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组件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 东方日升HJT降本提效成果显著
全景网· 2025-09-11 18:4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上半年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并加速N型高效产能迭代[1] - HJT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60%[1] - HJT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1] - HJT电池非硅成本降至0.15元/W[1] 业务协同发展 - 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1] - 储能系统集成以大型储能系统为主[1] - 主要面向欧美重要储能需求市场[1] - 保持全球0安全事故记录[1] - 积极开拓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1] - "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 智能微电网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公司是HJT领域头部企业[1] - 技术研发及产能储备水平领先行业[1] - 有望随光伏行业基本面改善实现业绩逐步修复[1]
东方日升(300118):光伏组件量利承压 HJT降本提效成果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9-10 14:40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 同比减少28.8% 归母净利润-6.8亿元 较上年同期-9.6亿元亏损收窄 销售毛利率3.1% 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业收入44.5亿元 同比减少19.4% 环比增长48.9% 归母净利润-4.1亿元 环比亏损扩大 销售毛利率1.5% 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 [1] HJT技术进展 - 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收入38.1亿元 同比减少54.0% 毛利率-4.5% 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其中组件销售收入37.5亿元 同比减少54.1% 销量5.7GW 同比减少28% 组件毛利率-3.6% 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2] - HJT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60% 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 电池非硅成本降至0.15元/W [2] 储能业务发展 - 储能系统及辅助产品业务收入4.8亿元 同比增长0.3% 毛利率18.2% 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 [3] - 大型储能系统主要面向欧美市场 保持全球零安全事故记录 与光伏电站业务形成协同 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9/215.3/282.0亿元 同比增速-20.0%/33.0%/31.0%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4.3/12.0亿元 同比增速为亏损收窄/扭亏为盈/176.2% EPS分别为-0.73/0.38/1.05元 [4]
工业硅:市场情绪提振,多晶硅:区间震荡,以逢低做多为主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8-25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工业硅市场情绪提振,投资趋势强度为 1 ,多晶硅区间震荡,以逢低做多为主,投资趋势强度为 1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工业硅和多晶硅行业进行基本面跟踪,分析期货市场、基差、价格、利润、库存、原料成本等数据,并提供宏观及行业新闻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工业硅 Si2511 收盘价 8745 元/吨,成交量 620638 手,持仓量 279381 手;多晶硅 PS2511 收盘价 51405 元/吨,成交量 445445 手,持仓量 142397 手 [1] - 工业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20 