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衍生权证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0388.HK)2025年半年报点评:市场活跃度高涨驱动业绩高增 新股市场重回全球首位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2.5%,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1%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19亿港元,同比增长33.2%且环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0.8%且环比增长9.0% [1] 收入结构变化 - 交易费、结算费及存管托管费等合计收入占比达62.0%,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联交所上市费占比5.8%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净额占比20.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1] - 现货相关费用合计59.95亿港元,同比增长71%,衍生品相关交易费12.98亿港元,同比增长14% [2][3] 现货市场表现 - 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达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创半年度新高,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2] - 沪深港通收入及其他收益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195%,创半年度新高 [2] 上市与集资活动 - 联交所上市费4.35亿港元同比增长1%,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重回全球首位 [2] - 上半年共44家公司上市,包括全球最大规模新股宁德时代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衍生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张数达170.0万张,同比增长11%,创半年度新高 [3] - 衍生权证及牛熊证上市费3.81亿港元同比增长30%,主要因市场波动加剧推升新产品上市数量 [3] 投资收益表现 - 投资收益净额28.75亿港元同比增长14.0%,其中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18.31亿港元同比增长13.0%,规模达2272亿港元同比增长14.9% [3]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5.9%,年化投资收益率5.74%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 [3] 战略与资金运作 - 外部组合于2025年第二季度全数赎回,资金将用于购置香港交易所总部物业 [3]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并受益于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政策利好 [4]
香港交易所(00388):市场活跃度高涨驱动业绩高增,新股市场重回全球首位
华创证券· 2025-08-21 17:4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维持香港交易所(0388 HK)"推荐"评级,目标价494 0港元(当前价441 2港元)[1][8] - 基于可比公司PE估值法,给予2025年36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12%上行空间[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40 76亿港元(同比+32 5%),归母净利润85 19亿港元(同比+39 1%)[1] - 2025Q2营业收入72 19亿港元(同比+33 2%/环比+5 3%),归母净利润44 42亿港元(同比+40 8%/环比+9 0%)[1]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EPS为13 72/15 03/16 90港元(前值:12 32/13 61/15 25港元)[8] 收入结构分析 - 交易费+结算费+存管服务费合计占比62 0%(同比+5 9pct),投资收益净额占比20 4%(同比-3 3pct)[2] - 现货市场相关收入59 95亿港元(同比+71%),衍生品交易费12 98亿港元(同比+14%)[3][8] - 沪深港通收入18 13亿港元(同比+195%),创半年度新高[3] 市场交易数据 - 2025H1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ADT)达2228亿港元(同比+122%),港股通日均成交1110亿港元(同比+196%)[3] - 衍生品日均成交张数170万张(同比+11%),结算所基金规模2272亿港元(同比+14 9%)[8] IPO市场表现 - 2025H1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716%),重回全球首位,共44家公司上市[4] - 联交所上市费4 35亿港元(同比+1%),衍生权证及牛熊证上市费3 81亿港元(同比+30%)[4][8] 战略发展亮点 - 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政策利好,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吸引优质企业[8] - 购置香港交易所总部物业,外部组合于2025Q2全数赎回[8]
香港交易所(00388):成交量创多项单日记录,半年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东吴证券· 2025-08-20 21: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香港交易所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32.1x/29.0x/26.9x [1][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1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归母净利润85亿港元 同比增长39% 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7] - 第二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72亿港元 环比增长5% 归母净利润44亿港元 环比增长9% [7] - 2025年上半年ROE为15.4% 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7] - 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230亿港元 同比大幅增长122% [7] 分部业务表现 **现货市场分部** - 收入67亿港元 同比增长62% 占总收入比重48% [7] - 