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磷酸铁锂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集中共享储能技术路线较为单一,下一步以全钒液流、压缩空气储能等为主
云南省储能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 云南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498 7万千瓦 技术路线全部为磷酸铁锂 [1] - 集中共享储能项目24个 装机455 5万千瓦 占已投产总量的91 3% [1] - 在建集中共享储能项目11个 装机230万千瓦 技术路线仍以磷酸铁锂为主 [1] 储能技术路线调整方向 - 当前技术路线单一 下一步将推动集中共享储能多元化发展 [1] - 鼓励采用全钒液流 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 实现短时与长时储能结合 [1] 行业动态关联信息 - 云南已实现600MW/1 2GWh单体规模最大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并网 [1] - 省内首家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显示商业模式创新 [1] - 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拟优先调用储能资源 [1] 产业服务平台 - 联盟官微提供政策 项目 企业及市场活动信息 [2] - 联盟官方渠道支持入会 产业交流及活动对接服务 [3]
太阳能(000591) - 2025年6月25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09:22
公司运营情况 - 就2024年度整体运营情况及行业情况进行交流 [2] 公司储能情况 - 目前储能主要为光伏电站配套储能,规模约1500MWh,涵盖磷酸铁锂、全钒液流以及超级电容储能类型,后续推进工商业储能开拓及实施 [2] 电站组件技术路线 - 运营电站组件技术以TOPCon为主,个别项目试点HJT技术路线,后期按需试点应用一定比例BC及钙钛矿组件 [3] 补贴进展 - 2024年收到电费补贴13.66亿,其中国补12.33亿,积极关注后续发放情况并配合相关工作 [3] 分红情况 - 自上市以来重视股东投资回馈,保持稳定现金分红,过去三年累计现金分红约15.12亿,分红比例约占年均归母净利润的36%,未来综合考虑盈利和资本支出等安排分红 [3] 海外项目拓展 - 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区相关部门洽谈,部分签署项目MOU,后续加快海外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落地,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开发和收购 [3] 信息披露说明 - 接待过程保证信息披露公平,无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现场调研投资者按深交所要求签署承诺函 [3]
易成新能(300080) - 300080易成新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3:4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65.38%,归母净利润亏损 8.51 亿元,主要受光伏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迭代影响,电池片业务销量减少 [6]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50%,亏损同比收窄 31.26% [5] - 预计 2025 年将实现大幅减亏 [8] 技术与研发情况 - 2024 年下属子公司取得各类技术创新成果获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4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4][5][8] -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持续稳中有升,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高端碳材、新型储能等方面的研发投入 [6] - 储能产品同时布局磷酸铁锂储能与全钒液流储能两种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目前效率达 7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市场与业务情况 - 2024 年成立专业化供应链管理公司,发挥内部产业协同和外部渠道化优势,制定销售和售后服务政策,拓展销售渠道 [10] - 收购梅山湖公司后,石墨电极全产业链产能将突破 10 万吨,预计石墨电极行情较去年好转,今年盈利能力有所增加 [8] - 主业定位于“高端碳材、新型储能”,现有储能产业包含磷酸铁锂储能和全钒液流储能,与平煤神马集团不构成同业竞争,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将天源新能源注入上市公司 [8] 降本增效与管理情况 - 2024 年加大直接融资、低成本融资和高息短期贷款置换力度,推动整体融资成本较去年下降 0.38 个百分点 [6] - 深化“日成本,日利润”管理,在下属单位推广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抓好成本控制,划小核算单元 [6][8] - 成立经营管理对标工作专班和办公室,科学设定三年对标要素及路径,对标行业内一流企业,完成三年对标管理提升方案 [8]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情况 - 一直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和市值管理工作,后续将持续加强市值管理,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价值,增进市场认同并积极回报股东 [3] 业绩预告差异情况 - 2025 年 1 月 17 日披露 2024 年度业绩预告,年审中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出售平煤隆基 80.2%股权事项的会计处理由投资收益调整为资本公积,并于 2025 年 3 月 22 日披露 2024 年年报,导致业绩预告存在差异 [6] 未来发展规划情况 - 坚定“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方向,围绕高端碳材、新型储能两大主线,在“强主业、调结构、降成本”三方面下功夫 [3] - 未来将持续围绕“高端炭材、新型储能”主业开展并购重组 [6]
3GW/8.2GWh!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公示
