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财面儿丨曲江文旅: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88.07万元
财经网· 2025-08-26 10: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下降30.9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88.07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7074.02万元 [1] 业务结构 - 景区运营管理业务收入占比50.38%,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1] - 酒店餐饮业务收入占比23.67%,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1] - 体育项目业务收入占比17.98%,为第三大收入来源 [1] - 旅游服务(旅行社)业务收入占比5.36% [1] - 旅游商品销售和电子商务业务收入占比2.24% [1] - 园林绿化业务收入占比0.37% [1]
酒店业“寒冬”下的求生之路——专访伯豪瑞廷酒店总经理芦键
华夏时报· 2025-08-12 09:3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酒店行业整体平均房价下浮10%-12% [2] - 行业收益率仅达到预算的70% [2] - 华住Q1新开业门店694家且关店155家 待开业酒店数量达2865家 [2] - 锦江酒店Q1净增开业酒店97家 [2] - 首旅酒店Q1新开店300家 同比增长46.3% [2] 市场供需变化 - 酒店数量持续增加导致供大于求 [3] -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和"心价比" 愿意为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买单 [3] - 经济型商务酒店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低成本运营对高星酒店商务市场造成冲击 [8] - 企业差旅报销标准出现降级和缩减现象 [8] 经营策略调整 - 采用降价策略换取入住量 伯豪瑞廷酒店房价同比下降约10% [4][5] - 优化人力成本 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并采用灵活排班制度 [7] -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7] - 针对家庭客群增加3人间、4人间房型 增设儿童游乐区和家庭套餐 [6] - 通过文创市集、游玩攻略和博物馆推广打造差异化文旅服务 [10] 客群结构变化 - 暑期家庭游客占比显著提升 出现"2拖4""2拖3"家庭组合 [6] - 商务客流量出现锐减 [11] - 酒店通过客房免费升级等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11] 未来市场展望 - 预计8月16日后市场回落 政府活动后商务市场及奖励团队将成为突破点 [9] - 外国免签政策将助力吸引商务客流 [9] - 计划推出定制化亲子套餐和健康养生服务 [12] - 利用互联网+旅游模式优化线上预订和智能客服系统 [12]
国金证券:未来股权将优于债权,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的见底
新浪财经· 2025-08-04 08:12
国企业盈利改善趋势 - 国企业盈利改善的长期趋势未发生变化 [1]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国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走弱为美联储降息提供条件 [1] - 7月以来美国对外贸易环境趋于稳定 经济领域边际好转迹象出现 [1] - 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海外制造业活动修复值得期待 [1] 配置推荐 上游资源品及资本品 - 上游资源品(铜 铝 石油石化)及资本品(工程机械 重卡 叉车)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和国内"反内卷"政策推进 [1] - 中间品(钢铁)同样值得关注 [1] 非银金融 - 未来股权将优于债权 [1] - 保险长期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 建议关注非银金融 [1] 民生相关消费 - 国内政策主线围绕"民生" 建议关注红利型消费(食品饮料 家电) [1] - 部分服务业消费(酒店餐饮 旅游休闲)具有投资机会 [1]
