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中间合金
搜索文档
全市有色金属产业迈入千亿级新时代
齐鲁晚报· 2025-10-15 19:30
产业发展格局与规模 - 构建铜、铝双主导产业链的"双链三区"发展格局 [1] - 产业链规上企业达68家,2024年实现营收1195.1亿元 [1] - 成功培育阳谷铜及铜加工、茌平绿色功能铝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以及茌平铝制功能部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1] 企业引进与集群建设 - 通过"链式"招引云海金属、海亮股份、上海友升、嘉元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 [1] - 聊城市绿色低碳有色金属材料集群入选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1]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 建设国家铜铝冶炼及加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组建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 [1] - 累计培育9个国家级和48个省级创新平台 [1] - 信发集团电工圆铝杆、云信科技铝中间合金、中铁北赛电工高铁接触导线等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1] 绿色低碳发展 - 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 [2] - 祥光铜业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及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实践清单 [2] - 信发集团累计完成碳配额交易总量3573万吨,交易额23.22亿元,交易量约占全国5% [2] - 聊城市电解铝产品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 [2] 未来发展方向:高端化与链群协同 - 产业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 发挥原材料优势,围绕"新三样"开展延链补链强链 [2] - 做优做强绿色低碳有色金属材料集群,突破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等关键技术,发展泡沫铝等铝基轻质功能材料产品 [2] 未来发展方向:绿色转型 - 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加快布局再生铝、再生铜,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比例 [2] - 推广绿色低碳新技术,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高风能、太阳能发电应用比重,提升余热回收水平 [2] 未来发展方向:数字化与智能化 - 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有色金属融合创新发展 [3] - 培育建设绿色功能铝等细分产业大脑,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和资源协同配置效率 [3] -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有色金属深度融合,围绕工艺优化、能耗控制、质量检测等应用场景打造大模型应用示范样板 [3]
东盛金材IPO:毛利高企VS产能闲置,上市融资背后藏了什么秘密?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51
上市进程与公司治理 - 北交所更新东盛金材上市进程,公司于2022年9月提交上市辅导备案,已通过第一轮问询 [1] - 辅导期间公司重点完善公司治理、财务规范及内部控制体系,并着手解决原材料采购高度集中问题 [1] - 公司为典型家族企业,张盛田家族合计持有公司84.08%股份,拥有绝对控制权 [11][1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业绩波动剧烈,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0亿元、10.45亿元、6.58亿元、3.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22亿元、0.52亿元、0.31亿元 [3] - 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7.05%和57.53%,净利润降幅触及50%审核红线,持续盈利能力受质疑 [3] - 公司称业绩下滑主因是电解锰等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及欧洲市场需求下降,并指出2024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已分别增长13.17%和23.40%,趋势扭转 [3][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73亿元,扣非净利润0.11亿元,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3.19亿元和0.53亿元 [4][5]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2021年至2024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6.62%、19.26%、16.78%、17.58%,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13.44%、12.76%、9.4%、8.95% [6][7] - 研发投入远低于行业水平,2021年至2024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07亿元、0.13亿元、0.11亿元、0.05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0%、1.27%、1.66%、1.26%,行业均值分别为3.53%、3.60%、4.02%、9.93% [7][8] - 公司专利数量相对较少,截至2024年末拥有12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项,而同行立中集团拥有964项专利 [8] 募资项目与产能利用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700万股,募资3.5亿元,用于年产11万吨合金材料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拟投入资金分别为2.66亿元和0.84亿元 [9][10] - 募投项目将使公司产能增加约2.24倍,但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正在下降,铝合金元素添加剂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的114.90%降至2023年的67.98%,铝基中间合金利用率2023年仅为39.98% [10] 股权运作与股东回报 - 张氏家族在2022年通过多次股权转让累计套现1.72亿元 [13] - 公司2022年实施现金分红约1.62亿元,2021年至2023年三年净利润合计2.69亿元,现金分红占比达60.22%,符合“清仓式”分红特征 [13]
深圳新星: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34
公司债券概况 - 债券代码为113600 SH 债券简称为新星转债 债券期限6年 发行规模5 95亿元 初始票面利率第一年0 4% 第二年0 6% 第三年1% 第四年1 5% 第五年1 8% 第六年2% [1] - 起息日为2020年8月13日 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 到期归还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 [1] - 担保方式为股份质押担保 由控股股东陈学敏以其合法拥有的32,148,795股深圳新星股票作为质押资产进行质押担保 担保范围包括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实现债权的合理费用 [1] 2024年度经营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利润-27,755 80万元 净利润-29,188 22万元 主要由于六氟磷酸锂等相关生产设备、在建工程、存货等减值10,031 53万元 铁基轻骨料生产线等固定资产减值1,350 89万元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161 09万元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22 70万元 [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56,343 22万元 同比增长62 32% 主要由于铝箔坯料(冷轧卷)投产并对外销售及铝箔坯料(铸轧卷)产销量同比增加 [2] - 2024年度营业成本248,801 93万元 同比增长65 28% 主要由于铝箔坯料产品产销量增加导致对应成本上升 [2] 2024年度财务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358,129 73万元 同比下降8 86% 总负债198,317 88万元 同比下降9 34% 净资产159,811 85万元 同比下降8 27% [2]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9,811 85万元 同比下降8 27% [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55 38% 同比上升0 44个百分点 流动比率1 24倍 同比下降19 76% 速动比率1 00倍 同比下降25 03%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末 新星转债募集资金净额58,292 30万元 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24,053 42万元 临时补充流动资金31,000 00万元 剩余募集资金余额3,388 28万元 [3] - 年产3万吨铝中间合金项目累计投入11,163 46万元 进度59 40% 年产10万吨颗粒精炼剂项目累计投入3,383 14万元 进度16 92% 工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尚未投入资金 [4] - 2024年6月公司继续使用3 10亿元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截至2024年末尚未归还 [3] 募投项目建设进度 - 年产10万吨颗粒精炼剂项目已建成3万吨产能 由于下游市场需求放缓 推广进度缓慢 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建设 [4] - 工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未达计划进度 主要由于公司战略调整 将深圳厂区产能转移至洛阳子公司 现有研发设施已满足需求 且容积率申请未完成 [4] 债券偿付情况 - 2024年8月13日支付新星转债2023年8月13日至2024年8月12日期间的利息 [5] - 2024年11月21日完成新星转债赎回兑付工作并摘牌 相关债权债务已了结 [5] 跟踪评级情况 - 2024年6月27日中证鹏元出具跟踪评级报告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 评级展望稳定 债项评级为A [6] - 截至2024年11月21日新星转债已完成兑付 中证鹏元无需进行后续跟踪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