沪深港通南向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 同比增长196% 北向日均成交额171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 [7]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交易额45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 [7] - IPO发行44家 同比增加15家 总融资额1094亿港元 同比增长716% [7] **衍生品市场分部** - 收入36亿港元 同比增长15% [7] - 衍生产品日均成交合约张数达170万张 同比增长11% 创半年历史新高 [7] - 权证及牛熊证日均交易额170亿元 同比增长72% 交易总数增长44% [7] - 新上市权证数量增长24% 牛熊证数量增长39% [7] **商品及数据服务分部** - 商品分部收入15亿港元 同比增长8% LME收费交易日均成交总额同比增长4% [7] - 数据及连接分部收入11亿港元 同比增长5% 主要因领航星/中华通中央交易网关用量增加 [7] **公司项目与投资** - 公司项目收入12亿港元 同比增长28% [7] - 内部投资收益10亿港元 同比增长16% 年化投资净回报率5.73%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7] - 平均资金余额增长8%至364亿港元 [7][1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77.85亿/305.24亿/329.70亿港元 同比增长24.18%/9.86%/8.01% [1]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19亿/192.62亿/207.88亿港元 同比增长33.48%/10.58%/7.92% [1][7]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3.74港元 2027年升至16.40港元 [1] 市场与估值指标 - 当前市净率9.83倍 每股净资产44.89港元 [5][6] - 港股流通市值5593.70亿港元 总股本12.68亿股 [5][6] - 较国际交易所估值溢价显著 2025年PE估值32.1x 高于纳斯达克(30.2x)及洲际交易所(27.5x) [1][17] 关键业务假设 - 预计2025年联交所日均成交额2300亿港元 同比增长75% [16] - 港股通成交额预计2015.7亿港元 同比增长70% [16] - 主板IPO数量预计78家 股本证券集资总额预计4886亿港元 [16]
香港交易所(0388.HK):赴港上市步伐加快 市场热度仍处高位
格隆汇· 2025-08-15 11:28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7月整体表现强劲 港交所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 业绩有望延续增长 [1] - 互联互通机制推动市场流动性提升 现货及衍生品市场多数指标同比显著改善 [1][2] - 宏观环境呈现分化 国内经济景气度承压 海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3] - 港交所估值处于历史中位 具备配置性价比 业绩增长预期明确 [4] 业务表现 - 现货市场ADT同比高增:港交所ADT达2629亿港元(环比+14.2% 同比+166.6%) 北向ADT为2223亿港元(环比+36.5% 同比+86.0%) 南向ADT为1444亿港元(环比+19.5% 同比+329.0%) [1] - 衍生品市场期权成交活跃:期权ADV为94.2万张(环比+14.8% 同比+30.6%) 期货ADV为57.2万张(环比-0.1% 同比-3.7%) [1] - 结构化产品表现分化:牛熊证及衍生权证ADT为157亿港元(环比-2.4% 同比+48.0%) [2] - LME成交量环比回落:日均成交70.0万张(环比-6.5% 同比+2.3%) [2] - IPO市场规模同比激增:新股募资199亿港元(环比-34% 同比+333%) 新上市衍生权证850个(同比+42%) 牛熊证2271个(同比+31%) [2] 利率环境 - HIBOR利率同比普遍下行:6个月期2.27%(环比-0.11pct 同比-2.37pct) 1个月期1.03%(环比+0.31pct 同比-3.48pct) 隔夜0.19%(环比+0.16pct 同比-4.97pct) [2] - 美国隔夜利率维持4.33%(环比持平 同比-0.99pct) [2] 宏观背景 - 国内制造业PMI降至49.3%(环比-0.4pct) 新订单指数49.4%(环比-0.8pct) 新出口订单47.1%(环比-0.6pct) 生产指数50.5%(环比-0.5pct) [3] - 美联储维持利率4.25%-4.50% 市场预期9月降息25bp 全年降息50bp [3] - 美国失业率4.2%(环比+0.1pct) CPI同比2.7%(与上月持平) [3] 业绩与估值 - 港交所PE为38.24x 处于2016年以来58%分位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284/311/337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177/187/206亿港元 [4] - 对应PE估值30.9/29.2/26.4倍 [4]
港交所: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7月底为44.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44%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6:52
香港证券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44.9万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1.1万亿港元大幅上升44% [1] - 2025年7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629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986亿港元大幅增长167% [1] - 2025年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086亿港元显著上升124% [2] 证券市场细分产品表现 - 衍生权证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7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46亿港元增长63% [2] - 牛熊证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96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55亿港元上升75% [3] - 交易所买卖基金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19亿港元大幅增长180% [3] - 杠杆及反向产品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9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23亿港元上升70% [3] 首次公开招股及集资金额 - 