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融合
搜索文档
探索老年医学新发展,拓展长寿医疗体系新路径,泰康-西奈山第二届共筑长寿医疗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扬子晚报网· 2025-11-07 18:2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多病共存患者病情日益复杂,老年医学从业者正处于引领医疗体系创新变革的关键位置 [7] - 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复杂性呼唤新的老年友好型医疗保健系统,需要发挥专科医生引领作用、培训全科医生,为复杂疾病患者提供整合医疗照护方案 [3] - 老年人群心身相关障碍发病率因身体机能下降和空巢孤独等心理因素不断增高,需遵循全人管理与心身同治理念,做到早期识别与干预及长期随访与患者教育 [11] 公司战略重点 - 公司将老年医学列为五大战略重点学科之一,以同质化的平台化建设+五大医学中心特色技术为整体发展思路,以服务老年全生命周期为目标 [14] - 公司打造的长寿医疗体系聚焦整个老年学科群,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医学、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老年康复等一站式无缝对接的整合式照护服务 [16] - 公司未来将坚定建设医教研一体化的三甲医院,持续发挥长寿医疗体系在老年医学等领域的专业学科优势,大力发展老年医学、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特色 [17] 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 - 公司与全美老年医学常年位居第一的美国纽约西奈山医疗系统联合主办论坛,汇聚中美老年医学领域知名专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老年医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前沿学术力量 [1] - 自2018年公司与西奈山医院开启战略合作以来,双方在学科发展、联合诊疗、质量与安全、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15] - 公司仙林鼓楼医院参照西奈山医院,借鉴美国老年急诊的国际先进标准打造国内首个老年急诊中心,专为老年急症患者快速诊断、多学科联合治疗 [15] 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 西奈山的ALIGN-CARE老年协同共管模式专注于患者、外科医生、老年科和初级保健团队之间的协同管理医疗照护,可获得更好的围手术期结果和更高满意度 [9] - 公司逐步形成一体化医养融合体、同城紧密型医养融合体、区域型医养融合体三大创新医养融合体模式,为居民带来更高层次医养融合服务 [16] - 公司仙林鼓楼医院积极推进长寿医学中心建设,旨在通过整合健康筛查、慢病管理、专科护理等多学科,构建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照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15] 人才建设与学科发展 - 当前老年医学专科人才严重短缺,医学教育体系尚未系统将老年医学专家领导力培养纳入范围,西奈山自主设计并实施了一套聚焦老年医学的多元化师资发展项目 [7] - 老年医学学科发展既要向上与国际接轨,又要向下与基层兼容,需要明确临床诊疗特色,做好老年人群的友善就医,并强调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性 [5] - 论坛期间中美专家围绕如何开展胜任力导向的老年医学人才培训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同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老年护理新进展与护理安全管理学习班 [13]
医养融合的“立体”实践
北京晚报· 2025-11-07 14:53
项目核心定位与模式 - 项目定位为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示范模式,核心特色是“楼上养老、楼下医疗”的空间布局和“立体医疗”的服务内核 [1] - 项目由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是高端养老机构,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设计床位350张 [9] - 客群主要面向有重度照护需求的半失能、全失能和失智型老人,致力于服务刚需护理型长者 [4][7] 区位优势与医疗资源 - 项目坐落于北京西三环莲花池公园西侧,地处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且周边医疗资源丰富 [4][10] - 周边五公里范围内分布着9家知名三甲医院,为急重症病人及时转诊提供保障 [5][10] - 项目内部设有专业医务室和配套的二级康复医院,实现医保实时结算,形成从日常健康管理到急重症救治的全流程医疗服务闭环 [5][10] 医养融合与服务特色 - 通过“楼上养老、楼下医疗”的布局实现“就医不出楼”,失能半失能老人可通过楼内电梯直接转运至楼下医院,减轻家属照护负担 [6] - 项目入住率已达97%,每个楼层设置一间避难间,共14个避难间以确保长者安全 [7] - 设有失智照护专区,采用认知训练、行为干预及园艺疗法、芳香疗法等多种非药物疗法提供全方位照护 [7] 设施与环境配套 - 项目由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户户配有落地阳台,配备专业新风系统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8][9] - 配备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设有阳光房和小菜园,定期组织老人开展园艺活动 [7][9] - 项目正在进行局部升级改造,包括1层老人活动区和14层失智照护区的软硬件升级 [8] 服务延伸与行业影响 - 项目积极推进服务向社区延伸,通过开展社区助餐、健康讲座、上门评估等服务,探索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有机结合 [8][12] - 自营营养餐遵循医养结合理念,注重营养均衡与口味口感,并配备生活管家全天候服务 [7][11] - 项目模式为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提供新思路,是养老服务从基础生活照料向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供给转型的实践样本 [8]
跨城养老: 大城市老人的新选择
