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酵素
icon
搜索文档
千年古树焕新机:乐陵绘就“两山”转化生态画卷
齐鲁晚报· 2025-08-08 12: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纪培振 "再等俩月,这些绿珠子就该变成金疙瘩了。"德州乐陵市朱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洪沁的声音从枣林深处传来。8月6日, "践行 '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山 东" 媒体行队伍,踏入了有着 "中国金丝小枣之乡"美誉的乐陵市。 3 8 ▲ 许多饱经风霜的古枣树干上,都悬挂着特别的"身份铭牌"。凑近细看,保护级别、专属编号、科属信息、沧桑树龄……清晰在列。"它们是活着的'绿色化 石'。"孟洪沁轻抚着斑驳的树皮解释道。 在这片枣林中,每棵树都挂着巴掌大的木质铭牌——"树龄 800 年""一级保护" 的字迹清晰可见。"你们看这棵……" 孟洪沁介绍,"光绪年间的县志里就提过 它,现在每年还能结两百多斤枣子。" 这些铭牌是身份证,诉说着这片枣林的过往。 "我们对每一棵百年以上的古树都进行挂牌保护。这不仅是为了实施更精准的养护,更是让每一位走进枣林的人,都能认识并珍视这份来自历史的珍贵馈 赠。"孟洪沁说,这片占地达30万亩的景区,是全国最大的千年原始人工结果林,其中1400余棵跨越千年的古树与1.4万余棵五百岁的"寿星",共同构成了这 片生态奇迹的核心。 为守护好这些"活历史",乐陵筑起了坚实的 ...
2025年中国柑桔深加工‌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深加工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9:11
柑桔深加工行业概述 - 柑桔深加工是以柑桔类水果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涵盖食品类(果汁、果酱)、化工提取类(香精油、果胶)、生物制品类(果酒、保健品)和副产品利用类(饲料、肥料)四大类 [1][2] - 中国2024年柑桔总产量达6791.49万吨,较上年增长5.56%,为深加工提供充足原料 [1][6] - 行业农业产值从2018年1484.9亿元增至2024年233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8% [10] 产业链与区域分布 - 产业链上游依托广西、湖南等主产区千万亩果园,中游通过膜分离、酶解等技术提升附加值,下游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并出口欧美 [4] - 广西、湖南、四川、湖北、江西五大主产区贡献全国87.6%产能,其中广西砂糖橘年产量680万吨占全国70%,沃柑320万吨占45% [8] - 形成"长江流域橙汁加工带"和"岭南特色柑橘加工区"两大集群,全国性与区域企业协同发展 [16]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柑桔深加工市场规模约140亿元,果汁类占比超40%为主导产品,NFC橙汁等高端产品成新引擎 [12] - 头部企业如汇源果汁、屈姑国际、农夫山泉占据主导,区域龙头如重庆派森百(NFC橙汁)、广西亿嘉农润(沃柑加工)差异化竞争 [14]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品牌与服务综合竞争,高附加值产品如果汁浓缩物、医药级提取物成焦点 [14] 发展趋势 - 高附加值产品创新:NFC果汁、功能性饮品(果醋、酵素)及医药级提取物(果胶、橙皮苷)需求激增,重庆忠县NFC橙汁2025年产能预计达20万吨占全国高端市场40% [18][20] - 智能化与绿色转型:湖北40T/H精深加工生产线(投资4500万元)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果渣资源化目标2030年利用率从20%提至50% [20] - 区域集群化与国际化:地理标志品牌(如"三峡柑橘")和跨境电商(东南亚市场)增强竞争力,政策支持推动全产业链整合 [21]
宁夏“杞”迹一个庞大的枸杞产业体系浮出水面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8
枸杞产业科技创新 - 宁夏枸杞精深加工产品已达120余种,涵盖面膜、口红、咖啡、冰淇淋、糖肽、酵素、保健功能食品、抗帕金森病药品等多元化品类 [1][2] - 中宁枸杞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6亿元,营销网络覆盖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宁夏构建了枸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化合物数据库,发现新功效成分并开发15种功能产品和院内制剂 [2][3] - 开展枸杞叶酚类化合物改善肝细胞氧化损伤、枸杞多糖改善肠道菌群及代谢治疗糖尿病等系列机制研究 [3] 产业链深度开发 - 宁夏创建保存2000余份种质材料的枸杞种质资源库,"宁杞"系列良种覆盖全国所有枸杞产区 [3] - 计划开发基于枸杞多糖、多肽、生物碱等物质的创新药物,包括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等功效产品 [3] - 全国唯一国家级枸杞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落户宁夏,4家企业14款产品获香港STC认证实现全球通行 [5] 质量监管体系 - 实施网售枸杞常态化监测,覆盖20个平台3万多家店铺,2023年计划完成150批次网络抽检 [4] - 建立"平台自查+政府抽查+消费者监督"多元监管体系,对违规店铺采取屏蔽、下架、封号等措施 [4][5] - "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使用企业从2020年40家增至173家,200余款产品实现生产信息追溯 [5] 文旅融合创新 - 中宁县推出四大特色旅游线路,包含枸杞宴席、芽茶品鉴、古法酿酒等沉浸式体验 [6] - 建成宁夏首个枸杞主题康养景区,首创"中医药+枸杞"跨界体验,提供20余种定制膏方 [6] - 杞鑫基地拥有亚洲最大枸杞种质资源库,展示6种颜色200余个品种,开设科普课堂 [7]
山东沂南:特色果业串起乡村振兴“甜蜜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13:09
农业产业化发展 - 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的陌上柔桑蚕宝宝家庭农场通过三产融合、多元开发策略,将传统养蚕产茧转型为生产蚕丝被和开发桑蚕系列产品,同时发展为休闲农场,成为农业"新六产"典范项目[1] - 该农场今年开春预接300余床蚕丝被订单[1] - 农场种植"长镶玉""无籽大十"等优质桑葚品种,吸引游客采摘游玩,同时村民通过打工和土地流转增加收入[1] 特色水果种植 - 沂南县双堠镇黑山安村种植樱桃总面积达6000亩,年产量超过150万公斤[2] - 村民周光富种植5亩樱桃树,年收入达8万多元,相比之前种植玉米收入翻了几番[2] - 该村种植"红灯""美早""布鲁克斯"等优质樱桃品种,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举办樱桃节吸引十余万游客[1][2] 产业链延伸 - 双堠镇通过电商平台拓展樱桃全国市场,每年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销售百万斤以上[2] - 黑山安村发展"农业+旅游+文化"模式,依托樱桃资源和自然风光发展农家乐、民宿等配套产业[2] - 村民在樱桃采摘季可通过农家乐打工获得每天150元的额外收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