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

搜索文档
从500万到50亿:内蒙古银行16年“长跑”助力北疆绿色长城
金融界· 2025-07-29 15:24
内蒙古银行与蒙草生态合作 - 内蒙古银行拟向蒙草生态新增综合授信额度13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中期流动贷款,0.5亿元专项支持供应链上游企业 [1] - 授信支持将优化公司债务结构,为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流动性保障 [1] - 此次合作成为内蒙古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标杆案例,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1] 授信规模与历史合作 - 2009年内蒙古银行向初创期蒙草生态提供500万元信贷支持,用于抗旱植物研发与种子库建设 [2] - 截至2025年5月末,累计放贷超50亿元,授信总额突破13亿元,较2009年增长近千倍 [2] - 资金重点投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矿山修复及种质资源研发等战略性领域 [2] - 2021年逆势增信2.3亿元,优化担保条件确保企业在建项目不停摆 [3] 公司技术与业务发展 - 蒙草生态建立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收存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 [3] - 专项贷款总额的65%投向乡土种源"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配套开发"智慧林草大数据平台" [4] - 公司研发的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等产品和荒漠植物研究成果在多元化业务布局和沙漠治理中取得显著效益 [4] - 日均存款超2亿元,债务结构持续优化,带动200余个技术岗位就业,稳居行业前三 [4] 金融创新与风控模式 - 内蒙古银行推出"PPP项目专项贷款"及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落地锡林浩特锡林湖生态水系治理国家级重点项目 [4] - 首创"政府购买服务权益质押+政策性风险分担"双重保障机制,引入跨周期利率调节工具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4][5] - 搭建生态效益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动态评估+闭环监管"模式,形成"资金投入-生态改善-经济回报"价值闭环 [5] 政策支持与区域战略 -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三北"工程攻坚下,累计支持生态修复项目20余个,带动荒漠化治理面积突破百万亩 [6] - 内蒙古银行将绿色金融确立为核心战略,制定"五大任务"专项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支持荒漠化防治、矿山生态修复 [6] - 实施"东中西部差异化"信贷策略,重点支持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等关键生态脆弱区治理 [7] - 创新开发种质资源抵押价值评估模型,推动风控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6]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4
2025-07-14 18:16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4 年全年营收 21.46 亿元,同比增长 13.27%,新增在手订单金额 24.58 亿元,比 2023 年增长 26.9% [12] - 2024 年净利润 3538 万元,同比下降 85.8%,主要因大青山前坡项目调整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5][19] - 2023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6.99 亿元、15.78 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2][4] - 2024 年每 10 股派 0.04 元,派发现金红利 641.70 万元,2022 - 2024 年累计现金分红 7219.08 万元,达近三年平均净利润 46% [9] - 2024 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7443 万元,较 2023 年增加 10521 万元 [16] - 2024 年研发投入 2 亿元,累计研发投入 13.38 亿元 [16] 业务发展与布局 生态修复领域 - 依托核心技术等优势,助力“三北”工程三大战役实施,2024 年中标 80 余个项目,金额超 20 亿元,多集中在三北工程防沙治沙领域 [1][8] - 构建“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成种质资源库,收存种质资源 2300 余种、6.5 万份等,选育 295 种乡土植物,拥有 105 个草品种 [5][6][23] - 布局 21 个草种良繁基地,28 万亩良种繁育及饲草基地,解决生态用种问题 [4][5] 草种业领域 - 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发展,获批全国首家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 990 项,授权 545 项,编制标准 530 项 [4][9] - 