金融时报· 2025-11-05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 跨城养老成为银发族新选择 由养老成本落差和区域政策协同共同驱动 并吸引保险业等专业力量入局以满足高品质康养需求 [1][3][4][5][6] 跨城养老的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4年末 北京和天津在河北康养的老年人达到46.7万人 [1] - 在广东养老的香港老人数量近10万人 [5] 跨城养老的驱动因素:成本与便利 - 北京养老机构月均收费约5500元 重度失能失智老人收费普遍在7000元以上 而老年人月均可支配收入约5000元 形成经济压力 [3] - 河北燕郊等地养老成本具有性价比 例如一居室房型含服务费月成本约7000元 条件优于北京同价位机构 [2] - 燕郊等地区距离北京近 有每日班车往来 方便亲属探望和满足特定就医需求 [2] 跨城养老的驱动因素:政策协同 - 京津冀地区自2023年4月1日起 参保人员在区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无需异地就医备案 即可享受医保报销 实现一卡通行 [4] - 政策推动养老合同异地网签和养老服务补贴异地支付 解决后顾之忧 [4] - 北京养老服务网集中展示天津、河北养老机构 方便老年人一键触达资源 [4] - 秦皇岛市实现与北京养老服务标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互通互认 全市养老机构均与医院合作并建立就医绿色通道 [4] - 北京市依托京津冀协同机制和京琼合作机制 发展异地康养社区 鼓励老年人候鸟式旅居养老 [5] 行业参与与商业模式创新 - 保险业积极布局旅居养老 采用保险产品+旅居养老模式 客户购买保险后可获得旅居地入住资格及配套权益 [6] - 中国太平、泰康保险、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大家保险等多家险企参与其中 [6] - 保险业凭借资金规模大、周期长及健康保障经验 以养老社区为阵地布局 满足老人风光+家+医养+社交的需求 [6]
中国平安在华南布局的首家康复医院正式开业,落子广东深圳
新浪财经· 2025-11-01 22:28
公司战略与项目概况 - 中国平安与北大医疗集团共同打造的深圳北医康复医院于11月1日正式开业 [1] - 该项目是公司在华南布局的首家康复医院,定位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核定床位逾300张,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 [1] - 公司表示此举是响应"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部署,也是"医疗养老"战略布局的关键动作 [1] 业务模式与协同效应 - 该项目旨在创新打造"保险+康复+养老"深度协同模式 [1] - 模式将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客户带来更高层次的医养融合服务 [1] 医院核心特色与服务矩阵 - 医院核心特色体现在多专科康复诊疗矩阵、家庭式康复生活馆和AI +精准康复闭环 [1] - 北大医疗集团旗下运营北大国际医院等6家综合医院,形成以三级综合医院为引领的医疗服务矩阵 [1] - 新医院与北大医疗康复医院以及14家健康管理中心,共同搭建起"预防-诊疗-康复"的完整服务体系 [1]
陈颖:以整合式生态破解养老痛点,探索品质康养新路径
新华财经· 2025-10-31 20:22
行业核心挑战 - 养老服务供给失衡 全国及成都养老机构入住率均不足50% 大量床位空置与优质床位一床难求形成反差 [2] - 医疗资源配置错位 三甲医院持续扩张但院前健康管理和术后康复等环节严重缺位 加剧看病难和看病贵现象 [2] - 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压力 养老金替代率仅46% 居民资产多沉淀于不动产且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仍在完善中 [2] - 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短板 表现为服务资源碎片化和服务割裂化 例如有案例一年半周转8个场所并雇佣8位护工 [1] 公司战略与模式 - 公司构建支付—投资—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寿险战略 为品质康养提供可实践的企业方案 [1] - 公司打造的解决方案打破传统保险支付加投资的二元模式 创新性嵌入服务端 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生态产业 [2] - 该模式已在全国37城布局46个养老社区 运营27个项目 预计年底在住长辈将突破2万人 [2] 公司现有运营成果 - 公司在成都的泰康之家·蜀园落地7年来已服务超1400位以共和国的建设者为主体的长者 [2] - 公司在川医养双园格局将成型 位于天府新区的蓉园将于明年3月正式运营 [2]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深化医养融合 依托五大医学中心及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推动医教研一体化 [3] - 公司在成都将以蓉园的医养融合3.0模式申报国家级示范单位 [3] - 公司将拥抱智慧养老 以小泰音箱为载体 通过语音交互与AI情感陪伴提升服务效率并缓解长者孤独感 [3] 宏观背景 - 中国已全面进入长寿时代 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与预期寿命延长推动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柱状型 [1] - 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趋势 进一步凸显了养老问题的紧迫性 [1]
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老年人 重阳节之际 陈吉宁龚正黄莉新胡文容分别走访慰问 向全市老年人致诚挚问候
解放日报· 2025-10-30 09:40
养老服务政策导向 - 高层领导强调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1] - 政策目标为持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扩大优质为老服务供给,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好惠及老年人 [1] - 需结合老年人群所需和职业发展特点,创新政策支持、强化激励保障,完善职业培训 [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积极探索紧密型医养融合、机构与社区融合的一站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 [2] - 着力打造集机构照料、医养结合、短托及家床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2] - 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推动医养、康养深度融合,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4] - 积极探索员工制等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为护理员队伍创造更好职业发展空间 [2] 智慧养老与科技应用 - 养老机构应用智慧医养平台,社区医护人员通过互联网医疗为老人提供复诊配药服务 [2] - 康复室配备多种高科技设施辅助老人进行复健训练 [2] -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智慧养老站,并推进社区智慧养老系统建设 [4][5]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汇集"医、护、康、养"四大功能,提供高质量的家门口养老服务 [4] - 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集聚助餐、休闲、消费等为老服务设施,形成养老综合配套服务 [5] - 系统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实现老年人在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5] 养老服务人才发展 - 做好为老服务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需要倾注热情、甘于奉献的护理员队伍 [2] - 需为护理员队伍创造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社会氛围,吸引更多人投身老龄事业 [2] - 养老护理员的悉心照护是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 [2] 老年人社会参与 - 鼓励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在参与社会生活和志愿服务中发挥正能量 [3] - 为老年人"老有所为"、发挥作用提供更多平台,引导老年人讲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 [3] - 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为城市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3][5]
68岁陈东升盯上商业地产,泰康人寿有产品退保率1079%
搜狐财经· 2025-09-05 10:54
资产出售与投资动态 - 瑞典英格卡集团计划首批出售无锡、北京、武汉三座荟聚购物中心,交易总估值达160亿元[2] - 以泰康人寿为首的险资财团成为接盘方,泰康人寿领投80亿基金,多家险企跟投[2] - 泰康人寿持续加速商业地产投资,例如去年作为重要出资方收购了北京旧宫万科广场和深圳龙岗万科广场资产[3] - 截至2024年,泰康人寿投资性房地产金额首次超过400亿,达到410.77亿元[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09.73亿元,同比下滑约5.8%[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59.97亿元,同比大幅上涨约164.5%[4] - 公司总资产为1,928,812,818,596.58元,净资产为116,861,131,444.08元[5] - 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4.33%,总资产收益率为0.86%[5] - 净利润大涨原因包括执行会计新准则以及投资收益率提升,投资收益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5]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净现金流为-157.7亿元,主要原因为年初持有超过200亿定期存款到期转投资[6] 保费与退保情况 - 2025年第一、二季度,泰康人寿规模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22.2%、-11.83%[7] - 公司综合退保率从2025年一季度的0.78%上升至二季度的1.43%[8] - 2025年第二季度,综合退保率居前三位的产品分别为泰康顺心保两全保险(年度累计综合退保率1079.01%)、泰康附加健康人生B款重大疾病定期保险(119.93%)、泰康泰悦人生(2024版)年金保险(72.52%)[9] - 2025年二季度,退保金额居前三位的产品分别为泰康赢家人生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年度累计退保金额26.6亿)、泰康鑫账户(至尊版)终身寿险(万能型)(18.2亿)、泰康附加财富赢家定期寿险(万能型)(11.35亿)[1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泰康人寿董事长为陈东升,现年68岁,身兼泰康保险集团及其多家子公司董事长职务[3] - 陈东升曾引领公司大力发展医疗养老产业及医养融合商业模式[4] - 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全系统各级机构累计受到行政处罚合计13家次,累计罚款金额合计120.7万元[13]
保险业应更好地为银发经济服务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1
核心观点 - 银发经济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以创新驱动供给和服务满足需求 并坚持长期主义精神[1] - 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 占GDP的6% 养老服务企业达74000家且呈快速发展态势[2] - 养老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面临供给端产品服务不足和需求端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的双重挑战[3] - 发展养老金融是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4] - 保险业正加速布局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 已有8家保险机构在广东省投资21个养老社区项目[5]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方面26项举措[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 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系统性制度设计[2]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从15个扩大到49个 参保人数超过1.8亿人[4] 市场规模 - 2024年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 占GDP的6%[2] - 2023年养老服务企业数量达74000家 呈快速发展态势[2] - 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银发健康业 银发制造业 银发金融业 银发文化业[2] 行业挑战 - 供给端存在产品服务供给不足 市场细分不够 无法精准满足多样化需求[3] -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匹配[3] - 需求端因个性化 动态化 私密化特点难以标准化 制约银发经济发展[3] - 长护险面临筹资和支付 服务内容和质量 人才培养等现实问题[4] 创新解决方案 - 保险业探索医养联合体模式和"支付+服务"商业模式 丰富医养康宁服务体系[5] - 头部保险公司加速布局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 投入力度不断加大[5] - 建议通过社保与商保结合 低费率全周期缴费 建立行业统一标准等措施促进长护险落地[4] - 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 打造老年全科学科 创建可持续高质量的医养服务体系[5] - 积极拥抱AI时代 让科技为医养融合贡献力量[5]
