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客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铁路暑运启动:中国最北省会4小时35分可到北京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22:25
高铁运营效率提升 - 京哈高铁京沈段安全标准示范线正式投入运营,哈尔滨西至北京朝阳最短运行时间由4小时49分钟压缩至4小时35分钟 [1][3] - 调图后北京朝阳方向列车增加至23对,均使用"复兴号"动车组担当 [5] - 哈尔滨至北京朝阳间2列动车组列车推出高铁宠物托运功能,猫、犬可随主人同车出行 [5] 暑运客流与运输安排 - 2025年暑运从7月1日至8月31日,共计62天,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2052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日均发送旅客33.1万人次 [3] - 7月1日起启用新列车运行图,加开旅客列车13.5对,加密省内主要城市高铁开行频次 [3] - 调图后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图定旅客列车284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60.5对 [3] 服务品质升级 - 高铁列车餐饮服务品质持续提升,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 [5] - 京沈段按时速350公里运行,进一步释放高铁路网整体效能 [5]
新列车运行图勾勒出一条条旅游新通道 “高铁+文旅”掀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06-22 14:05
全国铁路调图新增客运列车 - 7月1日全国铁路调图后新增客运列车236列 [1] - 新增高铁线路更多沿热门旅游景区开行 形成暑期旅游新通道 [1] 西安至长沙高铁新路线 - 新增G3763和G3764次高速动车组1对 连接西安北站与长沙站 [1] - G3763次改道途经汉中 成都 重庆 武隆南 张家界西 常德等站点 串联秦岭 巴蜀文化 武陵源等旅游资源 [3] 跨区域高铁旅游线路扩展 - 新增许昌至日照 安阳至三亚等跨区域高铁线路 [5] - 渝厦高速铁路重庆至黔江段7月1日开通 张家界西站动车组开行量将达108趟 [5] 东南沿海高频次城际列车 - 福州—厦门 平潭—福州新增D6286/5次 G9834/3次等列车 实现平均15分钟一班 [7] - 列车时刻覆盖全天 兼顾榕城古韵游览与海滨休闲活动 [7] 短途城际旅游列车优化 - 南昌至景德镇间加开8趟城际列车 每小时一班 [9] - 列车时刻设计充分利用早晚凉爽时段 匹配景点打卡节奏 [9]
铁路公路物流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数智时代,边界重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22:49
报告核心观点 - 看好高速公路、高铁客运、铁路货运、物流四个板块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分别推荐浙江沪杭甬、皖通高速等,京沪高铁,大秦铁路,嘉友国际等标的[3][166] 高速公路:红利底色,智驶未来 - 近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3.53亿辆,同比增长10.31% [5] - 公路投资短期承压,2024年全国公路投资完成额同比下滑11.56%,2025年1 - 3月同比下滑8.36% [8][11] - 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稳健增长但增速边际放缓,2024年路网密度达到199公里/万平方公里 [12][16] - 公路货运量增速趋缓,客运量受私家车及“高铁”持续分流,2025年增速走弱 [17][20] - 2025年下半年,降息预期和市场风格是影响高速公路板块的重要因子,个股表现差异化 [23] - 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周期,申万三级高速公路行业指数呈逆相关走势 [26] - 复盘1993 - 2005年,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阶段,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股价上行 [27][30] - 近年《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对经营性高速公路收费期限约定放宽,2025年新版条例有望优化特许经营权事宜 [31] - 高速公路板块H股估值折价不断修复,A/H股估值价差修复行情有望持续演绎 [32][34] - 新一代高速公路场景包括安全保障、出行服务、运维、建管等方面 [35][38] -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是数据资产和智驾的基底,如深圳外环高速和招商公路“通港达园”项目 [39][44][48] - 智慧公路将重新定义高速公路各环节的能力和商业模式边界 [53][54] 高铁客运:流量重构,估值重塑 - 截至2024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约4.8万公里,占铁路营业里程比重30%,路网密度有提升空间 [56][59] - 2024年铁路客运分担率达46.63%,平均运距366km且呈下行态势,运距承压影响盈利能力 [60][62] - 2024年铁路客运量增速“前高后低”,2025年增速中枢回归常态化,1 - 4月旅客周转量增速承压 [63][65] - 复盘1980 - 2023年,JR铁路票价涨幅整体跑赢日本CPI涨幅 [66][69] - 险资、养老金等增量资金偏好稳健收益,高铁EBITDA稳定增长,流量重构推动客流量稳健增长,板块估值逻辑有望从PE向DCF和EV/EBITDA切换 [70][73] 铁路货运:数智降本,边界外延 - 受益于转型物流及运价政策调整,铁路货运量及周转量稳步增长,但增速中枢低位运行,2025年1 - 4月货运量同比增长1.96%,周转量同比增长1.2% [75][77] - 2016 - 2023年,煤炭在铁路主要货运量占比提升,2023年达55.24%,多元化货品占比持续提升,货运平均运距下行 [78][81] - 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升级,通过公转铁、散改集、成立国铁集团等举措,向“现代物流”转型 [82][84] - 复盘加拿大铁路,物流增值服务、货源多元化等可促进业绩提升 [85][94] - 2024年大秦铁路运量受影响,2025年伴随山西煤炭产量修复等,运量有望修复,“白货”货源和物流增值服务利润有望增长 [95][98] - 与加拿大铁路相比,国铁货运量处于增长期,单位价值量偏低,货源结构相对单一,运营里程数上行,资产价值待重估 [99] - 2023年国铁印发《数字铁路规划》,AI赋能铁路可提升战略决策和生产运营效率,如大秦铁路车辆运行状态检验环节 [105][107] 物流:AI赋能,王者归来 - 人工智能提高运输效率,增强安全性,开启个性化、绿色化交通服务新纪元,在公路管理、物流供应链等领域有应用 [113] - 交通大模型可提高交通效率,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物流供应链领域可通过经典模型算法实现“模型”治理 [114][119] - 交运物流产业从数字化革命走向AI革命,面临机遇与挑战,合同物流基础作业流可通过AI优化 [122][126][129] - 经济红利见底,传统仓储需提高效率,智慧仓储可解决人工盘点误差和分拣低效问题 [131][134] - 复盘罗宾逊物流,其Navisphere平台在扩张中起关键作用,满帮通过智慧物流算法提升运力利用效率 [135][140][143] - 嘉友国际构建“地网”和“天网”,有望打造“非洲版满帮”;海晨股份探索人形机器人在物流环节应用;传化智联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中储股份仓网与智运结合;铁龙物流铁路特种集装箱多式联运平台有企业和社会价值 [144][148][152][155][160][164] 投资分析意见 - 高速公路推荐浙江沪杭甬、皖通高速等,关注四川成渝A + H等 [3][166] - 高铁客运推荐京沪高铁,关注广深铁路 [3][166] - 铁路货运推荐大秦铁路,关注铁龙物流等及疆煤外运相关标的 [3][166] - 物流推荐嘉友国际,关注福然德等 [3][166] - 给出部分重点公司2024 - 2027年预测EPS、PE、PB等估值数据 [168]
京沪高铁:本线客流增长承压,京福安徽一季度扭亏为盈-20250513
国信证券· 2025-05-13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4][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沪高铁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营收421.6亿元(+3.6%),归母净利润127.7亿元(+10.6%);2024年四季度单季营收98.0亿元(+0.01%),归母净利润27.5亿元(+4.6%);2025年一季度营收102.2亿元(+1.2%),归母净利润29.6亿元(+0.03%) [1][9] - 本线客运量增长承压,跨线列车业务量同比增长稳健。2024年全国铁路客运量43.1亿人次,同比增长11.9%,京沪线本线列车运送旅客量同比下降2.3%至5201.6万人次,京沪跨线列车全年运营里程同比增长11.4%,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列车运营里程同比增长5.7%;2025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客运量10.7亿人次,同比增长5.9%,京沪线本线列车运送旅客量同比增长1.8%,客座率同比下滑,跨线业务列车开行量增速放缓至2.0% [2][11] - 2024年毛利率有所改善,京福安徽公司一季度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毛利率46.9%,同比增加1.6pct,财务费用率下降1.6pct,子公司京福安徽全年亏损约2.77亿元,同比显著减亏;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45.4%,同比下降0.8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9pct至3.8%,京福安徽一季度扭亏为盈 [3][12] - 中长期来看,京沪高铁是我国铁路集团核心资产,盈利能力较强,经营稳健且风险低,高铁定价逐步市场化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打开空间,子公司京福安徽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有潜力 [3][12] - 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7亿、140.8亿、147.8亿(25 - 26年调整幅度分别为 - 10.3%/-14.6%),分别同比+4.7%、+5.3%、+5.0% [4][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683|42,157|43,380|44,648|45,853| |(+/-%)|110.4%|3.6%|2.9%|2.9%|2.7%| |净利润(百万元)|11,546|12,768|13,366|14,075|14,784| |(+/-%)|-2103.9%|10.6%|4.7%|5.3%|5.0%| |每股收益(元)|0.24|0.26|0.27|0.29|0.30| |EBIT Margin|43.5%|44.8%|44.3%|44.2%|44.2%| |净资产收益率(ROE)|5.9%|6.3%|6.4%|6.5%|6.6%| |市盈率(PE)|24.9|22.5|21.5|20.4|19.4| |EV/EBITDA|15.3|14.0|13.9|13.2|12.6| |市净率(PB)|1.47|1.42|1.37|1.33|1.29|[5]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903|10,191|10,422|10,744|11,467| |应收款项|1,373|1,638|1,545|1,651|1,759| |存货净额|0|/|0|0|0| |其他流动资产|144|180|/|87|89| |流动资产合计|14,421|12,008|12,053|12,485|13,318| |固定资产|219,019|214,638|211,987|209,335|206,657| |无形资产及其他|58,376|57,626|56,804|55,981|55,159| |投资性房地产|404|390|390|390|390| |长期股权投资|0|/|0|0|0| |资产总计|292,220|284,663|281,234|278,191|275,524| |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7,835|2,030|2,486|2,543|2,643| |应付款项|1,594|1,069|1,906|1,975|2,037| |其他流动负债