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贷
搜索文档
凝心聚力共奋进 奋楫扬帆谱新篇|潍坊银行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银行
齐鲁晚报· 2025-09-28 21:07
公司概况与经营业绩 - 公司是潍坊市规模最大的地方国有法人银行,成立于1997年,现有员工3100余人,拥有134处营业网点,机构覆盖潍坊各县市区及青岛、烟台、临沂、滨州、聊城等地市 [2] - 截至8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320亿元,存款2655亿元,贷款193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9.2%、12.1%、11.7% [2] - 公司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聚焦"双保双提"目标和七项重点工作 [2] 战略定位与公司治理 - 公司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构建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干部执行力"三力"党建工作格局 [4] - 公司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生产力标准、群众公认、五湖四海、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导向,启动"2030优才计划"以打造专业干部员工队伍 [13] - 公司坚守风险合规底线,严抓干部作风建设,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并迭代升级企业文化,其文化品牌建设创新实践获评"好品金融"典型案例 [8] 业务创新与产品发展 - 公司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了8大系列60余种特色信贷产品,包括在全省率先推出的"质量贷"和"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以及创新开发的"花好贷"业务 [15] - 公司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上线"智慧企银3.0"系统,推出不同场景线上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线上化普惠小微信贷产品服务客户近7600户,余额43.93亿元 [19] - 公司深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与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8] 各金融板块具体进展 - 科技金融方面,公司制定2024-2026年发展规划,量身定制全周期服务方案,在2025年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中于城商行排名位列前茅 [42] - 绿色金融方面,公司绿色贷款余额190多亿元,其中项目融资贷款占比70%,已发放EOD项目融资贷款余额10.17亿元,并获得碳减排政策工具支持17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0亿元 [46] -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5年8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81亿元,较年初增加42亿元,增长额居全省城商行第一位 [50] - 养老金融方面,公司推出"养老有'潍'"银发金融特色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养老金融服务质效评估中获得法人城商行优秀档 [51] - 数字金融方面,公司累计推出17款线上贷款产品,创新搭建20类特色场景,并深化人工智能应用以构建AI+银行新生态 [52][53] 社会责任与客户服务 - 公司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累计配合公安机关开展防范提示宣传64次,成功拦截涉诈受害案件47起,为客户挽回资金损失168.30万元 [25] - 公司成立志愿服务队,2500余名志愿者在全市广泛开展关爱儿童、文明出行、乡村振兴、敬老助残等志愿活动,并坚持开展"爱心助考"活动 [26][29][32][36] - 公司获评全市"星光"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辖内机构获评"一星级青年文明号"、全国"金融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36]
广东省韶关市全力推进质量融资增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4 16:46
文章核心观点 - 韶关市通过质量融资增信模式将企业质量要素转化为金融授信依据成功发放800万元贷款推动质量与金融资源融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2][3] 质量融资增信机制 - 采取一企一策专业化授信方式以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和质量创新等要素作为融资增信新路径[1] - 开发专属信贷产品粤质贷-韶质融对获得质量品牌荣誉的标杆企业和质量人才提供金融优惠包括授信金额、贷款利率、购房购车、理财规划和保险保障等方面支持[2] - 建立动态质量融资增信企业名录库根据质量荣誉含金量和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企业划分为三个类别指导金融机构结合需求调整产品内容[3] 具体实施案例 - 建设银行韶关市分行为1家实行首席质量官制度企业投放300万元贷款期限3年[2] - 工商银行韶关分行为1家韶关市制造业品质领跑者企业投放500万元贷款期限2年[2] 政策推进与多方协作 - 举办粤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推进会联合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保险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讨论将质量品牌荣誉转化为信用评价指标和贷款参考因素[2] - 制定印发推进粤质贷-韶质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方案加强金融监管部门沟通明确支持企业品牌管理、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升级[2] - 发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联动作用多渠道开展政策推广活动提升产品知晓度和融资便利性[3] 未来规划 - 联合更多金融机构开发冠名粤质贷的质量融资增信专属产品完善细化服务方案确保红利精准直达目标企业激发品牌发展活力[3]
上海农商银行:“质量贷”构建质量增信融资生态
新华财经· 2025-07-14 10:44
