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正海生物股价微跌0.98% 公司回应脑膜产品研发计划
金融界· 2025-08-27 04: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2.2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2元 跌幅0.98% [1] - 当日成交量33418手 成交额0.75亿元 换手率1.86% [1] 主营业务 - 公司属于医疗器械板块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涵盖口腔修复膜、生物膜等医用材料 [1] 产品研发进展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属于非动物源人工合成骨修复材料 未来上市后将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 [1]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开发非动物源性脑膜系列产品的计划 [1] 公司治理 - 将于8月2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变更经营范围、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议案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2.05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199.57万元 [1]
正海生物:公司当前暂无开发非动物源性脑膜系列产品的计划
新浪财经· 2025-08-26 16:08
产品管线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属于非动物源人工合成骨修复材料 [1] - 当前暂无开发非动物源性脑膜系列产品的计划 [1] 税务影响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未来上市销售后需按照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1]
正海生物(300653.SZ):暂无开发非动物源性脑膜系列产品的计划
格隆汇· 2025-08-26 15:23
公司产品规划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属于非动物源人工合成骨修复材料[1] - 当前暂无开发非动物源性脑膜系列产品的计划[1] 税务政策影响 - 产品未来上市销售后需按照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1]
重金营销未止颓势,正海生物上半年净利同比跌46% 新品能否成“救命稻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8: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5.14% [1] - 归母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下降45.97%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1] - 毛利率同比下降2.81个百分点至83.92% [3] - 净利率从43.45%降至24.75%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67.29万元同比减少42.05% [3] 核心产品表现 - 脑膜系列产品收入8027.17万元同比增长5.88% [1][2] - 脑膜产品毛利率88.84%同比下降3.04个百分点 [2] - 口腔修复膜收入7711.62万元同比下降19.38% [2] - 口腔修复膜毛利率85.98%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2]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7117.79万元同比激增38.87% [1][3] - 市场推广费3045.57万元与商业支持费2011.83万元占比超70% [3] - 销售费用率从25.88%升至37.90% [3] - 动物组织原材料增值税率从3%增至13%影响成本 [3] 市场竞争与策略 - 口腔修复膜受民营市场竞争激烈及价格走低影响 [2] - 脑膜产品通过集采中标维持市场份额 [2] - 营销投入用于新产品推广和竞争化营销策略 [1][4] - 活性生物骨2023年启动销售后入院进度符合预期 [5] 新产品管线 - 活性生物骨为重点战略新品正提升头部医院开发占比 [5]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进入注册发补阶段预计2025年底获批 [5] - 宫腔修复膜开展注册工作乳房补片处于数据管理阶段 [5] - 新产品预计未来2-3年陆续贡献收入增量 [5] 发展挑战 - 骨修复材料市场竞争激烈 [5] - 新品活性生物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 - 需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优势应对集采压力 [6]
正海生物: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目前处于注册发补阶段
证券日报网· 2025-08-06 19:41
产品研发进展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目前处于注册发补阶段 [1] - 预计于2025年年底前获批注册证 [1] 产品技术特性 - 采用钙硅基配方,硅离子具有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化的作用 [1] - 通过三维打印方式成型,实现与自体骨相近的多孔结构 [1] - 为组织提供更优异的成骨环境,具备定制化生产匹配患者需求的潜力 [1] 临床应用价值 - 能够有效引导牙槽骨的修复和再生 [1]
正海生物接受多家机构调研 回应业绩变动及新品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1: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7亿元同比减少5.14% 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减少45.97% [1] - 收入下滑主因口腔修复膜收入同比下滑 受种植市场需求不旺、竞争加剧及产品价格走低影响 [1] - 税率调整对公司整体收入造成压力 [1] 产品收入结构 - 脑膜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027.17万元 在辽宁、陕西、河北、山东等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中持续中标 [1] - 口腔修复膜实现销售收入7711.62万元 公司通过精准化营销和头部终端合作稳住市场份额 [1] 研发管线进展 - 新产品口腔修复膜已获证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进入注册发补阶段 [2] - 宫腔修复膜已开展注册工作 乳房补片数据管理有序进行 预计未来2-3年贡献收入增量 [2]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预计2025年底前获批注册 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可实现定制化生产 [3] 重点产品动态 - 活性生物骨上半年呈现稳步放量 入院数量达目标且销售体量环比持续提升 [3] - 公司将依托活性生物骨产品优势开展品牌建设 进一步扩大入院范围和稳定供货比例 [3] 集采影响 - 脑膜产品在集采中售价下降但销量增长 上半年在四个省际联盟接续采购项目中成功中选 [4] - 各省级联盟集采规则存在差异 但公司保持持续中标态势 [1][4]
