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

搜索文档
IAEIS 2025国际汽车电子产业峰会合作企业丨深圳市品优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4 16:1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成为影像行业世界级领先企业秉承务实平等真诚互惠原则拓展国内外前装和后装市场 [3] -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前装影视采集模组行车记录仪模组警用执法仪镜头模组运动DV模组无人机视频模组及多用途车载摄像头 [3] - 产品应用覆盖汽车前装后装医疗器械远程视频采集行车记录仪运动相机安防系统3D打印人脸识别指纹扫描等领域 [3] 核心优势 技术实力 - 研发团队超40人计划2026年突破60人2027年达100余人平均年龄35岁工作经验5年以上占比70%8-10年占比20% [6] - 拥有30余项专利证书同年申请专利超30项实验室可进行高低温冷热冲击盐雾气密测试震动防水等20余项实验 [6] 生产制造 - 工厂通过IATF16949认证上线ERP/MES/ESOP管理系统及AA终检螺纹调焦等全自动设备实现全程量化管理 [7] - 拥有SMT车间百级镜头模组车间成品组装车间老化室2个月产能车载摄像头600K镜头模组1KK成品组装300K [7] 合作案例 - 合作客户包括LINK&CO NISSA HITACHI FOXCONN GEELY ILPIN 富士康科技集团等 [10]
鸿泉物联(688288):公司深度报告:国四补贴为重卡注入明确增量,乘用车及两轮车加码成长斜率
信达证券· 2025-06-18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信达证券首次覆盖鸿泉物联,给予“买入”评级 [3][8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鸿泉物联作为国内商用车车联网领域领军企业,凭借全产业链技术布局与前瞻性市场卡位,在商用车更新、乘用车及两轮车智能化升级三大赛道协同突破,业务结构从单一商用车领域向多维度智能化市场延伸,成长逻辑转向技术与场景共振新范式 [13][86] - 国四汰换政策重构行业生态,重卡市场迎结构性复苏,鸿泉物联全栈智能网联能力构筑壁垒,深度绑定头部主机厂,在政策驱动的更新周期中具备先发优势 [13] - eCall国标落地催生新蓝海,鸿泉物联获得欧盟认证,打开出海通道;域控制器需求爆发,公司在该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品覆盖多元场景,在供应链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4] - 两轮车智能化浪潮兴起,分级团体标准出台,鸿泉物联紧抓趋势,前装市场布局抢占行业先机,有望开辟第三赛道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用车车联网领军者,国四汰换开启新机遇 - 商用车全栈智能网联与座舱产品:鸿泉物联拥有行车记录仪、T - BOX、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等全栈商用车网联产品,多数已成为重卡前装零部件。其中行车记录仪可记录存储车辆信息并提供驾驶指导;T - BOX可实现车联网应用等功能;ADAS能降低车辆运营安全隐患;智能座舱的中控屏和仪表可提升司机驾驶体验,公司围绕智能座舱开发多种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16][19][27] - 商用车报废更新政策加码,国四纳入补贴范围:2025年政策范围扩容,新增国四车型并将天然气重卡纳入补贴体系;资金渠道和拨付方式调整,提高资金给付落实效率;实施期限延长。补贴政策从报废和新购两方面鼓励车主汰换老旧车辆,报废 + 新购补贴叠加最高可达14万元。2024年重卡销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整体变化不明显,2025年若国补政策推动效果显著,销量同比增长空间显著 [30][33][35] eCAll及域控制器,帮助公司打开乘用车市场 - 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标准发布,有望撬动百亿市场空间:欧盟等多地出台eCall法案,佐思汽研预测全球eCall系统市场到2030年将增长至99.31亿美元。2025年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5672 - 2025发布,将于2027年7月1日实施,预计2027年国内乘用车eCAll市场规模约为110.3亿元 [44][45][48] - 鸿泉物联eCAll获得欧盟认证,助力国内主机厂出海:2024年公司获得重要客户海外版车型的E - call产品定点,2025年4月获得欧盟eCall认证。随着国内主机厂整车出口增长,公司有望在乘用车市场获取长期增益 [52] - 多样化座舱需求带动控制器市场规模攀升,公司相关收入高速增长:智能座舱个性化需求崛起,推动域控制器市场快速扩容。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我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规模达57亿元,2025年将达88亿元左右。鸿泉物联在该领域有多种产品,2024年控制器产品实现收入9075万元,同比增加201.57%,毛利率36.13%,销量累计达55万件 [55][60][64] 两轮车智能化趋势明确,有望带动配套硬件出货增长 - 两轮车智能化团体标准出台,多家主机厂有望跟进智能化前装布局:2024年中国电子商会发布两轮车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将骑行智能化划分为六个级别,从多个方面对智能化进行判断,并已在部分企业试点。两轮车智能化需求增加,其硬件基础智能化需求有望显著增加,传统主机厂有望加速智能化布局 [65][66][67] - 鸿泉物联紧抓趋势性机会,两轮车收入有望突破性增长:公司把握两轮车智能化趋势,2024年研发相关产品,已与部分客户建立合作关系。