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牦牛肉干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南京:第二现场观赛之余饱尝“乡”味、畅享“乡”情
南京日报· 2025-11-02 09:29
活动概况 - 2025年“苏超”决赛于11月1日晚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南通队与泰州队角逐冠军[1] - 赛事期间,南京市文明办在全市文明实践阵地组织“温暖秋冬·三进城”文明实践活动,借助赛事平台推介乡土特产和非遗技艺[1] - 活动旨在推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开启全民参与、文明互鉴、产业联动的新篇章[11] 活动现场与参与方 - 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作为主要第二现场,设有主舞台表演南通杂技、泰州淮剧、南京白局等节目,并陈列南京“金陵文脉”、泰州“人文三水”、南通“江海门户”三城景观[2] - 市集区域有60个摊点,包括南京卫岗乳业、泰州早茶、南通蓝印花布等品牌,展示美食和非遗产品[2] - 浦口区携农村优质农产品参与“三进城”活动[5] - 溧水无想田园公用品牌带来20多种农副产品,其中原浆果汁最为畅销,该品牌已多次参加“三进城”活动以推广本土品牌[6] - 其他第二现场包括南艺后街望鲸广场、栖霞古镇北区、新街口中央商场及玄武湖,均融合观赛与特色活动,如青海海南州特产市集、舞狮表演、足球主题互动和无人机表演[9][10] 非遗与特色产品展示 - 江宁区谷里鱼圆非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龚瑞皓现场制作鱼圆,一锅100多个鱼圆很快售罄[4] - “全国文明家庭”汪龙干一家售卖土鸡蛋、茶干、红薯等土特产,并展示由残障人士编织的篮子,其成立的“弘善志愿服务中心”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培训[8] 活动影响与社区参与 - 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第二现场人气火爆,例如南艺后街望鲸广场聚满球迷,栖霞古镇北区20米巨屏前座无虚席[9] - 乐山路社区文明志愿者徐锐等志愿者在第二现场负责文明引导和秩序维护工作[8] - 无人机表演以天为幕、以湖为景,勾勒足球主题画面,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10]
苏青协作打通消费帮扶快车道——跨越山海,“青货”出高原
新华日报· 2025-10-15 07:31
跨越山海,携手同行。昔日"养在深闺"的青海土特产,正跨越关山阻隔,源源不断"飞"上东部城市 的餐桌。一条以"消费"为引擎,连接牧场与厨房、高原与江南的产业振兴之路,正托起万千农牧户增收 致富的新希望。 一个平台,联通东西市场 红枸杞、黑枸杞、牦牛肉干、青稞产品……在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琳琅满目的高原特产让人 目不暇接。交易中心电商运营总监李积鑫化身"高原导览员"热情介绍,"这些都是我们青海的'宝贝',品 质纯正,很多都'飞'到了江苏餐桌。" 2020年5月,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江苏省新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建联营的农副产品在线交易 平台——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在海东市建立。交易中心成立以来,整合全省优质农林牧产品资源, 上线运行"西部优选"数字交易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免费的电商平台运营、农产品市场推介、销售渠道 对接等服务,现已聚集青海优质企业3000余家,累计上线青海特色农产品超2.8万件。 "光卖不行,还得保真!"李积鑫用手机扫描冬虫夏草包装上的二维码,"嘀"一声,虫草的"身份 证"跃然屏上——产地、检测报告一应俱全。这背后,是江苏技术团队打造的国内首个"虫草AI鉴真平 台",让每一份青海特产"有据 ...
