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质贷

搜索文档
深圳科技贷款余额超2万亿 海洋金融增长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53
深圳金融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1] - 深圳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 [1] - 深圳海洋金融相关贷款余额增速明显,绿色港口和航道、绿色船舶制造、绿色渔业等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5.4% [1][3]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1] 货币政策实施 - 深圳人行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 [2] - 清单内已有超1850家科技企业、89个项目获贷超410亿元 [2] - 深圳25家银行实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支持行业领域的贷款全覆盖 [2] - 深圳地方法人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显著增长 [2] 科技创新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 [3] - 102家企业签约"腾飞贷"36亿元,"科技初创通"助力3761家企业获得贷款48.4亿元 [3] - 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只,规模合计207.5亿元 [2][3] - "种子基金+种子贷"支持体系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3]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 [3] - 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87.5亿元,带动碳减排395万吨 [3]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国有大行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和装备等加大信贷支持 [3] 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 [4] - 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4] - 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 [4] - 地方征信平台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744亿元 [4] 跨境金融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4]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5512.8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深圳辖内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5] -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72亿元 [5] 消费金融与跨境支付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 [6] - "创业担保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发放贷款余额超290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微信支付外卡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倍、1.5倍 [6] - 港人在深共开立内地银行账户超321万户,其中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 [6] 外籍人员消费 - 2025年1至6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7] - 韩国、美国、新加坡位列深圳入境消费市场前三大客源国 [7] - 老挝、蒙古游客在深消费额同比分别激增150倍、23倍 [7]
央行深圳市分行:上半年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科技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44
央广网北京7月22日消息(记者 冯方)7月22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局深圳市分局举行 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金融运行有关情况。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上半年深圳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 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落地 见效,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更好发挥货币 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推动深圳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货 币金融环境。 一是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 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从结构上看,信贷结构持续优 化,全市信贷投放主要投向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其中,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 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贷款 ...
无事不扰 有求必应 深圳创新服务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
搜狐财经· 2025-07-21 00:15
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重要举措,深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2025年3月正式上线,链接 国家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等各类平台资源,为深圳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 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动力活力。 深圳市工商联扎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每年启动"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活动,5年来走访调研重点企业及 商协会3000余家,协调问题诉求1285个。同时,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走进基层工商联、商协会、高校、企 业,开展政策宣传和民间互动,助力全方位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优市场环境和产业创新生态。 真金白银提供金融"活水" 在全面做好各类企业服务的基础上,深圳努力做好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的金融服务,着力解决民营企业、中小 企业融资"一视同仁"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挥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引领示范作用,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推出"科技初创 通",助力银行贷"早"贷"小"。深圳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出首款质量融资增信产品"深质贷",依托企 业质量能力、资质等要素,帮助企业质量品牌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增信的"有形资产"。 央广网深圳7月20日消息(记者 常迪) ...
多举措推进质量融资增信 银行业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证券日报· 2025-06-30 13:32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采取更有力措施推动质量融资增信工作,重点帮扶中小微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1] - 银行业积极响应政策,探索结合质量融资增信要素开发产品服务,并加强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以实现银企精准对接 [1] -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创新举措将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通过质量评估精准定位优质企业,形成质量提升与金融支持的良性互动 [1]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涵盖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五大维度,银行已将其纳入信贷评价体系 [2]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深质贷"产品,整合企业质量数据形成动态画像,为优质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纯信用贷款 [2] - 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推出"鹭质贷",单户最高授信500万元,支持线上线下多渠道申请并设置绿色通道提升服务效率 [2][3] - 专家建议构建"质量+金融"双维度评估体系,对获政府质量奖或参与国标制定的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或利率优惠 [3] 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 - 银行通过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实现质量信用、抽检合格率等数据互通,为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4] -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调研,利用"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政策解读、申报跟踪等集成服务 [4] - 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再造信贷流程,建立自动化审批系统缩短放款时间,提升资金支持效率 [5] 技术应用与生态构建 - 专家提议搭建"政银企"数据枢纽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等多部门数据破除信息壁垒 [5] - 采用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通过行业协会共建质量评价指标库纳入非财务数据 [5] - 建议建立动态"质量融资企业白名单"机制,配套绿色审批通道实现需求精准匹配 [5]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深圳商报· 2025-04-27 14:30
活动概况 - 深圳四部门联合主办"深圳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对接活动",近30家民营企业和24家金融机构参与[1] - 活动包括政策解读、企业路演、金融机构对接等环节,旨在打通金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1]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解读《关于进一步做好深圳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通知》[1] - 重点介绍科技创新再贷款、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创新金融模式[1] - 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等特色金融服务[1] 企业参与 - 稞米科技、搜旅智慧等4家企业进行融资项目路演,华先医药、远信储能等10家企业介绍融资需求[1] - 工商银行、大新银行等金融机构现场提供针对性融资解决方案[1] 活动成果 - 5家银行与6家民营企业现场签约,意向融资金额累计超3亿元[2] - 融资涉及综合授信和普惠贷款,覆盖智能终端、电子制造、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2] 活动意义 - 深圳在复杂国际贸易形势下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的重要举措[2] -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 - 未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企业-政府-金融"良性循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