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客运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中秋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4亿人次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01
交通运输业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创历史新高 [1] - 累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22.47亿人次,日均超2.8亿人次,同比增长6.5% [1] - 累计铁路客运量预计1.53亿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 [1] - 累计水路客运量预计1167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2% [1] - 累计民航客运量预计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1] 零售与餐饮业 - 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1] - 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1] - 主要电商平台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7.9% [1] - 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4.3% [1] - 国潮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14.1% [1] 电影娱乐业 - 国庆档电影票房超17.9亿元 [2]
2400000000人次+!
证券时报· 2025-10-08 16:50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国庆假期8天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 [1] - 日均流动量达3.04亿人次 [1] - 日均流动量同比2024年国庆假期7天日均增长6.2% [1] 各交通方式客运量分析 - 铁路客运累计15396万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 [3] - 公路人员累计流动224751万人次,日均28094万人次,同比增长6.5% [3] - 水路客运累计1167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2% [3] - 民航客运累计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3] 公路交通细分领域表现 - 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30667万人次,日均3833万人次,同比增长2.9% [3]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累计194084万人次,日均24261万人次,同比增长7.1% [3]
梳理·出行热度持续攀升 这份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提示请查收↓
央视网· 2025-09-29 10:39
出行总量预测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2][5] - 日均流动量约2.95亿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2% [5] - 客流最高峰预计出现在10月1日 单日可能超3.4亿人次并突破历史峰值 [7] 自驾出行分析 - 假期自驾出行将达18.7亿人次 占出行总量近八成 [4][5]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达7000万辆次 其中新能源车流量达1400万辆次 [4] -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等重点城市群高速公路车流量大 [7] 铁路运输情况 -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 运输周期为9月29日至10月10日共12天 [11][13] - 10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 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 [13] - 截至9月28日早8时 铁路12306已售出假期运输期间车票超9000万张 [13] 民航运输情况 - 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6% [14][16] - 假期最后两天将迎来客流最高峰 单日运输量有望接近或超过256万人次的历史峰值 [16]
同比增长超50%、破7亿人次,“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流动中国活力蓬勃
央视网· 2025-08-18 17:11
国际航空货运发展 - 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 [1] - 国际货邮运输量达到203.7万吨 同比增长23.4% [1] - 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17条 同比增长58.1% [1] - 国际航线货运量占比呈上升趋势 成为重要增长点 [1] - 航空企业国际货运市场份额达44% 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3] - 已通航50个国家的106个城市 畅达全球主要核心市场 [9] 航空物流市场主体 - 全国货运航空公司17家 货机数量249架 [3] - 全球空运货代5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14家上榜 较2024年增加4家 [3] 航空物流枢纽建设 - 20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所在城市GDP总和超过全国GDP四分之一 [5] - 20个枢纽机场货量合计超过全国机场货量80%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跨境电商高速发展和制造出海推动航空物流地位提升 [7] - 全球多元贸易格局逐步形成 外向型开放格局不变 [7] 铁路客运数据 -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12亿人次 同比增长4.1% [10] - 日均发送旅客1484万人次 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98列 [10]
中国稀土集团严正声明【三分钟新闻早知道】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21
稀土行业 - 中国稀土集团发布声明否认与蚂蚁集团、中国人民银行共建"稀土人民币稳定币"的任何合作或计划[4] 政策动态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7年建立先进技术体系,打造2-3个产业集聚区[4] - 自然资源部完成首批5个国家公园确权登记工作[4] 交通运输 - 7月1日至8月10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99亿人次,同比增长3.9%[4] 资本市场 - A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沪指涨0.34%至3647.55点,深成指涨1.46%至11291.43点,创业板指涨1.96%至2379.82点[7] - 细分指数表现:中证1000涨1.55%,科创50涨0.59%,沪深300涨0.43%[7] 文化娱乐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创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9] 国际事件 - 澳大利亚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13]
2025年1-5月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统计分析:累计值6699.12亿人公里,累计增长2.9%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10:16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 - 2025年1-5月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累计达6699.1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9% [1] - 2025年5月当期铁路旅客周转量为1373.5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5.8个百分点 [1] - 2025年5月铁路旅客周转量环比增长5.11% [1]
2025年1-5月全国铁路客运量统计分析:累计值18.63亿人,累计增长7.3%
产业信息网· 2025-08-01 11:25
全国铁路客运量表现 - 2025年1-5月全国铁路客运量累计达18.63亿人,累计同比增长7.3% [1] - 2025年5月全国铁路客运量当期值为40637万人,同比增长12.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6.6个百分点 [1] - 2025年5月全国铁路客运量环比增长6.47% [1]
日媒关注:中朝贸易日趋活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20:59
中朝经济交流 - 2023年1月至6月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逾30% [1] - 中国对朝出口额同比增长逾30%至10.50亿美元 [1] - 自朝鲜进口额增长逾20%至2.10亿美元 [1] 贸易与基建 - 室内建材出口表现强劲 [2] 交通恢复 - 平壤至北京国际列车信息重新出现在朝鲜国家观光总局网站 [2] - 此前中朝客运列车服务因疫情长期停滞 [3] 注:文档4内容与中朝经济无关,已跳过
日均到发旅客 5.7 万余人!日照暑期铁路客流稳步攀升
齐鲁晚报网· 2025-07-14 14:29
旅游行业热度 - 日照暑期旅游热度显著提升,中心站累计到发旅客达62.7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突破5.7万人,同比增长48.5% [1] - 客流总量呈稳步攀升态势,标志着日照已全面进入旅游客流高峰时段 [1] - 游客主要来自陕西、江苏等地,以家庭游为主,目的为赶海、洗海澡等海滨活动 [2] 铁路运输行业 - 日照中心站提前部署运力调配,三个客运站每日办客列车达112.5对,同比增长28.5% [2] - 7月1日铁路调图后,日照站图定旅客列车增至44列,其中跨省列车28列、管内列车16列,动车组列车34列、普速列车10列 [2] - 铁路网络优化实现与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全国主要城市的直通直联,大幅提升出行便利性 [2] 游客行为特征 - 游客普遍携带泳衣、沙滩玩具等海滨活动装备,返程时多携带海鲜干货、海景照片等纪念品 [1] - 高铁成为主要出行方式,江苏游客反映从徐州到日照仅需3小时,显著提升便利性 [2] - 游客对万平口风景区、灯塔广场等景点表现出浓厚兴趣 [2]
超6.53亿人次!流动中国的三个深层脉动
搜狐财经· 2025-06-03 20:44
交通运输数据 - 端午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65370万人次 日均21790万人次 同比增长25% [1] - 铁路客运量日均1601万人次 公路人员流动量日均19911万人次 民航客运量日均188万人次 [1] - 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占客车比例超98% [10] 区域旅游表现 - 河南省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 旅游收入67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7% 53% [4] - 北京市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 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 同比增长54% 67% [4] - 广东省接待游客23210万人次 旅游收入1144亿元 同比增长206% 256% [5] 新兴消费趋势 - 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167% 龙舟赛事带动文旅热 [7]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场均观众破万 赛事联动文旅消费 [9] - 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60% 上海乐高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10倍 [9] 基础设施支撑 - 高铁 高速公路 民航网络完善显著降低跨区域流动时间成本 [11] - 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653亿人次流动规模 [12] 文化消费动能 - 龙舟 粽子等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引擎 [6] - 演唱会 体育赛事驱动跨城消费 体现体验经济崛起 [7][9] - 文旅深度融合项目 沉浸式体验成为吸引游客关键要素 [9]