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新 M7

搜索文档
新势力车企格局“大变天”
虎嗅APP· 2025-03-03 21:44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可以预见,两款爆款车型叠加新款小鹏 G6,小鹏 3 月交付或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头图丨视觉中国 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作者丨肖漫 本是销售淡季的 2 月,各家车企依然火力全开。从 2 季度的交付数据来看,包括比亚迪、蔚小理、零跑、 极氪、领克等多家车企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 尽管车企都在加速卖车,但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谁领先?谁危险? 新势力车企中,小鹏汽车凭借连续 4 个月交付过三万已经站稳头部位置,紧随其后的是理想和零跑。 今年以来,凭借 MONA M03、P7+两款爆款车,小鹏汽车接连坐上新势力销冠的位置。其中小鹏 P7+ 贡献 了超过 1 万台、MONA M03 超 1.5 万台,贡献了近 80% 的销量,两款新车均已达到爆款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MONA M03 搭载 XNGP 的 MAX 版本即将在 5 月交付,15.58 万元的售价或将是"智驾普 及"战役的强有力选手。 小鹏 G6 在 2 月 28 日迎来改款亮相,并迅速进店, 3 月上旬上市,一改小鹏此前的发布节奏。新款车型在 内饰和电池上做了全新调整,全系标配 5C 电池。 透过二月的市场表现可 ...
鸿蒙智行在豪华车市场拾级而上,月交付均价逼近 40 万元
晚点LatePost· 2024-10-01 23:49
量价齐升,鸿蒙智行持续冲击豪华车市场。 从 2020 年到 2023 年,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平均每年增长九成,由 136.7 万辆增长至 949.5 万辆,目前已经超过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在此过 程中,自主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 当电动车逐渐普及之后,电机能量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扭矩输出大的特性,迅速弥补了自主品牌与合资、豪华品牌在动力系统方面的差距; 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则让一代人对汽车内可能出现的智能化体验有了新期待。 问界 M9。来源:问界 期间,鸿蒙智行带着华为的品牌声量和惯有的饱和式研发进入汽车市场。经过初期探索,鸿蒙智行从去年 9 月新问界 M7 发布后开始放量、问界 M9 发售后拉动均价。去年 9 月至今,问界新 M7 上市一年累计交付超 20 万辆,是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今年 4-9 月,问界 M9 月均交付 1.6 万辆,连续 6 个月位居中国市场 50 万元以上车型销量第一。 在这两款车的带动下,9 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 39931 辆,其中指导价区间最高的问界 M9 占了 15496 辆。另一份易车的数据显示,8 月鸿蒙智 行全系车型成交均价为 39.9 万元,高于奔 ...
晚点财经丨6月蔚来、理想找回节奏,小米破万;跨境电商需求激增,中美空运价格翻倍
晚点LatePost· 2024-07-03 21:55
6 月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批发量为年内新高 在 Shein、Temu 的推动下,华南至美国空运价格较 2019 年翻倍 上海中海·顺昌玖里二期开盘即售罄,单价近每平方米 30 万元 特斯拉止住颓势,二季度销量超预期 关注《晚点财经》并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每日商业精华。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陆续公布。比亚迪以超 34 万辆的月销量继续断层领先、上半年累计卖出 161 万辆新车,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 45%。特斯拉中国排 6 月销量榜第二,据乘联会数据约 7.1 万 辆,继续同比下滑 24%、但环比小幅增长。本月,特斯拉推出 5 年免息等优惠购车政策。 理想和蔚来找回节奏,因为给了消费者更有性价比的选项。前者在 L6 的带动下,月销量回暖至 4.78 万辆,同比增长 47%,接近去年 12 月 5 万辆的最高纪录。后者则在 BaaS 电池租用服务费降低以及 创始人李斌的卖力直播影响下,年内第二次月销超过 2 万辆、6 月达到 2.1 万辆,同比接近翻倍。 据摩根士丹利统计,5 月理想和蔚来国内市场份额不同程度增长,机构预计 L6 订单动力将继续支撑 理想在三季度份额回升 —— 顶着赛力斯给的压力。 作为另一家月销 ...
改写豪车格局,问界冲出包围圈
晚点LatePost· 2024-07-01 20:32
尤其是 2023 年底问界 M9 的上市,标志着国产新能源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一次重要突破。M9 凭借华 为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据最新统计,由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 M9 上市半年累计大定已经突破 10 万辆。 5 月,问界 M9 以 15875 辆的交付量,位居国内汽车市场 50 万元以上不分车身形式、不分能源形式 的豪车销量首位。刚刚过去的 6 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 46141 辆,其中,问界 M9 交付量继续增 高,达到 17241 辆,问界新 M7 交付 18493 辆。 M9 不仅在销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品牌影响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甚至影响了消费者对于 "豪 华车" 的认知。 BBA 在面对新能源车的竞争时,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部分车型的终端降价幅度甚至超过了 12 万元人民币。然而,这种策略并不能换取长期稳定的发展,反而可能摧毁豪华车长期构建的品牌 护城河。相比之下,国产高端品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正逐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M9 打响了国产新能源品牌进入豪华车市场的关键一枪。 技术革新大潮下,BBA(奔驰、宝马、奥迪)的豪华车市场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