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盘30ETF(520560)
搜索文档
港股高开走弱?资金逢跌积极捡筹!香港大盘30ETF(520560)调整期间再现大幅溢价
新浪基金· 2025-11-20 11:03
11月20日,港股市场早盘高开后走弱整理,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同步走低,成份股涨跌参半,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高股息红利股逆市上行支撑指数,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腾讯 控股、比亚迪股份等科技股弱势表现。 | 恒生中国(香港上市) 30指数 | | | | --- | --- | --- | | 4615 | 間称 | 权重 (%) | | 9988.HIK | 阿里巴巴-w | 18.07 | | 0700.HK | 腾讯 智股 | 15.44 | | 0939.HK | 建设银行 | 7.64 | | 1810.HK | 小米集团-W | 7.2 | | 3690.HK | 美团-W | 5.14 | | 0941.HK | 中国移动 | 4.86 | | 1398.HK | 工商银行 | 4.55 | | 2318.HK | 中国业安 | 3.45 | | 1211.HK | 比亚迪股份 | 3.4 | | 0981.HIK | 中村国际 | 3.09 |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 | | 72.84 | |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025.10.31 | | | 消息面上 ...
港股AI走势分化,小米绩后重挫3%,阿里涨超2%!百亿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半年线下方溢价揽筹
新浪基金· 2025-11-19 11:13
11月19日,港股早盘低开,科网龙头走势分化,截至发稿,阿里巴巴-W涨超2%,哔哩哔哩-W、腾讯控 股涨约1%,小米集团-W绩后跌超3%。 港股AI核心资产——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现涨0.36%,盘中延续宽幅溢价,实时溢价率 达近0.4%,显示买盘资金积极介入。上交所数据显示,近3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合计2377万元,近20日 资金累计净流入13.15亿元。 | 分时 多日 · | | | F9 盘前盘后 叠加 九转 面线 工具 (2 2) > | | | | | | | | 港股互联网ETF ① | | 5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37700排版互联网EIF] 10:49 PL 0.561 涨跌 0.005(- 0.60% 型 | | | | | | 0 56 +0.002 +0.36% | | | | | 513770 | | | | 562 An | | | 0.45% | | | SSE CNY 10:49:19 交易中 ...
历史新高!小米三季度净利大增80%,汽车首次盈利,百亿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近20日揽金13亿元
新浪基金· 2025-11-19 09:34
此外,小米集团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35亿,单季研发投入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52.1%。 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了一份颇为亮眼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 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大增80.9%,创历 史新高。 小米汽车业务及AI等创新业务成为财报中的一大看点。该业务分部三季度收入飙升至290亿元,同比增 长199.2%,创历史新高;实现经营收益7亿元,为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规模超113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 QDII额度限制,流动性佳! 看好港股科技但又希望降低波动?也可以关注全市场首只——香港大盘30ETF(520560),自带"科技 +红利"哑铃策略,重仓股既有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高弹性科技股,又囊括了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 稳健高股息,是港股长期配置的理想底仓工具。 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 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中证港股通互 ...
AI产业链拥挤度回落至7月以来低位,关注港股科技等低位标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创本轮调整新低
新浪基金· 2025-11-18 10:31
市场表现 - 11月18日港股低开,科网龙头多数回调,小米集团-W跌超3%,快手-W跌超2%,腾讯控股和美团-W跌逾1%,阿里巴巴-W逆市上涨,金山云涨超4%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下跌0.71%,日线3连阴,创本轮调整新低,但盘中出现宽幅溢价,显示买盘资金积极介入 [1] 机构观点与配置策略 - 华泰证券指出,近期市场持续震荡,低位板块补涨逻辑仍有演绎空间,AI产业链拥挤度回落至7月以来低位 [3] - 结合基本面与拥挤度交叉验证,港股科技、国产算力、AI端侧和应用等方向的低位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3] - 港股互联网板块汇聚国产AI核心资产,涵盖算力、大模型、软件应用和硬件终端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望在AI加速渗透中持续受益 [3] - 阿里、腾讯等企业在中国多模态大模型中处于领先地位,港股互联网龙头不断加码AI资本开支,软硬件产业端已取得较大技术突破 [3] - 民生证券看好中国AI价值重估行情,重点关注具备算力资源、模型能力与应用场景协同优势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如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集团 [3] - 