实探险企系养老社区 看“险养协同”如何深入银发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6
险企养老社区发展现状 - 泰康之家·楚园已入住居民约770位 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连续性医养服务 [2] - 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布局全国36城43个项目 实现22城24社区连锁运营 入住居民超1.6万人 [3] - 2025年底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在住居民有望超过2万人 有望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居住人数最多的连锁养老服务机构 [3] 养老社区运营模式 - 险企养老社区运营分为重资产、轻重资产结合和轻资产模式 重资产模式为自建社区 轻资产模式通过租赁改造物业设立 [3] - 泰康保险和中国太保等采用重资产模式 大家保险等采用轻资产模式 [3] - 社区标配包括适老化设施、科学养老餐食、丰富文娱活动、健康医养设备及便捷护理医疗体系 [3] 医养融合服务特色 - 形成"一个社区、一家医院"医养融合模式 配建康复医院 打造"紧急救助-健康管理-老年康复"三重防线 [4] - 提供"小病不出社区 大病快速转诊"便捷就医服务 每月定期有专家在养老社区坐诊 [3][4] - 重症患者直接转至合作医院接受全流程化服务 [4]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 占总人口22% [5] - 当前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 占GDP比重6% [5]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7% [5] 险企战略布局价值 - 通过"保险+康养"模式增强保险产品吸引力 提升新业务价值 赋能保单销售和保险主业 [6][7] - 在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环节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7] - 提升客户黏性 增强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提升客户长期价值 [6] 行业参与者动态 - 中国人寿在全国15个重点城市布局18个机构养老项目 持续推进"保险+康养"生态体系建设 [7] - 新华保险部署16个城市21个社区 完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居养老"养老生态 [7] - 中国平安形成"医、护、住、乐"联体模式 覆盖全国75个城市 签约服务供应商超150家 [8] 居家养老发展现状 - 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 90%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 3%入住机构养老 [7] - 居家养老面临六大难题:生活起居难、出行社交难、日常就医难、安全急救难、康复治疗难、专业护理难 [8] - 中国人寿在五城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新华保险推出"新华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十几城市 [8] 行业发展挑战 - 分层次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 需构建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8] - 专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护理人员稀缺 [9] - 需加强科技应用提升服务效率 推进智慧护理工作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医养融合价值 [9]
泰康之家·龙园正式奠基,打造东北地区优质养老服务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4 20:38
项目概况 - 泰康保险集团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建设泰康之家·龙园医养社区 预计2028年正式运营 提供约1100个养老单元并配置医疗机构 [1] - 项目配套医疗条件优越 紧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松北院区 距黑龙江省第二医院仅10分钟车程 周边基础设施成熟且交通便利 [4] - 项目由瑞士I+B设计集团以松花江文脉为设计灵感 通过"钻石冰河"概念打造五座"浮冰"造型建筑群 容纳多功能厅 餐厅 文化艺术 运动健康及康复医院等公共功能 [5] 战略布局 - 公司已在全国布局36城43个项目 服务近17000位居民 龙园将与沈阳沈园 长春吉园及大连养老社区形成区域协同 构建东北养老服务网络 [2][3][7] - 项目定位为集健康管理 康复护理 文化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社区 结合哈尔滨地域特色引入智慧养老科技 [2] - 通过医疗资源共享 文化特色互补和旅居养老联动三大优势 为东北地区构建完善医养服务体系 并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7] 运营特色 - 提供独立生活 协助生活 专业护理 记忆照护等一站式连续性医养服务 打造五位一体享老生活方式(温馨的家 开放大学 活力中心 医疗保健中心 精神家园) [1][5] - 采用成熟标准化运营服务经验 涵盖活力养老 医养融合 康复护理 智慧养老及适老化设计等领域 [5] - 将结合哈尔滨城市文化和旅游特色 大力发展旅居养老服务 为全国居民提供"冰城夏都"旅居体验 [7] 市场背景 - 截至2024年末哈尔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71.4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29.8% 呈现高龄化 空巢化特点 存在多层次品质化养老需求 [7] - 作为黑龙江省重点民生工程项目 旨在缓解当地老龄化压力 并通过银发经济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发展动能 [7] 合作建设 - 中建二局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将匹配优秀团队和资源保障 致力于将项目打造为社会认可的精品标杆工程 [2] - 项目体验馆已正式开放 通过三大展区(活力养老与医养融合展区 智慧养老体验区 样板间)提供沉浸式实景体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