元/吨,买近月抛连一跨期成本 49.4 元/吨;多晶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150 元/吨 [1] - 工业硅现货升贴水对标华东 Si5530 为 +540 ,对标华东 Si4210 为 +90 ,对标新疆 99 硅为 -260 ;多晶硅现货升贴水对标 N 型复投为 -2405 [1] - 新疆 99 硅价格 8450 元/吨,云南地区 Si4210 价格 9850 元/吨,多晶硅 -N 型复投料价格 49000 元/吨 [1] - 硅厂利润新疆新标 553 为 -2556 元/吨,云南新标 553 为 -3251 元/吨;多晶硅企业利润为 -15.7 元/千克 [1] - 工业硅社会库存 54.3 万吨,企业库存 17.5 万吨,行业库存 71.8 万吨,期货仓单库存 25.5 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 24.9 万吨 [1] - 硅矿石新疆价格 340 元/吨,云南价格 320 元/吨;洗精煤新疆价格 1250 元/吨,宁夏价格 1000 元/吨 [1] - 石油焦茂名焦价格 1400 元/吨,扬子焦价格 1740 元/吨;电极石墨电极价格 12450 元/吨,炭电极价格 7200 元/吨 [1] - 多晶硅 -N 型复投料三氯氢硅价格 49000 元/吨、3375 元/吨,硅粉(99 硅)价格 9600 元/吨 [1] - 硅片(N 型 -210mm)价格 1.58 元/片,电池片(TOPCon -210mm)价格 0.288 元/瓦,组件(N 型 -210mm,集中式)价格 0.674 元/瓦 [1] - 光伏玻璃(3.2mm)价格 18 元/立方米,光伏级 EVA 价格 9800 元/吨 [1] - 有机硅 DMC 价格 10750 元/吨,DMC 企业利润 -1225 元/吨;铝合金 ADC12 价格 20450 元/吨,再生铝企业利润 -260 元/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8 月 22 日,华电集团 2025 - 2026 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开标,标段一采购 N 型 TOPCon 组件,规模 18GW ,投标报价 0.646 - 0.751 元/W ,均价 0.71 元/W ;标段二采购 N 型 TOPCon、BC、HJT 组件,规模 2GW ,投标报价 0.708 - 0.843 元/W ,均价 0.746 元/W [1][3]
通威股份(600438):龙头地位稳固,静候“反内卷”推进
国金证券· 2025-08-23 19:5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反内卷"持续推进的潜在最受益公司之一,在硅料、电池环节具有竞争优势,组件环节具备成长性 [4] - 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推动多晶硅价格上涨,7月起价格显著上涨39%,后续有望逐步覆盖全成本并带动盈利修复 [2] - 公司资金充足,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332.29亿元,融资渠道畅通,有助于穿越行业周期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5亿元,同比下滑7.5%,归母净利润亏损50.29亿元,同比亏损加深 [1] - Q2单季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亏损23.6亿元,环比Q1(亏损25.93亿元)略改善 [1] - 调整后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1.6亿元、29.7亿元、60.7亿元 [4] - 上半年计提减值25.04亿元,主要因产业链价格下跌导致存货跌价准备 [3] 业务运营 多晶硅业务 - 上半年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 [2] - N型出货比例超90%,硅耗降至1.04 kg/kg-Si以内,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 [2] - N型料体金属含量降至0.1ppbw以内,表金属降至0.2ppbw以内,显著领先行业 [2] - 截至8月20日N型致密料均价4.45万元/吨,较前期低点上涨39% [2] 组件业务 - 上半年组件销量24.52GW,其中国内分布式出货保持全国第一,集中式中标大唐、三峡等大客户集采 [2] - 海外销量5.08GW爆发式增长,在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市场取得领先优势 [2] 电池片业务 - 上半年电池片销量49.89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3] - TNC2.0组件最高功率突破645W,中试线量产HJT组件平均功率超755W,0BB-TBC组件功率达665.7W [3] - 低成本差异化TBC技术路线将于下半年进行中试开发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4.98亿元、1,068.23亿元、1,182.06亿元 [8]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30% [8] - 预计2026年ROE(摊薄)为6.43%,2027年提升至12.03% [8]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0.66元,2027年1.348元 [8]