新华鲜报|欧亚国家驻华使节西藏行 见证发展新气象
新华网· 2025-10-01 09:10
西藏地区发展现状 - 使节团参访西藏林芝和拉萨 近距离感受西藏繁荣开放的真实图景 [1] - 西藏为学生提供15年免费教育 学校重视文化课程并鼓励体育美术合唱等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 林芝市巴宜区立定村民生保障不断提升 村民生活幸福 [2] 西藏特色产业与创新 - 林芝经济开发区粤林产业园展区展示藏药 藏香 牦牛肉干和藏红花等特色产品 [2] - 西藏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正在不断加快 特别是在医药创新领域 [2] - 西藏在守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拥抱现代生活 实现了一种绝妙的平衡 [3] 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希望邀请西藏艺术家赴哈表演 以增进友谊并深化合作关系 [3] -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表示医药创新和科技合作是白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在该领域开展更深入合作 [2] - 此次参访西藏之行被视为拓宽合作的重要一步 未来与西藏自治区的交流预计会更加紧密 [3]
欧亚国家驻华使节西藏行 见证发展新气象
新华网· 2025-09-30 08:26
参访活动概况 - 欧亚多国驻华使节及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一行于9月23日至27日应外交部邀请参访西藏自治区 [1] - 使节团走进林芝、拉萨等地,近距离感受西藏繁荣开放的真实图景 [1] 教育发展 - 在林芝市巴宜区中学,使节团观察到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并享有食宿补贴 [1] - 西藏为学生提供15年免费教育,学校不仅重视文化课程,还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美术、合唱等活动以促进全面发展 [1] 民生与乡村发展 - 在林芝市巴宜区立定村,使节团走进村民家中,体验民生保障提升带来的幸福生活,包括品尝当地食品 [2] -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从荒凉草滩转变为碧波荡漾、生机勃勃的生态公园,体现了自然资源的保护成效 [2] 产业与科技创新 - 在林芝经济开发区粤林产业园,使节团参观了藏药、藏香、牦牛肉干和藏红花等特色产品展区 [2] - 观察到西藏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正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医药创新领域存在国际合作潜力 [2] 文化交流与合作 - 使节团在拉萨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和西藏唐卡画院等文化地标 [2] - 参访活动被视为拓宽国际合作的重要一步,未来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预计将更加紧密 [3]
穗青食协携手谋新篇,高原特色资源入湾区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8:35
为深化青海与广州两地省市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有效破解区域产业发展壁垒,共同推动食品产业 创新升级与市场拓展,9月9日至12日,应青海省食品工业协会邀请,广州食品行业协会组织代表团赴青 海省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交流。本次活动以实地调研与深度座谈相结合,重点调研考察青海牦牛、药食 同源产品、青稞等为代表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巨大潜力,为推动粤青两省食品行业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协同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深入挖掘青海牦牛高原生态畜牧瑰宝价值 青海作为中国牦牛主产区之一,其牦牛产业以高原生态放牧和绿色有机养殖为特色。青海省食品工 业协会副会长李翊介绍,牦牛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且脂肪含量低,符合 现代健康饮食需求。目前,青海已开发出牦牛肉干、牦牛奶粉、牦牛骨肽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但产业潜 力和市场空间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9月10日,协会代表团前往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与刚察县,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牦牛规模化养殖 基地,详细了解青藏高原独有的牦牛种群资源、生态牧养模式及产业标准化建设情况。11日,协会一行 抵达牧仁食品有限公司观摩了牦牛肉加工生产线。 在考察现场,广州市政协经济顾问、广州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韩爱 ...
消费协作 | 长宁区举办“沪果优品·秋日市集”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15
活动概况 - 沪果优品·秋日市集于9月4日在上海愚园路1107号创邑SPACE大草坪举办 展示青海果洛州特色产品[1] - 活动由青海省果洛州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上海市援青干部联络组联合主办 长宁区政府合作交流办协办[3] - 这是果洛州特色产品首次在长宁区集中展销[3] 参展产品 - 展品包括牦牛肉干 牦牛奶酪等高原美食 虫草 贝母等绿色有机认证药材 手工藏毯 传统银饰等非遗手作[5] - 达日县昂钦部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牦牛绒制品与藏茶[7] - 市集汇聚果洛州6个县20余家企业特色产品[7] 市场反响 - 市民反馈牦牛肉干"嚼着特别香 一点都不柴" 对需近一个月制作的唐卡产品表示佩服[5] - 牦牛奶酥受到儿童喜爱 家长认为有助于了解高原食物与文化[5] - 企业期待品牌能被上海市民熟知与认可[7] 战略意义 - 活动是沪果两地深化交流合作的新尝试[7] - 未来计划围绕愚园路艺术街区 上生·新所等特色区域开展更多文化活动[7] - 青海果洛州是上海主要对口支援地区 上海市6个区分别支援果洛州6个县[7]
