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精油

搜索文档
鲁商集团援疆实践:构建“输血”与“造血”结合的长效机制
齐鲁晚报· 2025-08-23 20:28
产业援疆 - 公司通过"产业+文化"模式与新疆伊帕尔汗共建薰衣草文化产业园 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旅游于一体 成为伊犁河谷文旅融合新地标[2][4] - 项目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牧民参与种植 依托伊犁河谷95%全国薰衣草种植资源实现标准化种植和工业化提炼[4] - 联合山东省药科院 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平台 筹建国家精油重点实验室 推动薰衣草活性成分在医药 日化领域应用创新[6] 消费帮扶 - 在第十五届喀交会上集中展示玻尿酸系列产品 古佳红酒 舌尖系列预制菜等200余款产品 吸引40个国家地区181家境外企业和1120家国内企业洽谈合作[7] - 通过冷链运输将新疆英吉沙鲜杏4天直达山东商超 损耗率从25%降至10%以内 建立常态化直供通道实现溢价空间直接流向杏农[11] - 开展"大仓东移好品西进"全国联采 通过银座集团源头直采西梅等农产品发往内地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帮扶网络[9][13] 供应链优化 - 构建"一盘货"供应链体系 解决新疆农产品路途远 运输成本高问题 通过一级链路直接连接产地与消费市场[11] - 通过"四进"活动将50余款新疆优质农产品直接送进机关食堂和社区 包括灰枣 核桃 葡萄干 沙棘汁等特色产品[13] - 线上依托鲁商生活平台实现新疆好品产地直发 线下通过多产业协同直播和直采直供模式缩短流通环节[9][13]
潍坊临朐三大产业联动,助力农民增收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7:02
板栗产业 - 青杨峪板栗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 建成万亩有机基地 年产板栗近1万吨 开发6大系列深加工产品 [1] - 合作社吸纳726名社员 覆盖14个村 通过统一收购稳定价格 农户马文国种植面积从2亩扩大到50亩 [4] - 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200克即食板栗仁售价15元 较鲜栗价格增长约200% 社员赵本军10亩板栗年分红超2万元 [5] - 产业链三向发力:横向改良5000亩新品种 纵向建3座恒温库及深加工车间 垂向发展文旅 建板栗公园和12家农家乐 [5] - 当前种植面积5万亩 年产1万吨 产品销往日德等国 同比增幅20% 计划扩建交易市场及冷链 打造文化体验馆 [5] 薰衣草产业 - 薰衣草小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 年产精油5吨 纯露200吨 开发3大系列68品类产品 包括洗护用品等30万件 [6][8][9] - 依托与普罗旺斯同纬度优势 利用荒山坡地种植 配套建设1314米观光路线 520米悬崖餐厅及滑翔伞基地等文旅项目 [6][9] - 带动30多户村民就业 村民侯荣友年增收3万元 线上直播与高校合作 预计年收入达1200万元 [9][10] - 入选省级特色小镇 未来将扩大种植规模 完善旅游设施 开发六大系列产品 [10] 艾草产业 - 艾达健康科技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 带动周边村种植 计划发展100亩基地 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 [11][13] - 开发22大类70余种产品 包括艾条 足浴包等 去年销售额显著 今年拟扩大规模研发新品 [13] - 校企合作开展电商营销 农户韩菲种植艾草亩收入约3000元 员工董万香日薪100元 [14] - 实现种储产销一体化 从初级种植延伸至深加工和电商 形成三产协同发展 [11][14] 产业联动 - 三大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 深加工增值和农文旅融合 形成多产业联动格局 推动村民增收与乡村振兴 [1][14] - 板栗 薰衣草 艾草分别代表"金色""紫色""绿色"经济 覆盖农业 健康 文旅等多领域 [14]
保加利亚精油生产商:美国关税将由美消费者埋单
快讯· 2025-07-20 11:56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欧盟产品征收30%关税 [1] - 保加利亚精油生产商认为关税成本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1] 公司运营情况 - 保加利亚精油生产企业拥有250公顷薰衣草田 [1] - 公司年产薰衣草精油约20吨 [1] - 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出口 [1]
小紫花绽放大产业——新疆霍城薰衣草产业振兴记
新华网· 2025-07-17 18:50
薰衣草产业发展现状 - 新疆霍城县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近年来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1] - 2017年四宫村薰衣草种植面积达1.2万亩,成为县域核心种植区[1] - 2024年四宫村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2万元,较五年前荒山状态实现显著提升[1][2]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 当地企业联合高校建立省级研发平台,攻克精油提纯等关键技术[2] - 加工转化率达8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4.57亿元[3] - 开发精油、纯露、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完整加工产业链[2][3] 旅游经济带动效应 - 夏季"紫色旅游"吸引超1000万人次游客,2024年旅游总收入55.06亿元[3] - 薰衣草旅游专项收入达15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27.2%[3] - 民宿、餐饮、物流等配套产业同步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3]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薰衣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1亿元,第三产业占比近30%[3] - 产业模式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旅游"全链条转型[1][3] - 通过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形成可持续发展路径[1][3]
伊犁河边的芬芳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薰衣草产业概况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五团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薰衣草种植广泛分布于农田、街道、水渠及职工院落 [1] - 薰衣草品种"太空蓝"源自2004年经太空育种的种子,具有特殊培育背景 [1] - 当地薰衣草产业已形成完整价值链,涵盖宿根、鲜花、纯露、精油及枕头香皂等衍生品 [2] 种植与经营模式 - 职工家庭普遍参与薰衣草种植,采用多茬采收模式(如6月主茬与11月次茬)提升经济效益 [2] - 退休职工通过庭院种植实现小型商业化,典型单户可产出二茬花并直接面向游客销售 [2] - 种植技术门槛较低,11月初仍可进行移栽且成活率高 [2] 文化与社会价值 - 薰衣草成为当地城市标志的核心元素之一,其紫色被纳入可克达拉市徽设计 [1] - 职工通过艺术创作(如素描)记录薰衣草等农作物,反映产业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3] - 薰衣草田兼具经济与景观功能,形成"芬芳庄稼"的独特农业生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