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搜索文档
从矿石到“磁王”!究竟是谁掌握了稀土加工的核心科技?
环球网· 2025-10-24 17:18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是全球稀土产业的核心力量,2018年全球稀土矿产品产量约19.5万吨,中国产量约1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2% [6] - 美国唯一在运转的稀土矿是加州的Mountain Pass,由MP Materials公司运营,但其缺乏冶炼分离技术,需将稀土矿出口至中国进行冶炼加工后再高价买回 [3] - 中国稀土产业已形成涵盖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冶炼分离、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流通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规模供应各种级别、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4] 中国稀土产业的技术优势 - 中国通过自主创新的串级萃取理论,将镨钕分离后的纯度提高至99.99%,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大幅缩短工艺流程至几天,降低了整体成本 [5] - 稀土加工技术要求高,中国已研发出新的加工工艺,全国有39所大学开设了稀土化学相关专业,而美国没有类似专业 [9] - 生产超纯镝的100步化学工艺,相关企业在中国花了七年才掌握,中国掌握的稀土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10] 稀土产业链关键环节 - 中国控制着全球91%的稀土精炼、87%的氧化物分离和94%的磁体生产 [9] - 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下游应用的关键,尽管其产量仅占稀土总产量的30%,但价值占整个稀土市场总值的80% [7] - 中国提供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永磁材料,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军工装备、风力发电、机器人等领域 [7] 稀土资源与战略重要性 - 内蒙古白云鄂博是中国的大型稀土矿,是全球稀土产业的心脏 [5] -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从智能手机、电动车到导弹、隐形战机等众多品类中扮演无法替代的作用 [3]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获得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团10亿美元的融资承诺,并与苹果公司达成5亿美元合作,还获得美国国防部4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五角大楼成为其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5% [3] 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 - 1986年,中国稀土产量达到11860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 [6] - 1984年,中国研发出第一块磁能积达38兆高奥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的国家 [8] - 2000年,中国钕铁硼永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的腾飞始于1985年中科三环的创办 [8] 稀土永磁材料的市场前景 - 麦肯锡公司预测,随着能源转型加快,到2035年稀土永磁市场规模将扩大三倍 [7] - 稀土永磁体性能卓越,可使电动机做得又小又高效,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材料 [7]
一觉醒来稀土变天!0.1%也不行!中国稀土新规是对西方的重拳出击
搜狐财经· 2025-10-12 00:52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商务部发布第62号公告,规定产品中稀土成分含量超过0.1%即需申请出口许可证 [2] - 海关总署发布第55号公告,自11月8日起对超硬材料及稀土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2] - 新规特意留有人道主义豁免条款,但需进行报备,以堵死通过第三国转手的漏洞 [6] 稀土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制造手机芯片、航母导弹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 [6] - 14纳米以下的逻辑芯片,其磁存储单元完全依赖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6] - 美国军方三分之二的武器关键部件依赖中国稀土 [6] 对日本和韩国产业的影响 - 韩国的存储芯片厂受到冲击,256层以上的存储芯片生产依赖中国的稀土靶材,新规要求逐案审批可能使生产线停摆 [3] - 日本电产供应给丰田、博世的稀土磁铁,其生产依赖中国独有的电解设备,该设备能将温度稳定在正负三度,电流精准到安培级 [4] - 日韩两国代表团已向中方求情但未获批准 [2][4] 对美国产业与国防的影响 - 美国70%的稀土从中国进口,重稀土100%依赖中国,本土开采的矿石也需运至中国提纯 [4] - 美国若想建立本土稀土产业链,预计需要8至10年时间,且成本将翻数倍 [4] - 美国海军的隐形战斗机项目及导弹制导系统、雷达均依赖中国稀土,新规直接影响到其国防项目 [4] 全球市场反应与企业动态 - 外媒如英国《金融时报》指责新规为“长臂管辖”,《纽约时报》则称其为“贸易摩擦升级” [8] - 印尼有稀土矿但缺乏提纯设备,澳大利亚的稀土需运至中国加工,印度的技术差距巨大 [8] - 中国国内稀土企业如中科三环、金力永磁的股价出现逆势上涨 [8] - 日韩企业开始组团来华谈合作,美国矿企寻求中国技术人员,德国汽车巨头也派人打听政策细节 [10] 政策背后的战略意图 - 新规旨在将稀土产业话语权握在手中,从“卖资源”转变为“定规矩”,以保障国内芯片研发等高科技需求 [8] - 此举被视为对西方此前芯片设备禁售的回应,体现了全球供应链的相互依存性 [6][10] - 政策通过管制倒逼全球产业链重新站队,强化中国在全产业链的掌控力 [10][12]
稀土永磁在多个新兴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稀土ETF嘉实(516150)最新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08 11:08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涨跌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下跌0.03% 成分股涨跌互现 宁波韵升领涨10.02% 三川智慧上涨9.20% 科恒股份上涨4.87% 中科磁业领跌 英思特和铂科新材跟跌 [1] - 稀土ETF嘉实多空胶着 出现下修反弹 [1] 基金交易与流动性 - 稀土ETF嘉实盘中换手率3.12% 成交额1.49亿元 [1] - 近1月日均成交额3.30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基金规模与资金流向 - 稀土ETF嘉实最新规模48.19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最新份额33.33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4.25亿元 日均净流入1.06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1.68亿元 [1] 基金业绩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76.31%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05/2949 位于前3.56% [2]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83.8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02% [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3.57% [2]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2% 包括北方稀土 包钢股份 中国稀土 盛和资源 卧龙电驱 中国铝业 领益智造 格林美 厦门钨业 金风科技 [2] 行业应用前景 - 稀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稀土永磁材料是伺服电机核心组件 [2] - 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具备独特磁学 电学特性与物理性能 为机器人关节驱动高效化 环境感知精准化 运动控制精密化提供底层支撑 [2] - 新能源汽车是稀土永磁材料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2]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011036把握稀土投资机遇 [3]
供需格局正发生新变化稀土永磁板块投资机遇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5-07 04:28
行业动态 - 万得稀土永磁概念指数5月6日大涨6.23%,大地熊大涨18.86%,盛和资源、天和磁材、广晟有色涨停,宁波韵升、龙磁科技均涨超8% [1] - 欧洲镝价自4月初以来上涨两倍至850美元/公斤,铽价从965美元/公斤上涨至3000美元/公斤,累计涨幅超210% [1] - 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中发挥关键作用,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为机器人实现高效驱动、精准感知和精密控制提供底层支撑 [1] 公司业绩 - 北方稀土一季度总营业收入92.87亿元同比增长61.19%,利润总额6.88亿元同比增长319.13%,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727.3% [3] - 盛和资源一季度总营业收入29.92亿元同比增长3.66%,利润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77.67%,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78.09% [3] - 中国稀土一季度总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41.32%,利润总额0.86亿元同比增长123.6%,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125.15% [3] 人形机器人需求 - 单台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需要2000克-4000克钕铁硼材料,预计2026年产量5万-10万台,远期1亿台需求将达20万-40万吨 [2]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将为稀土永磁行业带来广阔增量空间,相当于再造一个稀土永磁市场 [2][5] - 稀土永磁是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的不二选项,产业链导入红利有望逐步体现 [4] 行业前景 - 当前正处稀土板块基本面和情绪面共振时间点,稀土价格中枢提升但权益端未充分反映 [1][5] - 稀土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行业基本面处于底部回升阶段 [2][4] - 参考其他出口管制小金属走势,预计稀土出口管制后海外价格将上涨并最终带动国内价格上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