同时看好具备模型或应用能力的AI生态企业,如美图公司、京东健康、汇量科技、第四范式等 [3] 指数与ETF概况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重仓互联网龙头 [4] - 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阿里巴巴-W(18.89%)、腾讯控股(17.01%)、小米集团-W(10.05%),前十大持仓合计占比超73% [4] - 今年以来,在AI概念加持下,互联网板块弹性明显更高,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较恒生科技指数明显超额 [5]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区间涨跌幅为40.8135%,区间自最低价的最大涨幅为76.0454%,同期恒生科技指数区间涨跌幅为32.2277%,最大涨幅为61.1179% [6]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PE仅24.44倍,位于近10年24.8%分位点的低位水平,远低于纳指100(35.94倍)和创业板指(41.27倍),也低于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历史分位(28.65%) [6] - 港股互联网ETF最新规模超116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 [6]
直线猛拉5%
新浪财经· 2025-11-13 19:37
港股市场表现 - 11月13日港股三大指数先抑后扬,恒指重回27000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8% [1] - 阿里巴巴-W股价盘中涨幅超过5%,早盘一度下跌近2%,最终收涨3.32%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一度上涨超过1%,收涨0.86%,全天成交额达6亿元 [1] 阿里巴巴AI战略布局 - 公司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Qwen模型打造个人AI助手APP,全面对标ChatGPT [3] - 此举是继年初公布3800亿元AI基础设施投入后的又一重要布局,标志着从B端市场转向B端与C端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3] - 在9月云栖大会上,公司宣布在3年3800亿元投入基础上继续加码,预计阿里云业务维持25%以上的高增速 [3] 互联网龙头业绩与展望 - 腾讯控股预计单季营收达1886亿元,净利润达679亿元,同比均增长13% [3] - 阿里巴巴预计单季营收385.2亿元,同比增长30.1% [3] - AI主线催化密集,互联网龙头围绕算力、算法和数据加码研发投入,其开源模型有望突破算力和芯片限制,加速技术追赶 [3]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与资金流向 - 当前港股整体估值不高,科技板块估值优势突出,为上行提供充足空间 [4]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仅24.44倍,位于近10年24.8%分位点的低位水平,远低于纳指100(35.94倍)和创业板指(41.27倍) [6]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近10日有9日获资金增仓,累计吸金7.42亿元,最新规模超118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 [4][6] 指数表现与成分结构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今年以来区间涨跌幅达40.8135%,自最低价的最大涨幅为76.0454%,显著优于恒生科技指数(32.2277%) [6] - 该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阿里巴巴-W(18.89%)、腾讯控股(17.01%)和小米集团-W(10.05%),前十大持仓合计占比超73% [5] - 指数成分股涵盖零售业、传媒、电子、消费者服务、医疗、计算机等多个行业,龙头优势显著 [5]
腾讯财报今日发布,机构前瞻如何?百亿港股互联网ETF(513770)高频溢价,7.4亿资金密集涌入
新浪基金· 2025-11-13 13:25
港股市场表现 - 11月13日港股走势低迷,恒生科技指数半日下跌0.77% [1] - 科网龙头多数回调,腾讯控股跌0.91%,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美团-W、快手-W跌幅均超过1%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下跌1.03%,逼近半年线,但盘中高频溢价显示买盘资金承接意愿较强 [1] 腾讯控股业绩预期 - 里昂预计腾讯控股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至1900亿元,经调整EBIT增长21%至741亿元 [2] - 游戏业务预计同比增长18%,广告业务受技术升级和转型推动,收入或增长20%,商业服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过20% [2] - 腾讯被视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最大受益者,线上游戏、广告和云业务增长具韧性,增长动力预计持续至第四季度 [3] 行业前景与资金流向 - 分析指出港股11月基本面驱动效应强,景气成长类资产的产业逻辑坚实,震荡中孕育机会 [3] - 科技自主可控是中长期主题,盈利超级周仍在继续,需重点关注腾讯、阿里等AI相关标的业绩 [3]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近10日有9日获资金增仓,累计吸引资金7.42亿元 [3] 港股互联网ETF概况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阿里巴巴-W(18.89%)、腾讯控股(17.01%)、小米集团-W(10.05%) [5] - 前十大持仓合计权重超过73%,龙头优势显著 [5] - 该ETF最新规模超过118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过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流动性佳 [7] 指数表现与估值比较 - 今年以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上涨40.81%,显著跑赢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2.23%) [6][7]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PE为24.44倍,位于近10年24.8%分位点的低位水平 [7] - 该估值远低于纳指100(35.94倍)和创业板指(41.27倍),也低于同期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的历史分位(28.65%) [7] 相关投资工具 - 香港大盘30ETF(520560)结合“科技+红利”哑铃策略,重仓股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高弹性科技股,以及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稳健高股息股 [7]