国金策略:水牛是幻觉,盈利是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52
文章核心观点 - 市场当前呈现估值驱动和行业轮动加快特征 预示全A非金融ROE将触底回升 盈利改善是主线而非流动性驱动的"水牛"行情 [1][2][7] - 反内卷政策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具有相似经济基础 但政策重点转向光伏等新兴制造业 参考历史经验 政策关注度低的行业可能更早出现超额收益 [2][9][14] - 美国经济数据走弱为降息创造条件 但7月已现边际好转迹象 衰退交易可能是短期扰动 若降息落地将与美国制造业投资趋势形成共振 [3][21][26] - 中美贸易谈判存在分歧 但新关税方案影响幅度可能低于4月初 因税率普遍低于此前水平且转口贸易仍存空间 [4][30][31] - 配置建议聚焦三条主线:上游资源品及资本品、非银金融、红利型消费和服务业消费 [5][34][35] 水牛是幻觉 盈利是主线 - 2000年以来全A非金融ROE四次趋势性触底回升分别出现在2006Q2、2009Q3、2016Q3和2020Q2 每次确认前半年内估值贡献度提升且行业轮动加速 [2][7] - 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用电量增速 且大企业PMI表现强于小企业 表明单位产出效率提升和低效企业出清 与2014年下半年经济特征相似 [9] - 政策侧重行业从钢铁煤炭转向光伏等新兴制造业 2016年经验显示政策关注度低的化工、建材行业超额收益早于煤炭钢铁 [14] - 本周市场调整呈现涨幅越大跌幅越大特征 但新能源板块跌幅相对较小 表明调整属主题交易回摆而非对供给出清趋势的质疑 [15] 海外降息条件趋于成熟 衰退交易并不等于真正衰退 - 美国5月非农就业从13.9万人下修至1.9万人 6月从14.7万人下修至1.4万人 累计下修25.3万人 二季度消费和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下降 [20][21] - 7月劳工统计局和ADP口径新增就业人数均回升 ADP口径新增人数超过二季度总和 平均时薪增速同步回升 [26] - 7月制造业PMI虽降至48 但新订单和产出分项好转 物价和库存分项下降反映贸易环境稳定后通胀担忧缓解 [26] - 美联储已有两位票委支持降息 经济走弱为降息创造条件 若降息落地可能催化制造业投资复苏 [21][26] 贸易问题或是潜在扰动 但影响可能不及4月初 - 美方新关税方案对多数国家税率设定在15%以上 中方维持10%关税目标难度较大 [30] - 新关税税率普遍低于4月初水平 且国家间税率差异收敛 对全球贸易预期冲击减弱 [31] - 除中国外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税水平已确定 中国企业仍可通过转口贸易规避部分影响 [31] 调整过后 更应坚定长期主线 - 配置推荐上游资源品:铜、铝、石油石化 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叉车 中间品:钢铁 [34] - 推荐非银金融 因股权收益将优于债权 保险资产端受益资本回报见底 [35] - 推荐红利型消费:食品饮料、家电 服务业消费:酒店餐饮、旅游休闲 [35]
五星级酒店“摆摊”求存,有行动谁都了不起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19:48
行业趋势 - 五星级酒店积极拓展地摊餐饮业务,成为多地"夜经济"亮点,郑州某五星级酒店摆摊日收入达3万元 [2] - 行业面临高端餐饮市场低迷,2020年至2024年Q3五星级酒店数量从850家减少至736家,降幅达114家 [2] - 中等城市五星级酒店竞争压力显著,部分处于生存边缘,倒逼创新经营模式 [2] 商业模式创新 - 五星级酒店通过摆摊实现"低消费、高品质"策略,结合社交媒体直播吸引数万关注,提升公共好感度 [3] - 酒店高管及厨师亲自参与摆摊营销,推出特色菜品和亲民套餐,部分菜品上街一小时售罄 [3][4] - 行业在新媒体平台持续创新,包括网红探店、短视频营销等,百元即可体验星级餐饮环境 [3] 市场影响 - 五星级酒店摆摊行为引发行业关注,可能抢占同级或低等级竞品市场份额 [3] - 高品质餐饮入场提升整体地摊餐饮水准,推动中小餐饮业者提升卫生及服务标准 [3][4] - 行业通过"快闪"式摆摊强化品牌与本地市民的情感连接,重塑企业形象 [4] 行业转型 - 摆摊模式被视为互联网营销新思路,兼具创收与品牌曝光双重价值 [4] - 行业通过贴近市民生活、员工创收等方式应对经营困境,体现积极求存态度 [4] - 转型行为客观上促进全行业创新,形成良性竞争生态 [4]
五星级酒店大逃杀
投资界· 2025-06-11 11:06