质量贷金融服务方案 - 上海农商银行联合上海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质量贷"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主要针对取得质量荣誉或资质认证的名录企业融资需求 [1] - 方案以企业政府质量荣誉作为融资增信依据 将质量信用 品牌价值 质量水准等非财务指标纳入金融授信评价体系 [1] - 通过分层授信模型实现"质量荣誉等级"与"融资授信额度"挂钩 授信最高可达5亿元 [1] - 2024年迭代升级为"质量贷2 0" 拓宽质量增信评价范围 将获得"碳认证"的企业纳入服务体系 注入绿色金融内涵 [1] 区域落地情况 - 自2023年推出以来 已在14家分支行区域推动落地 [1] - 在金山区率先发布"金质贷" 后陆续推出宝山区"农商宝质贷" 虹口区"质量标准贷" 黄浦区"黄浦质汇贷" 松江区"茸质贷"等5个区域专属子方案 [1] 典型案例 - 上海LC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三板上市企业 凭借"金山区长质量奖"获得"金质贷"支持 银行创新运用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优势 短时间完成尽调至放款 [1] - 上海YWS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虹口区长质量奖"获得"质量标准贷"支持 技术优势和标准创新能力成为授信依据 缓解研发资金压力 [2] 政策背景与成效 -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健全质量融资增信体系"部署 响应上海市质量信用金融转化专项工作 [4] - 截至2025年6月末 累计投放质量增信资金超25亿元 投放金额排名全市前列 政策宣贯覆盖逾2000家质量荣誉企业 [4] 创新意义 - 推动"质量要素金融化" 构建覆盖质量荣誉 标准创新 品牌认证的全周期质量增信融资生态 [2] - 将质量"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 [2]
多举措推进质量融资增信 银行业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证券日报· 2025-06-30 13:32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采取更有力措施推动质量融资增信工作,重点帮扶中小微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1] - 银行业积极响应政策,探索结合质量融资增信要素开发产品服务,并加强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以实现银企精准对接 [1] -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创新举措将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通过质量评估精准定位优质企业,形成质量提升与金融支持的良性互动 [1]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涵盖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五大维度,银行已将其纳入信贷评价体系 [2]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深质贷"产品,整合企业质量数据形成动态画像,为优质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纯信用贷款 [2] - 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推出"鹭质贷",单户最高授信500万元,支持线上线下多渠道申请并设置绿色通道提升服务效率 [2][3] - 专家建议构建"质量+金融"双维度评估体系,对获政府质量奖或参与国标制定的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或利率优惠 [3] 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 - 银行通过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实现质量信用、抽检合格率等数据互通,为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4] -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调研,利用"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政策解读、申报跟踪等集成服务 [4] - 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再造信贷流程,建立自动化审批系统缩短放款时间,提升资金支持效率 [5] 技术应用与生态构建 - 专家提议搭建"政银企"数据枢纽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等多部门数据破除信息壁垒 [5] - 采用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通过行业协会共建质量评价指标库纳入非财务数据 [5] - 建议建立动态"质量融资企业白名单"机制,配套绿色审批通道实现需求精准匹配 [5]
上海:推动质量贷等产品纳入本市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相关政策范围
快讯· 2025-06-09 10:11
政策导向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推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1] - 探索增值服务改革 深化质量融资增信服务 [1] - 推动银行机构研发更多质量融资增信金融产品 [1] 金融支持 - 推动质量贷等产品纳入上海市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政策范围 [1] - 政策旨在更好惠及质量效益型企业 [1]
辽宁阜新市市场监管局与邮储银行联合推出“千亿送贷”活动一季度提供2.79亿元贷款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21 15:14
政银合作融资计划 - 阜新市市场监管局与邮储银行联合推出"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 通过政银合作建立金融服务敢贷愿贷会贷长效机制[1][2] - 一季度提供贷款总额2.79亿元 惠及1177户经营主体 覆盖流通商贸、农产品深加工、种植养殖及科技创新等多个行业[1]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邮储银行推出"极速贷""房抵贷""流水贷""质量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积极拓展首贷和信用贷服务[2] - 通过75个二维码拓展线上申贷渠道 提供"不见面"网上融资服务 及时响应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2][3] 精准对接与数据支持 - 市场监管部门依托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共享平台 累计推送95条不同行业经营主体登记数据 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2] - 工作人员入户指导经营主体了解纾困政策 精准梳理融资需求名单并推送银行对接[2] 定向扶持与区域发展 - 开展"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主题活动 重点支持园区、基地、乡镇、村屯的县域经济发展[3] - 通过基层市场监管所建立的微信工作群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服务 促进乡村振兴和企业做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