集邦咨询:7月光伏组件市场中标规模达4.62GW 投标均价0.701元/W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4:15
市场中标规模 - 2025年7月光伏组件市场中标规模达4.62GW 其中已定标规模1.39GW 第一中标候选人规模3.23GW [1][2] - 明确为N型组件的中标规模达3.35GW 主要增量来自中国铁建3GW光伏组件框架采购项目 [2] 技术路线分布 - N型组件占比显著 隆基、晶科、天合光能、通威、晶澳、正泰、英利、协鑫集成、一道新能源、阿特斯共10家企业成功入围中国铁建项目 [2] - TOPCon组件报价微幅上涨 HJT组件由东方日升中标大唐金能项目 BC组件本月无开标项目 [4] 价格趋势 - 光伏组件投标价格区间为0.608-0.74元/W 均价0.701元/W [1][2] - N型组件投标价格区间在0.701-0.74元/W 均价达0.715元/W [4] - 最低报价0.608元/W由河北昊攀环保科技投出 最高报价0.74元/W由正泰新能投出 [2] 企业中标情况 - 协鑫集成以0.708元/W价格中标四川华电凉山州640MW项目 [8] - 正泰以0.705元/W价格中标杭州市新能源132MW项目 以0.711元/W价格中标88MW项目 [6] - 英利以0.705元/W价格中标佤山机场36.32MW项目 [9] 交货期限安排 - 主要交货期集中在8-10月 华电集团766.6MW和广东能源集团124.09MW项目均设在此区间 [5] - 部分项目交货期延长至2026年 采用分阶段交付方式适应长期合作需求 [5] 后续招标动态 - 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已于8月18日开标 投标价格区间0.673-0.776元/W [10] - 华电集团20GW光伏组件集采计划8月19日开标 [10]
光伏“主旋律”,仍是反“内卷”
钛媒体APP· 2025-07-03 11:41
光伏行业上半年市场动态 - 上半年光伏行业在政策刺激下出现"抢装潮",但随后价格回落,行业悲观情绪滋长 [2] - 产业链价格在"430""531"节点后掉头向下,违规产能成为负担,行业需打破"内卷式"竞争 [2] 硅料市场分析 - 致密料交易均价35元/kg,单月下跌2.7%,较去年末年初跌超10%,较去年初降46.2% [3] - 颗粒硅价格降至34元/kg,同比降1.5%,较去年末年初跌5.6%,较去年初降42.3% [3] - 一线硅料大厂订单难达成,中小厂商价格松动,供需错配加剧,价格承压 [5] - 硅料"六巨头"拟通过"收储"推动行业整合,部分龙头已启动谈判,但实施难点多 [5] 硅片市场分析 - N型182-183.75mm硅片均价0.88元/片,单月跌7.4%,较去年末年初低16.2%,较去年初降58% [5] - 182*210mm N型硅片均价1.01元/片,单月跌8.2%,较去年同期低25.2% [6] - N型210mm硅片均价1.2元/片,单月跌7.7%,较去年末年初低14.3%,较2024年初降62.5% [6] - 硅片厂商减产积极,6月开工率下降,价格大幅下跌概率较低 [8] 电池片市场分析 - N型182-183.75mm TOPCon电池片均价0.23元/W,单月跌8%,年内降17.9%,较去年初降51.1% [8] - N型182*210mm TOPCon电池均价0.245元/W,单月跌7.6%,较去年同期降18.3% [8] - N型210mm TOPCon电池片均价0.45元/W,单月跌9.3%,较去年末年初降14% [8] - 7月电池片订单量大幅下降,价格压力加剧,需控制排产缓解供需失衡 [10] 组件市场分析 - TOPCon组件均价0.68元/W,年内降4.2%,较去年同期低22.7% [10] - HJT组件均价0.83元/W,单月降1.2%,年内降4.6%,较去年初降32.5% [10] - BC组件集中式项目均价0.78元/W,工商业分布式0.8元/W,价格相对稳定 [10] - 组件厂商涨价尝试落空,需求走弱影响上游行情,产能消化压力大 [1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4]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出升级减产措施,严控低价投标等违规行为 [14] - 高盛将产能出清拐点预期延至2026年下半年,行业需打破"内卷"困局 [12] - 《人民日报》文章呼吁破除"内卷",分析光伏行业问题并提出破局之道 [13]
太阳能(000591) - 2025年6月25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09:22