|5,307|5,069|4,002|4,146|4,275| |流动负债合计|14,736|8,169|8,394|8,664|8,955|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58,941|50,614|40,614|30,614|20,614| |其他长期负债|631|632|632|632|632| |长期负债合计|59,573|51,246|41,246|31,246|21,246| |负债合计|74,308|59,414|49,640|39,910|30,201| |少数股东权益|22,941|22,845|22,507|22,157|21,807| |股东权益|194,970|202,403|209,087|216,124|223,516|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92,220|284,663|281,234|278,191|275,524|[1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40,683|42,157|43,380|44,648|45,853| |营业成本|22,052|22,179|23,751|24,480|25,141| |营业税金及附加|139|228|260|268|275| |销售费用|0|/|0|0|0| |管理费用|802|844|953|957|961| |研发费用|11|/|11|13|14| |财务费用|2,365|1,788|1,857|1,455|1,043| |投资收益|0|/|0|0|0| |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0|/|0|0|0| |其他收入|(11)|(11)|811|811|810| |营业利润|15,314|17,106|17,369|18,298|19,244| |营业外净收支|(5)|/|7|2|2| |利润总额|15,309|17,113|17,371|18,300|19,246| |所得税费用|4,102|4,442|4,343|4,575|4,811| |少数股东损益|(338)|(97)|(338)|(350)|(35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546|12,768|13,366|14,075|14,784|[1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11,546|12,768|13,366|14,075|14,784| |资产减值准备|0|/|0|0|0| |折旧摊销|5,919|5,852|4,955|4,975|5,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0|0|0| |财务费用|2,365|1,788|1,857|1,455|1,043| |营运资本变动|1,840|(1,055)|(24)|104|81| |其它|(242)|(40)|(338)|(350)|(350)| |经营活动现金流|19,062|17,525|17,959|18,804|19,516| |资本开支|0|(711)|(1,501)|(1,501)|(1,501)| |其它投资现金流|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0|(711)|(1,501)|(1,501)|(1,501)| |权益性融资|0|/|0|0|0| |负债净变化|(12,393)|(8,327)|(10,000)|(10,000)|(10,000)| |支付股利、利息|(3,277)|(7,559)|(6,683)|(7,038)|(7,392)| |其它融资现金流|19,842|12,246|456|57|100| |融资活动现金流|(11,498)|(19,526)|(16,228)|(16,981)|(17,292)| |现金净变动|7,564|(2,712)|231|323|723| |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5,339|12,903|10,191|10,422|10,744|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12,903|10,191|10,422|10,744|11,467| |企业自由现金流|0|18,076|17,849|18,392|18,795| |权益自由现金流|0|21,994|6,912|7,358|8,113|[18]
京沪高铁(601816):京沪增长放缓,京福扭亏在即
长江证券· 2025-05-05 16: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京福安徽利润亏损0.41亿元,京沪本级利润总额39.61亿元,同比2024Q1微降0.6%,成本涨幅大于收入增幅,京沪高铁增长放缓,京福安徽扭亏为盈在即 [2] - 伴随产能利用率提升,高铁竞争格局稳定,价格上限已调整,预计京沪高铁仍处于盈利爬坡期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1.57亿元,同比增加3.6%;归属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加10.6%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3亿元,同比增加1.2%;归属净利润29.6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4] - 京沪高铁拟派发2024年度现金红利57.83亿元,2024年度回购A股股份支付金额0.44亿元,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含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金额)为50%,满足分红承诺 [4] 2024年经营情况 - 经营端:本线列车客运量同比减少2.3%,相较2019年下滑2.2%;京沪高铁本级跨线列车里程同比增长11.4%,相较2019年增长29.7%;京福安徽跨线列车里程同比增长5.7%,相较2019年大幅增长147.3% [7] - 价格端:本线旅客单客价格同比提升0.8%,相较2019年上涨3.3%;京沪本级车流密度增长,但跨线列车价格同比下降3.8%,相较2019年下降8.7% [7] - 收入端:旅客运输收入同比下降1.6%至158.3亿元,相较2019年仅增长0.9%;跨线列车收入同比增长7.1%至259.5亿元,相较2019年大幅增长37.6%;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至421.6亿元 [7] - 成本端:折旧成本相对刚性,委托运输管理费用刚性上涨,动车组使用费等跟随业务量变化,营业成本同比增加0.6%至221.79亿元 [7] - 费用端: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稳定,财务费用持续下降,2024年期间费用26.43亿元,同比2023年下降16.8%,因收入增幅大于成本,归属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长10.6% [7] 2025Q1经营情况 - 全国铁路客运同比继续恢复,客流量同比增长5.9%,周转量同比增长1.7% [7] - 京沪高铁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1.2%至102.23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7%至55.84亿元,预计本线列车客座率下降,跨线列车车流增速放缓 [7] - 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基本固定,财务费用随资产负债表改善下降,期间费用5.85亿元,同比减少13.3% [7] - 2025Q1归属净利润29.64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14亿元,测算京福安徽利润亏损0.41亿元,京沪本级利润总额39.61亿元,同比2024Q1微降0.6% [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151亿和169亿,对应PE分别为21倍、19倍和17倍 [7]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营业成本|222|232|241|250| |毛利|200|204|220|238| |营业税金及附加|2|2|2|2| |销售费用|0|0|0|0| |管理费用|8|8|8|8| |研发费用|0|0|0|0| |财务费用|18|13|8|2| |营业利润|171|181|202|225| |利润总额|171|181|202|225| |所得税费用|44|45|48|51| |净利润|127|137|154|17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8|136|151|169| |少数股东损益|-1|1|2|5| |EPS(元)|0.26|0.28|0.31|0.34|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1|216|232|25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2|-19|-19|-19|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6|-87|-83|-81|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0.16|-27|111|131| |每股收益|0.26|0.28|0.31|0.34| |每股经营现金流|0.41|0.44|0.47|0.51| |市盈率|23.69|20.98|18.86|16.91| |市净率|1.49|1.32|1.24|1.15| |EV/EBITDA|13.94|12.07|10.61|9.16| |总资产收益率|4.5%|4.7%|5.1%|5.4%| |净资产收益率|6.3%|6.3%|6.6%|6.8%| |净利率|30.3%|31.2%|32.8%|34.5%| |资产负债率|20.9%|18.0%|15.2%|12.5%| |总资产周转率|0.15|0.15|0.16|-| [20]
京沪高铁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探索可持续运营和融合服务新模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6:27
安全运营 - 2024年安全资金投入达5.08亿元,实施技改大修及专项整治行动共计280项 [1] - 强化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监督职责,重点排查季节性隐患、外部环境风险及设备病害问题 [1] - 推动自身及其他铁路运营主体在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上的加速对标 [1] 客运服务 - 2024全年累计服务旅客2.36亿人次 [2] - 全面推行电子客票、优化列车运行图、上线"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升级版列车 [2] - 针对特殊旅客群体推出"一站式"无障碍服务 [2] - 探索"高铁+文旅"的融合模式,拓展出行场景应用 [2] 绿色低碳 - 2024年综合能耗强度同比下降8.8%,碳排放强度与用水强度分别下降13.6%和19.6% [2] - 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设低碳智慧车站及智能运维系统 [2] 技术创新 - 2024年科研投入达到1088.94万元,完成了22项科研课题征集,申报了国铁集团的1项科研项目 [3] - 推动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在更多区段落地,深化北斗导航、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应用 [3] - 年内获得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7项,其中3个项目获得"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3] 社会责任 - 通过消费帮扶柜销售地方农产品678万元,定向支持陕西勉县教育及医疗事业 [3] - 组织志愿服务维护节假日出行秩序 [3] - 完善员工薪酬福利体系和强化职业健康管理 [3] 行业影响 - 为铁路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为传统运输企业拓展服务边界注入新思路 [1][3] - 作为中国高铁"黄金线路",其可持续发展实践将成为行业风向标 [3]
京沪高铁: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9.64亿元,同比增长0.03%
快讯· 2025-04-29 17:3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02 23亿元 同比增长1 16%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9 64亿元 同比增长0 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