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JT组件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主旋律”,仍是反“内卷”
钛媒体APP· 2025-07-03 11:41
光伏行业上半年市场动态 - 上半年光伏行业在政策刺激下出现"抢装潮",但随后价格回落,行业悲观情绪滋长 [2] - 产业链价格在"430""531"节点后掉头向下,违规产能成为负担,行业需打破"内卷式"竞争 [2] 硅料市场分析 - 致密料交易均价35元/kg,单月下跌2.7%,较去年末年初跌超10%,较去年初降46.2% [3] - 颗粒硅价格降至34元/kg,同比降1.5%,较去年末年初跌5.6%,较去年初降42.3% [3] - 一线硅料大厂订单难达成,中小厂商价格松动,供需错配加剧,价格承压 [5] - 硅料"六巨头"拟通过"收储"推动行业整合,部分龙头已启动谈判,但实施难点多 [5] 硅片市场分析 - N型182-183.75mm硅片均价0.88元/片,单月跌7.4%,较去年末年初低16.2%,较去年初降58% [5] - 182*210mm N型硅片均价1.01元/片,单月跌8.2%,较去年同期低25.2% [6] - N型210mm硅片均价1.2元/片,单月跌7.7%,较去年末年初低14.3%,较2024年初降62.5% [6] - 硅片厂商减产积极,6月开工率下降,价格大幅下跌概率较低 [8] 电池片市场分析 - N型182-183.75mm TOPCon电池片均价0.23元/W,单月跌8%,年内降17.9%,较去年初降51.1% [8] - N型182*210mm TOPCon电池均价0.245元/W,单月跌7.6%,较去年同期降18.3% [8] - N型210mm TOPCon电池片均价0.45元/W,单月跌9.3%,较去年末年初降14% [8] - 7月电池片订单量大幅下降,价格压力加剧,需控制排产缓解供需失衡 [10] 组件市场分析 - TOPCon组件均价0.68元/W,年内降4.2%,较去年同期低22.7% [10] - HJT组件均价0.83元/W,单月降1.2%,年内降4.6%,较去年初降32.5% [10] - BC组件集中式项目均价0.78元/W,工商业分布式0.8元/W,价格相对稳定 [10] - 组件厂商涨价尝试落空,需求走弱影响上游行情,产能消化压力大 [1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4]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出升级减产措施,严控低价投标等违规行为 [14] - 高盛将产能出清拐点预期延至2026年下半年,行业需打破"内卷"困局 [12] - 《人民日报》文章呼吁破除"内卷",分析光伏行业问题并提出破局之道 [13]
太阳能(000591) - 2025年6月25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09:22
公司运营情况 - 就2024年度整体运营情况及行业情况进行交流 [2] 公司储能情况 - 目前储能主要为光伏电站配套储能,规模约1500MWh,涵盖磷酸铁锂、全钒液流以及超级电容储能类型,后续推进工商业储能开拓及实施 [2] 电站组件技术路线 - 运营电站组件技术以TOPCon为主,个别项目试点HJT技术路线,后期按需试点应用一定比例BC及钙钛矿组件 [3] 补贴进展 - 2024年收到电费补贴13.66亿,其中国补12.33亿,积极关注后续发放情况并配合相关工作 [3] 分红情况 - 自上市以来重视股东投资回馈,保持稳定现金分红,过去三年累计现金分红约15.12亿,分红比例约占年均归母净利润的36%,未来综合考虑盈利和资本支出等安排分红 [3] 海外项目拓展 - 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区相关部门洽谈,部分签署项目MOU,后续加快海外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落地,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开发和收购 [3] 信息披露说明 - 接待过程保证信息披露公平,无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现场调研投资者按深交所要求签署承诺函 [3]
对话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光伏行业已进入价值驱动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4:09
