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保e贷
icon
搜索文档
“软硬兼施”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9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较"十三五"末翻番 [1] - 中央企业新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2600多家 [1] - 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企业快速成长,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向专业化领域拓展 [1] 数据产品与交易 - 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 [2] - 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有效提升行业用数水平 [2] - 地方农商行运用多源数据推出"社保e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 市场规则与生态建设 - 需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加强采集、确权、定价等制度性规范 [2] - 发布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降低流通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 [2] - 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允许企业在安全前提下探索新交易规则 [2] 数据基础设施与技术 - 需攻克"找数用数难""跨域加工难"等技术难题 [3] - 加快验证数场、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等技术路线可行性 [3] - 激发数据交易所、开发商等主体参与标准制定和市场化运营 [3] 市场建设方向 - 破解制约数据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3] - 形成统一数据标准和流通规则,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流动 [3] - 发挥数据要素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倍增效应 [3]
国家数据局:加快培育壮大数据市场
期货日报网· 2025-08-15 01:27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展 - 制度规则更加明晰:2022年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提出数据三权分置制度设计 各部门推出50多项配套政策 20多个地方出台数据条例 10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积极探索产权、流通交易等制度建设 [1] - 数据供给更加充分:2023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70%) 高质量AI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某农商行运用多源数据推出"社保e贷"产品 不良贷款率降至0.28% 最快5分钟完成自助办贷 [2] 数据市场生态发展 - 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中央企业新成立近500家数字科技类公司 约2/3金融、制造、互联网龙头企业采购物流、气象等数据 2023年Q2主要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2600多家 [2] - 产业链专业化程度提升: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企业快速成长 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向专业化领域拓深 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加快成立数据业务团队 [2] 数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硬件设施完善: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 [3] - 交易环境优化:推动数据交易机构整合与互认互通 北京、上海、浙江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发布合同示范文本预计提升交易效率30%以上 [3]
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8-14 17:18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 国家数据局计划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1][5][9] -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增长34倍),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3] -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覆盖1200多类产品[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4] - 数据应用案例:农商行"社保e贷"不良贷款率降至0.28%,自助办贷最快5分钟完成[4]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相当于1564万个国家图书馆资源总量)[10] 数据产业规模与赋能效果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超40万家,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6] - 行业赋能案例:农业智慧施肥增产5.5%,工业钻井决策效率提升15倍,服务业车货匹配效率提升30%[6]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企业超10万家[7] 人工智能与数据交易发展 - 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千亿增至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倍)[14] - 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量400PB),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挂牌规模达246PB[14] - 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新模式,布局7个数据标注基地[14]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7月底完成16省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年底节点城市扩至50个[11] - 制定《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匿名化处理等9项技术规范[10]
信息量大!国家数据局,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14 13:26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3]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3]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3] 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发展 - 集成电路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完整产业链 [3]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覆盖1200多类产品 [3]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海量数据优势转化 [3] 数据交易与产品创新 - 上半年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 [4] - 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4] - "社保e贷"产品不良贷款率降至0.28%,最快5分钟完成办贷 [4] 数据产业规模与区域分布 - 2024年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7]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企业超10万家 [8] -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产业生态化集聚趋势明显 [8] 数据流通与应用场景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相当于1564万个国家图书馆资源总量 [9] - 气象数据支撑近13万个应用场景,开发产品超1.4万个 [9] - 服装企业数据驱动柔性供应链,最快3-7天完成设计到发货 [9] 高质量数据集与人工智能应用 - 日均Token消耗量从1千亿增至30万亿,增长300倍 [11] - 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规模超400PB [11] - 数据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规模达246PB,北京数交所占比从10%跃升至80% [11] 创新模式与试点布局 - 上海、天津等地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新模式 [2][11] - 布局7个数据标注基地支撑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2][11] - 年底前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将扩至50个,覆盖80%省区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