公司运营情况 - 就2024年度整体运营情况及行业情况进行交流 [2] 公司储能情况 - 目前储能主要为光伏电站配套储能,规模约1500MWh,涵盖磷酸铁锂、全钒液流以及超级电容储能类型,后续推进工商业储能开拓及实施 [2] 电站组件技术路线 - 运营电站组件技术以TOPCon为主,个别项目试点HJT技术路线,后期按需试点应用一定比例BC及钙钛矿组件 [3] 补贴进展 - 2024年收到电费补贴13.66亿,其中国补12.33亿,积极关注后续发放情况并配合相关工作 [3] 分红情况 - 自上市以来重视股东投资回馈,保持稳定现金分红,过去三年累计现金分红约15.12亿,分红比例约占年均归母净利润的36%,未来综合考虑盈利和资本支出等安排分红 [3] 海外项目拓展 - 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区相关部门洽谈,部分签署项目MOU,后续加快海外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落地,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开发和收购 [3] 信息披露说明 - 接待过程保证信息披露公平,无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现场调研投资者按深交所要求签署承诺函 [3]
对话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光伏行业已进入价值驱动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4:09
新能源行业现状 - 新能源行业已步入成熟阶段 2024年后将保持平稳增长 [2] - 太阳能行业从2024年开始进入价值驱动型市场阶段 未来几十年将持续 [2] - 光伏产业过去一年多处于深度调整期 电池组件企业面临业绩恶化和现金流压力 [2] 爱旭股份经营情况 - 签订约2GW BC组件新订单 覆盖集中式和分布式应用场景 [2] - BC组件2024年第三季度起量 产线从2023年三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保持满产状态 [2] - 2024年四五月份毛利率明显提升 [2] - 订单履约率维持在80%至90% 优先选择有利润订单 [2] - 目标将库存周转率控制在30天以内(含海运时间) 目前不含海运时间已达标 [4] - 计划2024年将负债率降至75%以下 [5] - 预计2025年ABC产能达50GW左右 [5] BC技术发展动态 - BC技术获得行业认可 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中来股份/通威股份等厂商推出BC组件新品 [3] - BC组件被视为光伏同质化背景下的差异化产品 [3] - BC产业生态中企业普遍拒绝亏本销售 [4] - 行业对N型技术路线(TOPCon/BC/HJT)争议渐消 认为不同技术在不同场景各有优势 [3] 行业经营策略转变 - 光伏组件企业2024年普遍转向"保利润"策略 [2] - 公司经营策略转向高价值市场/产品 专注产品结构调整而非产能扩张 [4] - 行业呼吁构建健康商业生态 避免同质化低价竞争 [3][4]
耀看光伏第8期:SNEC2025亮点回顾
长江证券· 2025-06-16 1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次SNEC展会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但热度有所降低,企业间分化延续,产业领袖公开发言强化政策预期,新技术中BC受关注,辅材和设备助力提效,逆变器领域工商储成焦点且大储迭代升级 [19][23][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体 - 规模同比去年基本持平,有3500 + 家参展企业,50万 + 观众人次,周边酒店、餐厅爆满,交通拥堵严重 [19] - 热度有所降低,企业继续分化,展厅四边展位出现空缺,二三线企业展厅人数不多,龙头企业展厅火爆 [19] 政策 - 产业领袖公开发言,强化政策预期,此前市场对政策预期淡化,但头部企业仍积极推动政策落地,龙头企业形成合力,协鑫集团董事长称针对硅料“内卷”已有初步解决方案,需业内企业合力推动 [23] 新技术 - BC关注度较高,隆基发布HIBC技术,组件产品标准版型功率700W + ,爱旭展出全新满屏组件产品,ABC组件双面率提升至80%±5%,ABC降本路径清晰,有望形成超额盈利 [28] - 爱旭二季度有望实现业绩改善,成为主产业链首家业绩改善公司,SNEC期间签单2GW + ,隆基贱金属导入时间线明确,成本优势逐步体现 [32] - TOPCon路线以提效为主,组件头部企业将标准版型组件最高功率提升至670W,转换效率24.8%,0BB、边缘钝化、多分片为标配提效方式,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预计2025年四季度接单,年底约40 - 50GW + 产能完成改造,组件功率提升有望带来约10%溢价 [33] - HJT方面,通威异质结组件功率达790.8W,与其他HJT组件功率档位拉开,日升、华晟等组件功率在740W - 