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力斯M5
icon
搜索文档
博俊科技(300926)2025三季报预告点评:Q3超预期 强客户结构典型代表
新浪财经· 2025-10-19 20:36
3) 产能优势:上市以来持续完善西南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等产能布局,随着 重庆工厂、常州工厂等产能相继投放,加速客户属地化配套和服务,客户拓展进一步升级。24 年起陆 续还有常州二期工厂、河北工厂、肇庆工厂投放,奠定增长基础。 盈利预测:考虑公司业绩超预期上修25-27 年归母净利润为9.3 亿元、12 亿元、14.5 亿元(前值为8.5 亿 元、10.8 亿元、12.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30%、21%,对应当前PE 14.5X、11.2X、9.3X,看 好公司车身模块化业务跟随吉利、赛力斯、小鹏、零跑、比亚迪等头部客户放量业绩持续高增长,维 持"买入"评级。 中长期:凭借车身工艺全覆盖+一体化能力+产能优势,打造白车身总成供应商,实现量价齐升 1) 车身工艺覆盖全且水平领先同行:目前覆盖冲压(冷冲)、热成型、焊接、激光焊接、注塑、激光 切割、一体化压铸、装配等技术和工艺,覆盖工艺齐全且水平领先同行,具备提供白车身一站式服务的 能力,可满足主机厂车身开发需求。 2) 一体化能力:具备从模具设计与制造到车身零部件与模块化产品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形成强响应 和成本优势。 事件:公 ...
博俊科技(300926):Q3超预期,强客户结构典型代表
中泰证券· 2025-10-19 19:5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博俊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4]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博俊科技是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强客户结构的典型代表,其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得益于赛力斯、理想等大客户新车贡献,且中长期凭借车身工艺全覆盖、一体化能力及产能优势,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3][5][6] 公司基本状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总股本为434.31百万股,流通股本为283.30百万股 [1] - 公司市价为30.90元,总市值为13,420.32百万元,流通市值为8,753.88百万元 [1] 业绩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4-2.85亿元,同比增长80%-110%,中枢值为2.65亿元,同比增长94.5%,环比增长30.3% [5][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227百万元,同比增长63%,归母净利润为613百万元,同比增长99% [4][8] - 盈利预测上修,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5亿元、11.98亿元、14.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30%、21% [6][8]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13元、2.76元、3.34元 [4][8] 增长驱动因素 - 短期业绩高增得益于大客户赛力斯(如M8车型三季度交付6.43万辆,二季度为3.5万辆)和理想汽车(如i8、i6新车)的增量贡献 [6] - 公司深度绑定头部客户,2023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和吉利汽车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1%和20%,同时也是赛力斯、长安、比亚迪等品牌的供应商 [6] - 公司财务预算指引2025年预计净利润增长20-40% [6] 竞争优势与业务展望 - 公司车身工艺覆盖全面且水平领先,包括冲压、热成型、焊接、激光焊接、注塑、激光切割、一体化压铸、装配等技术,具备提供白车身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6] - 具备从模具设计与制造到车身零部件与模块化产品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形成强响应和成本优势 [6] - 上市后持续完善西南、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的产能布局,重庆工厂、常州工厂等产能相继投放,后续还有常州二期、河北、肇庆工厂计划投放,为增长奠定基础 [6]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10月19日收盘价,公司2025年至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4.5倍、11.2倍、9.3倍,预测市净率分别为4.0倍、3.0倍、2.3倍 [4][8] - 公司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25%,预计2025年至2027年将分别为28%、27%、25% [4][8]
问界周度分析
数说新能源· 2025-07-02 14:37
赛力斯交付与产能 - 公司单周交付达11734台,其中M9稳定在3100台附近,M8和M5交付稳中攀升 [5] - 新势力排名第一,单周交付接近12000台,月交付潜力达5万台 [1] - M9与M8共线产能上限提升至8800台/周,较此前8000台/周提升10% [1] - 当前订单持有6.9万台待交付,提车周期约2个月(10周内),供需状态良性 [5] 财务与营收预测 - 二季度营收预计430亿-450亿,净利润28亿-33亿 [5] - 二季度交付量将突破10.5万台,其中M9交付42000台,M8交付35000台 [5] - 周营收达49.8亿,与第二名差距扩大至26亿/周(第二名23.6亿) [8] 上险量与车型表现 - 上险量合计101192台,M9累计40051台,M8累计33857台,M7和M5分别13871台和13413台 [7] - 周营收波动明显,最高达48亿,最低13亿,累计周营收429亿 [7] - 产销月报数据略高于上险数据,差异约2000-3000台 [5] 行业竞争对比 - 赛力斯交付持续攀升,小米交付量显著回升,理想周交付稳定在8000台附近 [7] - 理想6月交付36279台,同比下降24%,面临M9+M8的竞争压力 [7] 数据来源与行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上牌保险数据库涵盖销量、电池装机量及技术参数,每月15日更新 [10] - 行业动态包括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比亚迪东南亚市场拓展及CATL储能市场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