前七个月新上市公司达53家 较去年同期40家增加33% [3] - 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达1,279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80亿港元大幅增长611% [3] - 前七个月总集资金额为3,31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835亿港元显著上升297% [4] 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量 - 期货及期权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量1,671,497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1,499,137张增长11% [5] - 股票期权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量864,892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680,980张上升27% [5] - 股票期货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量8,631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8,017张增长8% [5] - 人民币货币期货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量112,429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82,833张上升36% [5]
今年前6月港股总集资2808亿港元 同比上升322%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7:12
证券市场表现 - 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6月底为42.7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1万亿港元上升33% [1] - 2025年6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3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12亿港元上升107% [1] - 2025年首六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04亿港元上升118% [1] 衍生品市场表现 - 2025年首六个月的衍生权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6亿港元上升70% [1] - 2025年首六个月的牛熊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4亿港元上升78% [1] - 2025年首六个月的杠杆及反向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亿港元上升75% [3] 交易所买卖基金表现 - 2025年首六个月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9亿港元上升184% [2] 首次公开招股及集资金额 - 2025年首六个月有44家新上市公司,较去年同期的30家上升47% [3] - 2025年首六个月的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为10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4亿港元上升699% [3] - 2025年首六个月的总集资金额为28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65亿港元上升322% [3] 期货及期权市场表现 - 2025年首六个月的期货及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为1700322张合约,较去年同期的1532608张上升11% [4] - 2025年首六个月的股票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为868128张合约,较去年同期的695757张上升25% [5] - 2025年首六个月的股票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9071张合约,较去年同期的8306张上升9% [6] 人民币货币期货表现 - 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货币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115150张合约,较去年同期的80609张上升43% [7]
港交所:香港股票市场新能源板块市值规模增至5680亿美元 占香港市场总市值12.5%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9:29
香港资本市场新能源生态圈发展 核心观点 - 香港资本市场新能源板块市值规模自2015年至2025年3月增长超过四倍,从1,250亿美元增至5,680亿美元,占香港市场总市值比重达12.5% [1] - 香港交易所通过优化上市规则、提升流动性、构建多元化产品生态圈,成为新能源企业全球融资首选平台 [1][6][8][9] - 国际及中国内地资本对香港新能源板块参与度显著提升,机构投资者持仓规模从2015年120亿美元激增至2025年2月510亿美元 [4] 香港资本市场五大优势 1 全球领先融资中心 - 2014-2024年香港交易所新股融资额达3,05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 [2] - 2025年首季融资额达205亿美元,创2021年第二季以来季度新高 [2] - 新能源企业为融资主力,两家行业龙头近期完成大规模再融资 [2] 2 多元化投资者结构 - 亚洲机构对在港上市新能源企业持股从2015年40亿美元增至2025年2月180亿美元 [4] - 中国内地资本通过港股通参与新能源板块,2024年南向资金对新能源标的持股占港股通总量20% [4] - 2024年港股通成交额占香港市场总成交比重达17.3% [4] 3 上市规则持续优化 - 2018年《上市规则》新增章节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上市 [6] - 2023年增设第十八C章,为特专科技公司(含新能源企业)提供专属上市途径 [6] - 允许未收入企业通过针对性规则上市,加速商业化进程 [6] 4 市场流动性提升 - 2024年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1,318亿港元,同比增26% [8] - 2025年首季日均成交额达2,427亿港元,同比增144% [8] - 优化措施包括下调股票印花税、恶劣天气正常开市等 [8] 5 多元化产品生态圈 - 上市后可发行股票期权、指数期货等衍生品提升流动性 [9] - 多元化融资工具帮助新能源企业应对技术迭代与市场变化 [9] 新能源行业前景 - 全球减碳、电动车普及等趋势推动产业革新,绿氢、新型储能、可控核聚变等技术为重点领域 [10] - 香港资本市场致力于搭建绿色科技与全球资本对接平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