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央视新闻· 2025-07-18 08:06
临床试验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总量达4900项,同比增长13.9% [2] - 新药临床试验占比51.8%,达2539项,境内申办者占比92.8% [2] - 临床试验效率提升,新药临床试验获批后首次登记平均用时67.4天,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后登记平均用时12.1天,分别较2023年缩短11.1天和4.5天 [6] 药物类型分布 - 化学药品占比最高达76.9%,生物制品占比21.1% [4] - Ⅰ类注册药物占新药临床试验68.3%,达1735项 [4] -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共97项,呼吸系统疾病占比36.1%,消化系统占比18.5% [13] 临床试验分期 - Ⅰ期临床试验占比最高达46.92%,Ⅱ期和Ⅲ期分别占22.6%和17.2% [4] - 抗肿瘤药物Ⅲ期临床试验数量较2023年增长15.8% [9] 抗肿瘤药物研发 -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整体占比最高,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分别占24.7%和43.1% [7] - Ⅰ类创新药中抗肿瘤药物占比近40% [7] - 细胞治疗类临床试验75项中抗肿瘤药物占50.7%,基因治疗类40项中抗肿瘤药物占30% [11] 儿童与罕见病药物 - 儿童用药临床试验249项,占比9.8%,其中专门针对儿童的试验114项,占比4.5% [14] - 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121项,血液系统疾病占比28.1%,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分别占16.5%和19% [16] 新兴治疗领域 - 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新增首次登记临床试验115项,同比增长42% [9][11] - 生物制品中预防性疫苗占比最高达32.1% [14]
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 - 北斗三号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全球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2] - 国产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负载500公斤重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 [2] - 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产线验证,国产化率突破83% [2]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 [2] - 全国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3%、12.8%、11.8% [3] 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 - 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 [3] - 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3] - 智元人形机器人通过自研一站式开发平台和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提升生产能力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4] - 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上接连取得突破 [4] -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实现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 [5] - 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6] - 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6]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6]
丽山健康 | 创新引擎驱动产业升级,责任担当彰显国企本色
齐鲁晚报· 2025-06-19 10:43
公司概况 - 丽山健康是山东省国企 以"让生命更美好"为使命 深耕生物医药与康养服务领域[1] - 公司采取生物医药和康养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深度融入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2] 生物医药业务 - 旗下山东丽山生物科技聚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 运营三大技术平台:CDMO中试基地、基因测序中心、细胞组织库[2][7] - CDMO中试基地为山东省首家GMP级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开发平台 提供药物申报全流程服务[7] - 基因测序中心填补济南基因工程科研配套空白 可完成Sanger测序、NGS测序等业务[7] - 细胞组织库聚焦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制备存储 获自贸区济南片区官方审批设立[7][9] - 累计授权知识产权28项 4项获省级科技成果认证 CAR-T细胞制备技术实现全流程国产化[10] - 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 孵化多个自主知识产权项目[10] 康养服务业务 - 打造槿椿颐养中心(CCRC康养社区)和槿椿泺园(嵌入式医养项目)两大标杆[11][13] - 槿椿颐养中心占地75亩 总建面22万㎡ 提供1300张床位 总投资23亿元 已入住360名长者[11][12] - 创新"医养融合"模式 与三甲医院共建绿色通道 配套1万㎡老年学院年均举办活动300场[11][12] - 槿椿泺园建面3.71万㎡ 配置500张床位 首创"一人一档案"个性化服务体系[13] - 两项目均采用智慧养老平台 实现健康监测与紧急响应[12][13] 社会责任 - 承担济南市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链"建链补链"使命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17] - 康养项目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颐加医"志愿队开展社区义诊及健康科普[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