新能源行业现状 - 新能源行业已步入成熟阶段 2024年后将保持平稳增长 [2] - 太阳能行业从2024年开始进入价值驱动型市场阶段 未来几十年将持续 [2] - 光伏产业过去一年多处于深度调整期 电池组件企业面临业绩恶化和现金流压力 [2] 爱旭股份经营情况 - 签订约2GW BC组件新订单 覆盖集中式和分布式应用场景 [2] - BC组件2024年第三季度起量 产线从2023年三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保持满产状态 [2] - 2024年四五月份毛利率明显提升 [2] - 订单履约率维持在80%至90% 优先选择有利润订单 [2] - 目标将库存周转率控制在30天以内(含海运时间) 目前不含海运时间已达标 [4] - 计划2024年将负债率降至75%以下 [5] - 预计2025年ABC产能达50GW左右 [5] BC技术发展动态 - BC技术获得行业认可 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中来股份/通威股份等厂商推出BC组件新品 [3] - BC组件被视为光伏同质化背景下的差异化产品 [3] - BC产业生态中企业普遍拒绝亏本销售 [4] - 行业对N型技术路线(TOPCon/BC/HJT)争议渐消 认为不同技术在不同场景各有优势 [3] 行业经营策略转变 - 光伏组件企业2024年普遍转向"保利润"策略 [2] - 公司经营策略转向高价值市场/产品 专注产品结构调整而非产能扩张 [4] - 行业呼吁构建健康商业生态 避免同质化低价竞争 [3][4]
耀看光伏第8期:SNEC2025亮点回顾
长江证券· 2025-06-16 1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次SNEC展会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但热度有所降低,企业间分化延续,产业领袖公开发言强化政策预期,新技术中BC受关注,辅材和设备助力提效,逆变器领域工商储成焦点且大储迭代升级 [19][23][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体 - 规模同比去年基本持平,有3500 + 家参展企业,50万 + 观众人次,周边酒店、餐厅爆满,交通拥堵严重 [19] - 热度有所降低,企业继续分化,展厅四边展位出现空缺,二三线企业展厅人数不多,龙头企业展厅火爆 [19] 政策 - 产业领袖公开发言,强化政策预期,此前市场对政策预期淡化,但头部企业仍积极推动政策落地,龙头企业形成合力,协鑫集团董事长称针对硅料“内卷”已有初步解决方案,需业内企业合力推动 [23] 新技术 - BC关注度较高,隆基发布HIBC技术,组件产品标准版型功率700W + ,爱旭展出全新满屏组件产品,ABC组件双面率提升至80%±5%,ABC降本路径清晰,有望形成超额盈利 [28] - 爱旭二季度有望实现业绩改善,成为主产业链首家业绩改善公司,SNEC期间签单2GW + ,隆基贱金属导入时间线明确,成本优势逐步体现 [32] - TOPCon路线以提效为主,组件头部企业将标准版型组件最高功率提升至670W,转换效率24.8%,0BB、边缘钝化、多分片为标配提效方式,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预计2025年四季度接单,年底约40 - 50GW + 产能完成改造,组件功率提升有望带来约10%溢价 [33] - HJT方面,通威异质结组件功率达790.8W,与其他HJT组件功率档位拉开,日升、华晟等组件功率在740W - 760W;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方面,多家企业展出相关产品,主要进步在钙钛矿稳定性上,DH1000功率衰减降低明显,但距量产仍有距离 [43] 辅材&设备 - 胶膜企业推出BC专用产品,包括BC组件专用胶膜和BC高反黑材料,还有针对N型技术的抗紫外光诱导衰减产品,如福斯特、海优威等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46] - 龙头企业BC路线贱金属导入时间线明确,浆料布局企业增加,聚和材料、帝科股份、晶银新材、上海银浆等展出相关贱金属方案 [52][54] - 支架方面,中信博展出以跟踪系统为核心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全链产品,柔性跟踪支架获TUV南德创新产品认证 [56] - 设备方面,边缘钝化成TOPCon改造主流技术,晶盛机电边缘钝化设备兼容3/4分片技术,组件功率增益达10W,累计出货量超20GW;宁夏小牛针对BC技术推出覆膜机,提升组件良率和双面率 [62] 逆变器 - 户储方面,工商储新品受重视,产品向高功率迭代,如锦浪推出125kW工商储逆变器,阳光电源推出420kW/836kWh产品;产品形式多为工商储一体柜,锦浪不做PACK,德业、思格推出模块化分体式产品,德业面向新兴市场,思格面向高端市场 [69][77] - 多家企业展出阳台微储产品,固德威、艾罗、德业还展示了热泵、太阳能空调等产品 [78] - 大储方面,阳光电源发布PowerTitan3.0智储平台,Plus版单柜容量12.5MWh,全球最大,还发布465kW组串式逆变器;华为发布新一代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 [89]
中国储能风暴来袭,欧盟关税遇阻,新能源战略重塑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07 09:44
