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丸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宠物、小食品延续景气,白酒加速触底-20250615
招商证券· 2025-06-15 2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茅台批价低位波动致悲观情绪蔓延,系渠道盈利能力下降、需求疲软后信心脆弱,恐慌或致加速出货,呼吁关注公司供给克制及价格维护动作 [1] - 大众品板块4 - 5月海天发货端中个位数增长、天味增速预计双位数以上,零食企业动销景气延续,5月宠物食品天猫抖音京东合计销售额同比+16%,关注零食、保健品、宠物等电商表现及产品红利/布局增量渠道机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公司跟踪:零食、饮料持续推新,洋河控费去库存 - 洋河股份2025年深度调整,稳中求进,提出“四个回归”和“三个顺应”,库存较去年同期降10%、省内超10%,部分10亿以上市场降1/3,当下省内海之蓝库存降至10%,今年推动省外去库存,推广50元高品质光瓶酒,海之蓝升级,M6+3月起执行配额制,建立预算中心监管费用,严审大额支出,减少广告投放 [9] - 新乳业坚持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提供高质高性价比产品,通过引领品类渗透抢占低温奶市场份额,DTC战略连接消费者,新渠道兼具供应链灵活和研发优势,自有牧场占比1/3,其他来自战略投资及长期合作伙伴 [10] - 天味食品4 - 5月收入正增长,Q2有望改善,来自动销改善和定制业务增量,库存健康,费用率因小龙虾料投放提升,小龙虾料高增,火锅底料有压力,菜谱式调料是新品方向,行业小品牌出清,头部品牌提升份额 [11] - 海天味业4 - 5月发货进度略低于目标,因餐饮景气度偏弱和C端小品类增速放缓,库存环比一季度末略升,主品类酱油、蚝油增速慢,零添加行业放缓,低盐产品潜力大,小品类增速要求高,复调平稳,竞争加剧,费用增加,重视海外市场 [11] - 西麦食品线上快速增长,天猫/京东夯实旗舰店,抖音调整产品结构,构建私域增长飞轮,线下目标双位数增长,山姆胖东来等会员店定制开发,产品布局复合燕麦等,利润弹性有望释放 [3][12] - 好想你今年开源节流,强化利润考核,电商渠道扭亏,降低非盈利产品占比,推广黑金枣、芝麻丸系列,基本面向好 [3][13] - 康师傅上半年收入压力大,但毛利率和利润率因提价及原材料价格回落改善,饮料增长,无糖茶高速增长但慢于目标,持续产品、渠道创新 [1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新产品新渠道催化的有友食品、新乳业、百润股份、西麦食品、承德露露,以及利润修复与投资收益贡献的好想你 [3][15] - 关注旺季动销改善、收入环比提速的青岛啤酒H+A、统一、农夫山泉、天味食品,以及珠江啤酒布局机会 [3][15] - 关注细分成长赛道宠物食品中宠股份、乖宝宠物、天元宠物,保健品仙乐健康、H&H国际控股、寿仙谷 [3][15] - 关注具备防御属性的龙头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海天味业,以及白酒低位布局机会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 [3][15] 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 报告给出众多食品饮料行业重点公司的估值表,包含市值、归母净利润、PE、分红率、股息率、PS、PB等数据,数据截至6月13日收盘价 [16][18]
好想你(002582) - 002582好想你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17:54
公司地位与市场情况 - 公司在高端红枣领域占据龙头地位,是红枣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以“红枣专家”品牌形象引领健康食品创新 [2][8] - 2024 年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未提及是否达预期,未来将进行品类创新和全渠道拓展 [2] 科技创新举措 - 2024 年重点推进三大方向,包括深化产学研融合、搭建全链路数字化平台、布局和升级智能化生产线,强化产品差异化壁垒、优化成本结构并抢占先发优势 [3] 降本增效与精细化管理 - 2024 年围绕“降本增效、精准运营”深化精细化管理,供应链端优化库存周转效率,营销端实现精准营销及产品迭代,渠道端提升核心终端动销能力,各环节形成良性循环 [3][4] 订单与分红情况 -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公司主要面向 C 端消费者,具体经营数据以定期报告公告信息为准 [4] - 未来公司会根据经营和战略规划,在符合原则前提下给予股东合理稳定回报 [4]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目标 - 核心竞争力源于行业深耕能力、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和持续创新力,近年来围绕多方向发力巩固提升 [4] - 公司以“百亿市值、百亿收入、百年品牌”为长期战略指引,一方面夯实红枣主业,另一方面建设健康食品生态圈,分解落实阶段性目标 [5][6] 合作与行业机遇挑战 - 与鸣鸣很忙有良好业务协同基础,未来将关注其发展并探索更多合作可能 [7] - 行业机遇包括大健康消费趋势、新零售渠道拓展和政策红利;挑战来自跨界竞争者、原料价格波动和产品创新压力,公司将深化“红枣 +”战略巩固优势 [8] 业绩增长分析 - 2025 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显著,因开发新产品、开拓全渠道、加大信息化转型力度,后续将从多方面入手提升竞争力 [9] 股份回购与产品情况 - 关于股份回购,公司将结合多方面因素审慎评估,有计划会及时披露 [10] - 公司专注于红枣 + 健康锁鲜食品,产品覆盖多种消费场景,热销核心产品包括红枣制品和健康锁鲜食品 [11][12] 建议与规划回应 - 对于加入枸杞赛道、资产重组收购、开发药食同源饮料等建议,公司会考量多方面因素完善业务矩阵,现阶段坚持“红枣专家”定位 [12][13][14] - 公司对行业前景有信心,将以“药食同源”理念为核心,通过多方面升级巩固优势 [14] - 公司坚守“红枣 + 健康锁鲜食品”主业,运用资本工具反哺主业,未来双轮驱动创造价值 [15] 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在红枣深加工技术和功能性食品研发取得多项成果,如首创红枣套管去核装置、开发明星产品等,并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转化成果 [15]