760W;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方面,多家企业展出相关产品,主要进步在钙钛矿稳定性上,DH1000功率衰减降低明显,但距量产仍有距离 [43] 辅材&设备 - 胶膜企业推出BC专用产品,包括BC组件专用胶膜和BC高反黑材料,还有针对N型技术的抗紫外光诱导衰减产品,如福斯特、海优威等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46] - 龙头企业BC路线贱金属导入时间线明确,浆料布局企业增加,聚和材料、帝科股份、晶银新材、上海银浆等展出相关贱金属方案 [52][54] - 支架方面,中信博展出以跟踪系统为核心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全链产品,柔性跟踪支架获TUV南德创新产品认证 [56] - 设备方面,边缘钝化成TOPCon改造主流技术,晶盛机电边缘钝化设备兼容3/4分片技术,组件功率增益达10W,累计出货量超20GW;宁夏小牛针对BC技术推出覆膜机,提升组件良率和双面率 [62] 逆变器 - 户储方面,工商储新品受重视,产品向高功率迭代,如锦浪推出125kW工商储逆变器,阳光电源推出420kW/836kWh产品;产品形式多为工商储一体柜,锦浪不做PACK,德业、思格推出模块化分体式产品,德业面向新兴市场,思格面向高端市场 [69][77] - 多家企业展出阳台微储产品,固德威、艾罗、德业还展示了热泵、太阳能空调等产品 [78] - 大储方面,阳光电源发布PowerTitan3.0智储平台,Plus版单柜容量12.5MWh,全球最大,还发布465kW组串式逆变器;华为发布新一代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 [89]
中国储能风暴来袭,欧盟关税遇阻,新能源战略重塑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07 09:44
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变革 - 欧盟对中国光伏组件征收15%临时关税 同时中国启动12GWh储能项目建设 显示中国正通过新能源制造业优势与能源转型战略开辟全球产业链新路径 [1] - 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 在HJT电池等高端领域技术领先欧美5至8年 例如爱康科技HJT组件到岸成本0.95元/W 虽高于欧洲TOPCon组件的0.85元/W 但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领先20%以上 [3] - 中国光伏组件生产碳排放强度比欧盟低30% 2024年帮助欧洲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若欧盟坚持关税政策 其本土光伏装机成本将上涨18% 碳减排目标或推迟3年 [4] 中国储能技术突破与全球影响 - 中国电建与中国华能启动50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 通过"光伏 储能"组合使新能源消纳率达95%以上 中国储能系统成本仅为欧美企业的1/3 [7] - 2025年国家电网新型储能装机达58.61GW/137.86GWh 西藏湖北等地构网型储能项目实现电网黑启动和超容支撑 中国已形成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314Ah大容量电芯市占率超76% [7][10] - 中国主导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技术规范》成为全球首个储能领域中国标准 比亚迪中标英国1.2GWh项目 宁德时代与意大利签署5GWh供货协议 [10] 新能源技术输出与产业链协同 - 中国在吉布提建设的500MW/2GWh储能电站将当地可再生能源占比从15%提升至70% 越南海阳省引入中国储能技术后电力成本从0.12美元/度降至0.06美元/度 吸引三星LG形成电子产业链 [10][11] - 印度2025财年铝土矿产量增长2.9%至2470万吨 但电力缺口达每天1.2亿千瓦时 其新建光伏电站60%储能系统依赖比亚迪和阳光电源 [11] - 中国新能源技术专利占全球45% 扩散速度是欧美三倍 沙特NEOM新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其中储能占比40%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整合水电与光伏形成跨区域能源互联 [13] 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 中国通过取消铝出口退税优化产能结构 节省电力发展高附加值光伏储能产业 形成"能源-产业-技术"三位一体生态系统 占据全球产业链"平台型经济体"地位 [11] - 中国新能源技术输出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输出 本地化生产"解决方案 例如东盟2030年前100GW可再生能源项目中70%储能需求将由中国企业满足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