专利在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排名第四,“混合草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获重要奖项 [4][10] 机械装备领域 - 2024 年研发 1270 余台机械设备,实现全流程自有机械化作业,应用于多地生态修复 [2] 产品创新领域 - 创新种子包、种子绳、种植杯等防沙治沙新产品,特点为节水、提高成活率等,应用于多地生态治理 [14] 科研合作与成果 - 联合 80 多家科研院所等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多个科研项目,如紫花苜蓿基因芯片研发等 [13][14]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创建与理论创新及修复模式示范推广”获内蒙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3][17] 公司管理与战略 - 采取严格新项目投标管控、清理应收账款、强化预算管理等措施,稳健经营,改善现金流 [4] -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通过把控投标、预算管理、部门整合等实现降本增效 [18][29] - 围绕集团业务宣传,2024 年蒙草品牌价值评估为 158.66 亿元,优化人才配置,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7] -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三级质量检查机制,项目质量优良,多个项目获业内重要奖项 [7][8] 发展机遇与应对 - 受益于“三北”工程及“双碳”政策,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提供种源保障,参与草原碳汇标准体系建设 [10][12] - 关注政府化债进展,与地方政府沟通完善项目结算手续,具体回款关注公告 [10][2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优质种源保障,收存各类种质资源及土壤样本 [17] - 30 多个国家、自治区级科研平台支撑,联合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13][17] - 布局草种良繁基地及制种车间 [17] - 科技塑造核心产品,定制化种子产品应用广泛,相关技术获重要奖项 [14][17] - 创新机械装备,拥有 1270 余台机械设备 [2][17] - 优秀专业化团队,多个项目获业内奖项 [18] - 良好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获多项称号,举办国际草业大会提升品牌价值 [18]
科技筑牢“绿色长城” 内蒙古能源集团联合蒙草生态让库布齐沙漠焕新颜
全景网· 2025-06-23 11:23
项目概况 - 内蒙古能源集团联合蒙草生态推进7万亩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打造3000亩杭锦旗防沙治沙生态治理项目示范区 [1] - 项目依托"光伏发电+生态治理+板下经济"的可持续治沙模式,实现沙漠添绿、百姓增富、产业振兴 [1] 技术应用 - 项目遵循"以水定绿、系统治理、科学配置植被"的科技治沙理念,发掘培育优质治沙品种 [2] - 使用种子包、种子绳、种植杯等定制化生态创新产品,提高植被盖度平均35%,增加植物多样性40%,提高种子成活率15% [2] - 应用种子绳播种机器人等智能治沙设备,提升大规模生态治理效率和效果 [2] 合作与创新 - 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持的《防沙治沙多元技术模式示范》课题 [2] - 内蒙古能源集团结合蒙草生态草种科技创新体系和生态治理综合能力,打造涵盖科研治沙、新产品展示、工程固沙技术的示范区 [1] 生态成效 - 从单一植被修复到全生态系统重建,构建植物、动物、微生物共生的生命网络 [2] - 人工干预与自然演替结合,实现防沙治沙从"短期治理"迈向"长效守护" [2]
中国华电到蒙草生态调研交流防沙治沙生态治理技术体系
全景网· 2025-06-13 20:20
新能源基地建设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 中国华电集团调研团与蒙草就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及防沙治沙、风电光伏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进行座谈 [1] - 调研团深入了解防沙治沙、风电光伏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围绕沙戈荒风光基地建设与环境协同发展进行沟通 [3] - 蒙草专家团队分享《"三北"工程生态修复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光伏+沙化土地生态治理》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情况 [3] 蒙草技术体系与产业建设 - 调研团实地考察蒙草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生态数据指挥中心、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了解草种科技创新成果及"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 [4] - 蒙草展示创新研发的种子绳、种子块、种子包等防沙治沙产品及荒漠化治理机械体系 [4] - 公司建立18个专项种业研究所,形成乡土种源保存利用体系、防沙治沙技术规范及智能化机械装备 [7] "光伏+治沙"技术应用与成果 - 调研团考察蒙草光伏下植被维持与综合利用科研项目基地,实地察看光伏阵列下沙障铺设及植被生长情况 [5] - 