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钐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稀土王牌要失效?美国阴谋终究要得逞了?这次被专家说对了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05
美国对缅甸稀土的策略动机 - 美国试图通过缅甸实现稀土供应多元化 以应对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2] - 提案包括直接与缅甸政府合作或绕过政府与克钦独立军直接开采[5] - 目标是为军事关键材料(如F-35战机、导弹、雷达所需稀土)建立替代供应链[2] 缅甸稀土产业规模与中国依赖度 - 缅甸稀土产量从2014年200吨增至2020年3.1万吨 占全球产量近8%[5] - 2024年中国从缅甸进口稀土4.4万吨 占稀土总进口量的57%[5] - 缅甸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中重稀土来源地[2][5] 美国计划面临的实质性障碍 - 地理与安全风险:克钦邦矿区距出海港口500公里 需穿越冲突地区 陆路运输危险 空运成本过高[3] - 技术断层:美国稀土精炼技术停滞30年 缺乏矿石分离与提纯能力[3] - 产业链缺口:美国缺少从开采到磁体制造的全流程配套 包括精炼厂、分离设备和环保体系[3] 中国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 掌握18项关键提取技术并拥有6788项相关专利[4] - 建立从矿山到磁体的完整产业链 形成技术、设备、专利、环保和资金五大壁垒[4] - 历史背景: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因成本与环保问题于1990年代将加工环节外包给中国 导致产业空心化[4] 稀土在国际谈判中的战略价值 - 中国在2025年6月中美伦敦经贸磋商中以稀土出口管制为筹码[4] - 结果美国取消部分高科技出口限制和战略物资禁运 中国恢复部分非军用稀土出口[6] - 证实稀土资源具备直接换取外交与经济利益的能力[4][6] 战略实质与行业影响 - 美国行动更侧重于政治信号而非实际供应链重构 旨在向盟友展示姿态并宣称减少对华依赖[8] - 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全流程技术体系而非单纯矿产资源[8] - 中国用20年构建的产业护城河难以在短期内被超越[4][8]
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后,矿产资源价格暴涨60倍,试图与中国对抗,特朗普如意算盘被打破
搜狐财经· 2025-08-06 18:30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元素如钐、镨、钕是航空航天、导弹制导及隐形战机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关键资源,直接影响军工产业命门 [1] - 中国对稀土出口管控导致国际市场价格飞涨60倍,使美国国防企业面临原材料采购窘境和生产停滞风险 [1] - 稀土资源争夺战揭示国家战略安全取决于关键资源掌控而非口号或关税政策 [1] 美国稀土产业短板 - 美国虽拥有丰富稀土矿藏,但缺乏完整加工产业链 due to 数十年外包策略 [3] - 重建稀土产业链面临环保审批、技术人才短缺等现实难题,使努力显得杯水车薪 [3] - 五角大楼计划向本土稀土公司注资并出台补贴政策,但资金推动能否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仍是未知数 [3] 投资与开发挑战 - 华尔街对稀土项目持观望态度,投资者担心技术壁垒和环保法规带来的高风险 [3] - 即便有政策支持,解决稀土供应链问题依然困难重重 [3] - 美国寻求缅甸稀土资源但面临治安形势严峻、运输条件恶劣问题,300公里崎岖山路大幅提升运输成本 [5] 中国产业链优势 - 缅甸稀土原矿仍需运往中国进行精炼处理,美国最终仍依赖中国加工技术 [5] - 中国通过用途审查与用户筛查手段区分民用和军工级需求,在国际规则下占据道德高地 [7]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完善产业体系使其在博弈中占据优势 [7] 全球产业链警示 - 美国在关键资源上的短视与盲目暴露全球产业链安全风险 [7] - 孤立他国和割裂合作的行为可能引发深远反噬效应 [7] - 各国需重新审视关键资源掌控与合作战略 [7]
稀土锁喉:中国卡死美军工命门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5
稀土的战略地位 - 稀土被视为中国的国之重器,在贸易谈判中被用作重要筹码 [1] - 稀土是牵制美国军工供应链的关键资源,导弹、战斗机等军事装备都依赖稀土 [3] - 钐钴磁体在高温下能保持强大磁力,是导弹电机关键部件 [5]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 - 中国在钐供应上几乎独占市场,没有竞争对手 [6] - 中国占据全球90%以上的镝和铽产量,这两种稀土对汽车生产至关重要 [8] - 中国拥有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产能,掌握核心冶炼技术和产业链体系 [11] 稀土对产业的影响 - 每架F35战斗机需要使用23公斤钐钴磁体,售价高达1亿美元 [6] - 失去镝和铽将导致欧美汽车制造厂停工,芝加哥福特SUV工厂已暂时关闭 [8] -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钐最大进口客户,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6] 稀土管制的原因 - 欧美国家限制华为使用安卓系统、台积电生产芯片、英伟达AI芯片出口 [8] - 美国进一步限制EDA和航空发动机出口,加剧紧张局势 [8] - 中国以稀土管制作为反击手段,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11]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稀土矿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也有丰富资源 [11] - 美国和日本尝试自行冶炼稀土,但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3] -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控制地位使其他国家难以绕开 [13]