正海生物(300653) - 2025年8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6 09: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5.1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下降45.97% [3] - 扣非净利润4028.07万元,同比下降46.77% [3] - 每股收益0.26元,同比下降45.83% [3] - 税率调整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3] 产品表现 - 脑膜系列产品销售收入8027.17万元,在多个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中成功中选 [3] - 口腔修复膜销售收入7711.62万元,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需求波动挑战 [3] - 活性生物骨产品稳步放量,入院数量和销量持续提升 [3] - 口腔修复膜新产品获证,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进入注册发补阶段 [3][4] 研发与新产品 - 宫腔修复膜已开展注册相关工作 [4] - 乳房补片产品数据管理有序进行,预计2-3年内贡献收入增量 [4]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预计2025年底前获批,具有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化作用 [5] - 活性生物骨具备低剂量、局部高效能特点,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兼备 [5] 市场与战略 - 口腔板块收入下滑主要受种植市场需求不旺和价格走低影响 [6] - 集采导致脑膜产品售价下降但销量增长 [6][7] - 公司正在筹划产品出海计划 [7] - 将继续深耕优势领域并孵化新品以实现稳健增长 [6]
正海生物(300653):税率调整影响业绩 脑膜收入稳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05 10:33
财务表现 - 公司1H25收入1.88亿元 同比下滑5.1% 归母净利润0.46亿元 同比下滑45.6% 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 同比下滑46.8% [1] - 2Q25收入0.90亿元 同比下滑16.6% 归母净利润0.20亿元 同比下滑56.5% 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 同比下滑59.4% [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 1.30亿元 1.44亿元 同比变化-13.0% +11.4% +10.6% [3] 业务表现 - 1H25口腔修复膜收入0.77亿元 同比下滑19.4% 毛利率85.98% 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1] - 1H25脑膜产品收入0.80亿元 同比增长5.9% 毛利率88.84% 同比下降3.04个百分点 [2] - 活性生物骨产品终端数量稳步提升 销量持续增长 [2] 影响因素 - 增值税计税方式从3%简易征收改为13%一般计税 对收入和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1] - 消费医疗需求尚未完全恢复 手术量增长放缓 [1] - 口腔修复膜等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1] - 脑膜产品在各省集采均中标 并在河北 山东成功续标 [2] 产品研发进展 - 口腔修复膜已获批新适应症 探索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及牙龈黏膜组织修复应用 [2]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处于注册发补阶段 [2] - 乳房补片及宫腔修复膜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2] 费用与毛利率 - 1H25销售费用率37.89% 同比上升12.0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8.51% 同比上升2.00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3.38% 同比上升3.51个百分点 [2] - 1H25整体毛利率83.92% 同比下降2.81个百分点 [2] 业绩展望 - 消费医疗需求进一步恢复 口腔产品有望受益于手术量改善 [1] - 脑膜产品集采影响收窄 [1] - 预计2025年脑膜收入保持平稳 [2]
正海生物(30065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8: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恢复正增长,由已上市产品和新产品共同拉动 [4] - 2024年收入增长9.21%,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受口腔产品降价、脑膜集采观望、销售费用增长及增值税率调整影响 [5] - 2025年一季度毛利和净利创上市以来最低记录 [5] - 2024年四季度销售费用大增,因活性生物骨市场推广力度加大 [4] - 2025年销售费用率预计回归合理水平,但可能受税率调整影响 [4] 产品与销售 - 活性生物骨销售规模较小,因客观条件限制入院难 [5] - 活性生物骨经销商数量和入院数量持续增加,但未披露具体数据 [6][7] - 活性生物骨适应症限于骨缺损填充,脊柱融合适应症未纳入 [5] - 口腔修复膜价格优化影响收入,二代产品定价视挂网情况而定 [9]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4年11月后销售 [10][12] 研发与创新 - 活性生物骨临床案例持续积累,但未公开具体手术例数和销售额 [6][8] - 钙硅生物陶瓷为非动物源合成材料,仿生多孔结构 [10] - 人脐带干细胞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进展缓慢 [10] - 重组生物活性蛋白项目正常推进,未公布时间表 [12] - 公司定位再生医学平台,布局增材制造、基因工程等技术 [12] 市场与竞争 - 活性生物骨宣传力度不足,竞品热度更高 [8] - 公司计划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覆盖,提升产品认知度 [8] - 再生医学同行如迈普、冠昊业绩增速超越公司 [11] - 公司称将优化销售策略,提升团队专业素养 [11] 公司治理 - 股权激励方案尚未公布,被质疑因业绩信心不足 [12]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12] - 分红执行时间未明确,需关注后续公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