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搜索文档
政策+市场“托底” 8000亿“两重”项目资金全部下达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9:04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总规模达8000亿元,共支持1459个项目,涵盖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九大重点领域[1] -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同比增加3000亿元至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专项用于"两重"建设[2] - 项目清单首次纳入"未来产业"和"低空经济",标志基建投资向战略性领域升级[2] 资金分配与项目进展 - 截至6月中旬已安排近5000亿元项目,占全年总额62%[4] - "三北"工程2024年投入320亿元,2025年将持续加码[3] - 黄百铁路广西段隧道工程进度达88%(29/33座进洞施工)[4] 重点领域投资方向 - 生态环保领域:长江经济带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修复、工业园区污染治理[4] - 交通物流领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骨干铁路及港口[4] - 民生保障领域:医院病房改造、普通高中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 经济带动效应 - 前5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3万亿元,同比多增3.8万亿元[5]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6.2%,较4月提升0.2个百分点[5] - 项目带动投资消费就业,形成内需外需接力效应[5] 体制机制创新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地下管网运维机制[1] - 探索"风电光伏+治沙"等产业新模式[1] - 推动基础设施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民企参与重大技术攻关[5]
天津紧盯关键环节跟进监督“室组地”联动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05 08:39
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机制 - 天津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委成立联合监督检查组,采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重点监督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环节[1] - 监督发现多个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存在泵站闲置失修问题,导致村民被迫使用临时灌溉设备[1] - 对全市10个涉农区200余个项目开展全面质量"体检",建立问题台账并督促整改销号[2] 项目管理与风险防控 - 实行招投标"提级管理",将施工监理招标从乡镇提至区级、验收从区级提至市级,压缩权力寻租空间[2] - 制定"十不准"工作纪律,组织廉政谈话并签订廉洁承诺书,覆盖参建人员和管理人员[2] - 宁河区通过嵌入式监督紧盯规划立项、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预防损公肥私行为[4] 问题整改实效 - 丰台镇岳秀庄村1500米田间路改造导致200亩农田排水渠堵塞,监督组推动内置管道方案在汛期前解决[3] - 建立核查整改情况台账,对已整改问题开展抽查复核,确保整改到位[2] - 推动职能部门系统分析"建管运维"漏洞,集中排查并全面整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