行业背景与历史演变 - 中国五星级酒店伴随改革开放萌芽,外资品牌如希尔顿、万豪凭借先发优势主导市场近30年,2017年外资背景酒店占全国800多家五星级酒店的多数[10] - 早期酒店供给严重不足,外国游客需往返北京与周边城市过夜,连锁化率极低[9] - 五星级酒店长期依赖"地产+酒店"模式,85%的全国百强房企布局酒店业务,深圳湾一号通过莱福士酒店将房价推至27万/平米[15] - 地方政府通过土拍政策强制要求配建五星级酒店,部分条款规定未按期建成需补交土地出让金[16] 行业困境与转型压力 - 五星级酒店投资回报率仅0.3%-4%,太古集团酒店板块连续9年亏损8亿港元[11] - 2018年后房地产政策收紧,开发商大规模抛售酒店资产回笼资金,2023-2024年天津丽思卡尔顿等多家五星级酒店被集中拍卖[18][19] - 国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业绩疲软,万豪CFO指出中国游客消费力下降,2023年全球六大酒店集团净利率普遍低于16.6%的巴比食品[20][21] - 政务接待市场萎缩,2013年中央会议费管理办法直接切断政府与五星级酒店合作[28] 万豪的转型策略 - 2024年万豪30%-40%新开业酒店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布局泉州丰泽、日照等地[35] - 与美团合作首日预订量增长88%,95后订单增幅148%,县域市场如吉林白山预订量增长超30%[36] - 会员体系拓展至年轻家庭与学生群体,美团黑钻会员年均消费达普通用户23倍[33][52] - 推出"住宿+"模式,从音乐、美食、体育等维度重构会员权益,端午亲子套餐预订量暴增4倍[48][54] 消费趋势与行业变革 - 消费者从单一住宿需求转向"吃喝玩乐一条龙"体验,46家黑珍珠餐厅来自酒店[34][47] - 亚朵等品牌通过售卖枕头被子等衍生品创收,A.T.HOUSE整合密室逃脱、瑜伽等多元业态[45][46] - OTA平台与酒店矛盾激化,万豪曾因价格战遭OTA流量制裁,最终转向美团获取7.7亿本地生活用户[30][33] - 美团平台69家五星级酒店开设旗舰店,32个酒店集团打通会员体系,餐饮收入占星级酒店总营收40%[50][55] 失败案例与经验教训 - 宁波雷迪森广场酒店因盲目升级五星级导致破产,成为内地首家破产五星级酒店[57][58] - 蓝光集团旗下蓝光己庄酒店流拍两次,原房价标价2.8万/晚[19] - 行业普遍高估商业头脑、低估真实需求,信息差盈利模式失效[59][60]
五星级酒店大逃杀,为什么万豪笑到了最后?
远川研究所· 2025-06-06 12:13
行业历史与现状 - 中国高端酒店行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外资品牌如希尔顿、万豪凭借先发优势主导市场,截至2017年国内800多家五星级酒店中外资占比超半数[3][6] - 行业长期面临盈利困境,五星级酒店年度投资回报率仅0.3%-4%,太古集团酒店板块连续9年亏损8亿港元[6][9] - 高端酒店与地产深度绑定,85%的全国百强房企布局酒店业务,深圳湾一号通过莱福士酒店将房价推至27万元/平米[10] 商业模式转型 - 2018年后房地产政策收紧导致开发商抛售酒店资产,2023-2024年天津丽思卡尔顿等7家五星级酒店被集中拍卖,总成交额超49亿元[11] - 国际酒店集团净利率普遍低于15%,部分不足10%,不及餐饮企业巴比食品16.6%的净利率[11] - 万豪通过收购喜达屋成为全球最大酒店集团,2024年Q1签约客房数同比增长73%,下沉至伊犁、贵州毕节等三四线城市[4][12] 获客策略创新 - 万豪与美团合作推出联合会员体系,合作首日预订量增长88%,95后订单增幅达148%,下沉市场如吉林白山预订量增长超30%[19][22] - 美团7.7亿用户中黑钻会员年均消费达普通用户23倍,其低获客成本(OTA的1/5)和年轻用户覆盖(96%铂金会员有住宿需求)成为核心优势[20][21] - 会员经济成为关键,万豪2亿会员中30-40岁商旅用户外新增年轻家庭与学生群体,美团贡献70%联合会员订单[25][33] 业务多元化探索 - 高端酒店餐饮收入占比达40%,万豪1400家餐厅中6家入选美团黑珍珠指南,五一期间餐饮预订热度上涨40%[31] - 亚朵等品牌通过售卖寝具拓展收入,A.T.HOUSE等新型酒店融合密室逃脱、瑜伽等体验,端午期间万豪亲子套餐预订量增长超4倍[30][33] - 美团平台69家五星级酒店开设旗舰店,32家酒店集团打通会员体系,388元联合礼包覆盖住宿+餐饮权益[33]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从单一住宿需求转向"住宿+"体验,关注性价比与服务升级,万豪计划从音乐、美食等四维度重构会员权益[30] - 年轻用户推动"宅酒店"趋势,46家黑珍珠餐厅位于酒店内,北京万豪亚洲风尚餐厅成为上班族食堂[21][31] - 行业从政务/商务客群转向大众市场,宁波雷迪森等依赖政务订单的酒店因需求错配破产[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