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变革 - 欧盟对中国光伏组件征收15%临时关税 同时中国启动12GWh储能项目建设 显示中国正通过新能源制造业优势与能源转型战略开辟全球产业链新路径 [1] - 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 在HJT电池等高端领域技术领先欧美5至8年 例如爱康科技HJT组件到岸成本0.95元/W 虽高于欧洲TOPCon组件的0.85元/W 但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领先20%以上 [3] - 中国光伏组件生产碳排放强度比欧盟低30% 2024年帮助欧洲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若欧盟坚持关税政策 其本土光伏装机成本将上涨18% 碳减排目标或推迟3年 [4] 中国储能技术突破与全球影响 - 中国电建与中国华能启动50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 通过"光伏 储能"组合使新能源消纳率达95%以上 中国储能系统成本仅为欧美企业的1/3 [7] - 2025年国家电网新型储能装机达58.61GW/137.86GWh 西藏湖北等地构网型储能项目实现电网黑启动和超容支撑 中国已形成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314Ah大容量电芯市占率超76% [7][10] - 中国主导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技术规范》成为全球首个储能领域中国标准 比亚迪中标英国1.2GWh项目 宁德时代与意大利签署5GWh供货协议 [10] 新能源技术输出与产业链协同 - 中国在吉布提建设的500MW/2GWh储能电站将当地可再生能源占比从15%提升至70% 越南海阳省引入中国储能技术后电力成本从0.12美元/度降至0.06美元/度 吸引三星LG形成电子产业链 [10][11] - 印度2025财年铝土矿产量增长2.9%至2470万吨 但电力缺口达每天1.2亿千瓦时 其新建光伏电站60%储能系统依赖比亚迪和阳光电源 [11] - 中国新能源技术专利占全球45% 扩散速度是欧美三倍 沙特NEOM新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其中储能占比40%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整合水电与光伏形成跨区域能源互联 [13] 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 中国通过取消铝出口退税优化产能结构 节省电力发展高附加值光伏储能产业 形成"能源-产业-技术"三位一体生态系统 占据全球产业链"平台型经济体"地位 [11] - 中国新能源技术输出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输出 本地化生产"解决方案 例如东盟2030年前100GW可再生能源项目中70%储能需求将由中国企业满足 [10][13]
一家二线光伏厂的突围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行业合作与联盟 - 华晟新能源联合其他HJT厂商成立"740W+俱乐部"(后更名为760W+俱乐部),通过行业合作解决"内卷"问题 [1][4] - 俱乐部成员包括13家HJT企业,每月举办圆桌会议,每周联合销售例会,共享研发、生产、销售资源 [7] - 俱乐部推动HJT组件价格稳定在0.85元/W左右,而TOPCon和BC价格持续下跌 [4] - 2024年HJT组件中标容量达13.56GW,同比增长333%,每W比TOPCon贵几分钱,价差带来额外收益1.356亿元 [8] - 业内预计全年HJT出货量达25GW-30GW可确保行业稳健发展 [9] 公司经营与融资 - 华晟新能源2023年实现全公司运营盈利,完成超40亿元融资,成立3年累计融资超50亿元 [2] - 公司已做好相关融资准备,部分投资人为HJT技术买单 [5] - 2024年光伏全产业链价格大跌,行业陷入困境,公司通过降低产量、参与联盟、调整技术、拓展新市场应对 [3][4] 技术优势与创新 - HJT组件功率比TOPCon高10W-20W(主流730W),双面发电效率高10%以上,售价0.73-0.75元/W vs TOPCon 0.67-0.7元/W [11] - 推进SMBB向0BB技术更新,生产成本已与TOPCon持平,节省银浆并提高效率 [11] - HJT碳足迹约366gCO2eq/W,有望降至300gCO2eq/W以下 [13] - 公司拥有100%自主HJT专利,规避海外专利侵权风险 [13] 市场拓展策略 - 开发垂直安装光伏组件实证电站(2000平方米),结合农业种植(蓝莓),发挥双面率超90%优势 [12] - 成立解决方案部门推广垂直发电模式,优化发电曲线并节省占地面积 [12] - 布局国内外渠道,下半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利用低碳属性和专利优势 [12][13] - 预计2028-2030年实现异质结与钙钛矿叠层技术 [13]
