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通产业趋势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位基金老将选择离场 牛市催生离职高峰
中金在线· 2025-09-08 08:06
公募薪酬改革叠加牛市行情,基金经理卸任仍在进行中。 9月6日,融通基金公告称,邹曦卸任在管融通行业景气、融通产业趋势、融通领先成长以及融通中国风 1号等4只基金产品,交由李进、何龙、万民远、程越楷等多位中生代基金经理接棒。 邹曦是融通老将,2001年2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市场拓展部总监助理、机构理财部总监助理、行业分 析师、宏观策略分析师、基金管理部总监、研究部总监,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此次卸任前是公司 权益投资负责人以及基金经理。 尽管离任原因为"内部调整",但是一次性卸任所有在管基金,在业内看来,是萌生退意的信号。 20余年基金老将卸任,中生代接棒 融通基金方面则对邹曦表达了肯定,一方面是邹曦长期管理的产品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了超额收益,另一 方面,他在融通基金构建"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进程中也贡献卓著。 根据融通基金公告,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邹曦卸任了4只在管产品。 邹曦代表作融通行业景气管理时间超13年,任职期间收益161.32%,这只基金交由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李 进管理,李进现为融通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其中,融通产业趋势、融通领先成长采取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李进继续担任融 ...
又一位基金老将选择离场,牛市催生离职高峰
财联社· 2025-09-07 11:16
基金经理变动 - 融通基金权益投资负责人邹曦于2025年9月6日卸任全部4只在管基金 包括融通行业景气、融通产业趋势、融通领先成长及融通中国风1号 由中生代基金经理李进、何龙、万民远、程越楷等接任 [1][3][4] - 邹曦为融通基金老将 2001年加入公司 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卸任前管理融通行业景气超13年 任职期间收益达161.32% [1][4] - 此次卸任被业内视为离职信号 尽管公告原因标注为"内部调整" [2][5] 接任安排与投研体系 - 融通行业景气由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李进接管 李进现任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4] - 融通产业趋势和融通领先成长采用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分别由李进和何龙继续参与管理 [4] - 融通中国风1号由医药基金经理万民远与新任基金经理程越楷共同管理 程越楷管理的融通核心价值(QDII)截至2025年8月底年内收益率达40.86% 大幅超越17.17%的业绩比较基准 [4] - 公司强调投研体系建设 2022年并入中国诚通集团后加强投研能力 2024年10月商小虎出任总经理 推动"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体系优化 [5][6] 行业人才梯队 - 融通基金形成传承有序的投研团队 包括自主培养的万民远、关山、刘安坤等 以及外部引进的程越楷、石础、闵文强等 覆盖医药、消费、TMT等行业 [7] - 公司设立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委员会 按季度确定战略资产配置中枢 并优化投研一体化公共组合运作机制 [6] 行业离职趋势 - 牛市行情加速基金经理离职 招商证券统计显示2021年离职人数达322人 创历史新高 超过2015年水平 [8] - 历史规律显示牛市伴随离职高峰 如2007年江晖离职创办星石投资 2015年王鹏辉创办望正资产 2021年董承非、周应波离职 2024年曹名长、蒋华安等相继离职 [8]
融通基金李进:聚焦趋势向上的行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1:34
基金经理背景 - 融通基金李进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2017年7月加入融通基金 从行业研究员起步 覆盖电子 计算机 新能源领域 [1] - 2021年升任基金经理助理 管理融通产业趋势臻选等多只基金 代表作融通产业趋势臻选任职以来回报51.48% 年化回报19.15% [1] 投资策略 - 投资趋势向上的行业 精选行业龙头企业 [2] - 从中观产业视角出发 寻找产业发展趋势 每年选出3到5个主线方向 具有强基本面支撑 成长周期以年度为单位 股价空间大等特征 [3] - 精选头部公司 通过调研 交流及上下游验证 筛选出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公司 聚焦科技 新能源 消费和医药四大方向 [3] 组合管理 - 根据市场环境风险偏好及产业趋势判断 调整价值类资产 成长类资产的权重比例 [4] - 从看好的产业中挑选趋势方向更好的二级或三级子行业 均衡配置分散风险 持股相对集中 适度采取逆向投资 [4] - 通过判断行业景气周期位置 商业模式与壁垒 中长期空间 估值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选择合适资产进入组合 [4] - 追求细分行业 个股都有较高绝对收益 保持稳健投资收益 控制组合风险 [4] - 买入时追求准确率 减少交易次数 控制持仓数量 提升重仓股确定性 卖出时减仓估值过高或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较大的行业 [4] 市场观点 - A股市场估值依然很便宜 受政策支持 流动性充裕 经济稳步复苏等因素影响 成长资产未来表现可期 尤其是科技 新消费 创新药等领域 [5] - 科技方面 算力领域光模块 PCB需求大增 相关龙头公司估值低 增速高 互联网估值低于美股龙头 AI发展带动收入增速提升 新势力整车受智能驾驶 机器人产业牵引 潜力大 [5] - 新消费方面 估值较为合理 成长路径清晰 看好情感属性强 具有消费平替机会的领域 关注出海潜力大的龙头公司 [5] - 创新药方面 中国创新药管线储备全球占比高 股票市值体量小 海外BD交易金额快速增长 临床进展持续推进 看好减肥等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6]
公募基金周报(20250421-20250425)-20250428
麦高证券· 2025-04-28 13: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大盘指数窄幅震荡,小市值风格较强,市场交易情绪回暖,海外关税缓和,各类资产表现不一,不同类型基金表现分化,建议关注医药板块阶段性投资机会,A股指数有韧性,策略上维持“红利 + 成长”杠铃配置 [10][11][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回顾 - 行业指数:大盘指数窄幅震荡,小市值风格强,日均成交额增3.43%,海外关税缓和,纳斯达克指数反弹,COMEX黄金回调,债市分歧或加剧,动量因子涨幅居前,综合金融等板块涨幅居前,建议关注医药板块 [10][11] - 市场风格:成长风格小幅反弹,价值风格较弱,中证2000指数涨幅最高,小市值风格强,建议维持“红利 + 成长”杠铃配置 [15][16] 主动权益基金 - 不同主题赛道中本周表现优异的基金:以TMT、金融地产等六个板块为基准,筛选单赛道和双赛道基金 [19] - 不同策略分类中表现优异的基金:将基金分为深度低估、高成长等类型,统计本周表现优异基金 [20] 指数增强型基金 - 本周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分布: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有不同表现,中性对冲和量化多头基金绝对收益也有差异 [24] 本期债券基金选品 - 中长债基金池:根据多指标筛选出中长债基金池 [37][38] - 短债基金池:未提及具体内容 本周基金高频仓位探测 - 近一周主动权益基金大幅加仓医药、食品饮料和商贸零售行业,大幅减仓电子、机械和通信行业;近一个月食品饮料和医药行业仓位增加,电子、计算机和机械行业仓位减少 [3] 本周美元债基金周度跟踪 未提及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