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
搜索文档
 美国制造业回流:真相大白,日韩肠子都悔青了!中国该怎么办?
 搜狐财经· 2025-11-01 17:21
说起美国制造业回流,这事儿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开始折腾到现在,已经搞了十几年。起初美国人觉得金融玩得太虚,实体经济空了,得把工厂拉回来。 奥巴马时代出了个振兴框架,投了23亿刀到基础设施,还给芯片砸了390亿。 特朗普上来直接砍税,企业所得税从35%降到21%,再投资税也砍到8%,加关税怼中国货。拜登接手后接着补贴,芯片法案砸520亿,通胀削减法案430亿搞 电动车电池。特朗普二进宫后,四月起进口车关税加25%,公共采购本土部件要到60%。听起来牛气哄哄,但真相呢?数据摆在那,制造业占GDP比重从 2009年的12%滑到2022年的10.3%,到现在2025年还稳在10%左右,没啥大起色。 就业人数呢,1970年占24.5%,现在也就8.5%,新增岗位主要靠服务附带。2025年上半年报告说回流投资超3万亿,宣布职位24.4万,比去年少点。波音这老 大哥,事故不断,2018和2019年737 MAX摔了两次,死346人,停飞两年,订单丢一千架。2024年装配线出纰漏,联邦航空局查出供应商问题,2025年还罢 工,交付只恢复80%。 为啥这样?本土劳动力贵,环保严,基础设施老,工人技能缺口大,培训得几个月。企 ...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搜狐财经· 2025-10-30 05:54
 中欧科技与贸易争端背景 - 荷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于6月宣布限制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向中国出口先进深紫外光刻机[3] - 中国于8月1日宣布对关键金属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 这两种金属对半导体、军用雷达及高性能通信设备制造不可或缺 全球超过90%的镓和60%的锗供应来自中国[3] - 中国于12月1日将高纯度石墨加入出口管制名单 石墨是电动车电池的关键材料 欧洲车企对此依赖极大[5]   欧洲产业界面临的压力与反应 - 德国汽车产业因芯片短缺问题深受打击 奔驰、宝马、大众等大厂频传停产消息[6] - 德国国内产业界感受到现实压力 已向中国递交涵盖汽车制造、电子产品、能源设备等领域的"白名单" 希望中方恢复稀土供应[10] - 德国制造业PMI及欧元区出口数据持续下滑 多个行业库存堆积 欧洲经济本身已进入"技术性衰退"[16] - 欧洲车企、化工企业、科技公司重新评估全球供应链 考虑将部分产能留在中国 例如德国巴斯夫在广东湛江继续投资数百亿欧元建设化工基地[16]   中国的立场与反制措施 - 中国明确回应 若德国不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 中国就不会轻易调整稀土出口政策[1] - 中国提出的条件是欧洲解除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 中国才会放松稀土、镓、锗的出口管制 强调对等原则[18] - 中国长期供应全球80%以上的稀土 欧洲对这些资源的依赖已到产业命脉的地步[10]   欧盟层面的政治姿态与内部矛盾 - 德国总理在欧盟峰会上称"稀土管控是不可接受"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盟应考虑一切对华报复手段"[8]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放话称欧方已准备好动用"工具箱里的所有手段"[8] - 欧盟背地里研究如何在不伤及自身经济的前提下对中国施压 例如提高中国企业在欧投资门槛 强制要求技术转让和雇佣本地员工[14] - 欧洲政客态度强硬 但欧盟内部开始反思是否不该为了美国战略目标而赌上欧洲产业链[22]
 制裁12家中企后,冯德莱恩公开放话:欧洲应该抓住机会对抗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26 17:03
 欧盟对俄制裁及对华政策 - 欧盟批准第19轮对俄制裁,禁止俄方液化天然气和石油交易,并将12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企业列入制裁名单[1] - 欧盟宣称制裁目的在于遏制俄罗斯规避制裁,但缺乏具体证据[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欧洲应把向清洁经济转型作为减少对中国依赖、重振本地制造业的关键,并将中国视为首要竞争对手[3]   中国方面的回应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对欧盟行为表示强烈不满,指出欧盟以俄乌冲突为借口对中国企业实施非法制裁[3] - 中国表示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并对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严格控制[3] - 中国强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此前已对欧盟成员国立陶宛的两家银行采取反制措施[1][3]   中欧经贸相互依赖关系 - 欧盟光伏产业链中超过70%的组件来自中国[4] - 在电动车电池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80%[4] - 2024年中国将成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及第二大出口市场,尤其在工业零部件、化学品、新能源设备等领域存在深刻依赖[8]   欧盟政策的经济可行性与挑战 - 冯德莱恩提出的到2040年减少90%碳排放目标面临挑战,包括能源转型不稳定、能源成本高昂及制造环节过度外包[6] - 欧盟绿色能源转型尚不稳定,而中国已在新能源产业建立完整生态体系[6] - 欧盟试图在能源转型和高科技制造领域打破对中国依赖的举措,更多是政治表态而非具实际可行性的经济计划[6]
 落后就要挨打!韩国拒付美国 3500 亿现金,“硬刚”能换来体面吗?