事关我战略矿产,这两个会释放强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13 18:53
这件事非常重要,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我看到,四天内就开了两次重要会议,可以说,释放了强烈的信号。 第一次,5月9日,在深圳,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现场会。 第二次,5月12日,在长沙,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 共同的关键词:战略矿产。 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国际大背景:针对一些国家的无理打压,中方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税反制外,还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 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去年12月,中国曾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 所谓打蛇打七寸,CNN就曾刊文称,稀土是中国在此轮贸易战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如今的局面是,中国打出了这张"强有力"的牌,而特朗普"几乎毫无 还手之力"。 报道指出,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迅速显现,美国军事、能源、高科技等一系列关键行业的生产面临中断。 毕竟,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中国具有全球主导力。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60%,但其对加工阶段的控制却占全球产量的92%,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几乎拥有垄断性的控制 权。美国地质调查局还表示,2020年至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 ...
中国反手打出一张王牌,给美国军工命脉,套上出口枷锁
搜狐财经· 2025-05-13 01:06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 - 中国对钐、钆、铽等七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材料是制造喷气发动机涂层、导弹制导系统、雷达阵列的刚需材料 [3] - 中国控制全球90%的稀土产能 美国本土矿山产量仅占全球15% [3] - 出口管制覆盖所有国家 避免违反WTO规则 同时使美国供应链陷入全面焦虑 [6] 美国军工产业的脆弱性 - 稀土供应链中断可能搁置F-47第六代战机研发 推迟电子战系统升级进度 [3] - 美国短期内难以重建稀土全产业链 从采矿到磁铁生产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和天量投资 [3] - 美国依赖中国稀土分离提纯技术 即使本土矿山投产 矿石仍需运到中国加工 [8]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美国加速本土采矿审批 同时寻求乌克兰和格陵兰的矿产资源 [3] - 日本自2010年开始囤积稀土 欧盟在非洲寻找替代来源 [6] - 中国需平衡稀土武器使用与全球去中国化风险 避免过度刺激对手 [6] 未来工业与军事竞争 - 稀土供应链控制权决定人工智能战机、量子雷达、高超音速导弹等军事技术的领先地位 [8] - 大国竞争从航母数量比拼转向元素周期表的争夺 [8] - 中国三十年产业链布局在稀土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美国短期突击难以抗衡 [8]
特朗普另一软肋是稀土,贸易战难持续?
日经中文网· 2025-04-25 15:10
稀土资源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战略地位 -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可能对美国武器制造产生全面影响 最迟半年左右将显现效果 [2] - 中国出口管制的7种中重稀土类(钐 钆 铽 镝 镥 钪 钇)对F-35战机和核潜艇制造至关重要 [3] - 全球近99%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 被管制美国企业中14家为国防相关企业 [5] 美国国防工业对稀土的依赖程度 - F-35战机需400公斤稀土 核潜艇需9000磅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5000磅 [5] - 中国若停止出口2-3个月 美国军需企业库存将枯竭 [5] - 截至4月15日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已实际停止 [5] 中美军工生产能力对比 - 中国武器生产速度比美国快5-6倍 正在快速扩充生产体系 [6] - 美国计划2027年前建立脱离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但加工技术仍落后中国 [6] - 美国新建制造设施需1年以上 无法及时应对当前贸易战 [6] 稀土资源的全球格局演变 - 1980年代美国占全球稀土产量三分之一 后因中国产能扩张而衰落 [7] - 中国曾将稀土作为经济武器 2010年对日出口限制导致日本供应链紧张 [7] - 美国试图通过乌克兰援助协议获取稀土权益 格陵兰岛资源也是目标 [7] 稀土短缺的潜在经济影响 - 稀土短缺将波及汽车 无人机等制造业 可能引发美国劳工阶层不满 [7] - 金融市场关注中国持有美债规模 稀土动向被视为贸易战持续力指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