一家二线光伏厂的突围
经济观察报· 2025-05-31 10:19
公司运营与融资 - 华晟新能源在5月通过"奋战三十天"横幅激励员工逐步恢复到满产状态,主要因"531政策"引发的抢装潮 [1] - 2023年公司实现全公司运营盈利,完成超过40亿元融资,成立3年来总计融资超过50亿元 [1] - 2024年光伏全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行业陷入困境,公司进行产量降低、参与行业联盟、调整技术及拓展新市场等调整 [2][3] 行业合作与价格稳定 - 华晟新能源联合其他HJT厂商成立"760W+俱乐部",通过行业合作解决"内卷"问题 [3] - HJT厂商报价稳定在0.85元/W左右,而TOPCon和BC价格仍在下跌,俱乐部发挥作用 [3] - 2024年HJT组件中标容量达13.56GW,同比增长333%,每W组件比TOPCon贵几分钱,每贵一分钱HJT厂商多赚1.356亿元 [6] - 业内人士认为全年异质结出货量达25GW—30GW可确保行业稳健发展 [6] 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 - HJT技术优势在于功率高且双面率高,主流出货功率在730W左右,比TOPCon高10W—20W,双面发电效率高10%以上 [7] - HJT组件售价约0.73元—0.75元/W,高于TOPCon的0.67元—0.7元/W [7] - 公司推进从SMBB向0BB技术更新,已实现生产成本与TOPCon持平 [7] - HJT碳足迹约为366gCO2eq/W,有望降至300gCO2eq/W以下 [9] 市场拓展与创新应用 - 公司建立垂直安装光伏组件实证电站,占地2000平方米,与蓝莓种植结合,最大化发挥双面率高优势 [8] - 垂直安装能优化发电曲线、节省占地面积,公司已成立解决方案部门推广垂直发电 [8] - 公司凭借HJT低碳属性及自主专利,下半年将加大国内及海外市场拓展 [8] - HJT专利自持100%,不受专利侵权风险,海外企业选择扩建HJT产能而非TOPCon、BC产能 [9] 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景 - TOPCon、BC和HJT三种技术将长期共存,差别不大,具体取决于客户需求及独特竞争优势 [7] - 未来转折点在于实现晶硅与钙钛矿叠层,预计2028—2030年实现异质结与钙钛矿叠层 [9]
金刚光伏开拓南非市场 加速布局海外业务版图
财富在线· 2025-05-28 14:42
光伏行业应对策略 - 行业通过组件产品提效、提升海外出口及建设光储融合新场景应对调整周期 [1] - 海外市场开拓成为光伏产业链企业发力点,多家龙头企业已接连签约海外光伏项目订单 [1] 金刚光伏与南非AKANI集团合作 - 金刚光伏与南非AKANI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分布式光伏场景化应用、本土化组件生产及集中式电站开发展开合作 [1] - AKANI集团曾考察金刚光伏酒泉基地,重点关注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生产过程,双方就产品定制与项目实施达成初步共识 [1] - 金刚光伏是我国HJT技术领军企业,能实现异质结电池片规模化量产 [1] HJT技术优势 - HJT组件以高转换效率著称,是当前太阳能行业提高转换率和功率输出的领先技术之一 [1] - 金刚光伏采用N型技术路线,规模化量产的N型单晶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6%,组件功率最高达730W+ [1] 异质结电池市场前景 - 市场对异质结技术的认可和需求持续提升,海外光伏高盈利市场需求仍然向好 [2]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2.6%增长至2030年34.3% [2] - 美国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报告称2030年全球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市场将达66.7亿美元 [2] 中国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 - 中国光伏产业凭借技术水平高、效率高、成本低和上下游配套健全等优势,全球市场份额达44% [4] - 金刚光伏加速争夺全球光伏市场份额,产品已远销印度、新加坡、德国、芬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4] - 金刚光伏将非洲、欧洲、中东市场作为年度重点开拓方向,逐步构建全球化业务合作网络 [4]
1000GW!光伏“大跃进”!