港股布局时刻?港股通创新药ETF领跑市场!红利打底+科技进攻,香港大盘30ETF(520560)量价齐升涨1%
新浪基金· 2025-11-12 19:4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震荡整理,沪指险守4000点关口,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95万亿元,环比小幅缩量486亿元 [1] - 权重股护盘稳指数,A股前18大市值个股一度集体拉升,农业银行再涨3.49%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3万亿元,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 [1] - 银行板块凭借稳健及高股息属性受市场青睐,银行ETF(512800)日线3连阳,近5日获资金净流入超7亿元 [1] 科技与AI板块动态 - 科技自主可控方向随市回调,或因软银集团清仓英伟达,但晨星公司提示软银将资金转向投资其他AI相关公司如OpenAI [1] - 资金坚定抄底AI自主可控,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近5日累计吸金2995万元 [1] 港股市场与资金流向 - 在美联储持续降息背景下,港股流动性显著提升,叠加估值洼地,南向资金持续大举加仓 [1] - 截至11月11日,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超过1.3万亿港元,刷新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来年度新高,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 [1] - 截至11月12日收盘,南向资金再通过港股通净流入42亿港元,为连续第16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净流入规模突破5万亿港元 [13] 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劲反弹,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场内价格逆市劲涨2.73%,全天成交5.91亿元,较上日暴增160% [2][5] - 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股价创三年新高,盘中上探8.8%,信达生物涨2.23%,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分别大涨5%、4.8% [5] - 百济神州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达14亿美元,同比增长41%,自研产品泽布替尼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50.8% [8] - 产业消息面,辉瑞以100亿美元成功收购减肥药研发企业Metsera,显示跨国药企对热门创新药管线竞争白热化 [8] 港股大盘与配置策略 - 香港大盘30ETF(520560)量价齐升涨1%,成交额超5400万元,技术面形成放量突破形态 [11] - 持仓成份股中,百济神州涨超7%,中国人寿、中国石油股份、中国海洋石油、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高股息标的涨幅居前 [12] - 机构建议关注哑铃策略,进攻端逢低加仓科技,防守端聚焦红利与困境反转 [14] - 银河证券提示重点关注业绩增速较高但估值处中低水平的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公用事业等板块,以及政策利好的AI产业链等行业 [14] 金融科技板块情况 - 金融科技板块再度探底,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收跌逾1%,互联网券商概念股跌幅居前,金融IT概念股逆市活跃 [16] - 金融科技ETF(159851)失守半年线,场内价格下探逾1%,创本轮调整新低,自8月25日历史高点回撤超17% [17][19] - 资金近一周频繁借道金融科技ETF(159851)分批布局,单日净申购5500万份,此前五日累计增持近2亿元 [17][19] 机构市场观点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伴随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市场在2026年有望挑战十年新高 [3] - 中信证券建议聚焦三大主线:中国制造业定价权重估、企业出海深化以及科技行情延续,重点布局半导体、算力等领域 [4] -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互联网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回暖及成功转型,金融IT板块直接受益于数字货币发展与市场活跃度提升 [19][20]
预期差成就投资机会?哑铃策略长逻辑坚挺!港股“科技+红利”一手抓520560早盘活跃1%
新浪基金· 2025-11-12 11:42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1月12日港股表现活跃,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维持高位整理,呈现红利风格与成长风格共振的格局 [1] - 石油、银行等高股息品种走强,同时部分科技股表现活跃 [1]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规模超过1.3万亿港元,刷新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来年度新高 [4] 香港大盘30ETF表现 - 香港大盘30ETF(520560)盘中单边涨超1%,半日成交额超4300万元,接近昨日全天量级 [1] - 该ETF技术面上一举站上所有短期均线,量价配合良好,构成高概率的短线看涨信号 [1] - 该ETF被动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自带“科技+红利”哑铃策略,适合作为港股长期配置的底仓型工具 [5] 主要成分股涨跌情况 - 百济神州受业绩驱动涨超7%,农夫山泉涨3%创阶段新高,小米集团-W、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亦录得上涨 [3] - 具体涨幅:百济神州涨7.29%,中国人寿涨4.23%,华润置地涨4.25%,农夫山泉涨3.79%,中国海洋石油涨3.84% [4] - 阿里巴巴-W、泡泡玛特出现调整,下跌2% [3] 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构成 - 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合计为72.84%,其中阿里巴巴-W权重18.07%,腾讯控股权重15.44% [6] - 其他主要成分股包括建设银行(权重7.64%)、小米集团-W(权重7.2%)、美团-W(权重5.14%)等 [6] 市场前景与驱动因素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推动资本市场回归基本面和价值驱动,中期来看增量资金流入支撑港股“慢牛”行情 [5] - 招商证券建议重回哑铃策略,进攻端逢低加仓科技,防守端聚焦红利与困境反转 [5] - 主要催化因素包括中国科技业创新突破、中美关系缓和、“十五五”规划落地以及美联储降息缩表 [8]
抢跑港股财报“超级周”! 腾讯、阿里、快手携手升逾2%,百亿港股互联网ETF(513770)10天吸金8.6亿元
新浪基金· 2025-11-10 20:03
财报披露与市场表现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美团等互联网龙头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3日至19日期间陆续披露最新一期财报 [1] - 财报披露预期为港股科技板块带来新催化,今日港股恒指及恒科指均涨逾1%,其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快手-W均涨超2% [1] - 重仓互联网龙头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一度涨逾2%,收涨1.93%,全天成交额达6.36亿元 [1] 行业基本面与AI驱动 - 分析指出,伴随互联网龙头财报密集出炉,港股科技板块有望从9月放量上涨、10月震荡回调后,于11月重回基本面驱动 [3] - 平台优势预计将体现在业绩基本面韧性中,AI底层技术研发投入及应用产品落地仍是产业和市场核心,建议关注头部公司中长期AI叙事和执行进度 [3] - 人工智能成为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主题,阿里巴巴CEO表示公司正建设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并加大投入打造超级AI云 [3] - 全球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港股作为国产AI核心资产聚集地,拥有互联网等优质稀缺资产,有望直接受益于此产业发展趋势 [3] 估值水平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11月7日,港股互联网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PE为24.13倍,处于近10年22.42%分位点的低位水平 [4] - 该估值远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35.94倍和创业板指的41.27倍,也低于同期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的历史分位水平28.73% [4][5] - 南向资金仍有空间加码港股,若科技龙头业绩超预期,恒指年内有望挑战28500点 [5]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上周连续5日吸金,合计达4.4亿元,近10日资金累计净流入8.65亿元 [5] 相关投资工具概况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阿里巴巴-W(19.22%)、腾讯控股(16.46%)、小米集团-W(10.41%) [7] - 该指数前十大持仓股合计占比超73%,汇聚AI大模型及各领域应用龙头公司,龙头优势显著 [7] - 港股互联网ETF最新规模超115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支持T+0交易且不受QDII额度限制 [7]
港股午后震荡走高!短期调整或已结束?香港大盘30ETF(520560)上扬1.5%
新浪基金· 2025-11-10 14:08
市场表现与短期趋势 - 港股市场于11月10日午后震荡走高,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同步上扬 [1] - 香港大盘30ETF盘中上涨1.54%,成交额超过2600万元 [1] - 该ETF五日线转头向上,显示短期下跌动能衰竭,可能进入一轮短期反弹 [1] - 持仓成份股中,仅3只微幅整理,泡泡玛特领涨8%,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理想汽车-W等成长股均上涨超过2% [3] 指数与产品结构 - 香港大盘30ETF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精选30只港股通中资大盘股 [1][4] - 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合计为73.13%,指数成份股总市值为320,825亿元 [5] - 指数头部成份股集中,阿里巴巴-SW和腾讯控股权重分别为18.37%和15.68% [5] - 产品结构兼具“科技+红利”哑铃策略,旨在兼顾进攻与防守 [4] 行业与政策环境 - 香港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至超过1200家,政府计划放宽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并探索金融代币化 [3] - 中泰证券观点认为,港股市场在“中国基本面”与“海外流动性”角力中寻找方向,能源、金融板块或继续成为稳定器 [3] - 华泰证券指出,当前科技行情集中在大市值头部个股,盈利增长支撑股价表现 [3] - 在K型经济分化下,科技板块或继续受益于宽松流动性,2026年上半年科技领涨行情或延续 [3] 产品投资价值 - 产品估值处于低位,市盈率、市净率双低,配置性价比凸显 [4] - 产品交易机制灵活,支持“T+0”并具有高流动性,适合波段操作与定投 [4] - 产品历史表现稳健,适合作为港股长期配置的底仓型工具 [4] - 产品特点为一键布局港股核心资产,可避免个股选择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