老金磨方江侃岌:看重GMV的平台需要低价产品引流,可消费品牌当关注利润
财经网· 2025-05-14 13:35
新消费品牌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 新创品牌面临传统企业复制和平台流量费用上涨的双重压力,利润空间被挤压 [1] - 品牌采取"制贩同盟"策略,通过差异化规格商品和补足渠道短板来掌握动销主动权 [1] - 线上流量分散导致获取C位难度增加,平台更依赖品牌带来GMV [1] - 品牌经营目标转向利润优化,将利润保障作为首要任务 [1] 老金磨方的产品与用户策略 - 芝麻丸产品未刻意区分性别,但女性用户占比达75%,主要满足脱发焦虑需求 [2] - 新品开发策略为巩固女性用户优势,同时针对男性需求研发如"黄精芝麻丸"等产品 [2] - 产品结构为养生丸50%(芝麻丸为主)、冲泡粉30%、礼盒与茶饮20% [8] - 冲泡粉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30-35% [8] 渠道布局与策略 - 线下渠道占比从2023年10%提升至2024Q1的35% [7] - 药店渠道布局主要考虑渠道属性完善和SKU扩充,投放冲泡粉等适配产品而非芝麻丸 [3] - 面对渠道自有品牌竞争,采取OEM/ODM合作模式,保留核心配方 [4] - 不同渠道投放差异化规格产品,避免全渠道同质化竞争 [6] 行业竞争与创新 - 消费品核心竞争力在于销量带来的成本优势,关注竞品的综合成本挑战 [10] - 冲泡粉赛道关注两类竞争者:有供应链积累的品牌和产品创新的新锐品牌 [10] - 创新成本高但低价策略易实施,长期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5] - 冲泡粉、现制饮料和RTD饮料消费场景和人群差异明显,相互侵蚀有限 [9] 利润优化措施 - 重点优化供应链成本,包括原料采购和生产环节 [11] - 调整渠道推广费率和终端价格体系管理 [11] - 优化人效,根据业务重心调整团队架构 [11] - 投资方认可适度调低GMV增速预期,将利润作为核心目标 [12] 平台与品牌关系 - 平台比价体系不合理,要求全网最低价影响渠道利润 [6] - 平台流量分散导致品牌推广效率下降,部分渠道减少投入 [7] - 平台短期倾向低价产品引流,但不利于品牌长期发展 [5]
沙利文张葛建:零食创新进入“深水区”,引爆市场有5大风口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09 20:28
行业变革背景 - 零食与烘焙行业正从"浅水区"进入"深水区",微创新获利时代结束,转向"产品创新+场景挖掘+价值传递"的全新竞争维度 [1] - 消费者需求从单纯"好吃"升级为"吃好",健康意识提升、Z世代消费主力崛起、下沉市场潜力释放成为核心驱动力 [1] - 外部因素如量贩渠道崛起、国潮文化盛行正在重塑零食品类价值边界 [1] 深水区竞争特征 - 企业需深入创新并具备牺牲精神,失败可能导致淘汰,成功案例如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从"难喝饮料"成长为年销百亿级爆品 [3] - 行业竞争逻辑重构,传统口味创新和渠道铺货模式被淘汰,需建立资金实力与趋势预判能力 [3] 四大创新机会 1 **品类创新新时代** - 从"口味驱动"转向跨界融合(如霸王茶姬×哪吒IP联名)、品类重塑(益生菌奶糖、芝麻丸)、场景拓展(代餐、办公场景) [5][6] 2 **多重力量重塑品类边界** - 国家政策利好(2025年提振消费文件)、国潮崛起、年轻消费群体社交场景需求推动"零食+"格局 [7] 3 **品牌价值决胜** - 消费者追求功能性、文化态度表达,品牌需构建清晰价值主张 [8] 4 **五大创新趋势** - 健康化(配料表关注)、情绪满足、新中式、功能性(助眠/营养)、灵活餐食(代餐化) [9][10][11][12][13] 创新推动力 -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驱动健康/品质/情绪消费,下沉市场表现强劲(卫龙辣条、达利食品渗透村镇) [15][17] - 量贩零食店崛起(如零食很忙)通过高频高性价比促进新品试水,成为体验式消费场景 [19][20] - 个性化需求催生定制化产品(如女性偏爱的液体沙拉) [21] - 政策导向明确:《健康中国2030》、营养标签新国标等推动健康化转型 [21] 五大发展趋势 1 **健康化升级** - 从"无害"到"有益",精准营养(低GI/药食同源)、科学背书、绿色环保成为关键词 [23][25] - 细分趋势:无糖/低糖产品放量(阿洛酮糖等新型代糖)、药食同源原料(106种名录扩容)、天然极简配方(冻干水果/低温慢烘工艺) [26][27][28] 2 **情绪满足** - 零食突破休闲场景,覆盖通勤代餐、助眠、办公脑力补充等复合需求 [31] 3 **新中式** - 国潮IP联名(哪吒/孙悟空)、地域特色(荔浦芋头脆片)成为创新亮点 [34] 4 **功能性** - 生物技术/食品工程创新赋予零食助眠、蛋白补充等功效 [37] 5 **灵活餐食** - 代餐化趋势显著:92%美国千禧一代每周用零食代餐,中国早餐面包/蛋白零食增长 [40] 未来展望 - 零食产业从嗜好品转型为功能载体与文化媒介,卫龙等企业推动品类国际化 [41] - 创新需兼顾科学内涵、文化底蕴与趣味体验,坚持长期主义路径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