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

搜索文档
国家药监局: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1:32
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强化监管、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及优化用药保障体系 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1][2] 药品安全监管 - 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体系 聚焦药品网络销售 委托生产 临床试验管理等重点环节 [1] - 重点监管疫苗 血液制品等产品及农村 城乡接合部等区域 实现风险排查 研判 处置常态化 [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 [1]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 [1] -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产业创新与发展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2]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左右 [1][2]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 附条件批准 优先审评审批 特别审批4个加快审评通道 [2] - 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 全程指导 研审联动"机制 [2] - 构建中医药理论 人用经验 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 [2] - "十四五"以来批准中药创新药27个 [2] 用药需求保障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 加速全球最新药物引入 [2]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2] - 重点满足儿童 罕见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求 [2]
上海农业科创谷总投资额已超2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30 22:46
上海农业科创谷建设进展 - 上海农业科创谷建设一周年总投资额超200亿元[1] - 聚焦植物萃取、核心种源、生物合成与基因技术、智能设施装备四大赛道[1] - 在植物萃取等领域落地重大项目31个[1] 长三角中医药转化平台 - 长三角中医药概念验证及成果转化中心正式启动[1] - 建立毒理、药理、安评等核心环节的可行性评估体系[1] - 创新"产业资金+市场基金"双轨驱动机制形成全链条资金池[1] 产学研合作与产业发展 - 成立上海农业科创谷联合创新中心[2] - 加快实施落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四个一批"工程[2] - 智能装备、生物科技与数字农业等新锐企业入谷加盟[2]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广州6家企业上榜
广州日报· 2025-07-29 20:30
全球500强总体表现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球GDP超三分之一 [2] - 上榜企业净利润总和约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历史最高峰 [2]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提升至322亿美元 [2] - 沃尔玛连续十二年位居榜首,亚马逊保持第二,中国国家电网位列第三,沙特阿美和中石油分列第四、第五 [3] 中国企业表现 - 130家中国企业上榜,营收总额约10.7万亿美元 [4] - 上榜中国企业平均利润从39亿美元增至42亿美元,同比增长7.4% [4] - 中国工商银行以超508亿美元利润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利润榜前十的中国企业 [3] 广东及广州企业表现 - 广东省共18家企业上榜,较去年新增1家 [1][5] -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重回榜单,排名第460位 [5] - 广州市6家企业上榜,包括南方电网、广汽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广新控股集团、广州建筑集团、广药集团 [6] 重点企业详细数据 - 广汽集团排名252位,连续13年上榜,2024年汽车产销191.66万辆和200.31万辆,出口12.7万辆,海外销量增长67.6% [6] - 广汽集团自主品牌销售占比提升至40%,自主品牌出口量首次突破10万辆,增速达92.3% [6] - 广汽集团2024年6月销量15万辆,环比增长27.5%,节能车月销43,013辆,同比增长10.99% [6] - 广汽国际2024年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增长45.8% [6] - 广州工控集团排名第406位,连续三年入围,营业收入38.3446亿美元,利润8510万美元 [6][8] - 广州建筑集团排名第455位,营业收入35.676亿美元,利润1.089亿美元 [8] - 广药集团排名第459位,连续五年上榜,营业收入35.1641亿美元,利润3.165亿美元 [7][8] - 广药集团连续三年入选制药分行业榜单,位列全球第14位,为中国唯一上榜制药企业 [7] 企业战略与成就 - 广州工控集团2019年成立后通过战略重组、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近期在中国500强榜单中首次跻身百强(第97位) [6] - 广药集团建成超100家科研平台,包括15家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超2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和超1500项专利 [7] - 广药集团在研项目超200项,涵盖疫苗、抗体药、化学创新药和中药新药等领域 [7]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央视新闻· 2025-07-18 08:06
