铽等)
搜索文档
关税换稀土?美国战略焦虑藏不住了,中国一举措让美方破防真相揭秘
搜狐财经· 2025-10-30 03:45
中国稀土管制措施 - 中国已明确落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包括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将含中国稀土成分0.1%及以上的境外制造磁体、靶材纳入管制范围,同时对稀土开采、冶炼技术实施出口限制 [3] - 管制措施已产生实际影响,2025年9月中国稀土出口量降至4000.3吨,环比下降30.9%,创下当年2月以来新低 [3] - 管制措施的重点在于防止稀土被用于军事目的,针对的是军民两用物项,旨在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 [9] 美国对稀土的依赖与困境 - 美国对中国稀土存在深度依赖,其稀土原材料进口量的70%依赖中国,军事领域不可或缺的重稀土几乎100%从中国进口 [5] - 美军现役及在研的153种主战装备中,87%的供应链离不开稀土加工环节,例如F-35隐身战斗机每架需要消耗约417公斤稀土材料 [5][7] - 美国国防部2024年报告将钆、铽、钇、镝四种中重稀土列为无法短期替代的战略资源 [7] - 美国尝试摆脱依赖的努力受挫,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因无法将矿石运往中国提纯导致生产线几乎停摆,直接亏损6500万美元 [7]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控制全球70%的稀土产量,更掌握92%的稀土精炼产能 [9] - 尽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友拥有稀土矿产,但缺乏提纯能力,凸显中国在冶炼环节的关键优势 [9] - 稀土提纯工艺复杂且污染大,美国重建完整产业链至少需要5-8年和数百亿美元投资 [7] 中美博弈的策略对比 - 美方采取将关税与稀土挂钩的施压策略,并提出若中国停止实施稀土管制,美国或许将延长对华加征关税的豁免期限 [5] - 中方在措施出台前已通过双边对话机制向美国、欧盟、日本等通报政策目标,并对民用用途的合规出口承诺优化许可流程、缩短审核时间 [11] - 中方的稀土管制被视为一项战略决策,目的是阻止未来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 [11]
特朗普访日前夕,日本加入中美“稀土博弈”?高市早苗要和中国针锋相对,站在了必败的那一边
搜狐财经· 2025-10-29 20:45
美日澳稀土联盟合作概况 - 美国总统与日本首相会晤,宣布两国将合作加速高性能磁体生产,推动稀土战略合作 [1] - 澳大利亚作为矿产资源供应方加入合作,旨在构建摆脱对中国依赖的供应链 [1] - 合作模式为澳大利亚提供矿源,日本贡献分离与磁体制造技术,美国提供军工订单与资本支撑 [3] 联盟成员的技术与产能短板 - 美国和澳大利亚在重稀土精炼领域存在显著短板,尤其在镝、铽等高端军工和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方面几乎空白 [3]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在轻稀土商业化分离取得进展,但投入巨资建设新厂也无法迅速填补重稀土精炼技术空缺 [3] - 日本重稀土生产与精炼严重依赖中国,全球92%的重稀土高纯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 [3] - 日本稀土供应链不完整,产能无法自给,即便技术领先也难以替代中国在精炼和高端制造方面的主导地位 [6] 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壁垒 - 中国掌握从矿石开采到分离提纯、磁体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以远低于西方的成本和极高生产纯度主导全球市场 [5] - 中国采用串级萃取理论使稀土分离成本大幅降低,纯度达到99.9999%,形成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5] - 中国出台新出口管理条例,规定使用中国技术、设备或含0.1%以上中国稀土的产品需经中方审批 [5] 合作前景与根本性挑战 - 美日澳稀土合作战略意义远超实际影响,中国依然掌握技术和市场的命门 [8] - 西方去中国化的稀土梦难以在短期内撼动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全产业链优势,面临技术、成本和时间三重压力 [8] - 日本在全球稀土博弈中因现实的技术和产业链制约注定处于下风 [8]
投入10亿美元开发,澳大利亚在稀土领域,撼动中国的全球主导权?
