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
icon
搜索文档
在轨90天!神二十乘组的工作清单→
央视新闻· 2025-07-24 10:22
神舟二十号任务进展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90天,任务进程过半,乘组包括陈冬、陈中瑞、王杰[1] - 2025年4月24日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5] - 神舟二十号乘组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7] 空间站科研工作 - 乘组在轨期间重点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实(试)验[9] - 完成交会对接、医疗救护、应急救生等专业训练及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11] - 常态化进行站内环境监测、设备维护、物资管理及医学检查等工作[13][14] 舱外活动成果 - 5月22日完成首次出舱,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开展设备巡检[16] - 6月26日完成第二次出舱,历时6.5小时安装脚限适配器等设备[20] - 新安装设备预计可使后续出舱活动时间缩短40分钟[21] 货运飞船更替 - 7月8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23] - 7月15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运送6.5吨物资[25][27] - 物资包含两套舱外航天服、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及1.5吨190多种航天食品[27] 历史节点 - 问天实验舱发射三周年,指令长陈冬曾在轨见证[3] - 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关联耦合实施[18]
“沙漠玫瑰”——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巾帼博士
新华社· 2025-05-01 02:57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群被称为"沙漠玫瑰"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她们外表柔丽但内心坚毅,在航天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工程师骆琦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负责实时监测火箭系统参数,其团队通过多维数据评估为任务成功提供关键支持 [1] - 飞行试验评估中心的建立使火箭飞行快速评估报告生成时间从3-7天缩短至1-3分钟,实现了质的飞跃 [3] 航天技术发展 - 安金霞博士带领团队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从无到有建成飞行试验评估中心,解决了我国航天事业对专业评估系统的迫切需求 [4][5][8] - 新一代航天测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满足遥外测数据的实时与事后处理分析,且更加稳定可靠,成为东风航天城"神经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航天人才培养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联合实验室为载体,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进行聚力攻关,为科技人员提供发展平台 [10] - 多位女性博士如郑丹、闻讯、刘巧玲等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突破,从数据处理到任务指挥等多个岗位发挥重要作用 [9][10][11] - 科技人员展现出强烈的奉献精神,如安金霞团队通宵工作后仍坚持提前到岗继续攻关 [7]
记者手记:在额济纳感受星辰大海的归途
环球网资讯· 2025-04-30 15:47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即将在东风着陆场返回 3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结束为期半年的太空任务 [1] - 东风着陆场地处荒漠戈壁深处 70%区域属于信号盲区 需临时搭建350兆高功率对讲系统配合卫星通信系统保障指令传达 [4] - 当地民众对航天事业热情高涨 "00后"女警张彤和"95后"女警赵亚丽均以安保人员身份参与返回任务 后者8岁时曾见证神舟五号返回 [1] 航天事业发展历史 - 额济纳旗民众60多年前为支持东风航天城建设主动迁出牧场 "三易旗府"重建家园 这段历史被媒体人旷靖视为重要报道内容 [4] - 当地牧民卫其勒格图被称为"追星大叔" 其草场曾6次迎接神舟返回舱降落 此次希望神十九返回舱再次降落 [1] 媒体与安保工作 - 陶来神舟警队数十名队员提前抵达东风着陆场核心圈 进行设备演练确保快速响应能力 [4] - 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旷靖带领媒体团队进行采访报道 目标是通过相机和键盘为航天员做最真诚记录 [4]
航天日,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中国继续巩固在下一个太空探索时代的地位”
环球网资讯· 2025-04-25 06:49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正值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中方发布一系列航天新动向,体现中国太空领域宏伟抱负,且在国际合作方面有诸多进展 [1][3][4] 神舟二十号任务情况 - 神舟二十号是神舟系列飞船第15次载人飞行,前往中国天宫空间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 [1][3] - 执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为陈冬、陈中瑞、王杰,指令长陈冬第三次执行飞天任务,陈中瑞和王杰首次进入太空 [1] 航天日发布新动向 探月工程 - 发布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遴选结果,11个国家和地区、1个国际组织的10个项目入选 [4] - 嫦娥八号计划2029年前后发射,着陆月球南极附近莱布尼茨 - 贝塔高原,与嫦娥七号共同开展科研和资源开发利用验证试验,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 [5] - 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5] 火星探测 - 发布《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开放天问三号探测器20千克质量资源开展国际合作 [5] 国际影响与合作 - 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其他国家也在推进探月计划,国际密切关注神舟二十号发射 [6] - 中巴开展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工作,意味着巴基斯坦航天员将成首位登上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外国人,体现中国加强太空外交 [6] - 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涵盖多领域 [6]
成功对接!
人民日报· 2025-04-24 23:55
文章核心观点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做好迎接准备 [1] 分组1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 - 3名航天员将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1]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做好迎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驻的各项准备工作 [1]
神二十发射圆满成功!
证券时报· 2025-04-24 19:26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 - 搭载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于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3][5][7] - 新华社记者李鑫全程记录了发射过程 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现场照片 [3][5][7]
历史一刻!发射成功!
央视财经· 2025-04-24 18:04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由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进入预定轨道 航天员状态良好 [1] - 飞船将按计划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并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 [3] 空间站科研任务 - 航天员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 微重力物理科学 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验与应用 [3] - 计划执行多次出舱活动 包括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 舱外载荷及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里程碑 - 本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 工程立项以来的第35次发射任务 [4] - 累计已有26名航天员 41人次进入太空执行任务 [4]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571次飞行 神舟飞船实现第20次飞行 [4] 空间站运行状态 - 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 工作状态良好 满足神舟二十号对接及航天员进驻条件 [5]
祝贺!神二十发射圆满成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7:58
神舟二十号发射任务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1] - 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报告感觉良好[4] - 神舟二十号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5] 航天员信息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简历已公布[5]
神二十“中国航天日”出征太空
环球网资讯· 2025-04-24 10:01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 瞄准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1] - 航天员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1] - 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等任务 [2]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2]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2] 空间科学实验 - 本次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 [3] - 斑马鱼实验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3] - 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首次开展,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 [3] - 链霉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 [3] -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期间,还将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3] 载人登月任务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4] - 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4] - 前期已组织完成了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综合匹配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首次高空空投试验,揽月月面着陆器整器热试验 [4] 航天员训练 - 目前第四批航天员的训练正在按照既定计划有序组织开展 [5] - 港澳航天员作为载荷专家,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