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器件

搜索文档
歌尔股份(002241.SZ)子公司歌尔光学拟获上海奥来100%股权 助力AI智能眼镜等业务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3:29
交易结构 - 歌尔股份子公司歌尔光学拟通过增发股份方式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1] - 交易完成后上海奥来原股东将持有歌尔光学约33%股权 歌尔光学原股东持有约67%股权[1] - 歌尔股份仍为歌尔光学第一大股东[1] 标的公司情况 - 上海奥来为舜宇光学科技下属公司 专注于光波导、超表面器件、衍射光学器件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产品[1] - 上海奥来已围绕光波导器件等产品在上海等地进行规模化固定资产购建和设备投资[1] - 上海奥来拥有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团队和优秀技术竞争力[1] 战略意义 - 交易可实现歌尔光学与上海奥来优势互补 显著增强歌尔光学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 - 通过增发股份合并可取得上海奥来已购建固定资产 显著缓解歌尔光学独立投资的资金压力[2] - 有助于歌尔光学加快形成成熟产能 抢占市场先机[2] 协同效应 - 交易可将公司在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整机业务的优质客户资源与歌尔光学精密光学器件核心竞争力相结合[2] - 继续推动公司与歌尔光学业务的协同发展[2]
歌尔股份(002241):子公司收购上海奥来,增强XR眼镜核心竞争力
华西证券· 2025-08-22 23:1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子公司歌尔光学通过增发股份方式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上海奥来原股东将持有歌尔光学约1/3股权 歌尔光学原股东持有约2/3股权 歌尔股份仍为第一大股东 [1] - 收购将实现优势互补 显著增强歌尔光学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3] - 交易可取得上海奥来已购建固定资产 缓解歌尔光学独立投资资金压力 加快形成成熟产能并抢占市场先机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2.39亿元、1159.69亿元、1344.27亿元 同比变化-0.7%、+15.7%、+15.9% [4][9]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1亿元、42.39亿元、53.34亿元 同比增长27.6%、24.6%、25.8% [4][9] - 预计2025-27年EPS分别为0.97元、1.21元、1.53元 对应PE分别为30.66x、24.60x、19.55x [4][7][9]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11.1%提升至2025-27年13.1%-13.2% ROE从2024年8.0%提升至2027年13.0% [9] 业务协同 - 上海奥来深耕光波导、超表面器件、衍射光学器件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 具备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团队和规模化固定资产 [2] - 歌尔光学长期聚焦精密光学业务 全面布局光波导等零组件产品 拥有领先技术竞争力和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2] - 歌尔光学依托与行业头部客户在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整机产品的长期战略合作 积极拓展相关精密光学零组件业务 [2]
歌尔股份:子公司歌尔光学拟取得上海奥来100%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7:32
交易结构 - 歌尔股份子公司歌尔光学通过增发股份方式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上海奥来原股东将持有歌尔光学约1/3股权 [1] - 歌尔光学原股东将持有约2/3股权 歌尔股份仍为歌尔光学第一大股东 [1] 标的公司业务 - 上海奥来为舜宇光学科技下属公司 从事光波导、超表面器件、衍射光学器件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产品业务 [1] 交易影响 - 实现歌尔光学与上海奥来优势互补 显著增强歌尔光学的核心竞争力 [1] - 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 [1]
波长光电(3014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6 20:12
业务发展 - 2024年半导体光学业务收入约1770万元,今年深化客户合作,场地和设备投入使用,产品品类和客户技术需求增加,业务涵盖光刻、封测等场景,涉及成熟和先进制程 [1][2] - 成立先进制造工艺中心,购置超光滑加工与检测设备,虽短期内利用率不高,但可提升超精密加工能力,助力进入新兴应用领域 [3] - 完成微纳光学实验室主体装修和部分设备引入,布局亚波长结构光学元件研发,应用于半导体光学、光伏和新能源等领域,将依托该技术丰富产品、开拓市场 [5] 人才储备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超700人,技术人员151人,占比21.09%,未来将加大人才梯队建设 [4] 境外业务 - 2024年境外业务营收12750.37万元,占比30.66%,80%以上由新加坡波长完成,对美贸易营收比重不足5%,将关注关税政策变化并采取应对措施 [6]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下降主要因红外光学产品受原材料供应影响,工业级光学产品毛利率高于消费级,消费级光学业务有成绩但收入占比不大,未来将综合考虑产品结构稳定毛利率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