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级石墨材料

搜索文档
美国拟对中国石墨加征93.5%关税,叠加税率达160%
观察者网· 2025-07-20 13:48
关税政策 - 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反倾销税,叠加现有税率后实际税率高达160% [1] - 新关税适用于纯度最低为碳含量90%(按重量计)的阳极级石墨材料,该材料为动力电池关键材料 [1] - 按照2023年进口量计算,新关税将影响价值约3.4亿美元(约24.4亿元人民币)的进口产品 [3] 行业影响 - 2023年美国进口18万吨石墨产品,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中国 [3] -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石墨在中期内仍是锂离子电池最主流阳极材料,硅基材料预计2030年才开始逐步抢占市场份额 [1] - 160%的关税将使汽车动力电池每千瓦时平均增加7美元(约50.2元人民币)成本,侵蚀电池制造商一到两个季度利润 [3] 供应链与市场反应 - 石墨材料被IEA列为存在潜在供应风险的关键矿产之一 [3] - 美国自年初以来持续加大对中国关键矿物和电池技术出口管制,以减少对中国商品和技术的依赖 [3] - 提高进口阳极材料关税可能对特斯拉、松下等依赖该材料并在美国生产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公司造成重大打击 [3]
冲击电动汽车,引发多国担忧,美将对中国石墨征重税让美企叫苦
环球时报· 2025-07-19 06:46
美国对华石墨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中国进口阳极级石墨征收93.5%反倾销关税 最终决定将于12月5日前公布 涉及2023年价值3.471亿美元进口产品 [1] - 新关税叠加现有税率将使有效关税达到160% 主要针对碳含量≥90%的阳极级石墨材料 包括人造/天然石墨及其混合物 [1][2] - 此前反补贴调查中 两家中国企业被认定补贴率超700% 其他中企补贴率为6.55% [2] 对电池产业链的影响 - 石墨占电动汽车阳极材料95% 中国供应全球90%石墨 阳极材料占电池总成本7% [2][3] - 160%关税将使每千瓦时电池成本增加7美元 相当于《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的20% 可能抹去韩国电池商1-2季度利润 [2] - 美国本土电池生产成本或增加约1000美元 推高电动车终端售价 韩国电池制造商在美扩产计划面临压力 [2] 供应链现状与替代挑战 - 2022年美国进口18万吨石墨产品 其中2/3来自中国 中国在石墨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3] - 特斯拉/松下等企业反对加税 因美国本土石墨产业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商的质量和数量需求 [3] - 长期寻找第三方替代将导致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 难以实现"无缝替代" [4] 产业格局与战略意图 - 石墨主要应用于电解铝(60%)和炼钢(30%) 锂电池需求占比不足10% [3]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刺激本土石墨产业复苏 类似"芯片卡脖子"战略 [3] - 政策落地将迫使中国石墨企业开拓替代市场 同时影响美国新能源企业正常经营 [4]
透视美国征收93.5%石墨反倾销关税
高工锂电· 2025-07-18 18:08
新能源博弈与石墨关税 - 美国商务部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最终裁定预计在12月5日前作出,叠加现有关税后,石墨总关税或达160% [1] - 征税范围涵盖碳含量≥90%的所有阳极级石墨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及其混合物 [3][4] - 关税回溯至2024年底美国负极材料生产商联盟(AAAMP)的请愿,指控中国通过补贴倾销石墨,扰乱全球市场,申请税率高达920% [5] 石墨与稀土的对抗逻辑 - 石墨与稀土同为新兴产业战略资源,应用场景高度重叠,涉及新能源、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中国掌控全球80%石墨精炼产能和90%稀土精炼产能,美国高度依赖进口,尤其依赖中国供应 [2] - 美国曾多次对石墨关税豁免,类似稀土的"90天缓冲期",2024年将天然石墨25%关税计划推迟至2026年 [2] 美国本土供需与产业影响 - 美国天然石墨100%依赖进口,球形石墨73%来自中国,本土企业如NOVONIX产能尚未产业化,短期难替代 [6] - 特斯拉、松下等电动车产业链企业反对关税,CRU估算关税将使电池每千瓦时成本上涨7美元,抵消20%补贴额度 [7] - 美国政策意图抬高中国电池产品价格,使其接近本土或友岸国家成本,但供应链脱钩不现实 [6][7] 全球化与产业博弈 - 美国政策与《通胀削减法案》、地缘战略深度绑定,通过"加压-豁免-换条件"路径谈判,加剧锂电产业链不确定性 [7] - 中国锂电企业全球化战略受政策摇摆影响,进展迟滞,需探索新出路应对贸易壁垒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