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部件

搜索文档
锂电产业升级驱动增长,华汇智能智能装备乘势而上
财经网· 2025-09-10 16:19
北交所官网显示,广东华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汇智能")目前已收到北交所二轮审核 问询函。从北交所问询内容来看,主要关注行业周期性波动以及客户稳定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内容。 资料显示,尽管2023年至2024年锂电池行业存在结构性和阶段性产能过剩,但华汇智能凭借服务下游头 部客户的经验优势和研磨设备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其业务和业绩仍保持较高增长率,未受实质性影 响。随着下游行业加速向第四代产品发展,低端产能将加速出清,结合第四代产品新增扩产和"二烧工 艺"对研磨设备的叠加需求,华汇智能在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仍具备广阔空间,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华汇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1亿元、3.00亿元、4.27亿元,实现净利 润分别为2657.10万元、4643.32万元、6262.32万元。增幅方面,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2.07%,净利 润同比增长34.87%。 后续,在磷酸铁锂行业复苏的背景下,华汇智能不仅有湖南裕能技改项目订单的支撑,头部企业引领的 工艺升级、技术迭代,更为华汇智能的研磨设备带来了新增需求。 根据GGII数据显示,锂电材料行业保持增长主要驱动力在 ...
成都成立一支科幻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8-17 21:27
基金设立与募资 - 百诚医药布局生命健康基金,拟出资2000万元 [2] - 成都设立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目标规模超30亿元,存续期限7年,重点投向"科幻+"和"未来+"领域 [2] 投融资动态 - 振电智感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麟阁创投领投,水木清华校友基金跟投,传感器产品误差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 [3] - 聚芯微电子完成D+轮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3] - 上海乐橘科技获昆仑资本独家B++轮融资,其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帮助石油企业仓储环节成本降低20% [4] - 屹普动力完成A轮融资,由襄禾资本独家投资,电机产品已通过某头部新能源车企测试 [4][5] - 德睿智芯获浙商创投C轮融资,产品涵盖人工智能计算芯片、边缘计算芯片等 [5] - 红狮宝盛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由毅达资本投资,研发的新型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仅为传统材料的1/3 [5] - 苏州捷迪完成B轮融资,由嘉荣资本、张家港产业资本及张家港金茂创投共同投资,自动化生产线良品率达99.2% [6] IPO动态 - 美锦能源筹划H股上市,拟成为山西首家"A+H"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亏4.8亿-7亿元 [7] - 大鹏工业成功过会北交所,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3811万元,拟募资1.54亿元用于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 [7]
华汇智能:产品单一、客户高度集中,盈利质量更是堪忧|IPO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8-08 19:48
IPO计划与业绩增长 - 公司拟北交所IPO上市 公开发行不超过1700万股[2] - 2021-2023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2.02% 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96.26%[2][4] - 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1782.53万元 净利润5236.82万元[4]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持续超87% 最高达98.89%[2][6] - 对湖南裕能销售收入占比在2022年达96.79% 形成单一大客户依赖[6] - 2024年1-9月对湖南裕能销售收入14078.86万元 占比44.3%[6] 产品结构单一化 - 锂电智能装备销售收入占比从2021年58.8%升至2024年1-9月99.17%[4][5] - 研磨系统和纳米砂磨机合计贡献主要收入 其中纳米砂磨机占比51.83%[5] - 精密机械部件收入占比从2021年41.2%降至2024年1-9月0.83%[4][5]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问题 - 经营性现金流三年及一期合计净流出近7000万元 仅2022年为正[3][8] - 应收账款年均复合增长率240.81% 远超营收增速[3][8] - 2024年9月末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骤升至44.25% 金额达6137.46万元[9][10] 财务数据表现 - 2022年营收19066.64万元 较2021年2895.45万元实现大幅增长[4] - 2023年营收30025.08万元 净利润4593.4万元[4] - 应收账款余额从2021年末900.12万元增长至2024年9月末12825.05万元[8][10]
关税战最后结果曝光!美国自食其果,中国税率竟成全球最低?
搜狐财经· 2025-07-27 14:18
全球关税现状 - 中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仅为3.1%,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水平 [3] - 欧盟关税税率为3.2%,加拿大3.6%,澳大利亚3.7%,印度6.2% [3] -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高达19.3%,与中国对美3.1%税率形成鲜明对比 [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货价格猛涨 [4] - 美国企业采购中国制造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大幅上升 [4] - 精密机械部件和关键电子元件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制造业面临成本压力 [4]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制造商通过在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设厂或组装来规避美国高额关税 [8] - 供应链转移导致越南港口吞吐量逐年增长,工业园区面临仓储紧张 [8] - "中国制造"通过第三国加工后以"当地制造"身份进入美国市场 [8] 欧洲对华贸易策略 - 德国汽车工业、空客订单和法意奢侈品品牌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10] - 欧洲在关键原材料和高端工业零部件领域短期内无法完全脱离中国 [11] - 欧盟采取务实态度,主要寻找备用供应商而非彻底与中国供应链脱钩 [1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全球供应链展现韧性,中国供应链价值在贸易摩擦中更加凸显 [13] - 中高端制造领域中国竞争力依然强劲 [13] - 中国进口税率成为全球大国中最低水平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