搜狐财经· 2025-08-16 17:35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澳大利亚政府批准10亿美元贷款建设大型稀土精炼厂,目标2030年前为西方国家提供稳定重稀土供应 [1] - 项目计划两年内投产,具备全流程分离能力,旨在改变西方国家依赖中国稀土的现状 [1] -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半导体制造及国防装备等关键领域 [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60%稀土开采量和近90%精炼能力,在镝、铽等重稀土领域份额更高 [3] - 中国拥有成熟串级萃取工艺,成本仅为西方企业的三分之一 [3] - 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从矿石到成品转化周期仅需数周 [3] - 中国制造业市场规模庞大,为稀土产业提供稳定需求并增强国际定价权 [5] 澳大利亚战略布局 - 埃尼巴精炼厂定位为战略载体,旨在提高原料附加值和供应链话语权 [5] - 以镝、铽等重稀土为切入点,满足美欧日高端市场对永磁体的需求 [5] - 与美国、日本、印度形成合作体系:美国提供资金与市场,日本参与设备与标准,印度提供原料补充 [5] - 项目被视为国家安全战略手段,可增强防务合作筹码并带动本土相关产业发展 [5] 项目实施挑战 - 年产1500吨规模仅为全球市场零头,难以撼动中国供应优势 [7] - 面临成本竞争压力,中国可能通过加大出口压低价格 [7] - 部分关键设备和工艺仍需从中国进口,且相关技术已被列入出口管制 [7] - 西澳严格环保标准使成本比东南亚国家高出约30% [7] 全球替代开发困境 - 缅甸矿区安全与物流成本高,蒙古运输依赖中国,非洲面临基础设施和政治不稳定问题 [9] - 西方国家缺乏稀土产业集群,难以形成中国式上下游紧密衔接的生态 [9] - 各国利益分歧导致"稀土联盟"效率低下:美国重视军工安全,日本强调环保,澳大利亚关注出口利润 [9] 中国应对策略 - 对中重稀土实施严格许可与溯源机制,使用量子加密标识锁定军工材料流向 [11] - 晶界扩散工艺减少重稀土用量,改变国际市场需求结构 [11] - 海外布局持续扩张,坦桑尼亚Ngualla矿2026年投产后将占全球重稀土供应20% [11] - 推动稀土回收利用,2030年回收资源有望满足全球20%需求 [11] - 积极推动中国环保和质量标准国际化,增强规则制定影响力 [11] 产业竞争趋势 - 竞争焦点从矿产争夺转向技术、环保与标准制定的综合博弈 [13] - 碳中和背景下,零碳冶炼、循环利用和标准制定将成为新一轮竞争关键 [14] - 单靠产能扩张无法改变格局,需在技术研发、产业集群建设和国际合作机制上持续投入 [14]
稀土锁喉:中国卡死美军工命门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5
稀土的战略地位 - 稀土被视为中国的国之重器,在贸易谈判中被用作重要筹码 [1] - 稀土是牵制美国军工供应链的关键资源,导弹、战斗机等军事装备都依赖稀土 [3] - 钐钴磁体在高温下能保持强大磁力,是导弹电机关键部件 [5]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 - 中国在钐供应上几乎独占市场,没有竞争对手 [6] - 中国占据全球90%以上的镝和铽产量,这两种稀土对汽车生产至关重要 [8] - 中国拥有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产能,掌握核心冶炼技术和产业链体系 [11] 稀土对产业的影响 - 每架F35战斗机需要使用23公斤钐钴磁体,售价高达1亿美元 [6] - 失去镝和铽将导致欧美汽车制造厂停工,芝加哥福特SUV工厂已暂时关闭 [8] -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钐最大进口客户,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6] 稀土管制的原因 - 欧美国家限制华为使用安卓系统、台积电生产芯片、英伟达AI芯片出口 [8] - 美国进一步限制EDA和航空发动机出口,加剧紧张局势 [8] - 中国以稀土管制作为反击手段,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11]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稀土矿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也有丰富资源 [11] - 美国和日本尝试自行冶炼稀土,但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3] -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控制地位使其他国家难以绕开 [13]
中国限制出口后稀土价格暴涨超210%
快讯· 2025-05-05 09:18
稀土价格变动 - 欧洲镝价自4月初以来上涨两倍,达到850美元/公斤 [1] - 铽价从965美元/公斤上涨至3000美元/公斤,累计涨幅超210% [1] - 稀土金属价格在数周内达到创纪录高位 [1]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 - 限制出口的7种元素属于更为罕见的中重稀土 [1] - 全球大部分中重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1] 稀土市场影响 - 海外市场将面临稀土短缺 [1] - 预计国内外稀土中枢价格将上移 [1] - 短期海外稀土价格将高于国内,中期价格有望收敛 [1] 稀土应用领域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 [1] - 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 [1]
中国出手!暴涨超210%!
券商中国· 2025-05-05 07:21
稀土价格暴涨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欧洲镝价自4月初上涨两倍至850美元/公斤,铽价从965美元/公斤涨至3000美元/公斤,涨幅超210% [1][3] - 根据可追溯至2015年5月的数据,镝和铽均录得最大月度涨幅和最高价格 [4]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对制造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电机和飞机等先进产品至关重要 [4] 稀土行业影响 - 中国限制出口的7种元素属于更为罕见的中重稀土,全球大部分供应来自中国 [1][4] - 重稀土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电动汽车和其他产品中使用的电机成本,长期供应限制可能使整个电动汽车生产无法进行 [5] - 美国约5%的稀土用于国防军工领域,如F-35隐身战斗机每架需消耗约417公斤稀土材料 [5] 稀土企业业绩 - 中国稀土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1.32%,净利润7261.81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89亿元 [8] - 北方稀土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1.19%,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727.3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1622.98% [8] - 盛和资源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8.09%,广晟有色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727.12万元 [8] 未来需求展望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2025年达1000万辆,将大幅增加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 [9] - 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新增20万吨至40万吨的稀土需求,进一步支撑价格 [9] - 下游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持续打开稀土领域新增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