 搜狐财经· 2025-10-26 13:50
 美国对韩国的贸易与投资要求 - 美国要求韩国投资3500亿美元现金以换取降低关税 投资方向由美国决定 收益美国占九成 [3][5] - 若未能在11月APEC会议前达成协议 美国将对韩国加征关税 韩国企业将面临严重后果 [10] - 美国对日本提出了类似要求 日本已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8]   韩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与潜在风险 - 韩国出口中有五分之一销往美国 尤其在汽车和半导体领域 若美国实施25%关税 韩国汽车出口将大幅下降并可能导致工厂裁员 [6] - 韩国经济对美国依赖深重 许多中小企业订单来自美国 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企业关门及失业率飙升 [17] - 韩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总额为4000亿多美元 3500亿美元投资要求几乎相当于用光其外汇储备 将严重影响石油、粮食进口及国际贸易结算 [6]   韩国关键产业的优势与应对策略 - 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和电池产业地位重要 三星和SK海力士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份额高 美国科技企业对韩国芯片供货依赖度极高 [14] - 在电动车电池领域 LG新能源和SK On在美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14] - 韩国企业积极寻找替代市场以减少对美依赖 例如现代汽车在印尼设立电动车工厂并计划扩张越南 同时加强与东南亚贸易合作 [16] - 韩国央行逐渐增加人民币和欧元储备 意图分散对美元依赖的风险 [16]   美韩谈判进展与韩方立场 - 韩方明确表示无法提供3500亿美元现金 最多通过金融贷款或担保支付一部分 美方最终同意减少现金支付比例并修改利润分成条件 [8] - 修改后的利润分成条件为:本金未收回前韩国获九成利润 收回本金后美国占九成 [8] - 韩国总统李在明坚持拒绝提供现金 绝不违背韩国利益 其强硬态度源于对前任因过度妥协美国导致支持率下降的警惕 [8][10]
 特朗普明牌了:美国取消芬太尼税,中国买美国大豆、取消稀土管控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50
 芬太尼关税 - 美方于2025年2月1日对中国和墨西哥进口货物加征额外关税,初始税率为10%,后于3月上调至20%,专门针对芬太尼供应链[3] - 美方称加征关税旨在打击跨境药物走私,每年因芬太尼过量使用造成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3] - 作为贸易谈判筹码,美方提出以取消芬太尼关税换取中国增加大豆采购和放宽稀土出口限制[2][9] - 中方反对芬太尼关税,指责其违反贸易规则并将美国内部监管问题转嫁责任[3][12]   大豆贸易 - 贸易争端导致中国大豆采购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大幅下滑,2025年前七个月出口同比减少,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对美大豆进口一度降至零[4][9] - 美国大豆价格下跌,中西部农场库存堆积,农场破产率上升10%,特朗普政府提供了上百亿美元补贴农户[4] - 美方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至少恢复到从前水平,并威胁若未恢复采购将于11月1日加征100%关税[4][9] - 在谈判中,美方提出以取消芬太尼关税换取中国多购买100亿美元美国大豆[7][9]   稀土出口管制 - 中国自2025年4月起加强稀土出口许可制度,出口量同比下降15%,全球稀土价格因此上涨20%[6][7]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大头,特别是中重稀土占全球80%以上,管制措施覆盖从开采到提炼的全链条[6][12] - 美方认为管制直接影响F-35战斗机和导弹等军工生产,国防承包商协会警告稀土短缺可能延误军工交付[6][10] - 中方称管制是基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长期规划,并非针对性措施[6][7][9] - 在谈判中,美方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配额和审查,并威胁若中方不让步将启动软件出口许可反制[7][9][10]   中美经贸磋商与影响 - 中美高层于2025年6月视频会晤,同意延长关税暂停90天并启动初步对话[7] - 谈判焦点为美方取消芬太尼关税以换取中国恢复大豆进口和放开稀土限制[2][9] - 中方坚持谈判需平等互敬,指责美方通过指责施压,并要求美方先取消芬太尼关税以建立互信[2][7][9] -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表态引发华尔街期货波动,大豆价格下跌3%[10] - 美国进口中国货物的总关税平均水平达到约55%,包括10%的互惠税率、20%的芬太尼关税及此前加征的关税[3]
 瑞银:宁德时代(03750)季绩略胜预期 料市场将温和上调盈测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4:48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净利润按季上升12%至18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41% [1] - 首九个月净利润为490亿元人民币,达到市场全年预期670亿元人民币的73% [1] - 第四季度净利润预期为180亿元人民币 [1]   市场预期与股价 - 鉴于第四季度通常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优于第三季度,预期市场将温和上调盈利预测 [1] - 由于公司股价已超越目标价,因此被纳入检讨,此前目标价为495港元及“买入”评级 [1]   行业需求与公司展望 - 电动车及储能系统电池需求强劲,预期势头将延续至明年 [1] - 主要需求驱动因素包括每辆车电池安装量增加、电动重型卡车销量快速增长及国内外储能项目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改善 [1] - 匈牙利工厂第一阶段已在测试设备,重申年底完成建设目标 [1]
 美银:重申宁德时代“买入”评级 上调AH股目标价
 新浪财经· 2025-10-21 14:17
美银证券发表报告指出,宁德时代第三季营收为1040亿元,按年增长13%,按季增11%;毛利率为 25.8%,符合该行预期;净利润为185亿元,按年增长41%,按季增12%,分别较该行的预测及市场共识 高出6%及3%。期内出货量约为180GWh,按年增长40%,按季增20%,其中80%/20%来自电动车/储能 系统电池。美银将宁德时代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3%、3%及3%,H股目标价由570港元上调至605 港元,A股目标价由467元上调至495元,重申对其"买入"评级,考量因素包括其储能系统电池稳健的成 长前景,以及其新电池技术应有助于其扩大市占率,并维持健康的利润率和强劲的海外出货增长前景。 ...