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开幕 甘孜馆230余种产品集中亮相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18:44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于9月4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 - 甘孜展馆以"强化有机引领,聚力建圈强链"为主题,占地800平方米[1] - 展馆采用"甘孜·有机之州"品牌形象,配备LED屏幕展示农牧业发展情况及自然风光[1] 参展规模 - 甘孜州组织18个县(市)70家企业参展,展示产品超过230种[2] - 产品覆盖松茸、牦牛、藏香猪、青稞等特色农牧产品[2] - 设置六大有机产品展示区:牦牛、藏香猪、青稞、高原果蔬、菌类、葡萄酒[2] 产品展示 - 理塘县展区展示16个系列30多个不同口味的牦牛肉产品[1] - 采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示手段[1] - 设立有机产品试吃区,现场提供牦牛肉干、青稞酥、苹果等试吃品[2] 销售渠道 - 现场设置官方直播间,由甘孜州网红进行直播带货[2] - 组织涉农经营主体参加非遗传统展区、农产品出口展区等多个专项展区[2] - 吸引广州等地客商现场品鉴采购[1] 产业发展 - 甘孜州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5个,其中有机产品23个、绿色食品2个[2] - 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369个[2] - 计划建设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70万亩以上,加快建设6个现代化牧场[3] - 深入推进"2+5+1"农牧特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模式[3]
雪域高原也要实现“网购自由”(新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27 06:22
快递业务量增长 - 西藏快递业务量从2014年484.3万件跃升至2024年3046.5万件 年均增速达20% [1] - 2024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6% [1] 物流模式创新与成本优化 - 电商平台与快递公司合作采用集运模式 推动运费下降超80% 时效提升20% [2] - 集运模式推动西藏申通进港件同比增长130% 其中过半为集运件 [2] - 通过邮快合作等模式显著降低农牧区百姓网购成本 [2]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中通快递在日喀则投放2辆无人快递车 在海拔超4000米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营 每日配送约30件快递 [3] - 无人车运输成本降低 充一次电15元可完成3次60公里往返运输 [3] - 韵达升级智能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能力达1.2万件 [3] - 圆通上新60组智能快递柜方便村镇居民收取快递 [3] - 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使拉萨 山南等城市主城区实现多种常用商品"当日达" [3] 农产品上行与销售增长 - 顺丰采用"产地揽收+冷运专线+全货机"全链条物流 使林芝松茸平均48小时送达全国 [4] - 林芝市11个服务点每天发出松茸快件2700多票 同比增长10% [4] - 2024年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带动西藏农特产品销售额超20亿元 [4] 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 - 西藏全面实现"乡乡设所 村村通邮" 建成较完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4] - 行业探索资源共享模式 在具备条件地区实施"交邮合作"持续降低物流成本 [4] - 推广农牧区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提升群众用邮体验 [4]
过去十年 西藏自治区快递业务量增长约五倍 雪域高原也要实现“网购自由”(新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27 05:54
快递业务量增长 - 西藏自治区快递业务量从2014年484.3万件跃升至2024年3046.5万件 年均增速达20% [1] - 2024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6% [1] 物流模式创新与成本优化 - 申通快递与淘天集团合作在四川简阳设立特惠集运中心 推动运费下降超80% 时效提升20% [2] - 集运模式使西藏申通进港件同比增长130% 其中过半为集运件 [2] - 通过集运转运和邮快合作模式显著降低农牧区百姓网购成本 [2]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中通快递在日喀则投放2辆无人快递车 在海拔超4000米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营 每日配送约30件快递 运输成本降低 [3] - 韵达升级智能分拣系统 每小时处理能力达1.2万件 [3] - 圆通上新60组智能快递柜 方便村镇居民收取快递 [3] - 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使拉萨 山南等城市主城区实现"当日达" [3] 农产品上行与销售带动 - 顺丰采用"产地揽收+冷运专线+全货机"物流全链条 使林芝松茸平均48小时送达全国 [4] - 林芝市11个服务点每天发出松茸快件2700多票 同比增长10% [4] - 2024年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带动西藏农特产品销售额超20亿元 [4] 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 - 西藏全面实现"乡乡设所 村村通邮" 建成较完备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4] - 探索资源共享模式 在具备条件地区实施"交邮合作"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4] - 推广农牧区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提升群众用邮体验 [4]
(活力中国调研行)数智技术拓宽青海农牧特产销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9:56
数智技术赋能青海农牧特产销售 -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运用数字技术整合全省优质农林牧产品资源,上线"西部优选"数字交易平台,带动2600余家涉农企业搭上电商快车[4] - 交易中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搭建数字化平台,与江苏盐城的华东农产品交易中心联动,推动高原农特产品"触网"东进[4] - 交易中心已与全国14个省(市)建立稳定供销联系,并开拓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4][6] 电商平台运营成效 - "西部优选"平台自2021年7月运营以来,上线牦牛肉、藏羊肉、青稞藜麦等特色农产品两万余件,累计交易额突破13亿元人民币[6] - 2023年以来,红黑枸杞、青稞挂面等产品已出口到中东、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6] - 交易中心逐步整合构建大宗物流体系,与多家快递企业合作降低入驻企业物流成本[4] 直播电商带动效应 - 专职主播通过直播推介青海特色农副产品如燕麦片、酸奶块、牦牛肉干等,有效推广当地产品[1][3] - 交易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免费电商平台运营、农产品市场推介等服务[4] - 电商销售数据显示屏实时监控平台访客情况、交易数据及市场动态[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