临床试验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总量达4900项,同比增长13.9% [2] - 新药临床试验占比51.8%,达2539项,境内申办者占比92.8% [2] - 临床试验效率提升,新药临床试验获批后首次登记平均用时67.4天,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后登记平均用时12.1天,分别较2023年缩短11.1天和4.5天 [6] 药物类型分布 - 化学药品占比最高达76.9%,生物制品占比21.1% [4] - Ⅰ类注册药物占新药临床试验68.3%,达1735项 [4] -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共97项,呼吸系统疾病占比36.1%,消化系统占比18.5% [13] 临床试验分期 - Ⅰ期临床试验占比最高达46.92%,Ⅱ期和Ⅲ期分别占22.6%和17.2% [4] - 抗肿瘤药物Ⅲ期临床试验数量较2023年增长15.8% [9] 抗肿瘤药物研发 -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整体占比最高,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分别占24.7%和43.1% [7] - Ⅰ类创新药中抗肿瘤药物占比近40% [7] - 细胞治疗类临床试验75项中抗肿瘤药物占50.7%,基因治疗类40项中抗肿瘤药物占30% [11] 儿童与罕见病药物 - 儿童用药临床试验249项,占比9.8%,其中专门针对儿童的试验114项,占比4.5% [14] - 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121项,血液系统疾病占比28.1%,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分别占16.5%和19% [16] 新兴治疗领域 - 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新增首次登记临床试验115项,同比增长42% [9][11] - 生物制品中预防性疫苗占比最高达32.1% [14]
生物医药2025年一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4-23 06:28
行业概览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创新药目录",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凸显政府对创新药多元支付的重视 [8] - 2024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其中医保支付占比44%(710亿元),个人现金支付占比49%(786亿元),商业健康险仅占7.7%(124亿元) [8] - 2025年将推出医保丙类目录,聚焦高价值创新药,通过激励措施引导商业健康险参与支付 [9] 投融动态 - 2025Q1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案例57起(环比-10.94%,同比-14.93%),融资金额57.72亿元(环比-9.02%,同比-41.68%) [22] - 化学制药最受资本关注,融资案例25起(占比43.9%),金额31.43亿元;细分领域中小分子药物(27.39亿元)、抗体药物(4.70亿元)、细胞治疗(6.10亿元)为主 [22] - 投资轮次中早期融资占比降至54.39%,中后期融资占比升至33.33%,战略融资金额占比显著提升至18.37% [23][31] 政策动向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3月发布中药高质量发展意见,强调资源保护、生态种植和名优品种培育 [10] - 浙江省2025年2月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政策,覆盖研发、审批、支付等七大环节 [10] - 国家医保局推进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2026年1月起全面实施 [18] 中药新药发展 - 2024年创新中药IND申请80件,同比增长48.15%,改良型中药IND达54件 [40] - "中风醒脑方"临床试验结果引发对中药评价体系反思,需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现代验证方法 [42][44] - 中药龙头企业主导创新,华润三九已获批多个经典名方产品,在研项目超30个 [46] 代表企业案例 - 玉森新药拥有46个在研项目(40个1类新药),16个进入II/III期临床,发明专利140余项 [50] - 核心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处于III期临床,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 [52] - 已完成6轮融资(披露金额7000万元),投资方包括康源汇盈、隆门资本等机构 [53]
国泰君安:中医药政策大力支持产业链协同 头部药企有望率先获益
智通财经· 2025-03-29 21:11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预计后续相关方案完善落地后头部中药企业有望率先获益,国泰君安证券维持“增持”评级 [1] 产业链与企业布局 - 文件提出促进中药产业链强链补链,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培优扶强龙头企业 [2] - 中药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可保证上游中药材稳定高质量供应,降低原材料成本,增厚毛利率和净利率 [2] - 头部企业外延并购节奏有望加快,探索战略性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布局 [2] 产品与创新 - 文件提出利用循证医学等手段促进人用经验向临床证据转化,鼓励开展已上市中成药评价研究,提升临床价值证据等级 [2] - 临床价值认证有利于提升产品临床认可度,推动行业内部优化,增强有确切临床价值中药的产品竞争力 [2] - 2024年CDE受理中药IND申请100件,NDA40件,全年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2025.1.1 - 2025.3.21有8款中药新药获准上市,与24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 [3] - 中药新药评审加快,有望推动更多优质中药创新产品快速上市 [3] 集采政策 - 我国已进行多批次省市联盟中成药集采试点,逐步形成符合中成药规则的集采规则 [1][3] - 预计2025年中成药集采有望提质扩面,集采细则进一步优化,产品价格绝对值和相对降幅要求更清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