蒙草"光伏+治沙"技术体系在生态修复、固沙保土、运维成本等方面取得成果,并在"沙戈荒"区域实现实际治理成效 [5] - 公司在杭锦旗风电光伏一体化治沙现场展示种植杯等创新治理技术 [6] 合作与未来发展 - 调研团强调"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事关国家能源安全,需探索生态治理与绿色能源协同发展新模式 [7] - 蒙草依托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在种质资源鉴定、基因编辑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为"三北"攻坚提供科研支撑 [7] - 双方计划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沙戈荒"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可复制的生态解决方案 [7]
蒙草生态: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20:45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9,500万元,将用于三北工程及防沙治沙项目、生态景观提升项目、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综合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低于需求,董事会可调整投入金额和优先顺序,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 [1]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项目 [1] 三北工程及防沙治沙项目 -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严重的省区,是国家治理荒漠化主战场 [1] - 国家提出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水土保持率提高至75% [2] - 国家已投入超长期国债和中央财政资金320亿元用于三北工程,内蒙古配套112亿元 [3] - 公司具备"保育繁推"一体化运营体系,拥有28万亩种业基地,年产种子3,000吨,种苗3-4亿株 [4] - 公司拥有1,300台智能机械设备,自主研发的DCT草原免耕补播机可连续作业200-400亩 [5] - 公司创新研发"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块"等产品,实现"一地一方"定制化修复 [5] - 公司统筹光伏与生态保护,实施草光、林光互补的新能源治沙模式 [6] 生态景观提升项目 - 项目包括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提升、大黑河生态修复等5个子项目,总投资45,397.67万元 [29] - 大黑河生态修复项目全长12.7公里,总面积429.95公顷,预计毛利率31.70% [31] - 伊利公园景观绿化项目占地277,900㎡,预计毛利率18.88% [32] - 拉萨南北山造林项目面积1,750.3亩,预计毛利率28.23% [33] 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 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建设科研综合楼用于研发 [34]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5.74亿元,占营收9.17%,拥有233名研发人员,申请专利923项 [12] - 公司联合80多家科研院所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四大关键技术领域 [11] 财务状况影响 - 补充流动资金35,000万元将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 [35] - 募投项目实施将提升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36] -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37]
蒙草生态创新产品获八项发明专利,助力“三北”攻坚质效双增
全景网· 2025-04-24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蒙草生态科研团队以科技加持草种利用,通过科学选种用种、创新产品助力“三北”攻坚和生态屏障建设,实现可持续防沙治沙 [1][2] 草种利用与科技加持 - 北方干旱区水源匮乏,部分地区栽苗存活率不足40%,优质草种是防沙治沙起点,核心在于科技加持 [1] - 蒙草生态科研团队针对不同地区近自然配置草种组合,复合专利微生物菌肥、保水剂等,提高草种抗逆性,实现快速修复、群落结构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 [1] 种子包专利情况 - 种子包取得八项相关发明专利,涉及杂草抑制、耐盐型种子包衣、防风治沙生产线及工艺、沙地治理方法等 [1] 科学选种用种 - 保证“治一片、成一片、兴一片”关键在于科学选种用种,蒙草生态科研团队依托生态大数据导航,因地制宜配置草种组合,形成多个草种组合 [2] 种子包应用成效 - 配合现代化治理手段,各类种子包在“三北”攻坚中成效显著,在扎赉特旗草原修复应用后当地植被盖度提高57% - 80%,干草产量增加70%左右,优良牧草干重增加1.3倍 [2] 种子包“黑科技”及效果 - 种子包里的微生物菌剂和高分子保水微颗粒能减少化肥用量30% - 50%,显著提高植物对磷、氮、钾关键养分吸收效率,提高贫瘠土壤种子成活率15% - 20%,节水90% [2] 创新产品作用 - 创新产品是助力“三北”攻坚的重要动力,蒙草生态科研团队聚焦草种科技,驱动产品迭代升级,助力生态屏障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