搜狐财经· 2025-05-27 21:58
中国光伏行业装机容量突破太瓦级 - 截至2025年4月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992吉瓦同比增长47.7% [1][2] - 2025年5月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光伏装机突破1太瓦(1000吉瓦)的国家 [2][6] - 2025年1-4月新增装机104.93吉瓦同比增长74.6%其中4月单月新增45.22吉瓦同比增长214.7% [1][4] 政策驱动与市场增长 - 分布式光伏新政和新能源入市政策136号文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1][4] - 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新强国 [1][5] 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 - TOPCon、HJT等新型电池技术推动组件功率进入600W+时代 [1][4] - 2025年新型高效组件占比超60%系统度电成本较2020年下降30%以上 [1][4] - 钙钛矿技术取得突破单结组件效率达19%叠层技术实验室效率超30% [1][4] 应用场景拓展 - "光伏+农业"、"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1][4] - 分布式光储系统成为解决电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方案市场潜力巨大 [1][4] 全球市场与产业布局 - 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596吉瓦同比增长6% [1] - 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建厂以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1][4] - 中国在光伏材料、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5]
通威股份董事长刘舒琪:行业望尽快走出寒冬,公司海外占比将持续提升|直击股东会
钛媒体APP· 2025-05-21 20:48
行业前景与信心 - 光伏行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不变 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1]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 同比增长35.9% 2025年1-3月中国新增装机60GW 同比增长30.5% [4]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205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需达18200GW 目前仅超2000GW [5] - AI算力革命将带来电力需求激增 光伏将成为填补新增需求缺口的主力 [5] 行业现状与价格走势 - 2024年多晶硅 硅片 电池 组件价格降幅分别达39% 50% 40%和29% [2] - 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0.95元/片 周环比跌5.94% N型G12单晶硅片1.30元/片 周环比跌3.70% [2] -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86万元/吨 环比降1.53% P型多晶硅3.13万元/吨 环比降3.10% [2] - 组件主流价格0.66-0.67元/W 电池片0.26-0.27元/W 均环比下跌0.01元/W [4] 公司研发与技术布局 - 研发投入不设上限 同步开展TOPCon HJT BC 钙钛矿等技术研发 [6] - HJT 210-66版型组件功率达790.8W(效率25.46%) 铜互连2.0技术路线明确 [6] - TBC产品获TUV莱茵认证 210R-66版型功率660W 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34.17% [6]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 技术研发人员5277人占员工总数9.47% [7] 财务状况与资金储备 - 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约400亿元 银行授信额度逾1400亿元 [7] - 引入子公司永祥股份战略投资优化负债结构 保持充足现金储备 [7] 海外市场布局 - 组件已出口70多个国家与地区 应用于各类光伏场景 [8] - 2023年下半年以来组件出口突出 预计2024年海外占比将持续突破 [9] - 海外建厂持稳健态度 需考虑产业链集群及规模效应特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