 政策效果与目标 - 政策通过靶向破解企业质押融资难题,以"及时雨"式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2] - 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等措施落地,全方位宣传知识产权金融政策 [2]
金融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07: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发布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的通知》,汇总并发布103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最新金融产品 [2] - 产品清单涵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多个方面,明确产品名称、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信息 [4] - 这是广东首次对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进行梳理汇总和公开发布 [2] 政策背景与需求 - 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需求迫切 [2] - 传统信贷模式下,轻资产、重研发的科技型企业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较难获得融资 [2] -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其价值日益重要但转化难 [2] 政策亮点 - 清单具有全面性和透明度,为企业提供丰富选择,搭建金融机构竞争合作平台 [4] - 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双赢 [4] - 政策搭建起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对接的桥梁 [3] 政策影响 - 满足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在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的各类融资需求 [6] - 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流动资金,解决研发和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6][7] -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8] -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创新领域,促进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互动 [8] - 为全国积累宝贵经验,助推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 [8]
103项金融产品! 广东首次梳理发布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
深圳商报· 2025-06-05 01:05
政策发布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金融监管局、深圳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的通知》,汇总并发布103项全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最新金融产品 [1] - 通知首次对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进行梳理汇总和公开发布,明确相关金融产品名称、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方式、产品特色及申请流程等内容 [1] - 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关于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的具体安排 [1] 政策目标 - 为不同类型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精准化的金融支持,有效满足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的各类融资需求 [1] -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1] - 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通过产品清单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知识产权金融产品 [2] 实施措施 - 要求各级知识产权、金融监管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入园惠企、银企对接等活动 [2] - 宣传推广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提高普惠程度和服务效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2] - 广东已征集近百家企业知识产权金融需求,省市场监管局正组织各地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向企业宣传相关政策措施 [2] 工作成效 - 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靶向破解企业在质押融资等方面的难题 [2] - 以质押融资服务助力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2]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0:34
构建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的战略意义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保障,提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1] - 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优化创新资本供给 [2] - 增强核心技术自主掌控力,支撑国家战略安全与产业链稳定 [2] -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向中西部、东北等地区下沉 [3] - 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国际竞争力 [3] 科技金融顶层设计的核心政策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为"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业 [4] -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投入机制,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及企业创投基金 [5] - 推出十五条政策措施,覆盖资金供给、产品创新、风险分担、生态营造及开放合作 [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方向 - 发展科技贷款专属产品,建立差别化授信政策与投贷联动机制 [6] -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证券化试点,开发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6] - 鼓励保险机构研发覆盖研发全周期的科技保险,如首台套装备保险 [6] - 简化科技企业上市流程,发展创新创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 [6] 风险分担与评价体系构建 - 建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基金 [7] - 推行科技金融风险容错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 [7] - 创新积分制动态评估企业创新能力,引导资源精准配置 [7] 区域协同与生态建设 -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建设科技金融试验区 [8] - 发展第三方科技评估机构与技术交易平台 [8] - 推动高校与金融机构联合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 [8] 开放合作与政策执行保障 - 鼓励科技企业跨境融资与国际并购,对接全球创新资源 [9] -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明确科技金融政策清单与责任分工 [9] - 加强政策执行监测评估,确保措施落地 [9] 实践层面的关键制度完善 -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能力与激励机制 [10] - 强化大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体系与资源精准投放 [10] - 推动多部门数据互联互通,缩短政策落地路径 [10]
深圳已签署11只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意向协议 规模或达57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20:5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4月24日,记者获悉,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达13.87万亿元,各项贷 款余额9.79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0.21万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其监管的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639.72 亿元,同比增长4.40%。 其中,制造业贷款实现提量降价。3月末余额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5.0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9830.71亿元,同比增长4.07%,占比超六成。一季度新发放制造业贷款融资成本2.57%,较去年同期下 降79个BP。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接近3万亿元 报告期末的数据显示,深圳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量价险"表现都有所提升。 在"量"上,深圳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趋于3万亿元,达2.9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普惠型小 微企业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7.3%,连续五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已签署11只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意向协议 规模达570亿元 截至一季度末,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6.66%、7.23% 和15.18%。 并且上述领域的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