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管理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晨会纪要:2025年第187期-20251104
国海证券· 2025-11-04 09:33
核心观点 报告的核心观点聚焦于多家上市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的财务表现和业务进展,普遍显示出业绩韧性、增长动能以及通过战略调整、新产品/业务拓展来驱动未来发展的趋势 [2][4][10][15][20][24][27][31][35][40][46][50][55][58][61][67][70][73][77] 公司业绩表现 能源与大宗商品 - **中国石油**: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92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423亿元,环比增长13.7%,主要得益于天然气销售业务表现亮眼,其经营利润环比增长75亿元至127亿元 [4][5] - **牧原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7.9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续优化,9月已降至11.6元/kg [70][71] - **同益中**: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68.03%;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14.15%,增长主要源于销量增加及并购子公司 [61][63] 汽车与零部件 - **福田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54.5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57.5%,重卡批发市占率达12.6%,为10年来最高水平 [15][16] - **博俊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37.21%,环比增长10.67%;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102.11%,环比增长35.10%,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分别提升4.23和3.18个百分点至29.37%和17.56% [20][21] - **科博达**: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7.33亿元,同比增长11.76%;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营收达17.53亿元,同比增长21.69%,中央计算平台和智驾域控业务同比大幅增长2003.76% [27][28] - **德赛西威**: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76.92亿元,同比增长5.63%;归母净利润约5.65亿元,同比微降0.57%,公司完成定增募集43.99亿元,用于新业务探索 [31][33] 科技与高端制造 - **鼎阳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21.67%;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1.49%,高端产品(单价3万元以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53% [24][25] - **同益中**: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腱绳研发取得进展并已形成小规模销售,同时通过并购超美斯构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纤维产品矩阵 [64][65] 消费、文娱与传媒 - **上海电影**: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101.60%;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23.51%,主要受主投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7亿元)带动 [10][11][13] - **万达电影**: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0.98亿元,同比下降14.63%;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212.04%,公司"超级娱乐空间"战略逐步落地,非票收入增长较快 [50][51][53] - **奥飞娱乐**: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89亿元,同比微降2.42%;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并推动"飓风战魂"IP向竞技娱乐运动转型 [40][42][44] - **广博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67亿元,同比增长8.71%;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52%,公司切入食玩赛道,发布《名侦探柯南》等IP衍生品 [55][56] - **今世缘**: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9.31亿元,同比下降26.78%;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降48.69%,特A类产品(出厂价100-300元)展现出韧性 [73][74] 金融服务 - **张家港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增长5.79%,净息差企稳于1.42%,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94% [58][59][60] - **江苏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83%和8.32%,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0.60%,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高增24.45% [67][68] 专业服务与分销 - **爱施德**: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05亿元,同比下降24.75%;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10.73%,降幅显著收窄,毛利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至5.30% [35][36] 战略与业务进展 业务拓展与战略聚焦 - **中国石油**:2025年全年资本性支出预算为2622亿元,重点投向油气新能源勘探开发及炼化转型升级项目 [6] - **上海电影**:持续推进IP业务,后续储备有《中国奇谭2》等多部动画电影,并与恺英网络合作游戏《黑猫警长:守护》 [13] - **科博达**:完成对科博达智能科技的收购(持股比例提升至80%),并公告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14.9亿元以支持新业务产能 [29] - **德赛西威**:发布"川行致远"品牌,切入AI无人物流新赛道,并加速欧洲、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布局 [33] - **爱施德**:与深圳国资委旗下机构共同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投资智慧终端、人工智能等领域,并作为荣耀股东及核心合作伙伴受益于其IPO进程 [38] - **同益中**:并购超美斯协同效应显著,超美斯是空客合格供应商,正积极拓展国产大飞机及低空经济应用 [65] 产能与研发投入 - **博俊科技**:在广东、常州、重庆等地持续完善产能布局,并与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签署协议,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22] - **鼎阳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达到22.49%,持续推动产品高端化 [26] 行业与市场动态 债券市场 - **债市情绪**:报告期内债市卖方与买方情绪均转向乐观,卖方机构中看多和偏多观点合计占比54%,买方机构中偏多观点占比4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承压、资产荒格局深化等 [46][47][48] 城投债市场 - **化债进展**:隐债置换专项债已发行19934.09亿元,城投主体退平台加速推进,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城投债年内延续净融出态势 [77][78]
【私募调研记录】鸿道投资调研源杰科技、科博达
证券之星· 2025-09-03 08:04
源杰科技调研要点 - 2025年上半年数通领域收入大幅增长 400G/800G光模块需求呈现季度环比向上趋势 预计下半年大幅增长 [1] - 100mW产品客户验证与测试符合预期 100G PM4 EML通过客户验证 200G PM4 EML处于客户推广阶段 [1] - 大功率CW光源与高速EML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美国工厂推进厂房改造设备采购与团队搭建 [1] - 已提前采购设备保障扩产 持续投入研发优化工艺 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1] 科博达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11.10% 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21.34% [2] - 主营业务收入29.48亿元 其中国内销售18.01亿元 国外销售11.48亿元 [2] - 前五大终端客户营收占比63.95% 大众集团占比46.39% 理想汽车超10% [2] 科博达业务进展 - 新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 获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 [2] - 能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8亿元 域控产品占比82% [2] - 研发费用2.07亿元占营收6.81% 捷克IMI公司已完成交割并更名为KEBOD Czech Republic s.r.o [2] 调研机构背景 - 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 由原华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孙建冬创办 [3] - 拥有证券私募基金"3+3"投资顾问资格 已发行六十余只私募基金产品 [3] - 核心人员来自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与证券公司 具备丰富投资研究经验与多次牛熊市考验 [3] - 采用研究投资风控三位一体投研体系 坚持研究创造价值投资理念 [3]
能源定义制造 汇川技术发布工业零碳战略 “1+4+X=0 (zero carbon)”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0:25
公司战略发布 - 公司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正式发布工业零碳战略 定位为高能耗工业深度脱碳综合解决方案架构提供者 以"汇川工业零碳方程式 1+4+X=0"为主题 [1] - 战略通过装备流 工艺流 能源流 信息流四维协同 构建双漏斗生态体系 推动工业自动化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 [1] - 公司定位为架构赋能者而非全链条参与者 通过生态伙伴覆盖更多场景 基于资源互补和技术协同落地细分场景 [7] 行业转型路径 - 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需着重利用自动化和工艺技术优化能源使用 未来90%新建或改造投资将围绕工艺工控场景 能源电网场景和数字化场景的用能结构调整 [2] - 储能行业因上下游集中和政策主导性强呈现哑铃状结构 需通过技术创新 解决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内卷 [6] - 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 从强配模式转向注重成本 性能与场景协同 重心从原则侧转向负荷侧 [6]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展示围绕储能核心技术的重点产品 为零碳方程式提供落地基础 [4] - 核心优势是将自动化技术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 具备自动化+能源跨界能力 产品布局涵盖自动化系统 储能 能源管理等 [7] - 强调基于负荷侧的精益用能 结合电驱动产品和精益生产经验 实现以更少的电实现更高效的制造 [6] 市场竞争优势 - 公司相比国际竞争对手具备场景和本地化创新优势 在能源与工业融合领域更具竞争力 [7] - 通过生态协同策略扩大合作 例如在煤矿通风领域落地储能系统等细分场景解决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