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机引擎
icon
搜索文档
DYNAM JAPAN(06889):收购一个飞机引擎
智通财经· 2025-11-04 08:15
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DAIL与SMBC订立买卖协议,收购一架由SMBC租赁予Wizz Air的飞机引擎 [1] - 交易计划于2025年10月30日(欧洲时间)进行 [1] - 交易完成后,SMBC与Wizz Air之间的租赁协议将更替予DAIL [1] 交易性质与战略意义 - 飞机及飞机引擎的买卖属于公司日常业务 [1] - 收购该飞机引擎将加强公司的资产组合 [1] - 该飞机引擎现时正租赁予Wizz Air,此项租赁安排将为公司带来稳定回报 [1] - Wizz Air为公司现有航空公司客户,此项收购可扩大与该航空公司的合作机会并巩固长期合作关系 [1] - 收购事项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航空价值链的综合资产管理能力 [1]
DYNAM JAPAN:收购一个飞机引擎
智通财经· 2025-11-04 08:13
飞机及飞机引擎的买卖乃集团之日常业务。董事认为收购该飞机引擎将加强集团的资产组合。由于该飞 机引擎现时租予Wizz,租赁安排将为集团带来稳定回报。此外,由于Wizz为集团之现有航空公司客 户,集团管理层相信该收购事项将可扩大与该航空公司之合作机会及巩固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进一步提 升集团于航空价值链之综合资产管理能力。 DYNAM JAPAN(06889)发布公告,公司之全资附属公司DAIL于2025年10月30日(欧洲时间)与SMBC订 立买卖协议,据此,SMBC同意向DAIL出售而DAIL同意购买及接收现时由SMBC根据租赁协议租赁予 Wizz的该飞机引擎。根据买卖协议,SMBC与Wizz之间的租赁协议将于交付日期由SMBC更替予 DAIL。 ...
美国财长:为什么只有中国敢叫板反击美国,“这让我们感到遗憾”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01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涵盖电子产品、钢铁等多个领域[1] -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进行反击,导致美国中西部农民库存积压、价格下跌[1] - 贸易摩擦加剧双方对立,引发股市波动,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几个百分点[1] 中国经济实力与应对策略 - 中国人均GDP从几百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上万美元,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3] - 中国制造业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手机、电动车等产品竞争力强[3] - 面对美国关税,公司通过在东南亚建厂和增强内需应对,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3] - 国内消费弥补出口空缺,民众支持购买国产商品[9] 美国施压与战略评估 - 美国在飞机引擎、特种化学品等高端商品领域对中国具有优势[3] - 美国财政部长认为中国加码关税是失误,限制了谈判空间[1] - 美国试图联合盟国共同施压中国,但欧盟、日本等出于自身利益未完全配合[6][7] - 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孤立,快速解决贸易摩擦的企图未能实现[9] 中国的战略立场与历史经验 - 中国强调主权平等,坚决不接受单边主义,在科技和投资领域有不可逾越的红线[7] - 中国历史上承受外部压力养成不屈服精神,认为美国行为是贸易保护主义[4] - 公司将贸易摩擦视为熟悉套路,反击是捍卫核心利益的战略选择[6][9] - 中国拥有完整产业链和经济规模,不畏惧关税带来的短期痛苦[9]
消息人士:印度航空公司和印度政府正在调查飞机失事的相关问题,包括引擎推力、襟翼以及为何起落架保持开启的原因。
快讯· 2025-06-13 20:04
飞机失事调查 - 印度航空公司与印度政府正在联合调查飞机失事相关问题 [1] - 调查重点包括引擎推力异常情况 [1] - 调查涉及襟翼系统工作状态 [1] - 起落架保持开启状态的原因被列为关键调查方向 [1]
撑不住了!美国发现不对劲,没中国果然不行?王毅打开天窗说亮话
搜狐财经· 2025-04-29 13:26
中美关税影响 - 虎标万金油因中美关税对峙面临价格压力 美国分销商预计今年关税成本将达300万至500万美元[1] - 美国超市中国制造商品被抢购一空 沃尔玛等零售商出现排队至停车场的抢购潮[1] - 美国对华家具关税使宜家同类产品价格上涨27% 几乎所有商品价格都在上涨[3] 贸易结构差异 - 美国对华主要进口消费品(智能手机 电脑 家具 玩具)加征54%关税 消费者将迅速感知价格上涨[3] - 中国自美进口以中间品为主(液化天然气 芯片 飞机引擎 塑料) 汽车是唯一例外但影响有限[3] - 自2018年贸易冲突以来 中美两国减少相互依赖 但中方成效更大[3] 农产品贸易数据 - 中国当周美国猪肉采购量降至5800吨 较前一周下降72% 创2025年以来最低水平[5] - 芝加哥瘦肉猪期货下跌0.2%至略低于1美元/磅 市场关注中国减少采购是偶发还是趋势[5] - 中国当周仅购买1800吨美国大豆 采购量显著下降[5] 产业应对策略 - 中国通过扩大内需 推动产业升级 拓展多元国际市场降低美国关税政策影响[8] - 贸易战没有赢家 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施压和威胁不是正确交往方式[8] - 美国若继续错误政策 将陷入更困境地 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阻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