测算摩托车智能化市场在不同渗透率下规模可观,且主机厂财务状况较好,有望支撑公司订单落地和兑付 [68][72][75] - 拐点已现,公司有望在三重推动力下实现强势增长:过去公司业绩受重卡产销规模周期波动影响显著,随着进军乘用车和两轮车市场,下游需求更丰富,有望平滑业绩波动。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基本面回暖且具备持续性 [76][77]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评级 - 盈利预测及假设:预计车载联网终端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4%/29%/29%,毛利率分别为34%/36%/37%;控制器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49%/41%/34%,毛利率为41%/38%/36%;平台软件开发服务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8%/15%/14%,毛利率为69%/70%/71%;智能座舱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75%/63%/62%,毛利率稳定在27%左右 [83] - 估值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6.97/9.35/12.55亿元,同比增长33.2%/34.1%/34.2%;归母净利润0.60/0.85/1.2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7.6/33.6/23.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6]
博实结(301608) - 30160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6月9日
2025-06-09 16: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从事物联网智能化产品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通信、定位、AI等技术为核心,基于自研无线通信模组提供智能终端及配套解决方案 [1] - 公司秉承“智慧赋能万物,共创美好未来”使命,坚持“成就客户、创新驱动、博大务实、品质至上”经营理念,依托核心技术与业务模式,深耕车联网、布局物联网,目标成为全球物联网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专家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增加24.8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加0.81%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加40.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加14.42% [1][2] 海外业务战略 - “出海”是公司未来几年主要发展战略和重要收入增长点,智能车载终端、智能睡眠终端、智能支付硬件是海外业务拓展重点 [2] - 智能车载终端销往非洲、东南亚、西亚等地区,已获欧美、中东多地产品认证,全力开拓欧美和中东市场 [2] - 智能睡眠终端基于海外客户需求丰富产品种类,通过创新和多元化布局实现收入增长 [2] - 智能支付硬件深耕东南亚市场,提升移动支付市场影响力 [2] - 依托核心技术与业务模式,基于海外客户需求,深耕车联网、布局物联网,推动产品多元化战略 [2] 智能交通领域 - 商用车监控终端包括车载行驶记录仪等,应用于重型载货汽车等细分市场;乘用车定位终端基于定位技术设计,包括多种定位终端和记录仪,应用于汽车金融等场景 [3] - 国内外智能车载终端面向汽车后装市场,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并销售软硬件产品给车载运营服务商,服务商为终端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 [3] - 公司与国内外车载运营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在智能交通后装行业有客户先占优势 [3]
中国的跨境电商,何时能重回越南?
雷峰网· 2025-03-07 19:02
Temu在越南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 Temu因不符合新电商法规在乌兹别克斯坦面临运营限制,且未获得正式许可[2] - 尽管遭遇合规问题,公司仍将越南视为关键增量市场,正积极解决审批问题以重返市场[3][4] - 下架前在越南表现亮眼:日订单量达数十万单,GMV超百万美元,通过90%折扣和“砍一刀”社交玩法快速获客[6] 低价策略的争议与合规风险 - 低价策略引发越南本土商家恐慌,如行车记录仪售价仅7.1万越南盾(20元人民币),远低于其他平台[7] - 被下架主因包括未提交业务注册申请、税收及财务报告不合规,连带Shein也被迫停运[8][9] - 行业分析指出,越南政府保护本土产业力度强,Temu模式可能冲击当地批发体系与制造业[7][8] 越南电商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越南电商市场规模达138亿美元,Shopee以59.2%份额领先,TikTok Shop两年内跃居第二(23.3%)[12] - TikTok凭借直播电商快速崛起,日均订单量100-200万单,文化相似性助力其复制中国成功经验[13][14] - Temu件单价6-7美元,略高于TikTok(6-8美元)和Shopee(5-8美元),但东南亚市场低价优势不明显[15] Temu重返越南的机遇与挑战 - 越南电商渗透率不足10%,增长潜力大,年轻消费者转向线上或推动渗透率升至20%-30%[12] - 行业认为Temu需解决合规问题并调整策略,单纯依赖广告投放和低价难以撼动Shopee/TikTok地位[15] - 越南政府改组可能带来政策松动,公司若完善本土资质仍有较大回归希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