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账户挂钩贷款

搜索文档
湖北绿色债券融资规模超2700亿,居中部六省首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21:12
9月26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人行湖北省分行了解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湖北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 1.7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19.24%,高于全国3.45个百分点;绿色债券累计发行197只,融资规 模超2700亿元,发行量与融资额均居中部六省首位。 在碳信贷产品创新上,推出全国首创的"电-碳-金融""林-碳-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碳账户挂钩贷款、碳 足迹挂钩贷款、"碳强度 + ESG"双挂钩贷款等挂钩类产品。 其中,"电-碳-金融"模式以碳配额质押获得贷款,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绿电,绿电再抵扣碳配额,目前已为 省内9家企业发放"电-碳-金融"贷款1.04亿元。 碳账户挂钩贷款以"碳账户+碳评级+碳金融"为核心逻辑,通过建立企业碳账户,将企业综合碳效评价 与贷款支持优先度、额度、利率直接挂钩。目前,农发行黄冈分行、工行黄冈分行等金融机构,为黄冈 雅比纺织等10家企业发放碳账户挂钩贷款1.76亿元。 在碳债券突破上,引导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创新发行碳主题债券。目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湖北能源 (000883)集团、荆州开发集团等已成功发行多只碳中和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 色项目。 另一方面,结合湖 ...
青海:生态项目贷款有了绿色通道
人民日报· 2025-09-22 12:30
原标题:截至二季度末,青海省绿色贷款余额超两千一百亿元(引题) 生态项目贷款有了绿色通道(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乔栋 "园区里的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碳账户'。"在青海省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丽豪半导体碳排放管理 师李晓静已从业超过3年,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各生产流程碳排放及企业落实碳减排情况。"此 前只能根据用电量粗略估计,现在有了绿电溯源系统,用了多少火电、多少清洁能源一清二楚,没 有'糊涂账'。" "碳账户"是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做的绿色账户。"'碳账户'包含碳排放和绿电使用两个 维度共计6项核心指标,我们对应建立了实施方案、业务指引、碳效评价等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 将'碳账户'数据纳入授信决策,为碳减排成效明显的企业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方面提供优惠。"人 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工作人员山成英说。 "传统企业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基于'碳账户'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金融服务优惠,走上碳减排、推 进节能和技术改造道路的动力更足。"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处长李亚奇介绍,截至今年7月 末,青海省921家重点企业已建立"碳账户",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碳账户"挂钩贷款321.69亿元,共为企 业节省利息支出 ...
恩施深化碳交易改革工作方案出炉森林碳票引领绿色发展新路径
中国环境报· 2025-09-04 09:01
碳交易改革总体目标 - 力争2025年底全面融入国家和省级碳交易市场体系 [1] - 基本建成具有恩施特色的森林碳票交易体系 [1] - 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1] 全国碳市场融入措施 - 组织水泥企业参加碳排放管理培训并完成注册登记 [1] - 推动CCER项目建设并开发造林碳汇等方法学项目 [1] - 鼓励水泥企业通过碳配额交易与CCER抵消相结合实现履约 [2] 湖北省碳普惠体系建设 - 推动林业碳汇和沼气发电等领域方法学研究 [1] - 依托"湖北碳普惠"小程序建立个人低碳生活平台 [1] - 鼓励公众通过绿色出行和节能用电参与碳减排 [1] 森林碳票制度创新 - 开展森林碳票项目试点并明确申请登记流转流程 [2] - 建立"碳汇消费-优惠兑换"联动机制 [2] - 认购碳票可享有门票减免和住宿折扣等权益 [2] 产品碳管理措施 - 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推动茶叶矿泉水实行碳标识 [2] - 提升农产品绿色竞争力 [2] 碳金融工具创新 - 创新碳配额抵质押贷款和碳账户挂钩贷款等工具 [2] - 拓宽生态产品融资渠道 [2] - 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2] 实施保障机制 - 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并明确任务清单 [2] - 拓宽政府投资和绿色基金等多元融资渠道 [2] - 加强政策宣传和典型示范营造参与氛围 [2]
江苏银行:全“绿”以赴,让美好生生不息
江南时报· 2025-06-09 00:13
公司战略与绿色金融发展 - 江苏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2013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能效提升贷款项目,开启绿色金融实践 [2] - 2015年设立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2017年成为城商行首家、国内第二家赤道银行 [2] - 2021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绿色金融工作组、绿色金融一级部,并宣布采纳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 [2] - 2024年设立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绿色金融工作组,发布绿色金融大文章三年工作方案 [3] - 构建以ESG和PRB"双轮驱动"的可持续金融集团化发展战略,形成"五大支柱"发展体系 [1]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与产品体系 -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超过20倍,截至2024年末绿色投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 [1] - 绿色贷款占比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位居前列 [1] - 建立涵盖公司信贷、投行、普惠、网金、跨境、零售、同业、理财、租赁九大板块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4] - 能源金融方面创新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合同能源管理贷款"等产品 [4] - 转型金融方面推出"ESG表现挂钩贷款""碳账户挂钩贷款""碳配额质押贷款"等产品 [5] - 生态金融方面推出固废贷、节水贷、土壤修复贷、特许经营贷款等产品 [5] 集团协同与国际合作 - 苏银金租获得中诚信绿金ESG评级"AA"级,为全国金融租赁行业ESG最高评级 [6] - 苏银理财公司贯彻ESG责任投资理念,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创新绿色消费金融产品 [6] - 2018年入选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8] - 2023年当选"UNEP 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理事单位、PRB2030核心工作组联合主席 [9] - 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联合牵头制定面向2030年PRB新标准 [9] 行业地位与标准制定 - 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7] - 参与编制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江苏省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 [7] -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7][8] - 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绿色金融联盟,服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 [8]
江苏银行:全“绿”以赴,让美好生生不息 ——金融之力呵护美丽中国,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中金在线· 2025-06-05 09:49
公司战略与机制 - 公司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2013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能效提升贷款项目[2] - 2015年设立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2017年成为国内第二家赤道银行[2] - 2021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工作组和一级部,采纳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2] - 2024年设立绿色金融大文章三年工作方案,构建由29个部门和子公司组成的绿色金融委员会[3] 业务发展与产品体系 -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超过20倍,2024年末绿色投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1] - 构建涵盖公司信贷、投行、普惠等九大板块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4] - 能源金融方面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等产品,服务新能源产业链[4] - 转型金融方面发布"转型金融框架"和"客户ESG评级体系",创新ESG挂钩类产品[5] - 生态金融方面推出固废贷、节水贷等产品,支持长江大保护等项目[5] 集团协同与国际合作 - 子公司苏银金租获得中诚信绿金ESG评级"AA"级,为行业最高评级[6] - 2018年入选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8] - 2023年当选UNEP 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理事单位,牵头制定PRB新标准[9] - 发起中小银行绿色金融联盟,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8]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绿色贷款占比在央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位居前列[1] - 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7] - 参与编制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7] - 成为首家采纳联合国PRB的城商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