 华塑科技(301157.SZ):暂时未涉及电动车充电桩及电动车电池相关业务
 格隆汇· 2025-10-17 15:55
格隆汇10月17日丨华塑科技(30115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暂时未涉及电动车充电桩及电动车电池 相关业务。 ...
 宁德9天狂揽3100亿,技术护航抗风险,跃居中国第三大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0-12 01:52
 宁德时代市值表现 - 宁德时代在9天内市值增长3100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中国第三大上市公司 [1][3] - 公司市值表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投资茅台转向关注电池技术的趋势明显 [1] - 有投资者因去年投资宁德时代股票而获得高额回报,可在市中心购房 [3]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业务不局限于电动车电池,已扩展至家庭储能、手机备用电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5] - 宁德时代海外储能业务年规模达93GWh,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6.5%,领先第二名超过20个百分点 [7] - 公司依靠扎实的技术实力与矿企签订长期协议,有效应对锂价波动风险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认知转变 - 市场投资焦点从早期的锂矿等资源股转向注重技术研发的企业 [5][13] - 资源股因价格波动风险增大,部分投资者被套牢,而技术型企业显示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3][5] - 行业共识认为,具备技术底蕴和研发能力的企业更能获得市场认可并持续发展 [13]   科技行业动态对比 - 芯片散热技术存在不同路径,微软探索芯片内部冷却方案,英伟达采用外部散热方案 [7] - 英伟达的散热方案被认为落地更快、风险更低,而微软的方案技术实现难度较高 [9] - 科技行业关注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能力,最终以盈利和客户接受度为衡量标准 [9]   投资圈观点与估值讨论 - 投资圈对高估值企业存在分歧,老一代投资者引用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席勒市盈率表示担忧 [11] - 新一代投资者以英伟达为例,指出其近两年净利润增速超越历史标杆,盈利能力发生质变 [9][11] - 资金持续流向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头部公司一边盈利一边扩张产能 [11]
 中美缠斗出现分水岭,巴铁要卖稀土给美国,赴美签字救美军工一命
 搜狐财经· 2025-10-02 14:32
 中国稀土行业现状与政策 - 中国掌握全球90%以上的稀土提纯能力,在高科技和军工产业中不可或缺 [1] - 2025年初中国商务部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审批更为严格,强调国家安全和产业利益 [1] - 从2023年起实行出口许可管控,并在2025年进一步细化审批范围,覆盖更多中重稀土品类,政策强调动态调节与绿色开发 [4] - 凭借领先的提纯技术和完善产业链,中国依旧占据压倒性优势,国际订单有序执行 [4]   美国稀土供应链挑战与应对 - 美国军工产业长期依赖中国稀土,中国收紧出口导致部分生产线原材料紧缺,F-35战机组装进度受影响 [1] - 美国加快供应链多元化,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寻找矿源,但项目成本高周期长,短期内难以缓解需求 [1] - 2025年8月美国与巴基斯坦接触讨论关键矿产合作,美国计划投资10亿美元加快开发俾路支省金铜矿 [3] - 美国战略金属公司与巴基斯坦签署5亿美元协议,分三步实现技术转移和完整产业链建设 [3] - 该协议为美国军工产业赢得喘息空间,尤其是F-35和无人机生产高度依赖稀土磁铁 [5]   巴基斯坦稀土合作机遇 - 巴基斯坦稀土资源丰富但长期缺乏资金和技术开发,矿业基础设施薄弱 [1] - 巴基斯坦经济陷入困境,外债高企、通胀严重、财政赤字扩大,亟需外资注入 [1] - 稀土合作成为务实选择,能为巴基斯坦带来短期现金流和就业机会,推动产业升级 [4] - 首期资金到账后勘探和设备运送随即展开,美军工厂逐步恢复部分产能 [3] - 美国资金流入让巴基斯坦财政压力有所缓解,推动了部分基建项目 [5]   地缘政治与行业影响 - 中美在稀土领域持续角力,稀土是关键筹码,中国稳住主动权,美国加紧多元化 [5] - 巴基斯坦在两大国之间寻求平衡,但矿区安全形势复杂,部族冲突频发,外资项目推进可能受阻 [4] - 长期能否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稀土供应,需观察地缘政治和国内安全环境变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