四川省2025年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 项目总体情况 - 四川省拟纳入27个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申报总规模为3.77GW/9.725GWh,经调减后规模为3.02GW/8.24GWh [1] - 技术类型以磷酸铁锂为主,同时涵盖压缩空气储能、新型固态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化学+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磷酸铁锂+钠离子/钛酸锂混合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 [1] 重点项目详情 -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龙泉驿区100MW/200MWh集中式储能项目 [2] - **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东部新区300MW/2400MWh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规模最大) [2] - **华能景顺私募基金**:成都东部新区200MW/400MWh新型储能项目(调减至100MW/200MWh) [2] - **通威新能源**:金堂150MW/3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调减至100MW/200MWh) [2] - **国能大渡河公司**:乐山市夹江县100MW/4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单位容量成本优化) [3] - **巴中科发能源**:巴中210MW/405MWh液冷磷酸铁锂/钛酸锂混合储能电站(调减至110MW/220MWh) [3] 实施机制 - 项目采用市场化方式推动实施,由市(州)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协调保障 [6] - 公示期为2025年5月21日至27日,接受实名书面异议 [6] 技术分布特点 - 磷酸铁锂技术占比最高,混合储能技术(如钠离子、钛酸锂、超级电容)成为创新方向 [1][2][3] - 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单个体量突出(蜀道集团300MW/2400MWh) [2] - 全钒液流(国能大渡河)、新型固态电池(成都西岭兴邑)等前沿技术实现应用突破 [2][3]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4年度数据成果发布
大庆基地2024年度数据成果发布会 -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发布2024年度数据成果,涵盖气象环境、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产品、光伏系统、光储系统七个方面的实证成果 [1] - 逐年对比各类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差异,研究光资源、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与实际发电能力的关系,量化分析背面辐照、温度系数等区域特征影响因素 [1] - 提出户外运行系统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优化设计方案,致力于将数据成果应用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1] 大庆基地数据采集与分析成果 - 大庆基地完成第三个完整年度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持续优化数据统计维度和方法,综合分析多期产品性能及技术进步影响 [2] - 建立环境特征与产品性能、不同产品间性能及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提供实证实验数据支撑 [2] - 大庆基地已发布9次高寒高纬度地区实证实验数据成果,承担8项前沿课题研究,各类型新设备首台套广泛应用 [2] - 河南平顶山暖温带基地获批,未来将与大庆基地开展不同气候类型的光储实证实验,形成更完善的实证成果 [2] 储能产品实证成果 - 一期锂电池储能本体效率和系统效率基本稳定但略有降低:1C磷酸铁锂本体效率≥94%,系统效率(含厂用电)≥74%;0.5C磷酸铁锂本体效率≥95%,系统效率(含厂用电)≥77%;三元锂本体效率≥94%,系统效率(含厂用电)≥66% [4] - 2024年磷酸铁锂储能1C(500kWh)容量衰减3.46%,0.5C(1680kWh)容量衰减3.44% [5] - 技术迭代后磷酸铁锂本体效率提升,0.5C磷酸铁锂储能本体首年同期循环效率从一期94.99%(120Ah电芯)提高到二期96.07%(180Ah电芯) [7] - 环境温度0-5℃时系统效率(含厂用电)最高达80%,高于25℃时最低为70%,温差影响达10% [8] 光储系统实验成果 - 单一储能系统光储联合出力曲线平滑,调节效果较好;混合储能因厂家策略配合难度大、响应时间不统一,运行效果较差 [11] - 二期升级动态阈值策略后,阴天储能利用率从0%提升至22.5%,模拟电网调度时输出功率最大偏差率10.2%,平均偏差率2.7% [15] - 5MW系统区实际有效利用小时数2919小时(理论3017小时),10MW系统区实际2361小时(理论2430小时),一期固定阈值策略导致利用小时数低于设计值 [17][18][19] 行业动态 - 一季度储能出海热潮:近100GWh储能大单,同比激增756%,5月单周破10GWh [21] - 山东拟拉大储能充放电价差,力争年底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GW [21] - 4月发布64项政策,电力市场与辅助服务类居多 [21]
河北3.5GW储能试点项目申报:混合技术中磷酸铁锂占比≤90%
核心观点 - 河北省发改委组织开展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旨在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创新发展,支持先进技术与关键装备推广应用 [1][8][9] - 试点项目总规模不超过350万千瓦,各市推荐数量不超过5个,重点关注重力、钠离子、钒液流、氢储能、固态电池、深地空间等多元技术路线或磷酸铁锂储能新技术应用 [1][2][9][10] 申报容量 - 单体项目容量一般为10万千瓦,最大不超过20万千瓦 [3][11] - 采用"磷酸铁锂+X"混合储能技术路线的,磷酸铁锂部分占比不得高于90% [3][11] - 项目实施主体需按批复规模和技术路线设计建设,不得随意拆分调整或分期建设 [3][11] 规划选址 - 需加强安全风险评估,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交通道路等保持安全距离 [4][11] - 应远离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或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 [4][11] 时限要求 - 纳入试点的项目需在9个月内开工,15个月内并网 [5][11] - 逾期未开工项目将取消建设计划 [5][11] 申报程序 - 各市能源主管部门优先按电网接入站点推荐项目,初步审核后报送省发改委 [12] - 省发改委复核后征求电网公司意见,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专家评审 [12] - 综合考虑电网意见和评审结果确定入围名单,公示不少于5天后正式印发清单 [12] - 委托第三方评估试点效果,总结推广先进技术、商业模式和标准规范 [13] 组织实施 - 各市需统筹协调自然资源、林草、电网等部门,健全建设协调推进机制 [14] - 严禁强制要求储能企业配套产业增加负担 [14] - 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确保项目符合新型储能电站相关标准规范 [14] - 申报材料需在5月15日17:30前报送,逾期不予受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